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2020-11-16李峰

科技资讯 2020年25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李峰

摘  要:随着课程思政在各大高校轰轰烈烈地开展,专业教师由最初的生搬硬套、教育方法单一、眼光只着眼于一节课程,到能够从整个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发展的高度制定课程思政的教育目标,能够根据专业核心课程的不同特点制定重点教育目标、层层落实,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教育方法和手段,重视学生的感受,能够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丰富课程思政资源库的内容,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事实证明,思想意识的提高带来的是更强的行动力,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强,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随之提升,课程思政成为专业课程的催化剂。可以预测,随着专业课教师驾驭课程思政能力的增强,课程思政对专业课的促进作用必将越来越明显,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必将越来越好,越来越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必将涌现出来,成为未来中国发展的主力军。

关键词:课程思政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  教学改革  专业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9(a)-0166-03

Abstract: With the vigorous course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rofessional teachers by first derivative, education method of the single, focus only on a section of course, to the height of the robot technology professionals from the whole industry's courses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goal, can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professional core courses focus on education goal, layers of implementation, capable of flexible use of various education methods and means, takes student's feeling, can according to the feedback from the students constantly enrich the content of the course education resource, in order to achieve better teaching effect. Proved, the improvement of ideology is stronger action, enhanced the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professional course study effect of the rise, course education become a professional course of catalyst, can be predicted that with the increasing ability of the professional class teacher manage course education, curriculum education about course will promote more and more obvious, the mental outlook of college students will be getting better and better, more and more qualified successor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ill emerge and become the main force of China's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ndustrial robot technology major; Teaching reform; Professional courses

習近平总书记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这成为课程思政的重要源头。随着课程思政的广泛开展,已经成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要措施,成为实现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理念和创新实践。

1  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发展的主力军,肩负着民族振兴的重要历史使命,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高等院校的主要职责。但仅仅依靠思想政治课程唱独角戏很难达到社会各界所期望的目标,只有所有课程一起行动起来,把握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机会,从专业特点出发,挖掘专业背后隐藏的思政元素,才能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最终达到量变到质变的根本转变,培养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相一致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

2  国内高职院校开展课程思政的现状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的王莹[3]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发现:部分高校缺乏针对课堂思政的顶层设计,没有从人才培养方案的高度,没有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改。多数高校还没有编写课程思政的专门教材,从而放慢了落实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相融合的脚步。多数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的理解不深。部分教师对于自己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认识不清。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的李建伟[4]针对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说明:学生对于课程思政的满意度很高,其中毕业年级学生的认可度最高。学生期望的课堂思政教学方式为讲授式和信息化教学手段,但目前教师最常用的方式为师生互动,这与学生的期望出现偏差。学生对于专业课上进行思政教育的接受程度较高,同时希望获得价值观和知识储备方面的教育。

通过以上的调查结果说明:第一,要想把课堂思政真正落在实处需要进行顶层设计,制订课程思政方面的具体培养方案,才能使课程思政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有具体的针对各专业特点的指导方向。第二,开发课程思政与专业课融合的具体教材,以此为载体,帮助专业教师有的放矢地在专业课程讲授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第三,在进行课程思政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学生的反馈,要定期组织调查学生对于课程思政的满意程度及建议,根据调查结果及时调整课程思政的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等,这也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的指导思想。

3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开展课程思政的教改思路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工业机器人为主的工业控制、自动化应用的必备知识,适应现代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的需求,具备相应技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包括5门专业核心课程,分别为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与仿真、工业机器人装配与调试、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集成,均是理实一体课程,除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开在第三学期之外,其余课程均开设在第四学期。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属于自然科学类,这类课程是与思想政理论联系最薄弱的一类课程,挖掘课程中思政元素的难度也最大,这就需要有全局的规划。

3.1 确定课程思政教育目标

课程思政是联系科学与人文的桥梁,为了建好这座桥梁除了需要熟悉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外,还需要对思想政治理论有一定的理解,并且在了解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寻找专业与思政的连接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从家国情怀、个人品格和科学观3个方面制定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分别解决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的问题。

