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业科学院年鉴的编纂
——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年鉴》编纂为例
2020-11-17鲍立新张必桦
鲍立新 张必桦 何 艳
(1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2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办公室 安徽 合肥 230031)
年鉴作为一种信息的载体,是某一地区(领域、专业或单位)的地情资料工具书。在当今海量信息的环境下,年鉴以其信息的权威性、系统性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农业科学院年鉴作为一种系统、权威、翔实记载院所基本面貌和发展情况的年度性资料文献,反映了农业科学院年度内在科学研究、政务管理、党政建设、人才建设、平台建设、科技创新、服务“三农”与交流合作等各方面的重要工作和成绩,承担着辅助决策、信息交流、特色彰显和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40 年以来,年鉴的编纂出版整体发展迅速,种类和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年鉴编纂出版更加规范,质量持续提高,开发利用水平全面提升,服务功能不断加强。然而,农业科学院年鉴的编纂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全国农业科学院有国家级2个、省级32 个、市级74 个,而公开出版年鉴的农业科学院数量很少,仅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和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等少数农业科学院开展了年鉴编纂出版工作,出版时间基本在2000 年之后。虽然农业科学院年鉴在编纂出版方面学习借鉴了其他优秀年鉴的成功经验,但理论研究相对薄弱,经验不足,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对年鉴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保障制度和工作队伍建设不健全;某些年鉴框架结构不合理,内容质量不高;缺乏独创性,特色不鲜明;编纂出版周期长;信息化与开发利用工作比较滞后等问题。《全国年鉴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提出到2020 年,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综合年鉴实现全覆盖目标,以及重视军事、武警、行业、部门、企业、高校等各类年鉴编纂工作要求,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农业科学院加入年鉴编纂工作行列,共同推动农业科学院年鉴事业发展繁荣。
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年鉴编纂总体情况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于2017 年正式启动年鉴编纂工作,目前已出版了2017 年和2018 年两部年鉴,通过学习、摸索和实践,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编纂机制和系统的编纂流程。
(一)编纂机制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启动年鉴编纂工作之际,成立了由院领导和院属各单位、部门领导组成两级领导责任机制的年鉴编委会,负责年鉴编纂方案和工作计划的制订,年鉴内容审核、质量把关及部门协调、经费落实等工作。编委会下设年鉴办公室和编辑部,办公室负责年鉴编纂任务的分配,各部门提交稿件的审核、统稿工作;编辑部设立责任编辑制度,负责年鉴稿件的审稿、编校、出版等工作。院属各单位、部门指派人员担任年鉴编写工作,组成相对稳定的年鉴编写队伍。院年鉴编委会、年鉴办公室、编辑部与院属各单位、部门之间建立有效沟通的工作群。全院上下“一盘棋”,保障年鉴的编纂进度和质量。
(二)编纂流程
(1)编订和完善体例,落实编写任务
由编委会组织召开年鉴编纂出版工作会议,编订、完善年鉴编纂体例。编纂体例和方案确立之后,由办公室召开编写单位、部门和编写人员会议,落实资料收集和初稿编写工作。
(2)办公室统稿、提出修改意见,编写人员修改初稿,办公室定稿
院属各单位、部门编写人员广泛搜集资料,按要求整理、编写稿件。稿件经各自责任编委审阅、签字后提交办公室,由办公室统稿人员进行统稿,并对初稿提出修改意见。编写人员根据统稿人员的修改意见修改初稿,再提交办公室审核、定稿。
(3)编辑部初审、提出初审意见,办公室、编写人员修订稿件
稿件提交编辑部初审。编辑人员仔细通读全稿,根据国家出版规范对稿件的政治导向、具体内容、语言文字规范、体例格式规范等各方面进行全面把关,并提出初审意见。办公室、编写人员根据初审意见修订稿件。
(4)编辑部复审、定稿,提交印刷厂排版
编辑部对修订稿件进行复审,办公室、编写人员根据复审意见进一步完善书稿,年鉴编委会最终审核定稿后提交印刷厂排版。
(5)编辑部校对,办公室最终审定稿件,印刷出版
排版稿件由编辑部进行校稿,经过4 次校对、排版后,提交编委会和办公室最后审核,进入印刷出版程序。
(6)总结和评议,优化提升质量
