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产出视角下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习评估探析

2020-11-16杨彩菊

职教通讯 2020年1期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摘要:高职学生学习产出是指学生经过学习后,其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行为及职业道德等方面发生的变化。高职学生学习产出具有职业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等特点。以学习产出视角反思当前我国高职学生学习评估现状,需要树立系统化的学习评估理念;学校需要从被评者转变为评估主体和主导者;行业企业和学生需要共同参与以学习产出为核心的学习评估标准制定;学习信息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需要采用多元收集方法。

关键词:学习产出;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习评估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评价研究”(项目编号:2018-JKGHYB-0269);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20-ZZJH-364);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背景下教师继续教育的困境与出路研究”(项目编号:SKL-2018-1963)

作者简介:杨彩菊,女,新乡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与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 2020) 01-0053-06

近年来,学生学习评估逐渐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关注的焦点。随着高等职业教育评估的深入,理论界及教育部门越来越认识到学生才是教育质量的直接体现,而外在资源性和条件性投入只是作为教育质量产生的必要条件,对这些质量保障性内容的评估合格并不能保证教育质量的合格,“教”的好并不能保证“学”的好。因此,教育评估的重点应该由“资源输入”转向“教育产出”,尤其要以学生学习产出为主要关注点。在美国和我国台湾高等教育领域,早些年教育评估就已经开始以学生学习产出作为直接检视对象[1]。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评估要积极汲取其理论精髓和实践经验,提高评估效果,为进一步改进教育教学提供科学依据。

一、高职学生学习产出的含义

学生学习产出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但却是一个复杂概念。作为事关教育质量的重要概念,学习产出究竟是指学生进入校园前后的行为改变?抑或是学生毕业时所测得的专业知能水平?还是对其职业生涯所产生的长远影响?学界对此观点不一。

(一)学生学习产出的含义

学习产出也称为学习成果。从广义上而言,学习成果是大学经历对学生造成的影响,除了当下可见的影响外,还包括未来的影响,如良好的职业、高额收入、对社会的贡献、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等多种后续表现。从狭义上而言,美国教育评估标准联合委员会认为,学生学习成果是对于学生特定学习期望的描述,亦即学生在特定的学习、发展及表现方面的结果。欧盟认为,学习成果是对学习者在经过一段学习过程后,期待他学些什么、了解什么,以及能够做些什么的描述[2]。这些概念虽然表述不同,但都意指“学习成果实质上是对学生学习的期望”。艾斯納(E.W.Eisner)认为,学习成果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之后获得的成果,包括隐性的和显性的”[3]。还有学者(JanetFulks、黄海涛等)结合教育目标分类学,将学习成果概括为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三方面,即指学生经过某种学习后,知识、技能、态度和情感以及习得的能力得以增长[4]。其中,这些能力也有显性与隐性之分。相对于美国教育评估标准联合委员会和欧盟所定义的概念而言,这两个概念与教育目标结合,显得更具体更清晰。综上可见,学生学习成果是对学生在完成课堂、课程或学位学习后的期待性描述,学生应该知道与理解什么,运用所学能够做些什么,通常包括知识与理解、态度与价值观、实际技能及行为等。

(二)高职学生学习产出的含义

学生学习产出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其具体内容不但与大学的类型和层次有关,而且与专业、课程、学习目标及学习过程有关。例如,高职院校与研究型大学对学习产出的要求不同,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对学习产出的要求也不同。因此,研究学习产出需要与其学校、学科、专业及课程的背景相结合。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工作的高技能型人才。这是社会对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总体预期,是高职学生学习产出内涵的凝练表达,将其进一步细化,那么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即从事一门或若干相近职业所必备的能力,包括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行为方式和态度等。因此,高职学生学习产出是指学生经过学习后,其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行为及职业道德等方面发生的变化,也就是学生毕业时理解职业知识的程度、掌握职业技能的程度、在岗位上能做什么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职业行为及职业道德。

