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民生逻辑

2020-11-17肖玉元

理论导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民生初心中国共产党

肖玉元

(贵州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阳 550018;贵州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阳 550001)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国家的长治久安要求执政党必须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治国理政的首要问题。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民生建设问题,并将做为践行初心和使命的重要举措,以党的初心和使命引领民生建设,以民生建设彰显党的初心和使命。但目前国内理论界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时,对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与其初心和使命的关系还缺乏足够分析,没有从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大背景下去研究中国共产党的民生理论与实践。这就产生了如下问题:一是不利于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提出的内在根据和理论支撑,很难把握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根和据;二是不利于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基本目的和价值取向,很难把握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民生意蕴和人民情怀;三是不利于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与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内在联系、内在逻辑,很难把握二者之间的深层关系。事实上,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与民生建设是内在统一、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具有深刻的民生意蕴和民生逻辑,而保障和改善民生则是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基本目的和价值旨趣。

一、改善和保障民生是中国共产党阶级属性的内在要求

政党总是代表一定的阶级利益,观察一个政党的阶级属性,关键看这个政党代表谁、为了谁、依靠谁。中国共产党章程在总纲中对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性质作了开宗明义的表述,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人民性的阶级属性。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和使命,就必须在利益诉求多元的社会中对广大人民的共同利益有着准确的把握。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能代表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最能凝聚出广泛的民族共识。习近平指出:“中国梦汇聚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最大公约数。”[1]共筑中国梦,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历史和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最终让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尤为注重把党的建设与人民幸福进行统筹谋划,并把服务民生、改善人民生活贯彻落实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之中,彰显了我们党鲜明的人民性特质。

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性源自于马克思主义人类自由解放思想。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再次肯定了马克思作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革命导师的崇高地位,强调马克思主义首次站在人民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之路,是对以往只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理论的重要突破,具备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习近平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2]纵观马克思光辉的一生,尽管马克思在不同的时期关注的重点或有差异,但为无产阶级谋解放是他始终未变的追求。人的解放首先体现为反映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的民生问题。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献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论述,但他们关注人民贫困问题,并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探索出造成无产阶级贫困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他们看来,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首要,就是解决无产阶级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问题,即让无产阶级摆脱被压迫的状态,消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从这个角度看,关注底层人民民生状况,并为之积极寻求改善之道成为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一条内在主线。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与坚定实践者,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解放思想指引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治国理政的核心内容,把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党的终极价值追求。

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性锻造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践当中。人民性的阶级属性要求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同时,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性属性也持续得到强化,成为党永葆生机活力的源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把民生建设融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当中,在民族民主革命的宏大背景之下,坚持把民生事业放在重要的地位,让党的革命事业获得了坚实的阶级基础和群众根基。可以说,正是因为解决了土地问题这个核心的民生问题,人民群众的民生得到了较大改善,利益得到了满足,中国共产党最终赢得了民心,建立起了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留下的“烂摊子”,中国共产党迅速完成身份转换,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巩固和建设新生政权。通过“三大改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为后来更大规模地开展民生建设奠定了物质和制度基础。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开展民生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把民生问题定义为“重大的政治问题”,从民生建设目标、民生建设步骤、民生建设保障等方面开启了我国保障和改善民生道路新的探索,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生保障制度建设进入快车道,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基本民生保障等方面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重要的价值追求,并将其统一于党的初心和使命当中,使中国共产党展现出持续蓬勃发展的态势。

总之,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阶级属性的内在要求,决定着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理念、方式和目的。中国共产党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党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的核心内容,体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一致性。从人类发展进程来看,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需要一个阶梯式的历史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体现为具体的、阶段性的发展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最能体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就是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价值理想,而保障和改善民生则是实现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题中之义与最终理想。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实现人民幸福的有效牵引

人民性的阶级属性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把为人民谋利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不懈追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价值底色。民生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人民群众最能产生直观感受,民生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民幸福与否。以历史和现实为基础分析民生建设与人民幸福的关系可以看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实现人民幸福的有效牵引,具体体现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实现人民幸福的价值目标、实践途径和根本力量。

