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导学案设计

2020-11-16吴林晶

读写算 2020年29期
关键词:新课改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吴林晶

摘 要 新课改下的苏教版小学教材设计在秉承核心素养培养理念方面高度重视,教师在进行导学案设计时,需要紧密结合教材的实际,以强化学生核心素养为前提,切实注重导学案设计水平的提升。因此,本文以小学高年级数学为例,就如何做好导学案的设计提出几点心得和看法。

關键词 新课改;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导学案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9-0198-02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导学案设计,需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学情,基于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既要注重教材的深入挖掘,又要注重学情的充分把握,在教授新课之前,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学情,就学习内容要点与学生的相关问题予以预设与整合,从而帮助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新知的学习。数学是一门考察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所以需要切实做好导学案设计,才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一、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导学案设计内容分析

(一)学生自学目标的设计

学生自学目标的设计,实际就是对学生学习目标的设计,属于整个导学案设计的起点,更是落脚点所在,可谓导学案的“灵魂”所在。而学习目标作为学生预期学习结果、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具有“指挥棒”的作用,所以为提高导学案的设计值,必须确保所制定的自学目标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目标明确而又具体;二是具有检测性;三是容易达成。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在新课教授之前,使得学生对所学知识目标有一个较为清醒、完整地认知,正确把握好本节课的导向。而在具有上述特点的基础上,在整个设计中,需要秉承生本原则,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在叙述自学目标时,不仅要明确,而且要通俗易懂,给学生提供可以直接检测和指示的用语,比如要记住、要说出、要运用、要解决等,而并非传统的模棱两可的语言,比如理解、了解、掌握等较为模糊和指向性较差的语言。

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认识负数》的导学案设计为例,在设计学习目标时,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说明:一是结合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形成的背景,对正负数、零的意义要记住,并学会如何用正负数表达的方法;二是要运用正负数来表示和描述现实生活现象,比如商店盈亏、温度高低、海拔高低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三是体验和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有哪些紧密地联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采取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简单明了地掌握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如何学习?完成的任务是什么?需要达到的水平等,要求学生需要紧密结合自身的生活实践来探究,不仅能更好地把握和评定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在学生目标完成时获得收获与喜悦,带来成就感,将导学案基本的激励、导向和调控作用有效地发挥出来,为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奠定基础。

(二)学生自学导航的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导学案设计,自学导航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强化对其设计,需要意识到其关键就在于如何设计问题。因为在整个导学案中,教师所设计的问题,不仅是教师导学的思路与方法的重要体现,也是学生自学过程的体现,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良好的帮助,具有由问及思、借问发力的特点。所以在进行导学案编写时,教师需要紧密结合教学目标,确保教学内容得到准确理解的前提下,紧密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把教材的重难点和注意事项、容易混淆和错误的知识点的设计,要秉承循序渐进的原则,注重内在逻辑关联性,而且难度梯度要适切,所提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引导学生在问题引导下来寻找知识,并致力于知识体系的构建,强化学生地体验学习,从而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教材分析和消化能力,进一步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同样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认识负数》的导学案设计为例,在明确自学目标的基础上,可以这样设计问题:①生活中有很多表示相反意义的词语,比如在语文中学习的反义词,那么如何基于数学的视角来思考,如何表示两个意思完全相反的数量呢?②超市都有盈亏数据,如何采用数学方法来将其简洁、清楚地表达出来?应该采用哪种记录方式?为什么?③对城市每天的温度进行分类?分类的依据有哪些?④0是正数,还是负数?⑤正数、负数、0三者间的关系是什么?

