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观后的狂欢行动
2020-11-16史文莉
史文莉
摘 要: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新,使得竖屏成了视频在呈现方式上的一种主动选择。竖屏短视频不仅仅是一种新的呈现方式,更是不同于横屏的新的生产体系、传播模式。本文将对竖屏短视频的传播模式及受众传播行为进行浅要分析。
关键词:竖屏;短视频;受众传播;狂欢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21-00-02
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新,也在不断革新着人们的媒介使用习惯。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的兴盛,也将竖屏短视频的发展推向了新的高潮。竖屏短视频的出现将人们观看视频的固有习惯从“横向”转化为“竖向”,也将人们的媒介关注从PC端转向了移动端。在这个过程中,竖屏短视频的传播模式和受众传播行为也较于横屏视频时代发生了变化。
一、竖屏视频的概况
竖屏视频是相对于横屏视频而言,从横画幅变成了竖画幅,宽高比也变成了3:4和9:16,观看视野相较于横屏变得窄而长。早在1894年,世界上第一部竖屏影像就在法国上映了,是由法国人艾蒂安·朱尔·马雷拍摄的《下落的猫》。“根据人体工程学的研究,人类的静视域范围约为水平方向180°, 垂直方向130°。”[1]基于人眼的这种生理构造,以前都以4:3、16:9 或21:9的横向屏幕比例作为电影电视行业的标准,从前期拍摄、后期剪辑再到用户传播都遵循着这一标准。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新媒体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其中短视频平台的崛起直接推动了竖屏短视频的蓬勃发展。包括BBC、Facebook等国外媒体平台以及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等国内媒体平台、视频平台对于竖屏视频的尝试和探索,使竖屏成为融媒体时代视频呈现的一种创造性选择。竖屏短视频风潮的出现解构了以往固有的横屏观看模式,为观众带来了新的观看模式及思维逻辑,同时也呈现出来一种新的视域空间。
二、潜移默化:竖屏视频的传播模式
(一)平台生成式的模板化传播
竖屏短视频的传播主要是通过视频拍摄和添加配乐形成一个传播模板,通过平台传播以及算法推荐呈现在其他用户面前。这些观看者中有一部分人的身份会从消费者变成生产者,对看到的视频进行模板化生产,即对模板视频进行动作、人物等方面进行个人化的文本生产。基于原本的模板视频产出副本1、副本2、副本3……,且这些视频的快速扩张传播,形成了基于同一视频生产模式的N个短视频副本。
短视频应用——抖音在运营类型上属于内容型产品。它通过“去中心化”的运营模式,由平台预先设置模板化场景、配套的背景音乐以及动作、台词,降低用户参与的门槛,鼓励用户创作。而抖音的“优质创作者”通过对这些视频生成的模板进行创新型的个人化创作,吸引“追随者”的模仿和传播。在这个过程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身份界限逐渐模糊,不再是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状态,用户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两者出现融合交叉,也由此开启一场景观化的复制与传播。而由于这个过程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身份的变化,会使用户对于“模板视频”和“副本视频”辨别不清,进而对两者进行混淆传播。
例如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传播较广的手势舞、换装视频或者手势舞和换装视频的结合等,都是基于同一种模板,通过改变表演主体来进行模板化生产与传播。
(二)“沉浸式体验”助推“信息茧房”
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里在1795年提出了“沉浸”一词,“使用者进入一种共同的经验模式,在其中使用者好像被吸引进去,意识集中在一个非常狭窄的范围内,不相关的知觉和想法都被过滤掉,只對具体目标和明确的回馈有反应”。[2]“而人的感知有80%-90%来自视觉,视觉系统是形成人们沉浸感的最重要因素,”[3]由于视域相较于横屏视频的窄化,竖屏短视频的比例建构有利于视觉中心以及注意力都聚焦在视频中,同时人像在竖屏的呈现中会被放大比例,中近景和特写镜头的比例增加,从而提升与受众的互动感和亲密度,进而更好地打造出一种沉浸式的观看体验。
竖屏短视频的传播是依靠大数据分析和算法推荐完成的。算法基于用户观看或互动过的视频对其历史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为用户推送可能感兴趣的视频内容。在算法的作用下,个人的信息获取和交流互动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再加上竖屏体验的沉浸感,用户不断地被兴趣引导、左右,从而沉浸于被信息茧房修饰装点过的空间中,在享受的同时也被桎梏、束缚于其中。
