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应用于小学美术“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教学的意义分析
2020-11-16黄祎
黄祎
摘 要:现代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美术课程的地位在不断提升。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带领学生学习美术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人文精神等,使学生真正具备美术核心素养。“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是美术各学习领域、其他学科和现实社会内容相融合的综合学习领域,采用高效的教学方法才能达成教学目标。合作学习在本学习领域的应用,不仅能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还能提升学生协作、互动的能力,增强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本文就此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小学美术;合作学习;综合探索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24-00-02
现代社会,人们对人才培养有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发展需要培养更多高素质、综合性的人才。在教育培养过程中,教育部门除了设立专业性课程,还重视课程的综合化,强调各个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与关联,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视角和综合运用能力。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综合探索”学习领域便是一个综合性的学习单元,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教师应根据小学美术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内容和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来实施教学,其中“合作学习”这一学习方法,在小学美术“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课程学习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和作用。
一、小学美术“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课程的特征
(一)学科知识融合渗透强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不单纯是美术学科知识的教授,还涵盖了语文、音乐、历史、信息、自然科学等。不同学科知识体系的涉及,可延伸多个学习任务和活动方式。本领域课程知识量大,通常一节“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课需要2-3课时,科学合理的教法和学法就变得尤为重要。合作学习作为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可运用于课程的每个阶段,提升课堂效率,完成教学目标。
(二)美术学习能力要求高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融合了其他三个学习领域内容,即“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提升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的要求。学生前期的美术知识储备、设计意识和审美的水平都将对本领域的学习产生影响。学习难度的提升,要求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参与感受、体验和发现,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协作”,在合作探究中互帮互助,克服学习困难,一同完成学习任务。
(三)社会生活主题文化多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教学通常采用主题模式,组织丰富的学习活动,以社会生活为内容,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每节课主题明确,多以活动的形式来展示最终的学习成果,评价方式也更侧重于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表现和状态。学生熟悉的社会文化生活易形成合作学习的氛围,好的活动效果也需集体合作来呈现,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等均可在合作学习中观察、评价,故合作学习这一方式适合本领域课程教学。
二、合作学习策略应用的优势
(一)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在“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教学应用的过程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在该方法应用的过程中,学生之间要相互帮助、共同提升、共同进步[1]。在实际合作的过程中,基础扎实的学生可以为基础薄弱的学生提供帮助,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基础薄弱的学生得到了帮助,基础扎实的学生还可以巩固学过的知识,实现二者的互惠互利。合作学习需要学生之间交流沟通,通过完成共同的任务和目标,可以增进学生的之间的友谊,使学生养成互帮互助的好习惯,进而逐渐养成团队合作的意识。
(二)扩大学习参与面
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强化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扩大学习参与面。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教师可在课前为学生提供学习任务单,家长也可参与学生的课前资料收集,通过教师、家长、学生三方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除了学习参与对象的扩大,学习内容的范畴也可发生变化。在合作学习中,由于协作互助的作用,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都可进一步提升,学习成果分享和交流增多,使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味,同时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困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扩大了学生的学习参与面,促进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进而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容。
(三)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学生参与的教学不算是成功的教学。合作学习要求教师采用精炼简短的讲解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可以自主探索和分析[2]。合作学习给了学生更多发挥和交流的空间,使学生可以自主思考、共同讨论。在面对难题的时候,学生之间可以合作交流,进而达到“我教人人,人人教我”的效果。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发挥学生的特长,使学生之间可以取长补短。学生可以转变教师用语,使其成为学生更容易理解的语言,以此加深学生的记忆,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灵活,进而提升课堂效率。
(四)提高教育教学效能
在传统教学中,有时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氛围比较低沉,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很多学生没有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进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合作学习则转变了师生的地位,使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作用,从而提升了教育教学的效能。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机会有很多,不仅在复习的时候可以合作学习,学习新知识时也可以合作学习,学生之间可以交流彼此的想法,教师引导学生互相合作、检查和探索,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合作学习在小学美术“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教学中的实践意义
(一)促进协作意识培养
目前,独生子女家庭依旧较多,学生团结协作意识薄弱。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协作意识,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3]。在美术“综合探索”学习课堂中,教师通常可采用“同桌”“四人小组”“八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指导学生组建学习团队,还可以根据学习任务或作业形式进行合作团队的划分。合作学习团队建立后,小组成员相互配合、帮助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如,在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第19课《过年啦》一课中,教师可在课前组建四人小组,指派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探索过年习俗和文化,形成学习报告、图片等。在课堂中,还可以根据学生个人爱好分组开展年文化活动,如:分为剪窗花、寫春联、做年夜饭、布置教室等。再由小组学生自主进行分工,组长分配任务,有的学生负责准备材料,有的学生负责制作、粘贴,有的学生负责上色、装饰等。学生之间通过每一环节的沟通、交流,进一步了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在实践中锻炼自己与人交往的能力。
(二)促进教学目标达成
在“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合作学习方式确保了教学内容较多的综合探索课程能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在知识与技能目标中,通过“合作学习”达到知识点的快速共享和交流,在过程与方法的讲授中,可分小组由能力较强的学生近距离示范,从而达到比教师示范更好的学习效果。合作,使多个学习活动可同时开展,使不同学生分头探索后共享成果,进而快速、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19课《美术小记者》一课中,课程涉及学习摄影技巧、采访技巧、采访资料收集、整理、撰写等,学生单独完成难度大、耗时久,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可以同时进行课前摄影、采访等知识的资料收集,在课上组内完成共享学习,另外,课后还可指导学生学会分工,协作完成采访报道,形成采访成果。
(三)促进德育教育实施
合作学习的模式下,不仅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教学或提供帮助,家庭、社会也可以参与到教学工作之中,进而促进德育教育的实施,使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素质品德,充分发挥美术教育的作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例如,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9课《我快乐 我成长》这一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家长共同进行合作学习,由教师制作学生成长的VCR,家长则写一封学生十岁生日的祝贺信,师生共同布置教室庆祝生日,学生自己制作成长手册,通过各种合作形式,可以增加教学趣味性,同时培养学生懂得感恩的品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以此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等能力,使“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课程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有助于知识的快速渗透,进而提升美术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美术素养。
参考文献:
[1]邓凡.探究合作学习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9(07):173.
[2]姜楠.探索与互助——合作学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上),2018(12):170.
[3]游江.探究小学美术教学中分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措施[J].数码设计(上),2019(03):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