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学生,在教材研读中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更好地使得学生有着积极地学习心态和良好的学习兴趣,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有助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使得学生理解对本课所学的重难点,从而激发学生更加主动思考,并对教学内容提出自主疑问,并在课堂上相互探究,从而培养学生更好地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基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出问题地解决办法,从而引导学生学会看书、探究和自学。

(三)学生自学检测的设计

在导学案设计过程中,加强自学检测的设计,是对整个设计过程的升华。自学检测设计时,主要包含了练习题,便于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对新知学习情况的检验,能有效地优化导学案设计,在整个导学案中属于重要的作用,也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向学生自我认知结构转换的主要方式,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巩固和提升,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重要方式。所以,教师需要结合每节课设计的教学目标、内容与学生学情,针对性地进行题型的设计,且设计的练习题要具有难度适中的特点,既要面向学生,又要关注学生的差异,促进学生共同进步和发展。

同样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认识负数》的导学案设计为例,在给学生设计自学检测的内容时,需要设置具有层次性的问题,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一是在设计知识类的检测题时,主要是结合本节课的基础知识,以教材中的概念、原理、公式为基础进行简单的设计,比如 -1和+1之间相差多少?二是在设计理解类的检测题时,主要是结合知识的内涵进行深化理解,以促进思路和方法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比如正数、负数读写的方法,并检验学生的理解能力。三是在设计应用类的检测题时,主要是拓展学生所学的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从而促进实际问题地解决。比如,小明从学校向东走10m,记作+10m,而向西走10m,记作-10m,随后小明分别走了-20m和+30m,那么你知道小明所在位置是在哪一方?与学校相距多远?四是在设计拓展类的检测题时,所设计的拓展类检测题需要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并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针对性地拓展思维,紧密地联系实际,促进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强化学生的变通意识,从而更好地达到知识与方法、实际问题的处理。比如温度计上显示的是五个城市的温度,请根据温度计的图示,将其温度表示出来,算出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两个城市之间的温度差异,为什么两个城市的温度会有这么大的差距?

这四个类型的检测题,不仅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学生也能结合自身的实际进行自主选择,引导学生结合自身能力尝试性的完成相关练习,使得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成功满足,使得学生在原油基础上得到针对性地提升,引导学生对学习价值的理解和认知,促进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导学案设计方法的分析

(一)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导向强化新课内容问题的设计

良好的学习兴趣培养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所在,只有确保导学案中有关课程内容的问题具有较强的趣味性,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学习兴趣提升的同时帮助学生乐学,所以在设计导入新课内容的问题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切实注重良好教学情境的创设,巧妙地借助新旧知识之间的差异与矛盾,达到激趣引导的目的,将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调动起来。二是创设良好的认知环境,因为数学知识的连贯性较强,所以需要将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连接进行设计,做好设问引疑,才能借助原有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对新知的掌握和理解。

(二)紧密结合教学重难点进行问题设计以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

首先在问题设计时,要具有较强的引导性和针对性以及体系化。就引导性而言,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从简到繁、从易到难的过程,在设计导学案时,需要在核心素养培养的总目标下,紧密结合课本内容,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将原有的知识在相关联的基础上强化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认知,有助于重难点的突出。而就针对性而言,主要通过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来选取具有较强针对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对新内容理解,为学生释疑解惑提供更多的条件,尤其是要具有知识的衔接性,小学数学知识也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逻辑性,尤其是高年级数学,每个章节的内容都有着相应的知识结构,不同的知识结构之间紧密相连,任意环节缺失,将导致知识链断裂,所以需要探索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所在,理顺不同知识点的关联,做到互通有无,才能更好地强化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问题地解决。而就体系化而言,主要是设计的问题具有较强的层次性,突出其总结性和归纳性,从而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完善的知识网络体系,通过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强化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其次在题型设计时,需要具有较强的多样性,才能不断充实和完善导学案的内容。比如在设计应用题时,因为不仅能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而且还能在问题解决时彰显数学的实际价值,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体验,从中感受数学的学习和乐趣。在设计开放题时,主要是基于不同的视角来提问,并引导学生从多个视角加强问题的分析和思考。而在设计实践题时,主要是通过生活实践主题与所学知识进行结合,彰显学以致用的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导学案的设计,既要注重设计内容的完善,切实提高设计的质量,又要注重设计方法的掌握,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在自主预习等方面的能力提升,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劉敬红.小学数学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策略[J].辽宁教育,2019(09):58-62.

[2]王君楠.导学案在数学课堂上的应用浅析[J].学周刊,2018(14):100-101.

[3]马小华.导学案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4):118-119.

猜你喜欢

新课改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