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家、园、校协同做好幼小衔接的困境与对策

2020-11-16张丽红

考试周刊 2020年89期
关键词:困境与对策幼小衔接

摘 要: 幼小衔接不顺畅,会导致幼儿在步入小学阶段之后产生各种不适应症状,如,在课堂中“如坐针毡”始终坐不住,在听课时“思想神游”注意力不集中,在写作业时“费尽周折”握不住铅笔等。不仅如此,也会导致家长产生各种焦虑症,如,大发脾气、心灰意冷、胡思乱想等。为此,幼儿教师要发挥自身力量,协同家、园、校三方共同发力,扎实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文章将在深入浅出地分析幼小衔接困境的基础上,详细论述家、园、校协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一些有效策略。

关键词: 家、园、校协同;幼小衔接;困境与对策

一、 引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幼儿教师要想方设法协同家长、小学扎实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唯有扎实做好了幼小衔接工作,才能够为小学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才能够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倘若幼小衔接工作落不到实处,那么,当幼儿离开幼儿园,步入小学之后,就很难在短时间之内适应小学学习生活。而这,正就是幼小衔接不顺畅的具体表现。

为了提升家、园、校协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实效性,我们必须要深入了解家、园、校协同的现实困境。下面笔者将在深入浅出地分析家、园、校协同做好幼小衔接的各种现实困境的基础之上,结合一些典型的案例,有理有据地论述家、园、校协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有效对策。

二、 家、园、校协同做好幼小衔接的困境

尽管家、园、校协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关键在幼儿园、在幼儿园教师,但是,仍然离不开幼儿家庭的积极配合,离不开小学教师的大力支持。因此,为了更为深入细致地了解家、园、校协同做好幼小衔接的现实困境,笔者对部分幼儿家长、幼儿园教师以及小学教师等进行了在线问卷调查。通过对在线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笔者发现家、校、园协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主要面临以下困境。

(一)缺少家、园、校共育渠道

无论是幼儿园教师,还是小学教师,抑或是幼儿家长,都普遍认为缺乏家、园、校共育渠道是家、园、校三方协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所面临的主要困境之一。因为共育渠道不通畅,所以即便是幼儿家长、幼儿教师以及小学教师有沟通交流的想法,往往也会因为缺少共育渠道,而将沟通交流的想法“搁浅”。一些幼儿教师坦言,为了疏通家、校、园共育渠道,自己也曾经做过一些尝试,如,邀请一些小学教师来参加幼儿园的家长开放日活动,并就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提出一些科学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不可否认,此举在促进幼小衔接方面的确能够发挥一些作用,但是,对于大量的、琐碎的幼小衔接工作而言,这样“蜻蜓点水”式的协同,无异于“杯水车薪”。

(二)缺少家、园、校共育平台

广阔的家、园、校共育平台,是家、园、校协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支撑。离开了家、园、校共育平台,再好的家、园、校共育想法也会“落空”。与此同时,因为缺乏共育平台,所以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以及幼儿家长都很难施展拳脚,都会感觉有力无处使。反之,如果家、园、校三方能够有一方共同的舞台,那么,他们就可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而对于共育过程中涌现出的各种问题,家、园、校三方就会及时沟通、适时交流,就会将各种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进而提升家、园、校协同共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缺少家、园、校共育内容

从对幼儿园教师、幼儿家长以及小学教师的调查结果还可以看出,家、园、校三方对于共育的内容也感到模棱两可。家、园、校三方协同共育,究竟应该培养幼儿的哪些习惯,发展幼儿的哪些能力,塑造幼儿的哪些品质等。对于这些问题,家、园、校三方并没有达成共识。有相当一部分幼儿教师、幼儿家长与小学教师在多数情况下,都是“单打独斗”“各自为阵”,很少,更有甚者从来没有围绕共育内容彼此之间做过任何沟通。而这,也就导致家、园、校三方共育工作内容不同步,效果自然也就不太理想。

三、 家、园、校协同做好幼小衔接的对策

鉴于家、园、校三方协同做好幼小衔接方面存在的现实困境,窃以为,幼儿教师,作为家、园、校三方协同的核心力量,要以家、园、校三方共育的现实困境为切入点,精准发力,通过拓展家、园、校共育渠道,搭建家、园、校共育平台以及丰富家、园、校共育内容等途径,着力提升家、园、校共育的实效性,促进幼小顺畅、无缝衔接。

(一)拓展家、园、校共育渠道

随着信息技术社会的到来,人们沟通交流的方式日趋多元化,除了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以及电话沟通交流之外,人们还可以通过微信、QQ、钉钉等即时通讯软件沟通交流,人们也可以通过微博、电子邮件、视频会议等进行沟通交流。不仅如此,家、园、校三方还可以通过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中的协作组空间进行沟通交流。

