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斌的诗

2020-11-17杨斌

边疆文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庙堂永福樱花

杨斌

可渡关速写

一个火烧洋芋

一碗酸汤豆面

一杯苦荞小蒸酒

一个人坐在城墙下

对着落日,把晚餐

吃得比年夜饭还慢

永福塔前的樱花

这几天,永福塔前的樱花

在抢着开,来这里的人

比平常多起来,他们举着手机

以一树树樱花作背景:拍照晒朋友圈

我了解过,樱花属伤感之物

只会开花,不能结果

因此,他们在这里的欢乐

像樱花一样短暂,不会停留

年关

那枝桃花,是三年没回村的二桃

那枝梅花,是五年没归乡的梅姐

这些从村庄走失的亲人

在年关时,以各种化身回来

以花、以草、以风、以鸟、以云朵……

村庄的三岔路口,我叫不出名的这朵花儿

你又是哪个妹妹

无题

煤矿收假的当天中午

赶到矿上报到

把餐桌上吃剩的几块排骨

给看守工业大棚的黑虎吃

它一边吃,一边欢快地向我摇尾巴

一个人午后的孤独

被它摇着摇着,就不见了

本来

本来要告诉你,葛菇村背后

那棵开爆花的梨树上

多出了一只,我说不出名的鸟

但还没等我开口,它已不见了

慢时光

傍晚去走路,在永福塔前

跳广场舞的人,胖的、瘦的

还是不胖不瘦的,都跳得很慢

我三岁的女儿在旁边学着跳

她跳得非常认真,生怕出一点错

我坐在石梯上看着她

身后的樱花林中,流水的声音

也是缓缓的,听起来特别好听

永福塔

妻子和女儿,在永福塔前忙着看樱花

儿子在念,刻在功德碑上的人名

他问我,怎么念完了

都没念到爹的名字

十年前捐善款建塔,我穷得叮当响

只捐了50元钱,200元以上的

才会在碑上留下名字

这几天晚饭后来这里溜达

还是觉得这塔,和我扯得上点关系

放生念

看着养在巴掌大鱼缸里的小乌龟

越长越大,于是带着它

到两年前捡到它的小池塘放生

它在这里,空间不止大了千倍

但仔细想下来,还是前不巴河

下不连江的,又赶了两里路

把它在连着北盘江的小岔河放生

看花人

这些天,永福塔前的樱花开爆了

来这里看花的人,比樱花树还要多

遇上看花后下山的熟人

我就打听:樱花是几瓣的

他们都说:没留意

不确定

黄昏时分,去办公楼前的工业广场上

收晾晒了一天的工作服

一只灰色的鸟影

振翅飞向河对面的葛菇村

我不能确定是只斑鸠还是只鸽子

等我走近了,只有挂在

两棵香樟树间的那根铁丝

在头顶发着“嗡嗡”的响声

夜班的工人出井

走过工业广场

那滩积水在灯光的照射下

打开,又合上

合上,又打开

美好

小岔河两岸,花开得正好

我和那个看风景的女人

站成彼此的对岸

感觉这些花,为她开也为我开

相互对望中,彼此都是美好的

出事了

她送孩子上学回来的路上

背靠着环西路边

那几棵开炸了的樱花

拍了几张照发在朋友圈里

她圈内的好友,纷纷点赞

几分钟后,见我还没动静

就打来电话问: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你来看我

你从林中小路上来看我

风吹着裙子,和两旁的树叶

都朝着我这个方向,一起过来的

只是挨近我时,就有些乱了

六只蚂蚁

五只蚂蚁

在月光下抬着一只蚂蚁的尸体

就像这五行诗

抬着这首诗的标题

震撼着我的眼睛

空山夜雨

观音寺的灯光,被月光赶回殿内

蟋蟀的叫声,一声比一声打开