(一)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实现人民幸福的价值目标

幸福是一个多维概念,从古至今人类幸福一直是国内外思想家关注的重要话题,形成了形形色色的幸福理论。马克思主义扬弃了传统幸福理论对人的本质的抽象理解,把幸福置于“现实的人”的场域,形成了在实践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人民幸福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人民幸福理论看来,人民幸福的主客体分别是广大人民群众和更加美好的生活,人民幸福的本质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得以实现,人民幸福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实现人民幸福的根本途径是劳动创造。从马克思主义人民幸福理论可以看出,人民幸福体现为人民生活需要的满足以及对生活状况的良好感受,直接产生于客观的生活品质和主观的生活体验。因此,人民幸福与保障和改善民生息息相关,民生改善虽不必然直接等同于人民幸福,但却是构成人民幸福的核心要素。从某种程度上讲,人民幸福实质上就是一种民生幸福。在众多衡量幸福的标准中,民生以其直观及可量化的特点成为衡量人民幸福的最佳方式,是国家和社会发展以及检验人民是否幸福的价值目标。

民生状况是人民幸福与否的参照系和风向标。对人民幸福的探讨一定要回归“现实的人”,把人的幸福和人的生活状况及主观感受联系起来。人民幸福从词义上看虽更多地体现为一种主观感受,但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的原则,人的幸福感总会依赖一定的外部条件。很难想象穷困潦倒、饥肠辘辘、衣不蔽体、居无定所,甚至连生命权都得不到有效保障的人还会感觉到幸福。从中国传统文化对幸福的描述来看,不同学派对幸福的论述往往都包含着强烈的民生诉求,认为应该把幸福的感受建立在相应的外部物质条件之上。《礼记·礼运》把幸福生活描述为“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3]。《道德经》中的理想幸福生活是“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4]等。中国共产党始终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把握人民幸福,坚持“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习近平曾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5]4这十个“更”均为涉及人民幸福的最直接、最迫切的民生问题,是对民生关切的积极回应。可以说,这十个“更”是我们党从改善和保障民生的角度为检验人民幸福确立的价值目标。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实现人民幸福的实践途径

习近平就幸福和奋斗的辩证关系多次发表重要论述,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习近平的“奋斗幸福观”一方面表明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中国共产党要通过不懈的奋斗实现人民幸福,另一方面也表明实现幸福的条件不会唾手可得,需要扎实的行动和无畏的奋斗。马克思恩格斯指出: “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6]这表明,能够生产出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物质资料是人类创造历史的首要条件,之后才能过渡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为我们认识实现人民幸福的实践途径提供了理论指导。人为了满足需要,必须进行改造世界的社会性活动,这种改造世界的社会性活动又会引起新的需要,这种循环往复共同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人民幸福的基础是人民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的完善,要实现人民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的完善乃至达到更高水平,就需要在发展中坚持不懈地改善和保障民生。幸福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一定阶段的幸福感达成后,又会对民生提出新的要求。这正是习近平提出的,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创造中国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人民幸福,需要民生作为保障。脱离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离开保障和改善民生去追求人民幸福无异于“缘木求鱼”。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深刻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应“先从经济上、从改善人民生活上做起,不是从政治上做起”[7],把经济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实现人民幸福的基本途径。在实践上,我们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总钥匙,在民生建设上取得了重大成就。历史证明,唯有创造出丰富的物质财富,才能有效开展改善和保障民生工作,使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变化反映出人民幸福的内涵已由基本生活资料的满足逐步过渡到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这就要求党和政府以更高的标准和更强的举措全面推进民生幸福工程,并不断动员全国各族人民为自己的幸福生活而奋斗,不断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三)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实现人民幸福的根本力量

从微观上看,不同的人对幸福概念的认知存在差异。幸福感是民生领域的一个关键词汇,在现代社会与之对应的是焦虑感。相关调查显示,中国存在相当程度的群体性焦虑,焦虑的内容也相当广泛,但大都聚焦于民众的生活状态、发展机会与权益保护等基本民生问题。中国的群体性焦虑原因既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剧烈转型造成的心理冲击,也有对民生一词内涵和外延认知的升华。人民需要的不仅是“吃饱穿暖”“吃好穿好”的物质需求,也存在更多的发展机会、更有尊严的生活等深层次的需求,其结果是实现人民幸福的边际难度不断加大。实现人民幸福的要素是多重的,但从根本上看,保障和改善民生才是实现人民幸福的根本力量,国家对民生事业的加大投入和民生领域制度的完善是人民幸福感提升的主要原因。党和政府只有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创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打造出住房、医疗、教育等承载人民幸福的各类基本载体,才能有效缓解国人的群体性焦虑,并能将这种焦虑转化为追求幸福生活的动力,提高中国人民的幸福感。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天职,让中国人民享有充分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重要来源。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仅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溢出效应”,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中国共产党才能获得全国各族人民的高度认同,才能更有效地带领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保障改善民生的过程就是广大人民群众不断产生新的需求和我们党不断回应和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互动实践过程,在这种良性循环之中,人民的幸福感不断增强。从这个逻辑上看,党要领导人民开创美好生活,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来牵引。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实现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主要内容的“中国梦”的根本力量,是复兴之本、梦想之基、幸福之源。

