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派驻方式 推行“四个划转”
——德江县为确保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2020-11-17陈松文叶飞

当代贵州 2020年1期
关键词:村干部驻村乡镇

陈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文叶飞

德江县创新驻村干部选派方式,全面推行组织关系全员划转、工资待遇全额划转、日常管理全面划转、绩效考核全权划转的“四个划转”机制,压实驻村帮扶责任,为确保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2019年,德江县围绕尽锐出战目标,明确8079名干部结对帮扶12.0429万名贫困人口,选派2550名干部脱产驻村,吃住在村,稳步推动贫困村出列、贫困人口脱贫,压实责任向整县脱贫摘帽发起总攻。

在这场前所未有的脱贫攻坚战中,德江创新驻村干部选派方式,变部门“派驻”为组织“调驻”,全面推行组织关系全员划转、工资待遇全额划转、日常管理全面划转、绩效考核全权划转的“四个划转”机制,让驻村干部变成实打实的乡镇干部,压实驻村帮扶责任,推动部门力量下沉,为确保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2019年5月,铜仁市委书记陈昌旭作出批示,在全市10个区(县)同步推广德江县驻村干部“四个划转”模式。2019年第41期《贵州改革情况交流》刊载了这一模式的经验做法,得到省委领导的肯定并作为贵州改革经验上报中央改革办。

组织关系全员划转

“驻村后党组织关系立即划转过来,让我在村党支部找到了归宿感,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将不忘初心、接续奋斗,带领村民如期脱贫。”铜仁市委组织部派驻德江县枫香溪镇枫铺村驻村第一书记曹洋动情地说。

驻村2年多来,曹洋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积极发展产业。因驻村工作成效显著,他于2019年6月被贵州省委表彰为“全省脱贫攻坚优秀驻村第一书记”。

在同步小康驻村工作中,德江县坚持党组织关系与工作关系一致原则,明确驻村干部自开始驻村15日内,将党组织关系划转至所驻村党组织,由村党组织统一管理。党员在村工作期间,就地享受党员权利,履行党员义务,按月向村党组织交纳党费,按月参加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参加支部组织生活和民主评议党员,就地过好组织生活。

同时,坚持属地培养、属地考察、属地审批原则,教育引导驻村干部向村党组织靠拢,推行党员“8+N”实绩考评,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德江县还将全县驻村干部党员信息录入智慧党建APP,引导党员参加线上学习,通过自动打分定级、智能线上评议,党员是否合格,线上一目了然。

工资待遇全额划转

“以前,工作在村里,工资在原单位发放,只要村里的工作不出大事,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工资照发不误,不会少一分钱。”德江县委组织部派驻枫香溪镇先联社区驻村第一书记安旭说,“自从工资转到乡镇发放后,乡镇可以根据到岗到位和工作完成情况,按规定扣发绩效工资,甚至还可以实施就地待岗。”

针对派出单位对驻村干部管理不到位、乡镇对驻村干部管理缺乏底气的问题,德江县创新驻村干部工资划转机制,在保留驻村干部在原单位职务职级等待遇的基础上,同步将县直选派的驻村干部工资划转至所驻乡镇,由乡镇按月造册、审核、发放。

同时,整合资金全面完成全县344个村(社区)小食堂、小澡堂、小厕所、小图书馆、小文体室“五小工程”建设,据实发放驻村干部每人每天55元的食宿补助。在此基础上,整合县乡医务人员,对驻村干部开展心理健康干预、个性化健康体检,购买不低于50万元保额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让驻村干部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生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政治上关怀。2018年以来,该县每年筹资100万元设立脱贫攻坚一线干部人身意外伤害暨特殊疾病医疗风险保障基金,驻村干部常规生病住院可报销50%至80%的医疗费用,意外伤害住院可全额报销。

此外,在同等条件下,实行驻村干部在职称评聘、职级晋升、评先选优、选拔任用、交流重用上优先。2019年以来,全县共选拔任用脱贫攻坚一线干部106名。

日常管理全面划转

好干部是带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德江县变垂直管理为属地管理,把驻村干部纳入乡镇干部管理序列,明确由乡镇党委统一管理,将从严监督、从严管理贯穿驻村工作全过程。

为夺取整县摘帽全面胜利,该县明确驻村干部每月驻村时间不少于25天、单次请假不得超过2天,严格月例会、请销假、签到、进城报备等制度,以务实作风促进干部真抓实干,确保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严格执行县委“四严五不准”和严禁擅离职守、严禁弄虚作假、严禁赌博饮酒、严禁借钱赊物、严禁道德失范、严禁作风粗暴“六个严禁”纪律要求,由乡镇党委全权负责监督管理,与乡镇干部同等对待,促进干部真蹲实驻。

同时,积极推行驻村干部试岗制度,对3个月试岗期间到岗到位差、不服从安排、工作推进不力,以及作风不实、能力不足、成效不好的驻村干部,由乡镇提出“召回”建议,纳入“召回”管理,考核合格后才能回原单位工作。被实施“召回”的干部,将在县委党校接受为期一周的教育培训,并选派到艰苦一线或重点项目地跟踪考察锻炼。

2019年以来,该县有2名县直选派驻村干部因工作不力被乡镇“召回”,49名脱贫攻坚一线干部被县委实施“召回”管理。

绩效考核全权划转

2019年以来,德江县将驻村干部个人年度考核与绩效考核挂钩,延伸到乡村两级,实施“关联考核”,确保考核结果真实。

过去,驻村干部个人年度考核在乡镇,绩效考核在单位。这一“双轨制”考核弊端引起了德江县委的高度重视,通过组织部门深入一线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决定将驻村干部的绩效考核一并划转至乡镇,驻村干部个人年度考核为“优秀”等次的,在单位绩效考核中不得评为“三等”。

为激发驻村干部热情,德江县按月制定驻村工作“任务清单”,坚持量化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由乡镇党委对驻村干部实行月考核,提出月考核意见,考核结果与个人绩效考核挂钩,作为个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该县还对驻村6个月以上的干部实行单列考核,“优秀”比例提高至30%,不占乡镇和派出单位“优秀”名额,年度考核为“优秀”等次的,年终绩效奖励上浮10%,“基本合格”或“基本称职”及以下等次的,按规定扣除年终相应绩效奖励。

同时,出台《德江县决胜脱贫攻坚问责办法》,列出驻村帮扶11条问责情形和9条从重问责情形,通过检查、通报、暂停职务或职级、诫勉、党纪政纪处分、移送监察司法机关等方式予以问责问效,全力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督导问责大作战体系。

2019年上半年,全县发现扶贫民生领域问题86个,党纪政务处分57件58人,问责13人。2019年10月30日,一次性处理了违反纪律、不担当不作为干部52名,其中立案审查或立案调查20人、诫勉谈话31人、暂停领导职务1人、免除领导职务2人、调乡镇工作3人。

猜你喜欢

村干部驻村乡镇
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模式的探讨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驻村博士
汉滨:村干部趋向年轻化、高学历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乡镇权力能否跳出“虚化陷阱”?
不让干部挂“空挡”——一名村干部的成长档案
这里的村干部,是这样“上班”的——略阳实行村干部“四化”管理
驻村干部拼命干,村干部靠边站?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