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岛传统民间艺术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2020-11-16逄铭梅

艺术大观 2020年25期
关键词:民间艺术美术教育幼儿

逄铭梅

摘 要:民间艺术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已经成为幼儿园课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幼儿园学习探索的活教材,对传承当地的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幼儿的家国情怀和民族意识具有独特的作用。本文以青岛传统民间艺术为例,分析当前传统民间艺术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的应用现状,探索民间艺术在幼儿园美术教育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并强调传统民间艺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最后提出切实可行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民间艺术;幼儿;美术教育

中圖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25-0-02

民间艺术是一种蕴含着宝贵教育价值和丰富乡土文化的资源宝库,将青岛传统民间艺术融入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幼儿的民族素养和家国情怀具有重要的价值。但在现实情境中,传统民间艺术却很少被应用到幼儿园的美术教学中,即使有也仅仅停留在表面,并没有真正的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因此,对青岛传统民间艺术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可以提升幼儿园美术教育的价值体系。

一、青岛传统民间艺术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一)青岛传统民间艺术的基本状况

青岛地处山东半岛的东南部,东临黄海,西临内陆,北与渤海相望,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受齐鲁文化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和风土人情。青岛优秀的传统民间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如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间手工艺和传统体育与竞技等,在民间美术中主要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度市宗家庄木板年画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胶州剪纸、莱西市葫芦雕刻为主。[1]不得不承认,优秀传统民间艺术虽然具有根的文化特质,但并非强势文化,尤其在青岛这样现代化的大都市中,由于种种原因和影响,一些传承了数百年的优秀传统民间艺术正濒危灭绝。

(二)青岛传统民间艺术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通过访谈、问卷等形式进行调查,发现青岛传统民间艺术尤其是民间美术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运用的较为普遍。以胶州剪纸为例,在当地幼儿园中教师以胶州传统的民间剪纸为基础进行传承、创新,引导幼儿在欣赏传统民间剪纸的同时,并带领孩子学会裁剪窗花、传统纹样等民俗图案,在此基础上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除此之外,民间泥塑艺术、面塑活动和布老虎等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均有出现。这些传统民间艺术在幼儿园的教学中虽然都有运用到,但仍处于单一、孤立状态,学生对当地的传统民间艺术还不是特别了解,也不知道在以后生活中该如何保护、传承、发展和创新。

二、青岛传统民间艺术在幼儿园美术教育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教师本身对传统民间艺术认识薄弱

在幼儿园的教学中,虽然大部分教师对青岛传统民间艺术有所了解,但仅仅停留在浅显层面,对其根源的本土民间艺术认识不足,开发也不够,在课堂中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效率低,教学质量也很差,教师难以将传统民间艺术恰好的融入幼儿园的美术教学中,致使整体的教学效果一般。

(二)幼儿对传统民间艺术不感兴趣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线上教学、互联网+、智慧教育纷纷袭来,传统的民间艺术受到了强大的冲击,互联网时代下的视觉文化、绚丽多姿的动态视频、光彩夺目的视觉艺术,对当下幼儿的视觉冲击力形成了强大的对流,幼儿对动漫动画、智能玩教具、色彩等及其感兴趣,反而对枯燥的传统民间艺术并没有什么感觉,这值得每一位幼教工作者、家长和社会的深刻反思。

三、青岛传统民间艺术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一)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在幼儿的艺术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跨出校园的围墙,多接触本土的民间艺术,走访民间工作坊,通过交流、参观和实践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如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宗家庄的木板年画时,可以引导幼儿利用水粉颜料和泡沫板等材料进行涂抹创作,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也能更好地感受本土文化与美术相结合的乐趣,丰富幼儿的审美体验,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作力的全面发展,激发幼儿对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和对美术的兴趣。

