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门诊阴道不规则出血的治疗方法
2020-11-16王泓霞
王泓霞
【关键词】妇科门诊;阴道不规则出血;中西医结合治疗;抗炎
【中图分类号】R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0-0153-01
前言
阴道不规则出血是妇科疾病中临床多见的一种病症,常表现为女性生殖系统非正常月经出血,病症临床表现为持续性或者间歇性阴道出血。当前,临床在治疗妇科门诊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时,根据患者的激素水平给予抗炎治疗或激素治疗,对于拒绝使用激素治疗的患者,配合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本文将以60例患者为对象,探究妇科门诊阴道不规则出血的治疗方法,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60例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3月-2020年2月,分为参照组30例与研究组30例。参照组,年龄为22-56岁,平均年龄为(30.89±3.68)岁。研究组,年龄为23-57岁,平均年龄为(30.83±3.3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分析,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参照组
参照组实施常规抗炎治疗:
首先,测量所有患者的激素水平,如果是月经失调引起的,给予激素治疗,如果是炎症性的,给予抗炎止血类药物,实施常规治疗。持续用药3个月。
1.2.2研究组
研究组30例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参照组治疗同时,对于拒绝激素治疗的患者,给予妇科断红饮胶囊(国药准字Z20090713,规格:12粒/板*3板/袋*1袋/盒)治疗,口服,3粒/1次,3次/1d,14天为一疗程,或中病即止。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心理指导,讲述治疗过程,确保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与无效三个等级,出血症状消失,体质恢复正常,月经出血量恢复正常,即为显效;出血症状改善,自觉症状改善,即为有效;不满足以上情况,即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比分析,计数资料检验方式为X2检验,表达方式为%;计量资料检验方式为T检验,表达方式为±;若P<0.05,则形成了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
参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实施妇科断红饮胶囊治疗,治疗效果如下: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n/%)
2.2两组患者止血时间比较
研究组实施妇科断红饮胶囊治疗,控制出血时间为(2.45±0.87)天,彻底止血时间为(4.27±0.98)天。参照组实施常规抗炎治疗,控制出血时间为(3.98±0.76)天,彻底止血时间为(6.18±0.67)天。研究组患者控制出血时间、彻底止血时间均优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阴道不规则出血表现为经期延长、月经期出血量多、随血性白带等,产生因素包括宫腔子宫内膜因素、宫颈因素,由非绝经期、绝经期两种组成。对于绝经期女性而言,卵巢衰退,機体雌激素水平下降,但子宫内膜的施加作用增强,形成雌酮,引起子宫出血。对于未绝经期患者而言,阴道不规则出血往往是由子宫内膜增生引起,以及使用宫内节育器或者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若患者是因使用宫内节育器引起不规则出血,需对节育器性能进行完善,在绝经以后马上取出,使用抗炎药物进行治疗。若患者因子宫腺肌瘤、子宫肌瘤引起不规则出血,应当及时诊断,与患者病情相结合实施有效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多发于35岁以上人群,其中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多见于育龄期女性,常因黄体功能不足和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所引起。根据不同的致病原因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而中医治疗为传统艺术,强调使用药物对机体内部平衡进行调节,促使抵抗力增加,有助于恢复身体健康,特别是在妇科领域中2,合理用药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中,参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可见,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控制出血时间、彻底止血时间均优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妇科门诊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实施妇科断红饮胶囊治疗,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具有显著治疗效果,可广泛应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