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治理工程中生态水利技术应用的探讨
2020-11-16轩旭红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向全球化发展,工业及农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多的污水并使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产生矛盾需要平衡,所以生态环境治理对我国的长期稳定的经济发展及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生态环境治理中,河道治理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河道生态治理使城市发展受到的威胁性降低,城市发展和河道之间的融合性明显加强,有利于城市建设,因此深入研究生态水利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生态环境;河道治理;生态水利技术;应用
一、 传统水利治理措施对河道生态系统的影响
传统河道水利治理技术通常采用浆砌石、混凝土、干砌石等硬质护砌,使河道渠道化,不仅降低了河道生态系统的功能,影响了生物群落的正常生存,也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同时,部分河道为保证城市建设发展,采取裁弯取直设计,改变了河道弯曲的自然形状,使河道笔直化,疏窄了河流缩窄,使河道失去具有曝气作用的浅滩,无法给河道内动物提供足够的氧气和产卵的地点,使河道内生存的动物种类越来越少。传统水利治理措施中河道的疏浚工程针对的是淤泥清除,对于河道生态性问题往往忽略,对河道生物的多样性造成毁灭性的影响。
二、 生态水利技术的优势及应用要点
维持系统的生态平衡是河道治理的基本依据,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构建河道综合治理体系,可提升城市的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综合效益。目前,中小河流水资源由于受季节气候影响存在季节性供水差异,加强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不仅可显著提升水资源利用率,而且可对河道渗透量、蒸发量等进行有效的控制,进而提高用水综合效益。
为做好生态治理工作应充分考虑河道的水土流失特征,综合考察整个河道的上下游、左右岸之间的关联特征,按照一定的原则统筹规划各项生态治理措施。生态治理的要点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加强对重要河段以及原生植被的保护,清理河底淤泥并对淤堵河道进行疏通;在施工过程中加强临时防护措施,如沉沙、排水、覆盖、拦挡等技术措施应用,在治理项目完工后应尽快恢复临时占地的原貌,对河道内的废弃物及时清理,为保护河道生态环境还要做好植被恢复与景观绿化等工作。
三、 河道治理工程中生态水利技术的应用优势分析
(一)恢复河道的自然状态
一方面,从大自然河流应有的生态环境出发,提升河道内部环境的协调性。比如,河道岸线的形状可以构建成陡缓错落的不规则形状。同时也要注意河道深滩和浅滩的合理组合,使淤积、侵蚀和冲刷等可以出现在合理位置,此项措施可提升河道生態系统的复杂性,为更多的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注意河道环境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促进整体环境的协调性。根据周围环境合理设计河道周围环境,可以实现多重环境之间的连接,扩大河道生态系统的范围。
(二)河道建设自然化
俗话说,“一方水养一方人”,河道治理需要充分利用水的各种自然功能,根据河道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工程措施,有效地整合水环境和城市各项功能,从而实现改善生态环境的双重作用。其实,河道治理好对城市的经济也有很大的帮助,不仅可以促进商业贸易往来,而且可利用生态水利技术治理河道进而减少生态环境污染,使城市变得更美丽,客流量增加,经济效益上涨。
(三)恢复河岸周边自然状态
河岸治理不仅是对当地水域环境的治理,恢复河道两岸的自然环境也是河岸治理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首先,需要在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区域进行植被的种植,在河道的转弯处或者河岸与陆地的交接处,选取一些能够固定当地水土的植被进行种植,可以达到预期恢复自然生态环境的效果。与此同时,需要不断调研当地河域中存在的动植物种类,尽最大的力量帮助恢复生态环境中动植物的生长,对于有些已经消失在生态环境中的动植物,可以适当地引入一些相同品种帮助恢复其生态环境。
(四)种植水生花卉
充分考虑河道景观美化、行洪排涝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建设生态水利工程,要结合土壤条件、水质状况、水流速度及水深等情况选择适宜的水生护岸植物类型。在实际工程中宜选择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且具有一定观赏功能的水生植物。此类植物护坡形式抵抗洪水冲刷、淘蚀的能力相对较强,并且部分植物的服役年限较长,尽量避免抗冲刷能力低、生长年限短的植物,要综合应用多种不同类型的植物。在流速较慢、坡度较缓的河道内多种不同种类植物综合利用的护岸形式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与有效性。
(五)构筑现代化生态化水网工程
生态治理的另一关键目标是实现现代化水网体系建设,进而为水资源配置和河道治理规划提供参考。建立河流水系联网系统是构建水资源网络体系的基本前提,实现对各水系的水文水质状况及其水资源储备情况实时探测,利用大数据平台来实现对水系水资源的优化调度,为改善和维护河道生态环境提供技术支撑。
四、 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水利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改善环境质量。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采用科学合理的手段,这样才能满足更高的要求,取得显著治理成效,实现生态与社会经济效益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超,张世元.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居舍,2019(35):3.
作者简介:
轩旭红,北京智远仁合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