在明确人才培养方案以后,以其为依据,结合各门课程的特点,形成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5门核心课程各自的思政目标。其中,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作为学生学习的第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可以侧重于家国情怀方面的思政教育,多向学生介绍国家近些年来的取得的科技成果,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意识;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是学生第一次站在生产线上操作机器人,学生在心理上难免会有波动,在实际操作过程也可能出现预想之外的困难,因此可以侧重于个人品格中健全人格方面的思政教育。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与仿真中编程的难度有所提升,编程的方法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具体采用哪种编程方式,其衡量标准是什么,这些都与学生的职业道德息息相关,因此课程中可以侧重于个人品格中道德情操方面的思政教育。工业机器人装配与调试要求学生具备安装与调试工业机器人生产线的能力,并且能诊断和处理常见的故障,这就需要学生善于观察,及时发现问题,通过思考判断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推断出处理的方法,因此可以侧重于个人品格中智力方面的思政教育。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集成是把专业基础课程与工业机器人技术核心课程融合起来的一门课程,需要学生刻苦钻研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因此可以侧重于科学观方面的思政教育。虽然针对各门课程的特点制定了带有倾向性的课程思政目标,但是并不是要求课程只进行单一方面的思政教育,每门课程都应在重点突破自身主要思政教育目标的基础上,兼顾课程思政的全方面教育目标,并且巩固原有思政教育的成果。

3.2 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

形成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各门核心课程的思政教育目标后,进一步生成每节课的课程思政教育目标,为了使学生能够感受并认同课程思政所传递的理念,教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师要用思想政治理论武装头脑,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对所要传递的思政理论有较深刻的认识,只有深入才可能浅出。其次,建立课程思政资源库,可以在网络上查找,采访个人等方式获得资源内容,采用照片、视频、音频等方式呈现资源,并且定期补充和更新资源库。最后,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如讲故事、播放视频、制定仪式、学生演讲等,随着学生参与的增多,他们会有越来越深刻的体会,认同感也会随之增多。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对于课堂的把控能力直接决定了教学效果。

3.3 定期开展学生座谈

课程思政的目的是影响大学生,甚至于改变大学生,因此是否满足大学生的成长需求、是否能被大学生所接受,成为衡量课程思政成效的标准。定期开展学生座谈活动,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对于课程思政的评价,根据学生的反馈丰富和优化课程思政的资源库,有利于我们更扎实有效地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活动。

4  专业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体会

由最初的为了讲思政而讲思政,到实施一段时间后惊喜地发现学生的精神面貌出现改观,最终反过来对专业课知识的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充分地体现出思想改变做法。在增加课程思政教育之前,很多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没有想过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只是被动地按照父母和老师的要求完成任务,可想而知完成过程中需要不断地督促和监督,师生双方的感受都不好。加入课程思政教育一段时间之后,学生们开始思考自己作为一名成年人即将要肩负起的责任,开始思考为什么要学习、学习之后能做什么、要如何去做,在这些问题的驱动下,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被激发出来,学生由“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有大幅度的提高,专业课的学习效果明显变好,同时学生更加懂礼貌、知感恩,学生的个人素质也有显著的提升。

5  结语

课程思政走进专业课堂最初是对专业教师的挑战,但随着学生思想意识的提高,最终将对专业课程的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专业课教师、思政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必将迎来学生综合素质的巨大提高,越来越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将涌现出来,成为未来中国发展的主力军。

参考文献

[1] 吴晶,胡浩.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J].中国高等教育,2016(24):5-7.

[2] 何冰.“課程思政”在培养大学生人生观过程中的现实价值与实践路径[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20,30(2):59-61.

[3] 王莹.高职“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研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2):86-89.

[4] 李建伟.关于高职院校学生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意见的调查报告[J].教育教学论坛,2019(15):52-53.

[5] 高峰.中职学校焊接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20.

[6] 任江波.中职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9.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教育与实践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立德树人”理念下动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进课堂的思考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