二、高职学生学习产出的特点

学习产出涉及到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领域,其内容和特点与学校所追求的使命和目标有关,有的学校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有的学校注重通识技能的塑造。可见,学习产出的特点与学校教育目标和教育类型密不可分,不同特点的学习产出其形成过程也不同。学习产出的特点和形成过程是选择评估工具和评估方法的重要依据。与普通教育学生学习产出表现形式相比,高职学生学习产出具有职业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

(一)职业性

高职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其人才所具有的知识与能力的职业性,体现了它隶属于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5]。学习产出的职业性主要是由其培养目标和学习内容决定的。高职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的高技能型人才,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6]。专业能力是从事某种职业的核心能力,它以职业生产和管理的知识、技能及其行为态度为基础,强调职业的应用性和针对性。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是与思维方式及社会适应相关的跨职业能力,与所从事的职业并无直接联系。专业能力的培养需要相应的学习内容作为支撑,包括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等。可见,高职学生学习产出的职业性主要体现在专业能力方面。学习产出的职业性是学校对现代企业所需人才素质的回应,有助于学生尽快适应岗位工作。

(二)实践性

实践性主要是指学生学习产出是在实践过程中所生成,由培养目标和学习内容来决定。高职毕业生一般从事生产一线的各级技术、管理和操作工作,处于社会总体劳动链的最前端,是社会生产运行的具体执行者,所以企业对其综合职业能力有较高要求。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要以职业知识、职业经验和职业技能为基础,而职业知识的理解、职业经验的获得和职业技能的掌握与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活动密切相关。高职学生接受的是面向职业实际和社会的教育,将职业和职业道德,将做人与学生未来扮演的社会角色和职业角色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因此,实践是综合职业能力形成的主要途径,学生学习产出生成具有实践性特点。

(三)应用性

学生学习产出的应用性主要表现在通过学习后,学生能做什么。这与其培养目标紧密关联,是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点。“职业教育的直接产出在于缩短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距离,使得所培养的学生毕业时就已经具备职业能力(而不是简单的技能),能够迅速胜任企业的职业工作要求”[7]。高技能型人才主要是利用理论知识为社会实践服务,属于应用型人才的范畴[8],其主要任务是将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所设计和规划的方案转化为物质形态,使之对社会产生具体作用。与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相比,高技能型人才更强调理论在工作现场的直接应用性,对于理论基础知识则以够用为标准。现场工作的复杂多变性需要高职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应变能力和操作能力。因此,高职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必须以“应用”为中心进行构建。可以说,应用性是高职学生学习产出最重要的特征。

高职教育与职业活动密切相关,学生学习产出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要求评估主体在具体的职业活动情境中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估必须与职业活动的逻辑发展顺序相吻合。高职学生学习产出的职业性和应用性是对学生经历学习后能做什么的整体概括,这是高职学生素质的重要体现,也意味着学校需要与企业共同开展教育教学,必须参与学生学习产出标准的制定和评估。实践性是对学生学习产出生成过程的总体描述,这一点要求评估活动需要重视高职学生学习产出形成的过程。学习产出为评估高职学生学习带来新的视域,高职学生学习产出的上述特点,可以为我们在评估理念、主体、形式和内容等方面改进评估工作予以启发。

三、学习产出视角下高职学生学习评估的改进举措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评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促进了教育教学的长足发展,也为国家培养大批应用型人才提供了重要保障。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不少问题,诸如在评估中重结果而轻过程、重硬件而轻软件、重定量而轻定性、重教师而轻学生、重形式而轻内容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学生学习评估是高等职业教育评估的重要方面,而学习产出是学生学习评估最根本的考评指标。基于学习产出视角,我国高职学生学习评估应该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树立系统化的学习评估理念

