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曹风?蜉蝣》中蜉蝣形象的意义解读

2020-11-16陈筱悦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蜉蝣生死观形象

摘要:《曹风·蜉蝣》是一首感叹人生短暂的诗歌,借朝生暮死的蜉蝣写出了生时的短暂美丽和死亡终将触及的哀伤。本文主要通过对蜉蝣形象的分析,联系到人类对自身生命境况的认知和对生命意义的找寻。

关键词:蜉蝣;形象;生死观;意义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4-0001-02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4.001

一、《蜉蝣》的背景及主旨的探寻

(一)《蜉蝣》诞生的历史背景

《蜉蝣》是一篇关于曹国地区的诗歌,曹国的统治区在今山东菏泽地区一带,从地理环境上来看,多湖泊,适宜蜉蝣生存。曹国的开国君主是周武王的同胞兄弟曹叔振铎,《史记》中记载了曹国参与的多次会盟,主题多是维护周礼。在春秋时期,周室衰微,曹国也逐渐沦落。曹国地方狭小,国力疲弱,在诸侯争霸的春秋乱世里常被波及。除了正常会盟外,还要响应大国号召,做一些存亡绝续的表面工作,动荡的时局和沉重的经济负担,使曹国命运似浮萍般脆弱。而这个不起实际作用的角色表面,又披着一件光鲜亮丽的外衣。由于曹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其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早被人们所觊觎,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最终被宋国所灭。这首诗侧面反映出了春秋时期动荡的社会现实和人的处世心态,为我们了解当时的政治环境、社会状况提供了素材。

《汉书地理志》记载其地:“重厚多君子,好稼穑恶衣食,以致畜臧。”①古时候以蜉蝣来讽刺国君奢侈的见解,如今看来似是不太恰当。但从诗的内容来看,它所传达应该是一种真实情绪。春秋时期的曹国,国力微薄,处于大国倾轧的夹缝之中,命运无法由自己掌控,任人宰割。而周初建立的礼教制度早已荡然无存,在日益恶化的政治环境中,当地群众油然而生穷途陌路,哭告无门的悲切。看到鲜活烂漫的蜉蝣很快就会逝去,诗人对家国人生的命运有更多的不安与感叹。

(二)有关《蜉蝣》主旨的历史解读

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常见于“国家不幸诗家幸”,那些在动乱年代或是苦难挣扎中孕育而成的诗歌,往往都包含了对人世悲欢的觉察和彻悟,洞察许多人生的哲理。《诗经》的形成时代,充斥着战争、饥馑、徭役等苦难,由此人们开始思索生命的意义,并对生命的本质进行探寻,这使得《诗经》中的《蜉蝣》有了被解读的价值。

《毛诗》作为现存最早的《诗经》参考专著,创立了独特思维模式和研究规范,对《诗经》学研究有深刻的影响,但其局限也将后世文人的思维、研究方向禁锢在一定限度内。《毛诗序》:“蜉蝣,刺奢也。昭公国小而迫,无法以自守,好奢而任小人,将无所依焉。”②,将《蜉蝣》判定为刺诗,直指奢侈腐败。郑玄为《毛诗》做笺注,评价曹风:“夹于鲁、卫之间,又寡于患难,末时富而无教,乃更骄侈...好奢而任小人,曹风之变风始作。“”兴者,喻昭公之朝,其群臣皆小人也,徒整饰其衣裳,不知国之将迫胁,君臣死亡无日如渠略然。”③他认为曹国衰微的原因是“好奢无教”,郑玄不尚虚荣,天性务实,并且他的认识带有所处时代的特征。汉人把《诗经》当作政治读本,当作行事立言的根据,而郑玄生在东汉末年,政治昏暗,党派之间斗争激烈,且亲身经受党锢之祸,所以评诗中多注意诗歌揭露和谴责的内容。从郑玄笺注可以看出来,他重视“君德”“臣德”,对君明臣贤的政治理想十分向往,如果任用小人,是为国家之大不幸。而郑玄笺注表现了曹君昏庸的形象,国家将亡,国君群臣还把心思放在整饰衣裳上。郑玄对儒家德治思想十分推崇,以曹君作为反面教材,指出曹国灭亡的原因就是统治者无德。后来孔颖达《毛诗正义》进一步阐发了剌奢说,曰:“作蜉游诗者,刺奢也。昭公之国既小而迫胁于大国之间,又无治国之法以自保守,好为奢侈而任用小人,国家危亡无日,君将无所依焉,故君子忧而刺之。”④因为齐、鲁、韩三家诗陆续亡佚流散,很长一段时间,对《蜉蝣》的解读都是以《毛诗》中“刺奢”为基础的。