野寂寥,山不空,山下的旧城村口

一条黑狗吠着一团过路的墨云

几点雨声过后,上山的小路上

横过一根,不知名的野藤

篱栏

出窝不久的小鸡,啄完碎米后

回到母鸡的翅膀下,午睡

时不时有过路的白云,留下淡影

更多的时候是瓦蓝的天空下

要出嫁的二丫坐在竹凳上

赶做针线活儿,她从不抬头看这些

就像她不曾在意,喇叭花牵着藤蔓

翻过篱栏,把一朵粉嘟嘟的花别在她的发间

雨水

有人开车赶路

有人举伞慢行

有人光着膀子奔跑

有人站在原地,泪流满面

你看,我们在这浮世上

分到的雨水,并不一样

对一个村庄的理解

理解远方,你必须成为行走的脚步

理解河流,你必须成为山川

进入云瑞村前,安子对她随身携带

杯子的理解,是把未喝完的水倒尽

过二道岩,我们在云雾中行走

隐隐地,从云端上传来人间的鸡鸣

小北

他从老家来,找我借2000元钱

去医院,查出自己患了绝症

这个秘密,是他在回乡的路途上

打电话才知道的,他要我帮他隐瞒

要让他的妻子和孩子,丝毫觉察不到

就像他掐断电话后,我就不能知晓

他的死活一样

黄昏

皮带机停止输送煤的间隙

煤场上拾捡块煤的李二蛋

坐靠在围墙下,吃完盒饭后

睡着了,两只蚂蚁默契地配合着

搬运着一粒他遗落的米饭粒

山野静谧的黄昏,缓缓的向西蠕动

不知

葛菇村在下雨,皂卫村在下雨

一位不知要去那个村庄的小姑娘

提着裙子

站在路途中点的小香樟树下

等雨停下来

庙堂记

出云瑞村两里,有一座庙堂

白天,日头从空瓦处进来

晚上,星光可以进去

留守村庄的张二娘,是尊走动的神

她在庙堂周围,种各种蔬菜

敬奉菩萨。刚才打庙堂边经过

黄瓜蔓还在握着拳头

来不及伸开,和我握握手

落雪贴

一片雪,不可能落在两个人的肩上

赶路的人,却喜欢

踩着别人,留在雪地里的足印

把不同的雪花,集中在肩上

扛回各自的家去

还愿贴

去观音寺的路上,传来一声钟响

道旁的银桂叶,便落下一层

落在头上的,我没有去拍

踏入山门,像头顶着大雪

与寺的白色攒顶,构成一种

让人心虚不已的角度

当那个走入回廊深处的道姑

无意间回头看我一眼

隐藏在身体中那些

长时间很沉的东西

已经永远地卸在了

正被大雪扑打着的观音寺

积雪覆盖的土地

五叔死了,又是给父亲做道场的陈道士

来安葬他,拨开积雪覆盖的土地

按照棺木的尺寸,在四角上破土

作完标记,他又把

埋葬过父亲的那把锄头,顺手递给了我

悲伤

手里的沙子漏完时

看着空的手掌

三岁的女儿大哭起来

这些年,我越来越多的悲伤是

想把自己活得清晰或明白

每天出门,走过了渐渐变短身影

却在黄昏,踩着越来越长的影子归来

感谢

在茄子田村后的山顶上,吃惊地发现

上早班的工人,只有拇指头大点

急匆赶下山去,他们坐在会议室里

开早调会,所有的人

都和昨天一样,感谢阿门

一夜过去了,他们和昨天一样

没有多少变化

马摆山的春天

山脚的棠梨花,上月已开放

山顶的,今天才在开

阿苏姑娘,去山上牧羊

在朋友圈发出图片

标注:二十天内见两次春,发两回芽

去年冬天,扩修工业广场

移栽的那棵木棉

在刚才,冒出一个新芽

它赶了多少路,才和我相见

只有它自己知道

猜你喜欢

庙堂永福樱花
坎(外一首)
赏樱花
喊爹
从“庙堂”走向“民间”
卢迈行走在“庙堂”与“江湖”之间
樱花站
留门
寄诸吟友
一抹樱花粉
广西永福香米罗汉果获首批“中国名优硒产品”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