三、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基础

党的十九大把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共同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为之奋斗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整合一切可以利用的积极因素,包括坚强的领导力量、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等,而保障和改善民生则是创造这些条件的前提。不仅如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终也要通过中国人民的美好幸福生活体现出来。因此,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实现民族复兴的起点,也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归宿。

(一)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深切渴望,经历苦难的中华民族为实现这一伟大梦想踏上了曲折的探索之路。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探索出的社会主义道路最符合中国的国情,也只有代表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中国共产党才能承担起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作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领导力量,党执政基础的稳固性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复兴的前景,而党执政基础的稳固性归根结底取决于人心向背。人民群众对党的拥护来自党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正是因为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党的核心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由建党时只有50多名党员的小党发展成为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走向民族复兴的拥有9000多万党员的大党。反之,如果党的理论和政策没有把改善人民生活放在核心位置,人民群众没有得到切实利益,党就无法得到人民的认同,其执政的法理基础就会变得脆弱,更谈不上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苏联等国家的前车之鉴充分说明,一个执政党一旦长期脱离群众,忽视了人民的利益关切,就失去了自己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结果必然是执政地位的丧失。

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普通民众最大的利益关切就是民生问题,近几年“两会”开展的网民建言征集活动显示,大部分民众的建言体现为住房、医疗、教育、就业等民生内容。不仅如此,人民群众的民生诉求较以往在内容和层次上都呈现出了新的特点,这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共产党要获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就必须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升保障和改善民生必备的领导能力和本领,能及时关注并有效解决人民群众在民生上的新需求和新意愿。民生诉求得到积极回应,民生状况得到切实改善,人民群众才会真正认同党的领导。只有这样,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才能得到巩固,才能为中华民族复兴提供更加坚实的政治保障。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社会和谐稳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备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中国经济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利益诉求日渐多元,社会结构复杂多样。发展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让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转型期的中国呈现出社会矛盾高发的态势。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成为社会冲突和社会动荡的潜在因素,给改革发展大局造成了巨大压力。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我们今天开放发展的大环境总体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有利,同时面临的矛盾、风险、博弈也前所未有。”[8]如果不妥善处理这些社会矛盾,中国社会极有可能陷入动荡之中,酿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也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会遭受严重挫折。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9]9分析我国社会矛盾的基本特征可以看出,中国现阶段的社会矛盾虽然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态势,但不同于国外一些高风险地区的种族矛盾、宗教矛盾等,中国社会矛盾从根源上看主要来源于民生问题。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主要体现的是中国人民民生需求的升级,由“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到满足“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现阶段的社会矛盾性质属于民生型社会矛盾。民生型社会矛盾不同于种族矛盾和宗教矛盾那么易于产生冲突性,民生型矛盾主要源自利益结构的不协调,民众的利益诉求没有得到应有满足。只要党和政府能有效保障和改善民生,满足人民应有的利益诉求,社会就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维持和谐稳定的状态。反之,民生状况如果在长时间内得不到应有改善,原本的民生型社会矛盾性质就会发生变化,矛盾的聚焦点也会由原来的民生领域向政治领域、阶级领域、民族领域等蔓延,更多、更严重的社会矛盾将会出现,从而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因此,现阶段,我们必须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维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因素,“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5]68,并提升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看待。

(三)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助于形成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经济发展是基础。中国经济40多年的高速发展主要是靠出口、投资和内需消费“三驾马车”拉动,尤其是出口和投资。当前世界经济持续下行,多边贸易体系遭遇一定波折,一些主要大国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甚至出现“逆全球化”趋势,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无疑又加重了这种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要维持经济的持续发展,就必须形成现代化内生动力。所谓现代化内生动力是指“一个国家在其现代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源于自我本体的、与现代化趋势相吻合的内在推动力量”[10]。在“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要形成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实现民族复兴,足够的现代化内生动力变得格外重要,而保障和改善民生则是一个国家现代化内生动力形成的有效推动力量。

