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乐记》中的“德音”与“溺音”
2020-11-16席卿
席卿
摘要:“德音”是《乐记》中重要内容之一,其提倡“正六律,和五声,弦歌诗颂”的“德音”,反对“淫于色而害于德”的“溺音”,其是从道德观点出发,并建立在以“善”为准则的基础上的评价标准。本文将论述《乐记》中的“德音”與“溺音”各自的特点、区别以及它们的表现形式的等,并探讨其中体现的、以孔子为代表的“尽善尽美”的古代儒家美学思想。
关键词:《乐记》;德音;溺音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4-0077-01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4.053
一、德音的特点
“德音”一词由来已久,在《诗经》中通常被解释为“善行”、“好名声”等。《乐记》中的“德音”出现在魏文侯与子夏的对话中,魏文侯说他“听古乐,则唯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然后子夏认为古时候天地和顺而四季运行正常,人民有德行而五谷丰登,不生疾病,也没有灾异,这样的时代就称为大当,然后这时将父子君臣的关系作为大家遵守的纲纪。纲纪确定后,天下才能大安定,此后才能制定六律,调和无声,弹奏琴瑟演唱诗歌来颂扬,这就叫德音,德音才称为乐。
德乐无非有以下几个特点:(1)“正六律,和五音”等体现音乐形式上的平和。具体来说,平和的乐音必须要处在以五声——宫、商、角、徽、羽为主,以变官、变微为辅的古音阶范围之内,任何超过这种古音阶范围的音乐都是违反了平和的原则。且德音的感情深切而形象明白,气氛浓厚而变化神妙。有和顺的情感蕴含在心中,产生美妙的乐作为其外在表现。(2)弦歌来诗颂等体现音乐是有功能性的,是带有一定的政治服务,内容上需要符合儒家伦理道德要求,符合儒家以“中和”为主的审美原则。古代先王创作音乐的重要目的,在于把“父子君臣之节”、“尊卑长幼之序”这些伦理道德用音乐的形式规范出来,可见德音对教化人们有一定的作用。
二、溺音的特点
“溺音”一词在《乐记》中这样记载道:“今夫新乐,进俯退俯,奸声以滥,溺而不止。及优侏儒獶杂子女,不知父子。乐终不可以语,不可以道古。此新乐之发也。”由此可见,儒家对于溺音是极其否定的。且当魏文侯问道“敢问溺音何从出也?”子夏却道“:郑音好滥淫志,宋音燕女溺志,卫音趋数烦志,齐音敖辟乔志。”他认为这四种音乐就是“溺音”的典型代表。因为超出了传统的古音阶所要求的乐律范围、违反了《乐记》中以传统五声为主的乐律规范平和的原则。认为溺音的表现特征是,音乐节奏紊乱,旋律较为轻浮,悲哀而不庄重,欢乐而不安详,缓慢但又容易超过限度,过于沉湎又会忘掉本性等等,这些都会因为不和谐而失去中和之美,因而背离儒家的审美标准。再者,溺音在乐器使用方面,也被儒家认为“不容于耳”,认为“圣人作为鞉、鼓、椌、楬、壎、篪,此六者,德音之音也。”这些乐器能产生低沉凝重、古朴庄严的音响效果。而溺音所用的乐器,比如“无射”和“大林”,它产生了使人震眩的音响效果,被认为是不和谐的。所以从《乐记》中关于对溺音的描述,它跟德音的表现特征恰恰是相反的。
三“、尽善尽美”的审美思想
那“德音”及“溺音”体现了怎样的音乐评判标准和审美思想呢?我认为其中不乏受到孔子“尽善尽美”音乐美学思想影响,从根源来说也是一种儒家实行道德教化的体现。
“尽善尽美“一成语出现于《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这里的《韶》和《武》是用来歌颂君王的两种乐舞名称。“美”指的是乐曲的音调与舞蹈的形式,“善”指的是乐舞的思想内容与精神内涵。即为孔子讲到“韶”这一乐舞时说道“:艺术形式美极了,内容也很好。”但谈到“武”这一乐舞时却说到“:艺术形式很美,但内容却差一些。”原因在于舜因为具有美德而受禅即位,故歌颂他的《韶》乐尽美也尽善。周武王则是征伐商纣,以武力夺天下,故歌颂他武功的《武》尽美却未尽善。可见这里评价音乐的标准其实有两个,一个是音乐表现内容的“善”,一个是音乐艺术形式的“美”。并且他们虽然主张“善”与“美”的统一,要求“尽善尽美”,但实际上是“善”是高于“美”的,从他们对待德音和溺音的态度中就可显而易见,两种音乐都美,德音却胜在了其表现内容上。所以音乐作为儒家一种非常重要的审美形式,它是建立于艺术审美上但又是超越于艺术审美之上的,其中所蕴含的伦理道德价值却远远高于本身的艺术审美价值。
正如陈望衡在其《审美伦理学引论》中所言,中国传统音乐文化鲜明特点之一就是强调善与美的统一,美不美,其前提是善不善。所以,这两种音乐实质上来说是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一种体现。
参考文献:
[1](汉)郑玄注.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2] 陈望衡著.审美伦理学引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3] 王晓静“.声”“、音”“、乐”—先秦文献中的音乐思想考察[D].南京:南京大学,2013.
[4] 吴琪.先秦儒家音乐与道德的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1.
[5]余虹.从《乐记》之“乐”的变迁看中国人美意识的发展[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01):141-144.
[6] 吕骥.《乐记》整理本注译[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9(03):93-101+76.
[7] 修海林.《乐记》音乐美学思想试析[J].音乐研究,1986(02):8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