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油钻井工程事故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2020-11-16林均贺

理论与创新 2020年17期
关键词:石油钻井应对策略

林均贺

【摘  要】石油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一种自然资源,汽车用油、柴油、煤油等都是人们经常用到的,社会对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对石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提高石油生产率,企业在提高石油开采技术的同时,也应做好钻井工程事故的防范工作,为有关工作人员提供安全保障,从而促进石油企业的稳定发展。基于此,文章阐述了做好石油钻井工程事故预防工作的重要性,分析了我国石油钻井工程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总结出一些应对策略。

【关键词】石油钻井;工程事故;原因;应对策略

引言

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石油企业的发展,很多工具设备的正常运行都离不开石油提炼产物的应用,因此,石油企业应结合当前我国市场发展的需求,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这就要求石油企业要借助科学技术,不断提升石油开采技术,优化石油钻井方案,有效减少人员、财产的损失。在新形势下,加强石油钻井工程事故的防范力度,有效防范意外事故的发生,是确保石油开采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也是石油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1.做好石油鉆井工程事故预防工作的重要性

石油产业的发展与国家工业水平的发展息息相关。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各行各业的生产效率也逐渐提升,石油生产行业的生产水平也应逐渐提升,从而不断满足人们对石油提炼产物的需求。石油是我国宝贵的资源,工作人员在开采石油时,需要在开采地区进行钻井作业,然后挖掘地下的石油资源。施工人员在钻井时,既要保证施工效率,又要防止因井喷等问题造成的资源浪费。因此,有关工作人员应做好石油钻井工程事故预防工作,在保障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高石油的生产效率,从而促进石油企业的发展。

2.我国石油钻井工程事故发生的原因

2.1卡钻问题

卡钻是施工人员在钻井工程中最常见的意外事故之一,其给施工人员和工程进度带来的危害巨大。通常情况下,施工人员在钻井开展的过程中,钻具陷入在井内并无法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就会出现卡钻现象。卡钻问题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吸附性卡钻、钻头泥包以及坍塌性卡钻。导致卡钻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三方面,即钻井液性能没有达到标准要求、由于地层的地质情况的原因、施工人员的操作不规范。如果施工人员在石油钻井过程中遇到了卡钻的问题,一定要对实际情形开展详细的分析,找出卡钻的真正原因,可以用倒扣切割以及震击解卡的方法来处理问题。

2.2井漏问题

井漏主要指的是施工人员在石油钻井时,出现钻井液或者是水泥浆进入到地层的情况。井漏问题主要是由以下的四方面原因造成,第一,地层没有足够的破碎压力;第二,地层中孔隙过大,渗透性良好或者是存在裂缝;第三,在钻井操作中使用了不适当的工艺技术。如果在石油钻井过程中发生了井漏事故,会导致钻井液的池面降低,返回量减少。甚至在井漏严重的时候,钻井液会无法实现正常的循环。施工人员要想合理的处理石油开采中的井漏事故,就要提升钻井液的性能,并用合理的方式对井漏的位置进行堵漏,从而有效防止钻井液和水泥浆进入地层。

2.3井喷问题

施工人员在钻井时,会因为一些因素导致地层的流体进入到井眼,从而造成间歇或者是连续性井喷现象发生。井喷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钻井的密度不够,施工人员在进行钻井时没有合理的计算地层的压力,从而出现井喷现象。井喷事故会不仅会浪费大量的资源,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让一些设备仪器损坏,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等,严重的时候会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给人们身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

3.石油钻井工程事故的应对策略

3.1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检修维护力度

在实际运营中,石油企业应不断完善优化石油开采设备的检修维护制度,保证每一个投入使用的设备都能够得到全面仔细的检查,并且能够在停止运行之时进行及时的检修,从而最大程度的保证设备保持良好的运行情况,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很多相关企业都在实行两表一卡制度,其主要是维修人员在对设备进行检修的过程当中,把工作危害分析表、安全检查表以及其他相关的管理工具投入到正式使用当中,有效的提高维修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从而在机械设备运行时,维修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存在的异常情况,然后及时对设备进行检修维护,有效防控机械设备故障,保障石油钻井设备可以正常稳定的运行。

3.2优化完善生产管理体系

为更好的开展管理工作,管理人员可以根据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建立HSE管理体系,并融入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从而提高有关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最大程度的避免环境、人员以及设备对施工安全所带来的影响。在钻井过程中,有关人员应及时发现问题,并在最短的时间内用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防止安全事故带来的损失。其次,通过推行HSE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可以有效的确定安全施工和生产的职责,从而保证每一个生产环节都能够以责任制度作为工作指导。除此之外,在安全生产和施工方面,管理人员应当有效的加强激励制度的作用,从而有效调动工作人员安全生产的积极性,提高石油开采的效率。不仅如此,在改善和提高生产环境的过程当中,石油企业可以适当的投入资金,以此可以将环境因素所带来的风险降到最低。另外,石油企业可以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安全评估体系,并且落实相关安全制度,倡导施工人员采用实际具体的工程方法,对施工生产风险进行准确的预测,并且让有关人员对石油钻井施工过程当中的安全事故风险进行评估,从而让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根据相关的评估结果,采取合理的安全事故预防措施,从而最大程度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评估人员而言,此项工作并不是针对某一个施工和生产阶段,而是应贯穿于整个石油钻井工程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全面落实石油钻井工程安全隐患防范工作的根本目的。

3.3落实岗位职责,对工程事故记录在册

为促进石油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企业管理人员应将施工现场的职责落实到实处,实行专人负责的岗位责任制,对于每个人的分工做到详细的控制和管理,合理的安排施工流程,提高现场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心,从而加强内部的团队建设,促进钻井工作的顺利开展。除此之外,对于发生的安全事故,有关人员应做好详细的记录,并对事故原因进行全面的合理的分析,针对事故发生的原因制定合理的预防控制措施,从而有效避免类似事故发生,也减少二次事故的发生对钻井工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从而确保石油开采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正常的进行。

4.结束语

由此可见,在新形势下,为满足人们对石油产物的需求,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石油企业应加强对石油钻井工程的监督管理力度,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检修维护力度,优化完善生产管理体系,落实岗位职责,对工程事故记录在册,从而有效减少卡钻、井漏、井喷等问题的出现,防范石油钻井工程事故的发生,提高石油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推动石油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双毅.浅议石油井下作业安全事故分析及对策[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8(08):71-74.

[2]杨岳鹏. 探讨石油钻井工程事故的原因及应对策略[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20, 040(001):80-81.

[3]雷霏. 石油钻井工程事故的原因及应对策略[J]. 化工设计通讯, 2018, 044(004):218.

猜你喜欢

石油钻井应对策略
维护保养在钻井设备现场的重要性
商业银行在互联网冲击下的发展探讨
初中英语情趣教学的现状浅议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陕北石油钻井漏失原因分析及其防漏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