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舞蹈艺术与技术技巧的关系

2020-11-16李飞扬

艺术大观 2020年25期
关键词:舞蹈艺术

李飞扬

摘 要:舞蹈艺术是一种以经过提炼加工的肢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并通过运用舞蹈语言、节奏、表情、构图和服装道具等多种元素,共同塑造出具有直观、动态性的舞蹈形象,从而表达舞蹈的主题及思想情感。因此,演员必须通过专业系统的训练来提高自身机能和表现力,掌握必要的专业技术能力,并能在舞蹈中合理地运用技术技巧,使它直接、有效地运用于不同风格的舞蹈中,通过形体的动作及形体的节奏体现出舞蹈的美感,通过技术技巧的运用能够更深入表达人的内心情感。笔者认为,深入研究舞蹈艺术与技术技巧之间的关系,对于推动舞蹈艺术的发展和舞台表现有着巨大作用。笔者主要以古典舞中技术技巧的运用为例分析,期望通过研究能够充分认知舞蹈艺術与技术技巧运用的关系,进行透彻分析对比,使得以更好的交融,从而使技术技巧更好的用于舞蹈艺术当中。

关键词: 舞蹈艺术;技术技巧;相互交融

中图分类号:J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25-00-02

舞蹈技术技巧是运用在古典舞中的各类技术的总称,是舞蹈学习中最基础的内容,对于古典舞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在中国民间各种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不同创作者和艺术家的加工、整体、改变和创作发展起来的。实际上就是通过舞蹈教学中各个元素的融合,呈现出整个舞蹈作品的美感,来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进而体现出舞蹈作品的艺术性。在舞蹈艺术的发展史上,技术技巧对于舞蹈的整体的表现是具有积极的作用和影响的。因此,在舞蹈艺术的研究中,不可忽视技巧的重要作用及其意义,同时也不要过分的使舞蹈技术化,而应利用两者的关系,有效地实现舞蹈技巧价值的实现。[1]

一、古典舞中的典型技术技巧

(一)古典舞中的跳跃类技巧

古典舞中的跳跃类技巧是取其芭蕾、武术等中的精华部分最终形成具有独具特色的古典舞技术技巧,例如大跳,旋子,摆腿跳,飞脚等,在用力的方法上要求轻、漂,要求运动过程中松紧结合,发力要集中,过程的速度要快,讲究“发力在根,用力在梢”,讲究“寸劲”,其既要具有芭蕾训练中的开绷直立,又要有武术中的爆发力,从而很好地完成此类技术技巧。

(二)古典舞中的旋转类技巧

在古典舞中,有很多的旋转类技巧。跨腿转是古典舞的典型技巧,跨腿转又名端腿转。其舞姿是主力腿直立半角尖顶到最高,动力腿位于端腿的位置,以半角尖直立为轴,从头部到脊椎到胯部一直延伸到半角尖成一条直立的竖线,上身保持直立,左手提襟,右手按掌位置,直立旋转则称为跨腿转,其舞姿转与复合转则是更有难度的旋转类技巧,它们其内部是环环相扣、紧密相连的。

(三)古典舞中的空翻类技巧

在古典舞中的空翻技巧,第一,平衡性;第二,腹部力量;第三,腰部力量;第四,柔韧性。在练习空翻技巧时,一定要注意其训练顺序,循序渐进。古典舞中的空翻类技巧有前空翻、后空翻、侧空翻等,还有难度较大的复合空翻,一般古典舞剧目中用于较多的便是侧空翻,侧空翻的基础便是侧手翻,侧手翻要注意质感与腿的速度,从而练成侧空翻。

二、技术技巧在古典舞剧目中的运用

技术技巧是古典舞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运用可以升华舞蹈的主题。从古典舞技巧训练体系的形成依据出发,对古典舞技巧的分类与变形进行了系统梳理,探讨古典舞技巧在剧目中的地位与作用,并结合一些具有典型性的古典舞剧目进行分析,进而明确古典舞技术技巧在作品中的地位及作用,提高古典舞技术技巧在剧目中运用的合理性,只有将古典舞技术技巧与剧情、人物形象及技艺等有效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技艺融合的境界,提升古典舞的审美价值。[2]

(一)跳跃类技巧在古典舞剧目中的运用

跳跃类技巧中小跳、中跳只是基础的训练,它们都是为大跳、摆腿跳等技术技巧打基础,这些跳跃类技巧是为剧目的感情升华起辅助作用,帮助情感迅速达到高潮。小跳、中跳为基础训练,而飞脚、旋子等技巧是结合武术与芭蕾的精髓而成,由于其独特的爆发力量,为舞蹈动作的发展提供和创造了条件,在古典舞剧目中的出现更加提升剧目的质量与艺术的美感。例如,在舞蹈《长板坡》中,舞者一出场在急促的马蹄声中,来了一个“摆莲跳”,表现了与敌军作战时的紧张气氛,同时也将人物的英勇形象展露无遗;在舞蹈《孔乙己》的高潮部分,舞者的摆腿跳不仅作为一个有难度的技术技巧出现,更表现了人物本身挣扎的内心情感。

