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意的成长
——论曹文轩的《青铜葵花》

2020-11-17张诗林

鸭绿江 2020年18期
关键词:曹文轩葵花青铜

张诗林

《青铜葵花》一经面世,便受到了很多孩子和成年人的极大好评,并入选了2005 年度台湾评选的“十人好书”之一。这部长篇小说吸引读者的不仅是淳朴的村民们在困境中互相扶持的人情美,还有孩子们在大自然亮丽的风景线下诗意成长的绽放美。

一、苦难是成长的花朵

苦难在文学写作中,一直都是一个恒久的主题,而儿童文学的苦难描写往往是一种过渡状态,通过苦难的淬炼,儿童的心灵和身体都得到了更有韧性的成长。苦难孕育着无穷的力量,这种力量感是儿童诗意成长的源动力。“儿童文学的一个重要功用就是构建儿童的‘内宇宙’(内在世界)和疗治儿童受创的心灵,所以说苦难过后留下的必然是能给人们带来希望的新生。‘新生’代表着儿童文学作家对儿童的关怀和爱,因为他们希望儿童能在文本中得到某种启示,获得某种成长的力量。”[1]而苦难这种独特的价值,曹文轩以美学的方式在这部小说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从小说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苦难是无处不在的,曹文轩在作品中没有不断地追问青铜葵花苦难的原因,他认为,“每一个时代,存在其各自的苦难,绝非是从当下才开始的”。[2]小说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时空背景,讲述女孩葵花随被下放到“五七干校”的父亲来到了一个叫大麦地的乡村,父亲的意外死亡使孤苦无依的葵花被生活贫苦却温暖善良的青铜一家收养,他们经历了种种天灾人祸,在爱与温情中相濡以沫,辛苦却快乐的生活着。

两位主人公是命运不济的,但成长的磨难没有使他们对生活失去希望,反而像故事里那些一直高高扬起面庞向着太阳舞动着的向日葵一样充满了生生不息的青春的活力。故事一开始便描绘了一个如世外桃源的大自然的仙境,这里景色清新迷人,村民们真实纯朴,使人与大自然的美交相辉映,融为一体。小说用了大量笔墨描绘自然之美和人对自然的热爱,其至可以说大自然就是人战胜苦难的力量之源。然而大自然的美虽生机盎然,却具有两面性,自然界在平静迷人的外表下,实则还汹涌着不易察觉的危险。小说开始便叙述了葵花爸爸的死亡,而且写得是极为动人的。葵花的爸爸是一个雕塑家,自然界的植物中他酷爱葵花,以致把这种花名也赋予了女儿。小说中淋漓尽致地描绘了爸爸对葵花的爱,描绘了从早晨太阳初升到烈日炎炎的中午,向日葵林变幻的美丽,还用一个特写镜头细致地摹写了一株很耐看的葵花,爸爸就在葵花林里观赏着,描画着,行走着,仿佛要和葵花林融为一体。而后又用大段文字写了他对女儿的爱和怜惜。可是就在渡船回干校时,遇到了旋风,他在拣被风吹散的画稿时,不慎落水身亡。作者此时写到:“这些画稿在空中忽悠着,朵朵葵花竞相摇曳在波光粼粼的水波上,令人心生陶醉地开放着。他多么想最后看一眼女儿,然而,岸上却只有那棵老榆树。”这样悲惨的事故,作者却用了如此美得令人心疼的文字缓缓地叙述,对死亡的描写悠然宁静,却具有强烈的张力。对于孩子而言,失去亲人是一种难以名状的巨大痛苦,小说中却将葵花爸爸的死亡描绘的美而不失忧伤,这样的苦难像是生长在葵花心中的一簇簇充满着希望的向日葵,在她心灵深处留下了一种抚平伤痛、让葵花更加坚强成长的力量。苦难是成长的花朵,在她心中愈盛放,愈坚强。

