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方法

2020-11-16贾亚兰

新课程·上旬 2020年15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培养方法

贾亚兰

摘 要: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中,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依然占据课堂教学主导地位,教学方式单一枯燥,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不高,使得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性不高,所以高中生物教学成果不够理想。为了在实际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就必须采取科学化的教学方式。针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展开分析,提出相关培养策略,希望为有关人士提供有价值性的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学生理性思维;培养方法

新课改的推进与深入,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将其许多弊端暴露出来,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我国教育的需求。对此,教师在实际生物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训练学生形成良好的理性思维习惯,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1]。

一、理性思维的基本内涵分析

理性是人类心理过程和心理活动的重要体现,最开始源自生活中失败经历和挫折经历等。根据有关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在经历过失败和挫败之后出于对自身的潜在保护意识,通常会采取相关措施预防再次受到伤害,因此,理性就是人类避免失败和挫败的心理活动。

理性思维是基于对事物或是问题开展深入观察、分析之后形成的思维方式。高中生物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力度,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也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水平的提升。

二、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中依然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对新課程的认知度不高,在教学方式上比较落后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要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转变自身角色,将传统教学主导者的身份转变为教学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身份,充分尊重和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但实际教学现状则是很多生物教师对于新课程理念标准的认知度不高或是有所认知但模糊,还是沿用以讲述为主的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主体地位不够重视,不仅不能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热情,而且也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导致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水平无法得到确切性的提升。

2.教师无法准确掌握生物教学内容

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是生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基础前提,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对于生物教学新内容核心要求通常无法准确掌握,加上新生物课程标准的提出,使得生物教学内容和要求增添了更多的内容,但很多生物教师认为这些内容的抽象性较高,并且在可操作性上的实用度不高,从而导致生物教师自身对生物教材更深层次的内容无法有效掌握,这使得他们在选择与新课程内容相匹配的辅助教材时无法做到准确有效。因此,生物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的提高使得生物教师无法对其进行更好的掌握。

3.生物教学资源匮乏

生物实验活动的开展是生物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关键内容,是帮助学生巩固、加深对所学知识理解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在进行生物理论课教学的同时也要加强生物实验课的教学。但是,由于相关实验设备资源的困乏,使得生物实验课程的开展受到限制,很多生物实验的教学不能得到有效实施,这不仅对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提升带来影响,也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工作产生阻碍。

三、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方法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实践活动

生物作为高中时期重要的科学知识,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教师在实际的生物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各种动手实践活动中去,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调动学生参与生物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生物知识学习中,保障了生物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教师在实际的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活动之间的结合,鼓励学生多动脑、勤动手,促使学生对问题开展深入性的探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4]。

2.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良好的教学情境将是确保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所以,教师要用具体的生物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在实际生物课堂教学中,利用问题情境的设立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与主动性,在加强学生对生物知识理解和认知的同时,有助于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提升。

3.加强对学生系统化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系统化理性思维具有复杂性、多元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加强学生系统化理性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理性分析能力的提高,这样学生对生物学科中产生的随机问题和现象就可以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5]。

如教师在讲授光合作用时,学生已经知道光合作用强度在缺水的状态下会下降,在针对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展开分析时,很多学生会认为缺水导致光合作用下降的原因是: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原料数量上的减少会给光合作用带来不好的影响。但是学生所分析的内容只是表面上的,学生对于问题产生的主次因素没有分清,在思考和分析问题时只能考虑到部分因素。但是植物本身就具备适应环境的能力,在水分不足的情况下,植物通常会进行自身气孔大小的调节,对水分蒸发量进行控制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体内水分的流失与消耗。另外,气孔开放程度不断缩小的情况下,其对于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就会相应减少,使得光合作用减弱,这些科学合理的分析都是系统化理性思维的结果。所以,教师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在讲解练习题的环节中,就要引导学生以自身思维作为出发点分清问题主次因素。

4.在生物实验中加强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中教师在生物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传授生物理论知识,也要重视生物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在丰富的生物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理性思维的能力。

如教师在开展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活动中,通过不同溶度的蔗糖溶液对质壁分离的影响可以找出最为标准的浓度。另外在分析和研究其实验过程时,注重在浓度高的情况下对细胞自身所产生变化的观察,在经过实验对比后能够发现浓度过高就会导致细胞本身水分的大量流失,细胞死亡,使得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无法进行;而浓度过低的情况下又无法有效取得实验现象[6]。在实际的生物实验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对硝酸钾的使用进行相关试验,从而将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现象展现在学生眼前,同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将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和积极探索实验的能力作为教学重点,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提升,也能让学生掌握丰富的实验技能,进而有效地提升生物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四、结语

总之,随着新课程的深入与推广,教师需要创造新的生物课堂教学方式,重视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加大对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力度,在保障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确保学生全面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宝宏.高中生物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尝试[J].科技风,2019(6):36.

[2]朱利红.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理性思维的培养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8.

[3]刘文奇.高中生物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尝试[J].中学生物学,2018,34(5):79-80.

[4]徐茂颖.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教学的实践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8.

[5]郑琦长.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方法[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7,33(7):79-80.

[6]杨敏.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的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教学培养方法
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刍议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探索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