(二)丰富幼儿园艺术领域的课程体系,构建完整的价值理念

课程的核心是教材,幼儿园的教材又是全国性的,教材中的内容又是筛选全国具有代表性的素材,如果本土的传统民间艺术不具有代表性就难以进入教材中,因此开发地方教材、校本教材就显得尤为重要。青岛作为齐鲁文化的圣地,有着丰富的传统民间艺术,如果能够成功地将本土民间艺术与幼儿园课堂中的艺术相融合,幼儿就能够切身体验到本土民间艺术带来的价值感受,激发他们参与活动和学习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审美体验、审美情感和审美教育的功能,有利于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件优秀的民间艺术作品可能还会涉及语言、音乐、戏剧、社会等多个学科的融合,有益于将美术渗透到交叉学科活动中,同时将青岛传统民间艺术融入幼儿美术课堂中可以促进生活与艺术的无缝衔接。例如在幼儿手工美食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面制作布老虎、海云庵糖球、青岛海洋生物等地方特色艺术作品,带领孩子在玩中学、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学生在手工课堂中不仅能体验到青岛传统的民俗特色,还能培养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创新技能,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丰富幼儿艺术领域的价值体系。

(三)传承本土的民间艺术资源,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将本土的民间艺术资源与幼儿美术教育课程相结合,可以让幼儿切身体会到家乡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对本土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家乡归属感,从而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四、青岛传统民间艺术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一)开展多元化的活动形式,让幼儿多渠道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

在幼儿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把传统的民俗游戏、戏剧和民间故事等融入幼儿活动中,让幼儿对传统的民间艺术有更深入的了解,让幼儿在多元化的活动形式中体验并创作,感受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体验美育的乐趣。深入的挖掘传统的民间艺术资源,把这些文化资源渗透到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如在美术欣赏活动中,教师带领幼儿欣赏民间布老虎、刺绣、面塑、剪纸和年画等艺术作品时,可以带领幼儿在欣赏的同时进行艺术创作,并利用创作好的道具编排民间故事进行戏剧表演或装点幼儿园的文化长廊,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创作兴趣与欣赏欲望,也美化了幼儿园的艺术文化氛围,在润物细无声中滋养幼儿的艺术文化素养,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舞台表演能力,使幼儿能够感受到民间艺术的趣味。

(二)“请进来 走出去”,开展独具特色的社会活动日

幼儿园可聘请民间艺人或民俗专家定期到园开展传统民间艺术的讲座或民俗培训,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文化素养。教师也可带领幼儿走出校园,走访当地的传统民俗工作室,时不时地为幼儿开展社会活动日,组织幼儿到民俗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场所进行游览、参观和学习,为幼儿提供多元化的公共文化教育,还可以让幼儿切身感受和体验传统民间艺术的文化价值。[2]

(三)加強对教师民间艺术素养的培训,落实园内外的交流机制

众所周知,幼儿对民间艺术资源的传承来源于教师,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才能将传统民间艺术资源中的契合点与幼儿艺术教育相融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建立对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意识。

教师可以开展民间艺术的读书沙龙活动,参加民间艺术讲座,参与民俗艺术工作坊的体验活动,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传统艺术文化素养,与同事、专家多交流、多反思,互帮互助,经常撰写教学日志,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幼儿教师对传统民间艺术的文化水平和教学质量,让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更多的回归教育的本质。

除此之外,对青岛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还可以通过短途游览民俗博物馆、阅读青岛特色的民间艺术绘本、开设民间艺术工作室、手工作坊、民俗游戏等活动形式,让幼儿体验传统民间艺术的乐趣,使幼儿对本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总而言之,如果要将青岛传统民间艺术有效的融入幼儿园美术教育中,一定要因势利导,充分考虑本土的人文底蕴和民俗特色,通过多元化的渠道开展民间艺术活动,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升幼儿的身心文化素养,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将其发扬光大、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冉文伟.青岛民俗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G].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2(03):115.

[2]李兰.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D].教育理论研究,2018(28):151.

猜你喜欢

民间艺术美术教育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民间艺术篇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传承·民间艺术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
幼儿画刊
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