宋代朱熹首次对汉代以来的传统解说提出了质疑,他将《诗经》作为理学的教材,认为读《诗经》者要能够辨别善恶,敦促自身从善弃恶。《诗集传》卷七“此诗盖以时人有玩细娱而忘远虑者,故以蜉蝣为比而刺之。言蜉蝣之羽翼,犹衣裳之楚楚可爱也。然其朝生暮死不能久存,故我心忧之,而欲其于我归处耳。序以为刺其君,或然而未有考也。”⑤他认为《蜉蝣》批评讽刺了一些没有远见,混沌度日的人,《毛诗序》里讽刺曹国国君的断论,无可考证。朱熹对诗经解释,破除了人们从汉朝以来对毛诗序信而不疑的迷信,开辟了理解诗经新的思路,使得后来的学者,得以在此基础上前进。

明代的朱谋玮综合考虑了经济地理等方面的因素,以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蜉蝣》做出了注解,他从经济角度出发,指出曹国在纺织业发达的齐鲁之间,故而《蜉蝣》中反复歌咏了衣服,是对曹国民间现象的自然呈现,开辟了《诗经》解读的新角度。明代中后期,江南一带經济日益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对传统儒学笼罩下的农业社会产生了冲击。朱氏在论诗中对经济因素的考量,也是受到当时思潮的影响,也可以看做是对诗经解读的一种创新和突破。

钱澄之《田间诗学》是经学由明代向清代过渡的代表著作,清初文人不敢妄议时政,在故纸堆中,考证训诂,反使汉学大盛。钱氏最突出的贡献是对《蜉蝣》一诗中“掘阅”一词的解释。“掘阅”二字是《蜉蝣》中解读的重难点,他从《说文》入手,指出“掘”字乃“堀”字之假借,有突出之义;又释“阅”字为阅历之阅,“掘阅,兼起、灭二义,言突然之间,巳阅人世一度,犹云石火电光也。”⑥这个解释对于掘阅二字的理解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也对蜉蝣诗旨有启发价值。

清代方玉润的诗论结合现实,他认为《蜉蝣》刺奢说实在是无稽之谈:“均于诗旨未当,盖蜉蝣为物,其细已甚,何奢之有?取以为比,大不相类。天下刺奢之物甚多,诗人岂独有取于掘土而出、朝生暮死之微虫耶?即以为玩细娱而忘远虑,亦视乎其人之所关轻重为何如耳。若国君则所系匪轻,小民又何足为重?但曰时人,诗岂必存?曹即无征,难以臆测,阙之可也。”⑦可见他很注重文学描写的真实性,“蜉蝣”作为微末的生命体,朝生暮死,是该引发读者的一声感慨,何奢之有。结合诗篇指出毛郑的矛盾之处,认为没有证据说是讽刺曹国君臣所作,同时对朱熹也提出了批评,因而注明诗旨“未详”。