其一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能有效拉动内需。当前,中国通过投资拉动经济发展的潜力日趋饱和,“逆全球化”趋势又让中国通过出口拉动经济的功能明显减弱。在这种情况下,以扩大内需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就显得越发重要,而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对有着巨大内需市场潜力的中国而言,民生投入不是负担,而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引擎。只有保障和改善民生,普通民众才能提高购买能力,拉动消费。同时,只有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普通民众才能免除后顾之忧,敢于消费。其二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能丰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人才宝库。人才是一个国家占有国际竞争主动权、实现民族振兴的宝贵资源,国家的竞争力最终取决于这个国家国民素质特别是广大劳动者的素质。人才的培养需要相应的物质保障,大力改善和保障民生,普通民众才有更多的资源投入子女的教育及自身发展。此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大力发展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培养技能型紧缺人才,严格、规范的职业教育为中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其三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能强化民众对民族复兴的认同感。民族复兴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亿万中华儿女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民众是民族复兴的主要力量,理应也是民族复兴的受益者。民族复兴能否得以顺利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众对民族复兴的认同感,并能为之付出不懈努力。认同感不仅来自精神上的归属,更重要的是具体的受益状况。只有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全体人民共享民族复兴进程中的发展成果,民族复兴才能成为人民的共同事业,才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持续动力,最终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四)实现民族复兴的落脚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

习近平指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11]民族复兴作为一个社会整体的目标,从来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有着具体而丰富的内涵,其中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让社会成员的生活品质更高,发展的机会和空间更大,生命更有尊严。民族复兴、民生改善是最好的诠释。

民族复兴是将国家、民族和个人发展融于一体的美好愿景。从内在逻辑上看,民族复兴的基础是国家富强,重要支点是民族振兴,最终归宿是实现人民幸福,民族复兴归根结底要落实在良好的医疗教育条件、公平工作的社会环境、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等民生事项上,让人民的生活质量在发展中变得更好。民族复兴的落脚点在于改善和保障民生还体现在中国共产党所制定政策的根本指向和价值定位上。近代以来100多年的历史证明,个人的生活及发展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密切相关。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让中国人民饱受欺凌,个人的生存和基本的人格尊严无法得到保障,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更是一种奢望。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自觉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把为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作为奋斗目标。在中国共产党的视野中,民族复兴和为人民谋幸福密切相关,实现民族复兴的过程就是不断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第一个历史使命的完成,让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扫清了实现民族复兴的外部干扰和制度障碍,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坚持把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联系在一起,全面推进民生工程建设,让全体中国人共享发展成果,真正践行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中国人民的幸福梦。

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展民生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过程中,也面临不少新的问题和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9]7-8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践行初心和使命的有效载体。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不仅体现为灵魂深处的一种政治信仰,更体现在为人民群众解决具体民生问题的实际行动中。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改善和保障民生工作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全国范围的经济活动无论是从需求端还是供给端均受到较大冲击。“六稳”“六保”就是党中央根据当前经济形势,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确保兜住民生底线的最新部署。民生工作最贴近人民群众生活,民生工作的成效显著与否会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直观感受。在经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不确定性不断增加的关键时期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实践中树立底线思维,着重解决当前最紧迫的民生问题,在稳中求进中决胜全面建成小康。其一是要重点关注低收入群体。低收入群体储蓄能力有限,最容易受到疫情冲击。改善和保障民生要关注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把对低收入群体和受疫情影响较大群众的纾困作为当前民生工作的重点。其二是迅速恢复和扩大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和扩大消费需求的基本动力。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和进城务工人员就业造成的冲击尤为明显。在市场机制功能因受疫情冲击而部分失灵的情况下,政府要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把恢复和扩大就业作为当前民生工作的另一个重点,让人民群众的生活尽快回归至正常的发展轨道。总之,党的“初心”和“民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不忘“初心”方能赢得“民心”,进而才能形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民力。

猜你喜欢

民生初心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永远的初心
论“不忘初心”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十八而志 不忘初心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