APP下载

纸媒记者采访工作该如何守正创新

2020-11-17

记者观察 2020年17期
关键词:受访者受众信息

一、新媒体背景下新闻信息的特点分析

(一)互动化水平高。基于网络的高强交互性,受众对新闻事件的参与感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不仅体现在新闻实践曝光后,更集中于新闻资源搜集过程中,广大离事件现场近或是参与或身处事件的普通民众会选择用手机记录影像资料,这种几近真实的新闻素材有着很强的事件还原效果与感染力,不仅弥补了记者不在事件发生地的不足,更是受到了其他受众喜爱,此类新闻素材在自媒体活跃的新媒体市场中层出不穷。

(二)信息资源量大。以技术突破带动新闻形式与内容的创新使得网络上的信息资源数量十分庞大,微博、微信公众号、百家号等以图文为主的平台,抖音、快手、微视等以短视频为主的平台,每天集新媒体优势运用大数据等技术向受众不断推送感兴趣的内容,受众若不在手机上关闭软件后台提醒,没一会儿就会被推送的信息刷屏。

(三)信息质量参差不齐。新媒体的发展为自媒体创造了技术保障与环境基础,但由于自媒体准入门槛低,且过度重视关注度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导致网上充斥着各种虚假信息,部分新闻作品内容同质化严重,其根本没有严格的采编流程作为支撑,也没有专业的一线记者去搜集优质内容,仅靠网络小编等运营人员抄袭、修改,新闻质量难以保障,受众对权威信息与深度报道的渴求更加迫切。

二、新媒体背景下,纸媒一线记者如何守正

(一)明确自身职责。一线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需要用良好的职业操守与坚定立场对采访的角度与深度进行严格把控,既要有效还原事件真相,带给受众最为真实的报道,又要控制好价值走向,站在正确的角度去为受众解读客观世界。这就要求一线记者必须要保证信息的客观性与准确性,发问要具体、解释要得当,避免歧义信息影响到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以高标准、高要求严格要求自己,不能为吸引受众眼球而制造虚假新闻信息,在新媒体环境中守住本心,发挥纸媒的优良传统与高尚作风,坚持舆论导向,巩固纸媒权威性,逐步提高新闻影响力,做到稳中求进。

(二)坚持走地方路线,注重深度把控。新媒体环境下,各路媒体将关注点集中在“大事件”报道上如国家大事、娱乐圈信息、体育界消息等,对关乎地方民生的“小事件”漠不关心,专门从事本土文化并备有信息搜集团队去迎合小受众群体信息需求的自媒体数量少,而纸媒在地方本身就有着较多优势资源,深受地方民众喜爱、有自己的信息获取渠道与方法等。一线记者不能被网络环境中那些备受关注的“大事件”影响,而是要不忘初心、回归本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让地方民众在复杂的新媒体环境中创造出一片有理可依、有据可查、有文可看、有情可知的净土,吸引更多本地受众。

三、新媒体背景下,纸媒一线记者该如何创新

(一)采访方式上的创新。在媒体融合发展快速推进的背景下,纸媒一线记者要转变观念,意识到数字化新闻资源的重要性,一改原先一人、一笔的工作模式,积极运用摄影、摄像设备留下更多数字化影像资料,创作出更多符合受众需求的新闻作品,以更优质的内容在网络阵地站稳脚跟。

(二)保持敏锐洞察力。在之前的采访中,受访者只需要面对记者即可,而随着纸媒的融合发展,需要用镜头记录事件真相,很多受访者在镜头前会显得十分不自然,如动作拘谨、目光闪躲、语无伦次等,这些都是紧张情绪在作怪,一线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需要时刻保持敏锐的洞察力,选择适合的方法引导与帮助受访者走出情绪困扰,唠唠家常、聊聊工作、谈谈理想,逐步拉近与受访者之间的距离,将其最真实的一面展现在镜头前,保障采访质量。

(三)与受众间进行高效互动。当代受众对信息参与度有着较高要求,这就要求纸媒记者拓宽沟通渠道、运用网络工具实现与受众间的面对面交流,在保障新闻内容真实性与严谨性的同时,积极与受众交流心得感悟,接受其提出的意见与建议,不断拉近与受众间的距离。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背景下,一线记者需要从思想上与行动上进行创新,要批判继承纸媒传统,结合纸媒实际情况认真做好采访工作,逐步提高新闻采访水平、新闻信息敏感度,为纸媒融合发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

猜你喜欢

受访者受众信息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认识亚健康
新媒体传播以及受众参与式文化发展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受众需求视野下对电台编辑工作的优化措施探究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注意力 约会力 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