现代学者多从生死观的角度来解说《蜉蝣》,蜉蝣自身的生命特征使人们在思考诗歌主旨时自然而然地就会联想到对生命的慨叹。程俊英在《诗经译注》中题解到“这是一首没落贵族叹息人生短促的诗,蜉蝣的朝生暮死,与人的‘生年不满百是一样的,都逃不出死亡的规律”。⑧袁梅在《诗经译注(国风部分)》中认为,这首诗表达的是古代劳动人民对奴隶主贵族的痛恨,在黑暗腐朽的奴隶制社会中,痛感自身命运不如小小的蜉蝣。⑨金启华在《诗经全译》中有“见蜉蝣,叹人生”的评价。

以上是对古今学者有关《蜉蝣》主要观点的梳理,最明显的扩展是对诗旨的研究上,多角度的尝试说理,在论述空间上有了极大的提升。直到现代,政治说与人生说仍然是最主流的两种说法,一部分学者坚持认为《蜉蝣》是政治层面的“美刺”诗,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是关于人生层面的诗歌,我更倾向于这是一首感慨人生的诗。

二、蜉蝣的意象及意义

在《曹风·蜉蝣》中,诗人看到了蜉蝣,其朝生暮死的短暂生命引起无限的伤感和对自我命运不可把握的痛心。此时的蜉蝣不再仅作为单纯的物象,诗人心有所感对之寄寓了强烈的情感色彩,蜉蝣便成为了诗歌中的意象。

蜉蝣是一种生命极其短暂的昆虫,有一对透明美丽的翅膀,飘舞在空中,姿态纤细动人。蜉蝣喜欢在日落时分成群飞舞,在空中交配,完成后便结束生命,一般都是朝生暮死,死后坠落地面,能积成一厚层。这小生物的死,引人瞩目,甚至有惊心动魄之感,故而能引发人的思索。多愁善感的诗人借这朝生暮死的蜉蝣写出了一种令人忧心的人生状态,人类在消亡前的拥有短暂的美丽和终须面对这一结局的冲撞,是化解不开的哀愁。

《曹风·蜉蝣》中云: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於我归处。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於我归息。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於我归说。”⑩

通过对蜉蝣形象和行为的观察,诗人深化了对自然的认知,将这种体认运用到社会人生中。蜉蝣掘阅,由幼虫变成了成虫,羽翼华美,光洁可爱,可惜朝生暮死,引起了诗人唏嘘。诗人禁不住对叩问自己,究竟哪里是我的归宿呀,我将停留在何方,无家可归的失落感产生了,蜉蝣尚且有洞穴,那人能早早的找好自己的地盘,再用尽全力挥舞出生命的光彩吗。蜉蝣尚可起舞于自然,同化于天地,虽然朝生暮死,但仍可在湮灭之前的短暂时光里,展现其细微又完整的生命状态。

《蜉蝣》的篇幅短小,结构紧凑,却有很强的表现力。简短的几句为我们描绘了蜉蝣的体态特征和生命状态,并生发出了自己独到的体验与感悟,经过反复咏叹后晕染上了浓重氛围,蜉蝣小而美的翅膀经便有了似在眼前又倏忽离去的光芒,这种朝生暮死的小小生物竟然也有这样华丽的色彩,这样灿烂的飞翔,但又因这种惊艳的美终究是无比短暂的,一靓一黯的描写之间镶嵌着生与死的距离。引发了对人生无常难以把握的忧伤深深的感喟,所以画面中对美的赞叹描摹始终伴随着对逝去的不可追,那种浮生一叹、绝望而孤独的梦感就格外明显。蜉蝣是一种羽翼光洁鲜明的小动物,其最令人扼腕的特征便是生命短暂,绚烂与寂静仿佛只是顷刻,生死只在朝夕之间。这种华美而短暂的状态会让人警醒韶光易逝美好不能常在,陷入沉重的悲恸。诗人借蜉蝣的生命特征,抒发感慨,把生时的绚烂与消逝的悲哀,讲述的淋漓尽致。

