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笔记新编二题

2020-11-17

北极光 2020年9期
关键词:毛诗员外道士

朱朴的剑

朱朴本是个书生,六岁便背会了半部《论语》,只是如坊间诵佛经一般,并不深知其中的奥义,无非照本宣科罢了。

他本出生在京畿祥符县,太宗时随父辈迁移到了江淮间。至于举家搬迁的原因,朱朴那时年纪尚小,已经记不得了。

后来,江淮一带遭遇兵乱,因朱朴生得乖巧,眼睛水汪汪的,特别的明亮,又有一副好嗓子,被一个络腮胡将军喜欢上了,带到军幕之中,强逼着他练剑。

朱朴有一把鱼肠剑。当然,这把剑是将军赠他的。

将军告诉他,这是一把名剑,是铸剑大师欧冶子用玄铁所铸造,等剑术练到一定境界,这把剑就会有剑气涌出,可斩人头颅于数步之外,然而,朱朴并不喜欢剑,他喜欢的是书。

被逼练剑之余,朱朴常躲到一个隐秘的地方去读书,极少与伍卒交往,显得很不合群。

一日,朱朴将剑弃置一旁,在荒野诵读《诗三百》,就见一个道士朝他走过来,在他面前停住了脚。

道士说:“君双目澄澈,耳小却又耸贴,非久居尘泥之人。”

朱朴与道士见了礼,收了书,捡起草丛中的剑,正要离去,道士却拦住了他。

“这里不是你待的地方,跟我到北邙山为学,必能博取人间厚禄。”

“能有书读就够了,不作它想。”朱朴说。

朱朴辞别了络腮胡将军,跟随着道人,到了北邙山。

在一幽深之处,道士带领朱朴斩藤为草,靠近山脚搭建起两间茅舍。藤萝散发出淡淡的香味,似有若无,朱朴长长地吸了一口,很陶醉的样子,这时,满山遍野的鸟也开始鸣叫起来。

茅舍往西走,一二百步的样子,有一方半亩左右的池塘,镶嵌在绿树浓荫里,水色显得幽暗,看上去深不可测。朱朴喜欢到池塘边读书。他现在读的是《毛诗》,这是道士指定他读的。偶尔想起来,他还会舞一阵子剑,那把鱼肠剑。

早晨,朱朴也会爬到山顶去读书,情不自禁了,就高亢放歌。他天生的一副好嗓子,声音婉转悦耳,在空旷的山间能传出好远好远。太阳升起了,霞光万道地照着他,恍若仙境里一般。

也有不想读书的时候,这时,朱朴就踮起脚尖往山下看。在一处鲜花丛中,他看到了一缕袅袅的炊烟,接着,就隐隐看到一座院落,院子里没有人,只有一只生着火一般羽毛的大公鸡正带着几只母鸡在篱笆下刨食。其实,因为太远了,那些鸡只是一个一个的小黑点。大公鸡的颜色,是他脑子里虚幻出来的。

道士又云游去了。

朱朴忽然发现,那方池塘里有鱼,而且都是大鱼。

于是,等再吃饭,饭粒掉到地上,朱朴就会弯下腰去,一粒一粒捡起来,然后,连同一些残羹剩菜,拿到池塘边去喂鱼。

这些鱼里,有一条锦鲤,如果站立起来,都半大孩子那么高了。时间一长,它跟朱朴熟悉了,听到朱朴的脚步声,这条锦鲤先是用尾巴打一个旋儿,荡起一涡柔和的涟漪,接着就游到池边,黄红而艳丽的嘴巴一张一翕,等着朱朴拿饭粒喂它。

时光荏苒,朱朴在山里读书,好似与外界隔绝了一般。

一个月圆之夜,朱朴听见池塘那边传来细碎的脚步声,那脚步声来到柴门前,停住了,过一阵子,有人轻轻地敲门。是一个少女,穿着一袭绯红的衣衫。她朝朱朴道个万福,说:“妾徘徊再四,冒昧叨扰,是想向公子请教《毛诗》一二。”

朱朴感到事情来得突兀,脸上有些发热。“今天已经晚了,你明天再来吧。”

少女想进到屋里去,朱朴倚在门槛上,不让她进。

月光下,少女的脸色有些苍白,她咬着嘴角,有了几分嗔怒,声音也颤抖起来:“你天天读《毛诗》,岂不闻‘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吗?”

朱朴很决绝,“我只想读书,博取功名,不作他想!”