在年鉴印刷出版后,第一时间交院领导审阅,随后发送到院属各单位、部门人员手中。院属各单位、部门有关书稿的编纂问题、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年鉴办公室,办公室综合各部门人员的意见和建议,组织召开年鉴总结会议,集中解决问题,及时总结经验;对年鉴编纂人员开展会议培训,提升编纂能力。此外,年鉴编辑部邀请年鉴专家,对书稿进行评议,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优化提升年鉴质量。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年鉴工作启动较晚,虽然已经结合本院实际情况摸索实践出自己的一套年鉴编纂体系,对院档案资料起到了重要补充,但年鉴编纂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年鉴质量也有待进一步优化提升。为不断提升农业科学院年鉴编纂质量,我们结合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年鉴工作实践,提出做好农业科学院年鉴编纂工作的几点建议,希望能为以后加入年鉴编纂工作行列的农业科学院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做好农业科学院年鉴编纂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完善制度建设
年鉴编纂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收录内容广、工作量大,涉及部门和人员众多,编纂质量要求高,编纂出版程序和环节多,必须加强制度建设来保障年鉴工作的顺利开展。
1.建立系统规范的年鉴工作责任制度
系统规范的年鉴编纂工作责任制度,是确立编纂人员责任,高效高质推进年鉴编纂工作的重要保证。农业科学院应建立由院分管领导和院属各单位、部门领导组成两级领导责任机制的年鉴编纂委员会,由年鉴编纂委员会制订编纂工作总体计划,确立编纂方案,明确编纂规范,建立组稿、审稿、编校和印刷出版的系统规范工作流程,落实责任制度。分管年鉴工作的院领导负责年鉴编纂的全面工作;年鉴办公室、编辑部或档案馆具体负责编纂出版事宜;院属各单位、部门主要负责人指派本部门编写人员,组建相对稳定的年鉴编写队伍,并负责各自稿件的审核。多级责任制度形成年鉴管理和编纂的长效机制,确保年鉴工作顺利开展。
2.建立适当的奖惩考核制度
从年鉴资料收集、组稿、审稿、编校等各个环节,制订明确的考核目标和奖惩标准,建立奖惩制度和激励竞争机制。每年开展一次优质稿件和优秀工作者评选活动,对于负责、敬业,稿件编撰质量高的部门和个人进行通报表彰和奖励,激发编纂人员长期从事年鉴工作的积极性;对于稿件质量差或出现严重失误的工作人员要予以批评和教育。建议将年鉴编纂工作纳入各单位年度工作考评体系当中,成为各单位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充分调动和激励相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稳定工作队伍和加强业务培训
年鉴编纂队伍建设和人员的素质是做好年鉴工作的核心因素。农业科学院年鉴撰稿主体大多为兼职人员,流动性大并且缺乏年鉴专业培训,容易导致稿件编纂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必须最大限度维持年鉴编纂队伍的稳定性,同时加强工作人员的年鉴业务培训,提高编纂人员的专业水平。此外,还可以定期组织年鉴编纂专家进行稿件评议,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促进年鉴编纂质量的全面提升。
1.年鉴编纂队伍稳定化
农业科学院院属各单位或部门,难于将年鉴编纂工作作为一项常规性事务对待,限于人力和财力,更难以设置专门的部门开展年鉴编纂工作。通常,农业科学院年鉴的撰稿主体多为院属各单位、部门的行政管理人员、办公室秘书等兼职,没有固定的编纂队伍,编纂人员频繁流动成为常态。更换的人员或临时指定人员,因缺乏相关年鉴工作经验,在编纂过程中常常出现职责不分明、稿件质量差异大等问题,影响年鉴编纂进度和质量。
农业科学院年鉴编委会和办公室负责制订年鉴编纂方案、组稿和统稿工作,对年鉴的框架设计、体例结构、内容规范等方面提供专业性指导和建议,需由专职、专业人员担任负责。编辑部负责审稿、编校出版,须由具有农学专业背景的专业出版人员担任。建设好专职队伍的同时,也要建设好兼职供稿人员队伍。安排工作责任心强、文字功底深厚的工作人员担任年鉴兼职撰稿人员。与此同时,通过把年鉴编纂工作纳入单位年度工作考核当中,激发编纂人员长期从事年鉴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保持供稿人员相对稳定。要加强兼职供稿人员的编纂业务培训,提升编纂能力,努力使兼职队伍具有专业编纂水平。
2.年鉴编纂培训灵活化
年鉴稿件是决定整部年鉴质量的重要基础,承担农业科学院年鉴撰稿任务的人员多、变动频繁,决定了年鉴培训工作要经常性地开展。采取培训、研讨、座谈等多种形式,对编纂人员进行年鉴编纂业务集中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对年鉴编纂工作的认识,及时掌握年鉴编纂规范要求,提升整体编纂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年鉴编纂委员会和办公室可以制订印发年鉴编纂工作手册,以文本形式明确工作细则,对年鉴的“体例规范”“条目撰写要求”和“语言规范”等共性知识,以及编纂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集中说明,以便编纂人员随时参考学习。应尽可能多地为年鉴编纂人员创造提供专业学习机会,如年鉴学术交流会等,通过行业交流和业务学习,获取业界新动态,提升年鉴编纂和研究能力。