(二)旋转类技巧在古典舞剧目中的运用

旋转类技巧在古典舞中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任何一个舞蹈都要舞者经过协调连贯的肢体动作来表演出具有节奏感、力度感和情感的动作及造型。不同的动作效果、不同的感情流露都需要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速度、不同的力度、不同的空间来构筑丰富的人物形象,旋转类技巧正是可以帮助舞蹈产生多方向、多力度、多速度、多空间等效应。旋转技巧大多是在舞姿造型上身体拧倾的转,旋转极速开始并延续,动作显现舞姿的修长,以及旋转螺形的变化,将古典舞的风格性延续到技术技巧中,更好地表现舞者的情感。如:《孔乙己》中旋转类技巧的运用,使舞者把人物的愤恨悲怨发挥到了极致,极大地丰富角色的外部形象,这就创造出了一种意犹未尽,触动心灵,能使人深切感受到舞者的内心精神,引起观者的共鸣。

(三)空翻类技巧在古典舞剧目中的运用

空翻在空间运动中形象鲜明,在空间的弧线运动连绵圆润,犹如波浪起伏,在极速运动中塑造形象,表现力丰富,形象性较强。同时,与跳跃类技巧相同,能在爆发的那一刻,帮助情感迅速达到高潮,将形式与内容完美融合,帮助舞蹈叙事,更为深刻地表现人物内心情感。如舞蹈《逼上梁山》,其中的原地侧空翻更深切的表达出了舞者内心的挣扎与不甘,同时也体现出了古典舞中的技术技巧在逐渐地达到高水平,从而构成高难度与情感的双重存在,更好地表现出舞蹈艺术的魅力所在。

三、古典舞技术技巧在古典舞剧目中的作用

(一)塑造角色外部形象

在舞蹈中,精湛的技术技巧是塑造人物性格的一种重要手段。舞蹈的精髓,在于舞蹈演员能把舞蹈设定中的角色形象通过自身的表演技巧,创作手法表现出来。其中最内在要素,归根于舞蹈演员的创造。舞者首先要有对舞蹈理解的准确性,对生活的体验及自身凝聚升华舞蹈的能力,不单要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还要有意識地进行对人物再现表演的追求。在舞蹈中技术技巧的丰富性能给人物增加了亮点,能够使人物的性格更加丰满,但这就更需要舞者对内、外技巧的统一把握。

(二)强化舞蹈情感表达

在舞蹈表演中,情感表达起着重要作用,情感是观众和舞者之间的特殊纽带,帮助观众理解舞蹈内涵,体会人物思想。而舞蹈中的技术技巧,就像是一种手段,推动某种感情或情绪达到一定高度。当肢体动作无法将情感推向高潮时,技术技巧以它独特的爆发、力量,为舞蹈提供、创造新的条件,使舞蹈在空间、方位、速度、力度丰富起来,更好地帮助情感的表达。

(三)丰富编导编舞素材

在舞蹈的表现中,作为舞蹈创作者,需要发挥自己对舞蹈的理解,做好创作工作,也要解放思想,多元化舞蹈的艺术表现形式,呈现多元化的美感,将所有的艺术激情和能力在自由的空间释放,让欣赏者在审美感知中,使舞蹈形象发生更为充分的审美效应。技术技巧能更真实,贴切的将舞蹈所要表达的内容、背景及风格特点无误差的传达出来。技术技巧与舞蹈表现力是舞蹈创作中最核心的部分。也是贯穿中心思想的链接符号,它与舞蹈表现力编排的学习水平成果会直接影响他们的舞台表现力质量,所以必须熟悉掌握技术技巧与舞蹈表现力的重要地位,才能在实际舞台表现力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利用,发挥出技术技巧与舞蹈表现力编排所具有的实际价值和艺术价值。

作为一个舞者,要充分理解舞蹈艺术与技术技巧之间的关系,将技术技巧的辅助作用与舞蹈的内容、感情相结合,严格把控在舞蹈中使用技术技巧的“度”。技术技巧只能作为一种辅助,它应与古典舞的精、气、神、韵巧妙地糅和在一起,即所谓的以情带技,它在舞蹈剧目中并不能独立存在。因此,“巧用”技术技巧,合理地处理舞蹈艺术与技术技巧之间的关系,是每位编导和舞者需要认真思考的。笔者也相信,技术技巧作为“点睛之笔”,将会更好地“辅助”舞蹈艺术走向“更高、更远、更强”!

四、结束语

本文主要以中国古典舞中技术技巧的运用为例分析,阐述技术技巧在中国古典舞中的运用,以及技术技巧在舞蹈的风格和呈现上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并深入探讨舞蹈与技术技巧之间的关系,在舞蹈表演中合理地运用技术技巧可以作为其“点睛之笔”,丰富舞蹈的内涵。笔者期望通过研究能够让更多编导、舞者重视舞蹈艺术与技术技巧之间的关系,使得舞蹈艺术与技术技巧更好的交融,从而使技术技巧更好的用于舞蹈艺术当中,促进舞蹈艺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倩怡.浅析技术技巧对于中国古典舞剧目的重要性[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5(12):108.

[2]窦荣坛.古典舞技术技巧的训练与发展之研究[J].大众文艺,2016(19):160.

猜你喜欢

舞蹈艺术
舞蹈艺术中形式美的思考
探析舞蹈评论的意义与审美价值
论明朝时代舞蹈艺术特点
舞蹈表演的表现形式多样性研究
舞蹈艺术与身体的审美关系刍议
数字时代的舞蹈艺术
舞蹈服饰的包装的重要性
浅析白俄罗斯舞蹈艺术与花边艺术的交融贯通
新媒体时代舞蹈艺术的发展对体育事业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