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范本教学:寻觅超文本阅读的密码
2020-11-16刘农农
刘农农
【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人们对当代语文教学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引子范本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兴模式,即借助阅读学习教材中的文本,引出与之有关的其他阅读材料或文本,从而激发学生对相关作品的阅读兴趣,实现超文本阅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发挥引子的功能,使学生掌握相应的阅读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扩大阅读面,进一步印证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认知。
【关键词】小学语文;引子范本;超文本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27-0100-02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people's requirements for contemporary Chinese teaching are gradually increasing. The introduction template teaching is an emerging mode of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that is, with the help of the text in the reading learning textbook, other reading materials or texts related to it are introduced. So as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reading related works and realize hypertext reading. And on this basis, through the use of the function of introduction, students can master the corresponding reading skills and methods, help students expand the reading range, further confirm the knowledge learned in the textbook, and deepen students' cognition of the text content.
【Keywords】Chinese in primary school; Introduction template;Hypertext reading
一、通过节选课文引向长篇原著
阅读长篇文学作品对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十分重要,是学生积累文学知识,提升语文素养的一项必要功课。而引子范本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将在短篇节选阅读中积累的有效阅读经验,运用到其他文本或者长篇阅读中。然而具体如何指导实践?这里以《草船借箭》为例。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材中的《草船借箭》这篇课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由于作品内容的丰富性和内涵的多层性,教师在教学范文《草船借箭》时,不仅要完成本课的常规教学任务,激发学生阅读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的兴趣,还要在范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和思维能力,能够触类旁通。
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预习和名著导学,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草船借箭”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这里不仅仅是文本,还是对整个三国时局背景的一种梳理。同时引导学生对故事中的人物身份、个性以及行为等展开深入的了解,然后再挑选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部分作为引子范本教学的切入点。而笔者则是以学生喜欢的人物——诸葛亮为切入点,体会卧龙的神机妙算,以此为支点,撬动学生阅读其他与诸葛亮相关的故事,如《赤壁斗智》《舌战群儒》《三气周瑜》等,然后又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体会,对比诸葛亮与周瑜之间的差异,各抒己见,在思维的对碰中丰满人物的形象。最后,再对《草船借箭》这篇课文进行回顾与分析,这时学生会有更多新的体会与感悟,从而能够从客观公正的角度评价诸葛亮与周瑜。这样,由课文中的节选为引,导向学生长篇阅读的模式,不但保证了阅读的完整性,还能引导学生从多维度理解课文内容,将单篇节选回归到整篇中。
二、由选篇课文引导整书阅读
与节选课文有所不同,选篇课文绝大多数是从文学作品集中择优筛选的,可以是诗歌选集、历史故事,也有可能是寓言故事、民间传说等。相比于小说情节的连续性和一致性,节选课文往往相对对立,在思想和情感的表达上具有不同时期、不同经历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因而,小学语文教师在选篇课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先做到追根溯源,找到选篇课文的出处和作者,做到知人论事,进而论文,这里以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为例。
《七律·长征》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毛泽东诗词情感崇高,力量遒劲,意境开阔,形成了独特风格的现代诗歌体裁,值得学习和揣摩。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有引子意识,首先可以结合人物简介、诗歌创作背景以及运用多形式诵读,初步走进《七律·长征》,再结合单元语言要素——点面结合,系统学习《七律·长征》的创作手法和技巧,从对仗、夸张以及比喻等体会到红军在长征途中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理解诗歌具有的高度的艺术概括性,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由阅读课文引向名家名篇
当教材以名家经典篇目作为文本学习時,这是引子范本极好的切入点,可以以此经典带动彼经典的阅读学习。当学生阅读学习过名家的作品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名家作品。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都是与鲁迅有关的课文,安排的文本有《少年闰土》《好的故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这几篇文章多角度、多方位地带领学生认识了鲁迅其人、其事。
首先笔者通过设置悬念,引导学生思考:鲁迅是谁?为什么整个单元都是描写鲁迅呢?勾起学生的好奇心,进而通过对鲁迅相关作品的学习,从鲁迅的回忆、鲁迅的梦、亲人对鲁迅的回忆以及他人对鲁迅的怀念等,多角度引导人们认识鲁迅形象,多方面认识鲁迅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让原木平面化的人物能够鲜活起来,立体起来,让学生更能对鲁迅可知可感,更加亲切熟悉,更想探知他的其他故事和文章。此外,以鲁迅为代表的近现代文学作品是当今文学的蓝本,既要引导学生注意时代用词的差异,还要学习其独特的、具有代表意义的语文阅读技巧。进而再引入一些鲁迅先生的其他经典作品进行阅读,如《从百草堂到三味书屋》《朝花夕拾》《狂人日记》等。学生才能更好地深入时代文本进行学习,触类旁通,感受时代文学和时代人物带来的独特魅力。
四、由一篇课文引向一类阅读
引子范本的引文可以引至出處、作者,但也不必一定局限于此,可以根据内容相关性、思想相似性或体裁相同性等课文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展开对相关文章的探索,进而以主题的形式开展阅读,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当课文不单是一篇,而是一类的时候,对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则更具挑战性。因为这考验了语文教师的归纳总结能力及语文功底,教师要自行确立阅读主题和选文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一篇的阅读引向一类进行阅读。
《四季之美》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抓住每个季节不同的特点,通过动态描写来体现四季不同的美,表达出对四季的喜爱之情。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四季”和“美”两个关键词开展教学活动,引领学生初步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让学生通过研读感悟,感受作品语言的温度;通过情境感染,引领学生发挥想象;通过读写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单元的主题是自然之美,教师可以将《四季之美》作为引子,让学生对相同类型的课文进行阅读,通过彼此之间的联系,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为此,教师可以延伸至《夏天里的成长》这篇关于夏季万物生长的课文,从四时之大美,普遍性、概括性的美,引入夏天这个具体季节,感受它万事万物蓬勃生长之美,从整体到局部,从一般到具体,更能引导学生感受自然,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其他描写季节的文章,如《秋天的雨》《春》《济宁的冬天》等,从而实现引子范本的作用——立足范本,习得技巧,开拓阅读,提升语文素养。
五、结语
综上所述,采用引子范本教学模式,不仅落实了原有的阅读课文的常规目标,还改变了原有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通过引子的力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引子的学习,寻觅到超文本阅读的密码,带动学生主动阅读、自主阅读以及全面阅读,真正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温兰凤.“引子”教材观:聚焦语文要素与课文范本的阅读教学模式——以部编版教材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12).
(责任编辑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