长此以往,人们会 “因此眼界窄小,或只沉溺于固有的品味”,这是凯斯· 桑斯坦(Cass R. Sunstein)提出的“信息窄化”的概念。他认为,“网络让人们更容易获得的是自己喜欢的信息,而拒绝接受自己不喜欢的信息,事实上人们得到的是‘窄化的信息,很多的网站也不和自己立场相反的网站链接。而在一个真正的民主的环境中,信息应是多元的并且不是我们事先选择的,在其中我们还拥有一些共同的经验。”[4]
三、群观后的狂欢行动:竖屏视频的受众传播行为
(一)集体式围观
竖屏短视频的出现和兴盛是对于时代背景下媒体应用和受众需求的满足。首先,竖屏符合用户使用手机的操作习惯。手机在最初发明的时候是为了满足用户的耳听口说的需求,通话功能是其最为显著的功能,因此手机的外观设计是竖长方形,这也便于用户一只手握持,同时也能连通嘴巴和耳朵。在人类对于手机使用的固有习惯之下,竖屏自然就成了观看短视频最便利的形式。其次,根据美国传播学者施拉姆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选择或然率我们可以知道,“人们选择最能充分满足需要的途径,而在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他们则选择能够最方便而迅速满足其需要的途径。人们选择信息时如此,选择使用媒介途径时也是如此。”[5]竖屏短视频相较于横屏,减去了将手机调转90°的这一步骤,在观看竖屏短视频的过程中与其他应用之间的切换也更加自然,从而使用户观看短视频更加便捷、省力。
人们在观看横屏的新闻、电视剧、电影时,或多或少具有一种特定的仪式感,但随着竖屏短视频的流行,这种在横屏时代发展起来的仪式文化逐渐被解构。与此同时,竖屏视频的流行也使一种新的仪式发展起来——“集体式围观”。人们手指向上一划就能非常自然便捷的切换视频,进入下一轮的围观当中。这样的观看模式改变了人和用户的关系,让人几乎占据屏幕的所有空间,人的形象和表情成为绝对核心,在竖屏营造的虚拟世界里,用户有了一种“我即中心”的虚拟场景,满足了“以我为中心”的心理需求,让“自我”不仅可以被他人关注,更可以自我“凝视”。[6]
(二)病毒式复制
基于平台生成式的模板化生产机制,竖屏短视频的生产和传播成为了一种融媒体时代的“机械复制”。伴随着有节奏感音乐和富有情怀的歌词,不论年龄阶层、不管职业身份,男女老少都开始在抖音平台随着“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时间只不过是考验……还是最初那张脸,面前再多艰险不退却”的旋律,或追忆少年时代、或展望美好未来、或展示青春正好……图文并茂的照片回忆杀、搭配歌词的在线舞蹈、紧贴主题的“短视频剧场”、不同风格的翻唱等各种创作题材与创作形式层出不穷。更有明星大咖也参与到这股“少年风”中,配合音乐发布了自己少年时代的照片,这种“自上而下”的影响和带动也为这股“少年风”的强劲添了一股力。但这种“病毒式”的复制传播背后,社会要面临的是审美疲劳以及审美情趣缺失的威胁。竖屏短视频的生产传播不是简单的“机械复制”,平台加持、技术赋能使得用户所面对的不是真实的世界,而是视频传播的过程中由符号搭建起来的。
四、结语
在竖屏短视频的创作、传播过程中,用户得到了个性化的表达,但由于竖屏短视频目前“集体式”围观、“病毒式”复制的传播形态,使得人人都陷进了这场由短视频打造的“网络狂欢”当中,个人与竖屏短视频的传播融为一体,个人的时间、独立思考以及独立创造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被消费、消耗。因此,除了关注技术发展对传播形态、视频呈现方式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还应该重视竖屏短视频的发展在融媒体环境下对个人、社会以及文化等多方面的復杂影响。“媒介凭借自身的生命力和表达力,对人们的阅读内容、阅读习惯以及阅读方式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互联网时代网络媒体的出现也同样如此,它在改变人类生活方式、丰富人们行为选择的同时,也重新解构着媒介与受众之间的关系。”[7]只有正确处理技术与应用、技术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促进新兴技术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正向作用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刘加平:《建筑物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米哈里·契克森米哈里,寻找流动:参与日常生活的心理学[M].陈秀娟译。台北: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1998.
[3]杭云,苏宝华.虚拟现实与沉浸式传播的形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6):21-24.
[4][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5]施拉姆.传播学概论(第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6]马广军.竖屏的起源、优势、特征与挑战 .[J].视听界,2019(1):63-66.
[7]张辉刚,马亚亚.把关理论视角下微阅读时代编辑角色的重塑.[J].编辑学刊,2019(2):7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