如果将学习过程视为一个系统,它包括学习投入、学习过程和学习产出三个过程,那么学习评估也应该包括投入评估、过程评估和产出评估三个过程。其中:投入评估包括对外在于学生的教师素质、课程内容和学生的投入情况等进行评估;过程评估包括对师生互动、学生主动性发挥情况和学生与学校环境课内外的互动情况等进行评估;产出评估包括对学生的课程、实习实训的项目完成情况和就业率等进行评估。而目前学生学习评估中比较重视对学习产出的评估,但也只是对部分产出进行评估,而忽视了对学习投入和学习过程的评估,尤其是学生投入的评估。系统化评估理念会使师生对学习评估有更全面的认识,学习不仅是为了取得课程或项目的最终结果,而更多的是为了提高做事能力和体验学习过程。由于学习产出的隐蔽性和生成的全程性,只有落实系统化评估理念,关注学习的全过程,才能对学生学习进行全面评估,才能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二)高职院校应该成为学生学习评估的主体

教育部实施的高职院校评估是以政府为主体的外部评估,它通过制定评估指标体系间接对高职院校内部评估产生影响,旨在鉴定和审核教育质量。学校是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者和教育质量的主要责任者,改进教育质量仍需依靠学校自身,显然,学校理应成为学生学习评估的主体。不过学校应该处理好自身和政府的关系,坚持内部评估为主的同时,也要主动发挥外部力量的正向功能,以共同推动评估的实施[9]。

学校必须成为学生学习产出评估的重要主体,通过制定政策和创建评估制度参与评估。首先,在理念上学校要重视教育质量,要将其视为学校所有部门的发展中心。只有坚持这一理念,学校才会努力去收集学生学习产出的信息,而学生学习产出的信息能够为决策者制定政策提供直接依据。其次,在机构设置方面,学校需要成立专门的评估机构和评估队伍。因为学生学习产出评估是整个学校的事务,所以需要专门的学生学习评估部门负责评估工作。第三,学校要提供制度保障。为了保证评估工作的正常运作,学习评估部门需要与其他部门如学生处、教务处和各院系之间进行合作,需要教师与评估专家、教育专家、学科专家等合作。因此,学校必须进行制度设计以保障各部门之间工作的协调。最后,为了更加深入开展学生学习产出评估,学校需要积极创建良好的评估文化以保证评估是一个有意义的过程。学生学习产出评估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需要评估主体具有很强的责任感,能够正确理解教育的使命,将评估视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部分,把促进学生学习作为己任。在评估过程中倡导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评估,通过深刻认识评估的意义,使一线教师主动参与到学生学习评估活动中来。

(三)行業、企业和学生应参与制定评估标准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评估的主体是管理者和教师,他们通过学校制定的评估标准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估。然而,这样做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行业和企业的价值诉求。评估标准是主体价值观的反映,在高职学生学习评估中有学生、教师、学校、用人单位、行业等多个主体,这就需要主体之间进行价值协商进而形成评估标准,标准制定的过程就是利益相关者协商的过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企业和行业作为接受学生的主体,对高职教育都有自己的价值诉求。因此,学习评估标准的制定需要学生、行业和企业的共同参与,给予他们价值诉求表达的机会。关注学生、学校、行业和企业等利益相关者的主张与建议,通过交流协商达成一个相对统一的价值标准,形成可以共同接受的学习评估指标,并根据利益相关者的动态需求而适时调整。在这一过程中,学校是学习评估活动最适合的协调者,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有效平衡各利益主体的价值诉求。

学习评估标准要通俗易懂,使各利益主体便于理解,尤其是学生作为学习的承担主体,只有明确了预期学习产出的形式,学习才会更有目标,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才会更强,投入到学习中的精力和时间才会更多。行业企业参与学习评估标准的制定,有利于将行业、企业的最新需求反映在学习评估标准中,把企业要素纳入到人才培养体系中,将使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学生将能获得更有效的职业引导,依照此标准培养出来的学生才会更贴近行业、企业的需求。这样有益于保障高职教育兼具教育性和职业性。倘若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关系疏远甚至脱节,那么学校培养的学生就可能不适应社会需要。