二、诗意的成长

父亲死后,在全体村民们的集体讨论中,家境最为贫寒的青铜一家最后收养了葵花,这让原本就捉襟见肘的一家压力倍增,但物质上的贫穷丝毫没有让葵花感到生活的无望,相反,她在大麦地感到了世间最温暖的亲情。当家中开销只能供养一个孩子读书时,青铜把机会让给了葵花;不能开口说话的青铜得知葵花没钱照像而不开心时,一家人勤奋地编芦花鞋赚钱,青铜甚至把脚上穿的鞋都卖掉,在雪地里留下了被冻的红彤彤却兴高采烈的一串脚印;当看马戏瘦小的葵花被挤在层层人影里时,青铜执意把葵花驾到自己脖子上,丝毫不肯让葵花受委屈;当嘎鱼欺负葵花,放鸭子吃光青铜家中最值钱的茨菰田时,青铜又一次挺身而出担下责任。就在一家人越来越安逸幸福的生活着的时候,葵花被父亲已经平反并当上市长的老朋友接回到城里了。葵花走后,村里人都以为青铜疯了,他一连几天都痴痴地坐在大草垛上。有一天,青铜恍惚中看见葵花从水帘中跑来,他向葵花跑去,从草垛上摔了下来,醒来后“他看到葵花——她还在水帘下跑动,并向他摇着手。青铜张开嘴,似用尽全身力气在嘶喊:葵花!随即泪如泉涌”。村里人纷纷对哑巴青铜喊出的葵花震惊不已。亲情、温暖与爱让两个孩子的成长镀上了耀眼无比的光芒,如果说苦难让人越挫越勇,那爱一定是其中最大的魔力。在青铜毫无保留的至真至善的爱护下,葵花生活的不再是一个单纯收养她的地方,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充满厚实温暖的爱的港湾。

这部小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苦难之中孩子们如何诗意成长的美丽画卷。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村民们面对苦难生活的真诚和善良,无不具有一种天人合一的美感。画卷处处浸染着浓郁或清淡的水墨色彩,流淌着河水潺潺的音符,弥漫着大自然或令人愉悦或令人忧伤的清香。而淳朴友善的人们,时时穿行于其间,和大自然交相辉映。充满爱与诗意的成长则为这幅画卷谱写着一曲清美而悠扬的牧歌。这种人与自然交融的诗意之美让我想起了描写乡土风情的《边城》,小说透过翠翠的爱情刻画了人性的纯真与美好。同样,在《老人与海》中,人在与自然搏斗时怀有的敬畏之心,以及面对苦难的勇敢坚毅传达出奋斗、乐观的人生观也与《青铜葵花》如出一辙。

三、结语

曹文轩懂得,只有经历过苦难的孩子,才是真正长大了的孩子,苦难在孩子一生中存在的意义是无可替代的。因此苦难成为他写作的重要主题之一,在他的许多小说中我们都可以清晰地看到苦难的影子,如《细米》和《草房子》等。这些小说都刻画了不同时代中,孩子们以一颗赤子之心迎接生活并将苦难开成诗意的花朵,他们从苦难中涅槃重生,从人格新生中获取力量。《青铜葵花》“既是对苦难与痛苦的确定,也是对苦难与痛苦的诠释”。[3]其后记名为《美丽的痛苦》,阐述了小说中苦难的深层意味,将人身处自然面临的天灾人祸及生活中的不确定性视作人生的常态。苦难似水底的花朵,身处黑暗之中,并不能掩盖其芬芳,它拥有催人上进的力量,苦难似多年以后长在树上的月亮,黑夜并不能影响其光亮,它拥有绽放自心底的坚强。只有懂得苦难并战胜苦难的人才能明白人生的价值和幸福的真谛。

小说结尾的开放性很强,没有续写青铜与葵花的未来,但青铜对葵花的思念至深,情感至真,恍惚间似听到青铜的那声呐喊已足够震撼。人生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但决定生命重大方向的几步多发生在人年轻的时候,青铜与葵花在童年时收获彼此的爱与感动,以及生活的诗意与挑战都将给他们的人生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影响着他们的一生,与此同时也撼动着每一个读者的心。苦难是我们成长路上的不断锤炼自己的垫脚石,《青铜葵花》这部小说通过诗意的成长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美,爱与希望,也让我们无所畏惧的迎接和面对未来的各种挑战。

猜你喜欢

曹文轩葵花青铜
两袖清风
葵花王冠
青铜之光
崛起·一场青铜资源掠夺战
葵花之门
葵花 外一首
葵花点穴手
曹文轩的影视作品
曹文轩的吃相
探索青铜爵的秘密“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