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探索

2020-11-16林锦霞

读写算 2020年29期
关键词:实施现状教学优势合作学习模式

林锦霞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很多新型的教学模式纷纷涌现,对各个学科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及课程改革进程的推动都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其中的合作学习模式是世界范围内很多国家都在实施推广的一项新型教学方式,能充分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及探究的积极性。因此,在小学科学这具有探究性学科特点的课堂教学中,更应积极地进行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

关键词 小学科学;合作学习模式;教学优势;实施现状;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9-0088-02

科学是一门在小学阶段开设的,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知识为一体的教学课程,是学生进行科学知识学习、探究能力培养及严谨科学态度形成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小学科学由于其知识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依靠以往的课堂讲解方式是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应积极地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以新型的合作学习模式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在合作学习模式的参与实施过程中,不仅获得了更多的科学知识,同时还能得到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培养。

一、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教学优势分析

(一)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丰富复杂,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只凭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及思维是很难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刻的理解与把握的。这就导致了小学科学的教学效率普遍低下,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缺乏。而通过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施,不仅使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还能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从而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二)有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增强

现阶段的小学生,很大一部分是家中的独生子女,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方面,都是独立进行的,这样就使学生逐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缺乏必要的合作意识。但合作意识的培养与形成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学生适应未来人才能力需求而必需具备的一项综合能力。通过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使学生在与其他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意义及合作学习的乐趣,从而有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增强。

(三)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

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质上就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发挥、培养的过程,但是由于小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理解能力缺乏,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无法进行自身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而通过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学生之间会通过互相交流、互动合作的方式,进行自身学习结论的交流、分享,使学生能在交流中得到其他学生思维方面的引导,从而使自己的学习结论逐渐得到完善,实现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

二、小学科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现状分析

(一)合作学习活动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缺乏有效性

教学目标作为一种教学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有着明确的指向性。而在现阶段的小学科学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由于科学专业素养的欠缺及对合作学习模式内涵的不正确认知,很难为学生提出科学、明确的教学目标。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学生的合作学习没有目标性,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出现茫然不知所措的现象,使合作学习的效率低下,常常流于形式。

(二)合作学习小组分工不明确,参与程度不高

在小学科学的合作学习模式实施过程中,学生应具有充分的参与意识,在对合作学习模式进行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实现自身能力的锻炼,实现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的教学目标。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一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仍然占据着合作学习中的参与主体地位,一些内向、能力较差的学生由于自信心缺乏,不敢或不愿进行合作学习活动的参与,从而导致合作学习活动的参与程度不高。如果每位学生都不能積极地进行合作学习活动的参与,那么就无法有效地实现合作学习模式的教学目标。

(三)学习小组划分缺乏科学性,无法进行有效的互动合作

学习小组是学生在小学科学合作学习活动中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合作学习活动进行的基本单位。学习小组划分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着小学科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活动的实施效果。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科学合作学习过程中,很多教师由于无法对班级内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或者无法科学地把握学习小组划分的原则,对学习小组的划分缺乏科学性,从而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无法形成相互促进、相互帮助的互动学习,影响了合作学习模式效能的发挥。

三、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对合作学习小组进行科学地划分,为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奠定组织基础

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模式进行实施的组织基础,其划分的科学性直接影响着合作学习效果的有效性。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应注重对合作学习小组进行科学地划分。首先,教师应对班级内的学生进行充分了解,通过学生日常的学习表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及侧面了解,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各个方面的情况进行详尽地了解,为学习小组的科学划分奠定基础。其次,教师还应根据小学科学的教学需求,对学生进行多样化学习小组的划分,以此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由于教学活动的不同及教学应达到的教学效果不同,学习小组的划分方式也应进行不同的划分。如,在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现象的观察活动时,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座次,组织同桌之间或前后桌之间进行合作学习,使学生在相互熟悉的环境中进行更加自主地学习与观察,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另外,对于一些相对复杂的教学内容,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划分原则,将4~6名学习基础不同的学生划分为一组,使班级内组成若干组实力相当的学习小组,从而形成合作学习过程中同组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学习小组间公平竞争的学习局面,有效地实现了小学科学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引导学生进行小組成员间的合理分工,增强其在合作学习模式中的参与程度

在小学科学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学习小组内成员之间的合理分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不仅能提高合作小组内学生的参与程度,同时也能保证合作学习活动的有效性。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积极地进行组内成员合理分工的指导。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习小组内的成员推举学习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小组长的职务,使其担负起组织、监督的职责,促进本组内合作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其次,在确定了小组长的职务以后,教师还应指导小组长根据组员的能力、兴趣及性格特点,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工,如,内向细心的学生可以担任组内的记录工作,而性格外向、口才良好的学生可以担任小组学习结论阐述的工作。这样就实现了组员间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发挥特长、积极参与的合作学习局面,有效地提高了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有效性。

(三)结合教学内容,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活动

结合教学内容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活动是合作学习模式实施的核心环节,也是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重要过程。如在教学《苹果为什么会落地》一节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首先,教师通过教学需求,对学生进行科学地划分,形成适于合作探究活动开展的学习小组。然后,教师围绕教学内容,通过牛顿发现重力现象故事的讲述,为学生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参与积极性。同时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些具有引导性的问题情境,如“同学们,知道苹果为什么能自己掉落吗?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这样学生就会在这一情境或问题的引领下,实现学习积极性及参与意识的提升。最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对教学内容进行积极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并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都能将自己的学习观点进行积极地分享与交流,从而使学生能够集思广益,有效结合各自学习观点中有益部分,最终形成学习小组内完善的探究结果。学生们在学习小组间进行讨论、交流,为自主意识、能力的提升、合作能力的发展及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和广阔的空间。

(四)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功能,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作为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应发挥自身应有的引导功能,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活动得以顺利、有效地开展。首先,教师应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及学习过程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与记录。在学生结束了合作学习活动后,根据自己的记录,对学生的探究表现进行积极、科学、正面的评价与表扬,以此树立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自信心,使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其次,教师在对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进行观察时,对于一些产生分歧、影响探究活动顺利进行的情况,应给予及时、有效的引导与点拨,使学生的思路得到有效的纠正,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更加顺利推动了合作探究活动的开展,实现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合作意识是时代发展对未来人才提出的必备素质,学生只有具备了强烈的合作意识才能更加良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进行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使学生在与其他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的过程中,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和学生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明.浅谈小学科学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13(20).

[2]张福鑫.尽享合作的快乐——浅议小学科学课堂合作学习[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3(01).

猜你喜欢

实施现状教学优势合作学习模式
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模式
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基于学生为中心的线性代数教学探究
参与式教学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实施现状及提高策略
小学数学教师新课程实施现状调查与思考
信息技术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