(四)要运用多元方法收集学生学习产出信息

高职院校学生要在学校和企业两个场所交替学习,这意味着关于学习的信息更为复杂多样,收集起来也会更加困难。亚历山大·奥斯汀认为,知道学生达到什么结果只是评估的一部分,而关于学生起点的信息和他们在求学过程中所经历的事件同样也是必不可少的[9]。可见,评估信息收集的范围应该包括学习过程和学习产出。企业看重的不是用分数来表现的学业成绩,而是责任心、溝通、合作、执行力、道德修养等职业素质和隐性能力[10]。企业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并不是片断的课程或知识点所能表达的,而是学生所学知识和经验的整合表现,是在专业训练和潜移默化中获取的,只有在自然状态下的学习过程(比如企业实习)中才能体现出来。因此,学校需要与企业深度结合,才能获取更全面反映学生学习状况的信息,从而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客观评估。

高职学生学习信息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需要使用多元方法进行收集。信息收集是评估的重要环节,收集方法是保证信息质量的关键。目前,高职院校收集学生学习产出信息的方法以定量方法为主,通常是通过测验和技能操作的形式来完成。标准化测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能够进行较为准确的测量,但对于情感态度则显得无能为力。因此,仅凭测验获得的有限信息难以对复杂的学习产出做出全面判断,还需要运用一些间接、定性的收集方法。技能的考核是高职院校评估学生的主要手段。技能操作是一种过程,其信息蕴藏在整个过程中,这就需要多种收集信息的方法,比如,观察法、调查法、访谈法、比较法、个案研究法等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定量方法侧重收集被观察对象某种特征的数量信息,关注事物发展的结果;定性方法侧重收集被观察对象的特征信息,如被观察对象对有关问题的理解或态度方面的“软”资料,进而关注事物发展的过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定性方法收集数据变得越来越便捷,收集信息的方法也从注重定量方法过渡到注重定性方法,并进一步把两者结合起来,这样可以收集到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更为全面的信息,为评估学生学习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评估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11]。为了改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需要立足学习产出情况,开展全面、系统、客观的学生学习评估工作。因为对学生的学习产出进行评估的好处远远多于用可丈量的标准衡量出来的结果。基于学习产出视角,切实开展高职学生学习评估,能够进一步提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从而为社会输出更多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邱于真,将丙煌.如何推动学生学习成效评量:以台湾大学为例[E B/O Ll.[2019-12- 13 ].http://ctld.ntu.edu.tw/fd/teaching resoure e/p agel -l_detail.php? hgid=l &gid=3 8&nid=264/2013-12-03.

[2] ADAM S.An Introduction to Learning Outcomes[EB/OL].[2019-11-01].http: //is.muni.cz/d 01 149 9/metodika/ro zvoj/kvalita/Adam_lH_LP.pdf/ 2013-12-01.

[3]EISNER E W. The Educational Imagination on the Designand Evaluation of School Programs[M]. HALL M P.UpperSaddle River New Jersey Columbus Ohio, 3ed: 87-107.

[4]黄海涛.美国高等教育中的“学生学习成果评估”:内 涵与特征[J].高等教育研究,2010 (7):97-104.

[5]谢明荣,邢邦圣.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J].职业技术教育,2001(7):17-19.

[6]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1.

[7]谢莉花.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课程开发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1(34):43-48.

[8]郑晓梅.应用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之辨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5 (1):10-12.

[9]黄海涛.美国高校“学生学习成果评估”的特点与启示[J]教育研究,2013 (4):138-146.

[10l李小娟.高职学生素质能力评估研究[J].教育研究,2013(5):96-102.

[11]陈玉琨.教育评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298.

[责任编辑 刘素萍]

猜你喜欢

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大学生职业指导现状研究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茶艺课程开发与设计
浅析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中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现状与措施
浅析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课程体系建设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SPOC混合教学模式设计探讨
高职院校“三个空间”就业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纺织行业职业结构变迁对高职现代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