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趣谈中国古代婚姻:榜下捉婿

2020-11-16

现代阅读 2020年1期
关键词:新科文豪进士

俗话说:“金花配银花,西葫芦配黄瓜。”意思是男女之间谈婚论嫁,抛开“一见钟情”之类的主观因素不谈,在古代最重要的还是品貌相当、门当户对。否则的话,不管刚开始感情多么深厚,不管许下多少海誓山盟,等到多巴胺、内啡肽、后叶加压素、去甲肾上腺素等“爱情荷尔蒙”逐渐消退,夫妻之间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躲都躲不过去。

这个观点很俗,一点儿都不浪漫,可它符合中国古代社会的客观事实。

王安石的女儿嫁给吴充之子,苏东坡的儿子娶了欧阳修的孙女,范雍的女儿嫁给韩亿的儿子,除了因为双方长辈友谊深厚,还因为双方家庭门当户对。您看,王安石是宰相,他的亲家吴充也是宰相;苏东坡是文豪,他的亲家欧阳修也是文豪。宰相的女儿嫁给宰相的儿子,文豪的儿子娶了文豪的孙女,可不正是门当户对吗?

门当户对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现在门当户对,另一种是将来门当户对。

南宋周辉《清波杂志》有云:“择婿但取寒士,度其后必贵,方名为知人。”选女婿应该选那种出身贫困但是才华出众的有为青年,他们现在很穷,但是将来必成大器。换句话说,现在不能门当户对,但是将来可以。就像一只拥有升值潜力的股票,别人不敢问津,你看准了,别犹豫,赶紧抄底。

问题是,你怎么知道你抄底抄到的女婿就一定拥有升值潜力,而不是一只垃圾股呢?宋朝人的办法是看榜,看科举考试的榜单。

宋朝每两三年就有一次进士考试,取中的名单会在春天公布,谓之“发榜”。

發榜那天一大早,达官贵室坐着马车前去看榜,从榜单中挑选名次靠前的进士做女婿。苏东坡诗曰:“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王安石诗曰:“却忆金明池上路,红裙争看绿衣郎。”一辆辆择婿的马车云集在榜单之下,一群群待嫁的仕女站立在大道两旁,等着新科进士从路上经过。这些进士还没有官衔,但是很快就会拥有官衔,升值空间巨大,此时不抄底,更待何时?

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一个名叫高清的青年中了进士,当即被宰相寇准“捉”到府上,将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欧阳修和王拱辰同时登第,前者考中第十四名,后者考中第一名,两人双双被副宰相薛奎“捉”到府上,分别娶了薛奎的二女儿和三女儿。

前文用了一个“捉”字,并非夸大其词。在中国古代,新科进士在婚姻市场上抢手得很,有些择婿的人家抢不到,确实要用上强迫手段。按《宋史冯京传》,北宋大臣冯京刚考中进士那天,太师张尧佐想把女儿嫁给他,他不答应。张尧佐派人强行将其拖走,一直拖到新房,又强行给他换上新郎官的衣服。不过冯京宁死不屈,张只好看着准新郎溜走了。

北宋地理学家朱彧《萍洲可谈》云:“本朝贵人家选婿,于科场年,择过省士人,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谓之榜下捉婿。……近岁,富商庸俗与厚藏者嫁女,亦于榜下捉婿,厚捉钱以铒士人,使之俯就。”达官显贵从新科进士行列中“捉”女婿,富商大贾也来跟风,这是宋朝婚姻市场上的一大奇观,时称“榜下捉婿”。

(摘自中国法制出版社《过一场风雅的宋朝生活》   作者:李开周)

猜你喜欢

新科文豪进士
河下:文风厚重的“进士之乡”
新科世界冠军有他们五位
A self-driven photodetector based on a SnS2/WS2 van der Waals heterojunction with an Al2O3 capping layer
Introducing voids around the interlayer of AlN by high temperature annealing
党的光辉亚克西
四进士(上)
朱文豪陶艺作品
《进士or近视》
刘老师是一本万能书
清代石城县黎正进士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