有鉴于此,幼儿园教师要根据各种实际,本着促进家、园、校三方及时有效沟通之目的,借助于一些成熟的信息技术平台,不断拓展家、园、校共育渠道。比如说,在幼儿教师可以专门邀请一些多年从事小学低年级教学工作的,经验丰富的教师加入班级微信群。当然,幼儿教师不仅仅要邀请一些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入群,还要邀请一些小学低年级数学、美术、音乐、体育教师等加入班级微信群。如果幼儿教师在邀请这些小学教师时存在困难,那么,可以申请幼儿园相关领导进行协调,即协调对口小学教师,接受邀请加入班级微信群。在这些小学教师加入幼儿班级微信群之后,幼儿教师要适时在班級微信群中分享一些幼儿园语言、数学、美术、音乐等学科教学过程中的片段,并邀请微信群中的小学教师从幼小衔接的角度对这些教学片段进行点评,在指出优点之余,更要注重指出这些教学片段中存在不足。不仅如此,幼儿教师还会邀请家长对这些教学片段进行点评。

除此之外,在幼儿班级微信群中,家、园、校三方还会围绕幼儿教育过程中的一些难点、热点问题展开研讨。归因于现在的幼儿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所以他们都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群讨论、群研讨、群交流活动中,在分享自身育儿经验的同时,也会提出自己在育儿过程中的一些困惑。而这,正就是幼儿教师拓展家、园、校三方共育渠道的一种具体表现。

(二)搭建家、园、校共育平台

为了做实、做细、做精家、园、校共育工作,促进幼小顺畅衔接,幼儿教师要根据幼小衔接工作的实际需求,结合幼儿园工作实际,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举措搭建广阔的家、园、校共育平台。

比如说,对于即将离园的大班幼儿,幼儿园教师要协调对口小学开展小学生活体验活动。在参与这项体验活动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还要邀请幼儿家长积极参与。在小学生活体验活动中,幼儿教师不仅要组织幼儿参观小学校园、功能室、场馆、教室等,还要邀请一些小学教师为这些幼儿上一节小学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等学科体验活动。与此同时,也要邀请小学教师为幼儿家长普及一些关于幼小衔接方面的知识。很显然,幼儿园家长与小学家长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角色,幼儿园家长在培养孩子学习习惯、辅导孩子家庭作业等方面几乎很少花心思,但是,在步入小学之后,这些问题都是需要家长考虑的问题。因此,小学教师可以专门围绕这些内容,以“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小学家长”为题,开展一次幼儿家长专题讲座。

还比如说,幼儿教师还可以邀请一些小学教师来到幼儿园参加亲子活动,在开展这种亲子活动的过程中,幼儿教师首先要邀请小学教师深入幼儿园一日活动,详细了解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后,幼儿教师可以邀请小学教师、幼儿家长专门围绕幼小衔接展开研讨。通过研讨,幼儿教师就可以及时发现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存在的影响幼小衔接的关键问题和重要瓶颈,并与幼儿家长、小学教师一起努力,想方设法解决这些关键问题以及突破这些重要瓶颈等。

立足于各种家、园、校共育平台,幼儿教师就可以切实解决影响家、校、园协同促进幼小衔接的关键问题与重要瓶颈,幼小衔接工作也就能够落到实处。

(三)丰富家、园、校共育内容

丰富家、园、校的共育内容,也是促进幼小衔接的一项重要举措。幼儿教师要协调小学教师、幼儿家长专门围绕共育内容展开研讨。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凭借各种信息化平台,幼儿教师、幼儿家长和小学教师就可以深入研讨交流共育内容。

比如说,在班级钉钉群中,笔者专门组织幼儿家长、小学教师围绕“如何培养幼儿的听课习惯、如何发展幼儿的各种能力、如何调整幼儿的生物钟、如何让幼儿尽早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如何让幼儿对写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如何让幼儿能够聚精会神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等内容展开了深入讨论的交流。通过讨论与交流,不仅明确了家、园、校的共育方向,还丰富了家、园、校的共育内容。

实践证明,随着家、园、校共育内容的不断丰富,幼小衔接工作也就会变得更加务实与高效。

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幼儿教育不仅在于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还在于为小学教育奠定基础。因此,每一位幼儿教师既要在幼小衔接方面多花心思,也要竭尽所能做好家、园、校协同共育工作,充分發挥幼儿家长、幼儿园教师以及小学教师三方力量,拓展共育渠道、搭建共育舞台以及丰富共育内容。如此一来,幼儿教育工作、家庭教育工作、小学教育工作就会朝着同一个目标,迈着整齐的步伐,和着相同的节拍,共同为幼儿灿烂辉煌的明天撑起一片蔚蓝色的天空。

参考文献:

[1]张媛霞,孙建海.幼小衔接中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人生十六七,2018(11):73.

[2]宋继红.家校协同视角下幼小衔接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3):56.

[3]刘成,万清娥.家、园、校的互动是促进幼小衔接的有效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0(3):123.

[4]张琳.浅析教学过程中帮助儿童衔接新旧经验的策略:基于学习环境的视角[J].教育界:教师培训,2019(3):147-148.

作者简介:

张丽红,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实验幼儿园。

猜你喜欢

困境与对策幼小衔接
幼儿园如何做好数学教育的幼小衔接
又看“幼小衔接”
探究中等体育运动学校语文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小班化作文教学的现实困境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