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肿瘤疼痛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护理研究

2020-11-16赖悦玲丘焕宜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0年8期
关键词:心理干预

赖悦玲 丘焕宜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对肿瘤疼痛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护理的临床护理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我院的100例肿瘤疼痛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并将这100例肿瘤疼痛患者随机分为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的对照组和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护理的观察组各50例。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治疗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1]。结果: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对于疼痛治疗的依从性,进而可以较明显地缓解患者的疼痛。结论:对肿瘤疼痛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恐惧、焦虑的不良心理反应。

关键词:肿瘤疼痛;心理干预;护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08-128-01

引言:目前肿瘤成为影响人们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的常见疾病。一直以来,肿瘤治疗多以化疗、放疗等手段,不仅为患者带来极大的身体疼痛,而且也为心理带来了极大的痛苦。所以对肿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由肿瘤引起的疼痛、恐惧、焦虑等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我院的100例肿瘤疼痛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并将这100例肿瘤疼痛患者随机分为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的对照组和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护理的观察组各50例。对所选取的患者标准主要有:

1)通过确诊其符合晚期肿瘤的临床诊断标准。

2)均对参与本次研究知情同意。这些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合并有严重的精神或意识障碍。对所选取的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肿瘤的疼痛感觉主要有刀割样、绞痛、阵发性疼痛和持续性钝痛等,两组肿瘤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肿瘤发展的程度成正比,两组肿瘤疼痛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不存在差异。

1.2方法: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1)根据癌症与疼痛的关系和疼痛的严重程度,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止痛药。患者止痛药由弱到强逐步规范用药,剂量逐渐增加,不封顶;如果药物不能口服,可以通过肛门给药[2]。

(2)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分析,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首次使用吗啡剂量≤3000 mg/d,间隔4 h连续给药;并在治疗过程中记录患者疼痛情况,然后进行评估,随时改变疼痛程度调整剂量。另外给予针刺治疗,针刺选穴:双侧足三里穴、背俞穴、阿是穴、4~5对夹脊穴。局部消毒穴位之后用华佗牌针,双手进针,提插捻转,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40 min,1次/d,治疗2周。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心理干预[3]。介绍其他治疗效果和心态较好的患者,促进患者间的抗病经验交流,调整心态,积极配合后期治疗,让他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4]。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比较两组患者護理前后SAS、SDS评分;免疫功能监测指标;癌痛评分;住院时间。两组护理前后SAS、SDS、癌痛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以及癌痛越严重。

介绍正念减压法的几个方面内容,分别为正念呼吸、坐禅模式、身体扫描及正念冥想4个部分。第2天由责任护士带领患者进行训练,步骤如下:①正念呼吸:患者在安静状态选择舒适坐姿,闭上眼睛,选择一个事物作为对象,进行一个简单的腹部呼吸放松练习(1 min左右);②坐禅模式:调整呼吸,将注意力集中于所选择的注意对象,用心感受呼吸的气流,头脑中出现的感觉及事物,抛开不去理会;③身体扫描:患者取舒适仰卧位,放松身体,使呼吸变得平静,随着舒缓的音乐将注意力从头到脚一点点游走,若有部位出现疼痛,告诉自己这疼痛会随着舒缓的呼气离开身体;④正念冥想:这时你的头脑中会出现一系列的杂念及负面情绪从而使你的注意力出现转移也不慌[5]。将注意力回到你最初选择的对象上,并调整呼吸。结束后休息l~2 min,然后再从事其他活动。每次训练持续10~15 min,2次/d,30 d为1疗程。每次训练后责任护士负责帮助患者对当次训练进行总结,并帮助其找出问题,同时给予心理上的支持[6]。

2结果

两组肿瘤疼痛患者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和治疗的依从性等方面发现,观察组患者两个方面都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存在差异;而在护理治疗过程中出现了便秘、消化道症状和排尿困难等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没有明显的差异。

3讨论与结论

目前,肿瘤被认为属于心身疾病,肿瘤的发生发展离不开社会心理因素。不良的情绪可以明显降低机体的免疫能力,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癌细胞的扩散,加速患者的死亡[7]。通过对肿瘤疼痛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的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后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疼痛缓解率,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所以心理护理干预的措施能够给肿瘤疼痛患者带来很大的精神支持和鼓励。且在认知干预方面,通过让患者按照疼痛强度对自身的疼痛感受进行主述,能够逐渐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消除或缓解身心症状[8]。同时,通过行为干预,不仅能够让患者掌握减轻疼痛的放松方法,而且通过加强锻炼和培养兴趣爱好等方式能够调整患者的身心状态,有利于巩固癌症治疗的效果,减少放射治疗的次数,从而减少了治疗给患者带来的疼痛[9]。

综上所述,心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肿瘤患者的疼痛强度,缓解和减轻癌症带来的疼痛,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申飞阳.肝癌介入治疗中疼痛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2012.6(11):57-58.

[2]李红.舒适护理在肿瘤患者临终关怀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2):108-110.

[3]张乃辉.心理干预护理对肿瘤患者治疗效果的评价和体会[J].中外医疗,2012.(8):155.

[4]潘文敏.论肿瘤疼痛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循证护理研究[J].求医问药,2012.10(12):412.

[5]汪新菊,瞿广桥,熊琼英.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5,12:2050-2051+2059.

[6]孙雪.300例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的临床护理方法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6,02:122-123.

[7]周瑞云,卢志兰,吴海云,汪海慧.优质护理对减轻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效果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02:311-312.

[8]耿会菊.疼痛护理对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J].河南医学研究,2016,07:1335-1336.

[9]文艳霞.心理护理在晚期癌症患者疼痛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02:193-194.

猜你喜欢

心理干预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的心理干预
浅析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期的心理干预
心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应用效果分析
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相关主体培训研究
人文护理对“三无”精神病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药物联合综合心理干预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