3.年鉴稿件评议固定化
科研单位从事年鉴编纂工作的人员虽然具有较好的文字功底,但一般都未接受过年鉴编纂的专业培训,缺乏编纂经验,对年鉴体例、框架结构、条目内容、语言规范等把握不够准确。因此,需要邀请年鉴编纂专家进行稿件评议,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集众人智慧提升年鉴质量。应该在稿件编辑加工和审校出版环节中,增加一次固定的年鉴评议环节,对提高年鉴编纂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三)创新编纂思路
随着 “互联网+”全新时代的到来,年鉴工作也必须创新工作思路,进一步拓展年鉴应用的多元化。
1.丰富图表资料,增加年鉴的新颖性
当今阅读模式已进入读图时代,图文并茂是年鉴编纂出版的必然趋势。图表能够负载大量有效信息,具有直观、清晰和深刻的特点,是年鉴表现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让读者一目了然,正所谓“一图胜千言”。年鉴卷首专题图片是年鉴的重要组成部分,专题图片不仅是丰富年鉴内容的重要形式,也是突出年鉴人文气息的重要窗口,更是体现年鉴特色和年度特征的重要载体。因此,农业科学院要注重平时系列图片的积累,为年鉴组稿工作打好基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年鉴卷首彩页收录图片仅十余幅,在今后编纂中应广泛收集图片资料,进一步形成系列专题图片。年鉴可读性的提高需要文、表、图三者的综合运用,做到合理搭配、相得益彰,形成年鉴表述内容的整体合力,为读者提供多方位、多视角的年鉴信息服务。
2.创新框架结构,突显年鉴的特色
农业科学院年鉴是专业年鉴的一种,除具备一般年鉴所有的特点外,还应具备其自身的独创性。农业科学院是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技术推广的主体,其年鉴整体上应突出“农业科研、服务三农”这一主题,反映出农业科学院在科研管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服务“三农”等方面的重要决策、重大事件、研究成果和重要统计资料。好的框架设置有助于彰显年鉴的特色,年鉴编纂者要与时俱进,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对年鉴框架结构做出适当调整、优化和创新。农业科学院可根据不同时期的重大事件和院所实际情况,在年鉴中设立热点专题类目。如院“十三五”发展规划、“庆祝改革开放40 周年”等主题类目及“院庆”专题、“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专题、特定灾害时期农业抗灾指导专题等,突出反映特定历史时期农业科学院的发展情况和建设成果。人物是年鉴的灵魂,设立“人物”类目,收录农业科技创新典型人物、农业各研究领域优秀专家学者、农业技术服务先进工作者等十分必要。人物的入编要把握好选择标准的界定,通过深入征集资料,精心采写,采用多样化体裁来更好地反映年度人物风采和时代精神,让读者从中受到启迪,获得教益。
3.探索年鉴数字化,拓展年鉴应用多元化
当前,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年鉴的编纂和应用也逐步向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互联网+”时代,为年鉴的编纂和传播的模式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撑。互联网编纂平台的开发可以实现集组稿、审核、编校、出版、信息数据库于一体,大大提高年鉴的编纂出版效率。计算机、互联网以及大数据等新技术运用,可以实现年鉴纸本、智能检索数字网站、移动端传播平台“三位一体”的立体传播模式。当前我国各地年鉴信息化水平发展不均衡,年鉴编纂方面,大部分年鉴的编纂已在组稿、编校、出版等环节利用了信息化技术,为年鉴数字化提供了基础支持;一些志鉴编纂单位建设了编纂平台,使年鉴编纂更加便捷、高效。年鉴传播方式方面,多数年鉴除了纸质版外,只是附带光盘,与目前新媒体发展趋势相去甚远;也有很多年鉴进行了探索,与中国知网等大型数字出版平台合作发行网络版本,增加年鉴信息的传播方式;少数年鉴推出微信平台、手机端App 新媒介,拓宽年鉴信息传播渠道。农业科学院年鉴目前还未实现数字化,因此,农业科学院年鉴编纂出版也必须紧跟时代趋势,开辟新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新时期年鉴数字化发展模式。
三、结语
农业科学院年鉴编纂对辅助决策、信息交流、特色彰显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作用,年鉴编纂应当作为农业科学院的一项基础性和长期性工作。与国内行业年鉴或地方综合年鉴相比,农业科学院年鉴的编纂仍然处于探索阶段、经验不足,并存在诸多问题。作为农业科学院年鉴工作者应该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学习和探索,总结经验和优化不足,进一步提升年鉴质量,同时深入挖掘农业科学院年鉴特色,积极探索年鉴数字化建设,进一步拓展年鉴的应用多样化,让年鉴成为科研和管理人员随手可得的院情信息资料库,成为公众了解农业科学院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