人若是追问自己生命将驶往何方,生命的意义在哪里,席卷而来的失落与惆怅是不可避免的,追问不出结果,无人能给出解答,就格外容易被忧伤笼罩,觉得自身渺小,产生人这一生究竟值不值得的困惑,以及对生命实际存在的意义的质询。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对死的彻问和追索,归根结底又是有着对生的眷恋,也是最自然状态下最原始的问答。诗人正是在失意之时,看到振翅而飞的蜉蝣,联想到自身数十年朝不保夕的命运,与亘古不变的天地宇宙相比,自己如蜉蝣一样的命运,产生共情,在这物我两忘的意境中,寻觅理想中的休栖之地。

人是有自觉意识的生物,在生存过程中会亲身经历或耳聞目睹各种形式生命的初生与衰败,生命和死亡的辩证意识也会逐步形成,联想到自身困苦境况于是对于人生仓促短暂之感也愈强。能够活在世上有生命存在的体征,便是能镌刻住的美好,人们无法永久留下,便想尽办法用刹那的美掩盖永逝的伤,开始装饰自己,追求更美的姿态。然而在死亡阴影对比下来看,短暂生命的铺张,实在也是最大的无奈与哀伤。于是,蜉蝣的朝生暮死的生命过程,它的脆弱、美丽,以及它对自己鲜明的羽翼、张扬的容貌,时常被古人提取出来作为对人类生存状态的一种解读。万事万物都有各自应有的归宿,哪怕个体生命渺小短暂,绽放时也能将世界照成绚丽多彩的模样。人类生命长河也将始终延续,生生不息。

三、总结

蜉蝣一世,何尝不是人生一世。通过对蜉蝣生存状态的解读,人类更需要的是对自身生命境况的认知和生命意义的找寻。即便认识到了万物有尽头、事物发展方向不可更改,但仍需遵循客观规律,懂得珍惜,尽力将自身做到最好。纵使短暂,也有意义,蜉蝣一诗本身底色是悲的,但我们仍可以用乐观的心态来面对人类一直以来面临的生存状态。

注释:

①(清)王先谦撰.诗三家义集疏:十三经清人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7,518.

②十三经注疏.第2册.毛诗正义(艺文印书馆景印本),268.

③李世萍.汉代教化的多维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172.

④孔颖达.毛诗正义.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刻《十三经注疏》本.

⑤(宋)朱熹.诗集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87.

⑥(清)永瑢等.文渊阁四库全书,八十四册》(影印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525.

⑦(清)方玉润撰.诗经原始[M].北京:中华书局,1986,298.

⑧程俊英.诗经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258.

⑨袁梅.诗经译注(国风部分)[M].济南:齐鲁书社,1980,373.

⑩陶型传编.诗经与楚辞[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152.

参考文献:

[1](唐)孔颖达.毛诗正义[M].见《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

[2](宋)朱熹.诗集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3](清)方玉润撰.诗经原始[M].北京:中华书局,1986.

[4]金启华.诗经全译[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

[5](明)毛晋注.毛诗陆疏广要[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154.

[6] 张群.生命的感叹与思索——《曹风·蜉蝣》、《唐风·蟋蟀》意旨探微[J].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03):19-21.

[7] 马黎丽.从《曹风·蜉蝣》说开来——浅论《诗经》中的生死观[J].贵州文史丛刊,2006(04):5-7.

[8] 阎丽.董子春秋繁露译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9]王剑雄.《诗经》虫意象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10]刘洋.《诗经·曹风》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2.

[11] 李帆.《诗经·曹风》诗旨研究考辨[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18.

[12] 唐旭东.《诗·曹风·蜉蝣》“蜉蝣”意象及其流变考论[J].诗经研究丛刊,2018(03):293-304.

[13] 杨济舟.《诗经·曹风·蜉蝣》:向死而生,诗意栖居[N].语言文字报,2019-06-26(004).

作者简介:陈筱悦(1996-),女,汉,湖北英山人,三峡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文艺学。

猜你喜欢

蜉蝣生死观形象
Dancing for theDead
话语杂糅中的生死观建构——“生前契约”语类分析
我国医学院校生死观教育的困境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