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非银行支付机构的发展分析

2020-11-16马蓉

市场周刊·市场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监管分析

摘 要:近五年来,我国支付行业高速发展,随着指纹支付、刷脸支付、声纹支付等技术不断进步,支付行业在支付效率和便捷程度上都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自2019年起,“强监管”“交备付”“断直连”等政策相继落地。本文基于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对非银行支付机构的现状及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非银行支付机构;分析;监管

一、 非银行支付机构基本概念

非银行支付是一种新型的商业支付方式,在线支付由商业银行和客户组成。商业银行和客户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其中,商业银行作为实体,通过离线业务来处理发卡行和绑定服务,并且还充当信贷提供商,以提高第三方支付交易的交易信誉。作为消费者,客户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消费者首先在银行申请办卡业务,绑定了在线支付所需的所有信息,但他们可以使用自己的手机、计算机和其他具有Internet功能的工具来进行自己所需的活动或交易。

二、 共存问题

非银行支付机构市场份额的不断增长直接影响以传统现金流量利息为主要业务的商业银行的直接利润。如今,独立于银行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将在线支付作为分流业务,这与银行的场外存贷款业务基本相同。此外,第三方支付平台还可以为客户提供银行间还款和异地转账。除了形成代理商和其他服务外,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相关服务更加便捷,相关费用更低。这些特征使得第三方支付平台拥有更多的用户,并且以手续费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传统业务银行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将对商业银行的柜台结算业务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银行将被排除在此业务领域之外。

银行的潜在客户也在大大减少,随着非银行支付机构的迅速发展,势必会挤压商业银行的市场客户份额。市场的原始“蛋糕”是如此之大,划分的人越多,每个人的份额不可避免地减少得更多。至于第三方支付平台上的各种福利政策或活动,原本属于商业银行的潜在客户将流入第三方支付市场,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将再次受到挤压,在线客户将减少。

三、 解决方案

(一)商业银行应尽快定位,迅速制定相应对策,建立更便捷的手机支付,扩大业务渠道。

(二)建立以银行、客户和第三方支付平台为生态系统,以客户为中心的更加合理的财务支付生态模型,建立更加便捷、快捷的财务支付系统,以吸引客户。此外,应尽快启动各种金融服务、支付方案,结合更舒适的现场客户服务,将创建一个集成在线和离线服务模型的业务模型。

(三)充分利用其现有优势并留住原始客户。随着非银行支付机构的兴起,但发展势头强劲,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银行,其最初的潜在客户群将受益于他们自己的第三支付平台。为了不失去原有的老客户,商业银行必须制定出一种使客户受益的系统,必须制定一种能够在原有系统下更加吸引客户和潜在客户的业务策略。

(四)互利共赢是当今商业联盟之王,加强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合作以及潜在的业务往来,共创美好未来。

四、 监管及发展建议

(一)完善准入和退出机制

加强机构和从业人员的准入和监管,比如推行高管人员资格考试、违法人员黑名单等措施,提高支付行业准入门槛,加强监管。同时也应顺应市场发展趋势,对机构准入、存续期管理和退出机制等方面进行动态调整,适时调整准入门槛和存续标准,建立消费者有限责任制度,逐步完善整个竞争市场。在建立和完善退出机制的过程中,应明确退出流程同时也不能忽略支付机构退出后客户权益的保障問题。

(二)加强监管科技研究

首先,建立健全征信体系,结合大数据挖掘技术,全面反映支付机构接受处罚、违法违规等各种信息,减小交易各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有效降低信用风险。其次,针对刷脸等新型科技带来的潜在风险与乱象,建立国家级人脸特征(生物特征)数据库,从源头上规范人脸特征(生物特征)的采集、分析、加工与使用,并发布线下场景刷脸支付技术安全原则,明确数据脱敏、隐私计算、分散储存等安全红线,提升监管科技应用。最后,加强支付行业自律管理,制定风险联防联控方案,大力整治无证经营行为,建设风险交易的监控基础设施并输出风险监控能力,解决中小机构投入和能力不足等问题。

(三)拓展盈利模式首先,抢占市场份额,建议支付机构向更加垂直、碎片化的市场渗透,如三四线城市,甚至是农村市场;向特定垂直领域渗透,如物流、教育等;以重组并购形式拓展商户资源,横向收购相关产业,纵向收购产业链上相关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比如像银联和支付宝发展跨境支付领域;各机构之间也应加强相互间的沟通合作,实现跨机构转账(如支付宝转微信)。其次,拓展收入来源,支付机构可在原有盈利渠道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咨询、财务以及IT人才优势,进一步拓宽增值服务项目,例如协调处理、售后保障、信用担保、诚信认证、物流选择、管理咨询服务、数据分析以及财务报表分析服务等,积极推广应用于B2C或C2C商业模式的大额交易,从而进一步突破原有盈利模式的局限。最后,加强金融创新,在战略规划中突出大数据产品,发展类金融产品等毛利率较高的产品。

参考文献:

[1]刘亚卫.我国第三方支付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J].市场论坛,2019.

作者简介:

马蓉,中国人民银行银川中心支行。

猜你喜欢

监管分析
民航甚高频通信同频复用干扰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
回头潮
浅论我国会计监管体制的创新
实施科学监管 增强治理效能
基于均衡分析的我国房地产泡沫度分析
监管交通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