少女“哼”了一声,拂袖去了。

道士回来,见朱朴神色间有些许异常,问他,他照实说了,道士挥了一下拂尘,冷冷地说:“深山荒野,哪来的少女,一定是妖魅作怪。”

朱朴心中陡然起了涟漪。

这天晚上,朱朴看了几页书,有些困了。

他又去了池塘边。把鱼肠剑放在一个树桩上,开始诵读《毛诗》。“呆子,不谙义理,读诗何用?”不知何时,那个少女站在了他身旁,朱朴大吃一惊,如此神出鬼没,定非人类。

“妖孽!”朱朴一声断喝,操起树桩上的鱼肠剑,狠手挥了出去,一道白光,剑气所到,将少女斩杀在池塘边的草丛中。

朱朴惊醒了,满额头的汗水。

天亮了,朱朴一早就来到池塘边,岸边的草丛中似乎有血迹,脚步声响起,池塘中的锦鲤却再也没有出现,朱朴怅然若失。

他把佩戴的鱼肠剑解下来,投进池塘的幽深处。

道士曹若虚

曹若虚虽说是个道士,可他不喜欢穿灰色的袍子,而是喜欢穿碧色的。这种颜色的布料不容易买得到,多为他私下浆染,染法也并不复杂。他在院子里种了一大片的靛花,等天下雨了,隔夜将靛花里储存的雨水一朵一朵地折进陶瓯中,澄去尘埃,就可以用来染布了。

这种碧色,曹若虚叫它天水碧。

曹若虚的脾气很大,平时不爱搭理人,总是躲着人走路。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个道士还是挺古道热肠的,譬如,周围的人若有事求到他,无论当时他在忙活着什么,都会停下手来,尽心去满足你的所求。

当然,这多是针对这个道士的医术而言,在坊间,人们背地里都叫他“曹一针”。

据传,曹若虚已深得针灸妙术之精微。

有这样一件事,在汴京街巷曾广为流传。朱仙镇有一个寡妇,经媒婆说合,又嫁了一户人家,喝过合卺酒,进到芙蓉帐内,正要宽衣解带,这个妇人忽然头一歪,断气了。

这家人感到很晦气。

到天明,妇人的娘家人也来了,商量后事该怎么办,可娘家大嫂一摸妇人的胸口,惊叫一声:“这里还暖!”有人就急说:“快叫曹一针来。”

于是请来了曹若虚。

曹若虚让大家站得远一点儿,拉开床帐,对着妇人凝视良久,取出银针,一针扎进妇人的头颅。众人大声惊呼,呼声还未落地,妇人却已醒转过来。

更多的日子,曹若虚会躲在道观里谢绝一切来访,把院门从里面插得牢牢的,往往是插上后还不放心,走两步,再折回去摸一摸,看插紧没有,回到屋内,再放下窗帘,脱去天水碧道袍,坐在桌子前,燃上蜡烛,开始著一本名叫《述异志》的书。

这本书充满了奇思妙想和严谨的哲学思辨,然而又不玄奥与虚夸,多与人们常见的事物相关。

每逢写出一段满意的文字,他都会放下笔来,拿起黑白相间的羽毛扇,眯起眼睛,轻轻地摇着,随后陷入对往事的遐想之中。

年轻的时候,曹若虚醉心科考,曾借住在大相国寺隔壁的一处院子里,读子曰诗云,梦想着一朝能够金榜题名。这户院子的主人姓谢,坊间都喊他谢员外,家中很有钱。

除了有钱外,谢员外还有一个女儿,豆蔻年纪,绝色,会作诗。但她作诗,大都是作了前两句,后面的就作不出来了。

曹若虚问她:“胡不终篇?”

谢小姐回答他的依然是两句诗:“无奈情丝缠绕,至两句思迷不继。”

曹若虚疯狂地爱上了这个小姐,他直接去向谢员外求亲,谢员外满脸的不屑:“我谢家的女儿,要嫁的是公卿。”

“你这是在害谢小姐啊!”曹若虚跌足道。

“我的女儿,我怎么会害她?”

曹若虚说:“你没听到过这样的谚语吗?‘少女少郎,相乐不忘;少女老翁,苦乐不同’,这世上哪有少年的公卿?”

谢员外思索一阵子,说:“我女儿作诗多两句,你能续得完整,让她满意,就嫁给你。”

隔一天,谢小姐作了两句诗让他续:

珠帘半床月,青竹满林风。

曹若虚很快就对出了后两句。

何事今宵景,无人解与同?

谢小姐听了续诗,脸红了红,退去了,谢员外抓住他的手,连说:“真是天生我婿!”就把谢小姐嫁给了他。

往往到这里,他的遐想就结束了,因为后来谢小姐患病死掉了,他当了道士,并且开始学针灸之术。

道士曹若虚已经很老了。现在,他即使不再插道观的院门,也已经没人来打搅他了。他认识的人好像都从这个世间消失无影无踪了。他幻想着有人会推开道观的柴门,请他给患病的人去针灸,但是,他很快就否定这一想法,因为他的手已经颤抖的拿不住银针了。

“世间再无曹一针。”他悲哀地说。

他的《述异志》还没有完稿。也难得有满意的著述了,因为他常把所叙述的对象搞混,即便偶尔有满意的了,拿起已黑白不分的羽毛扇,想摇上几摇,可是“啪”的一声,扇子掉在了地上。

曹若虚没有什么反应,他打起了轻轻的鼾声。

猜你喜欢

毛诗员外道士
县官对“员外”忌惮为哪般?
安大简《诗经》虚词异文考略
A New Way of Dao
从出文看《毛诗正义》单疏本到十行本的演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
《道士下山》
秋夜寄邱员外
段员外选媳
一顶神奇的道士帽
《道士下山》:红尘乱世走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