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形势下古典诗歌文本解读思路的变化
2020-11-16吴海燕
吴海燕
摘 要: 随着江苏自主命题的落幕,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新教材的全面推广,全国高考统一命题势在必行。高考命题指导思想及命题形式的变化,必然导致高考诗歌鉴赏文本解读思路的变化。只有在高中教学和考试中明确这些变化,相应改变文本解读的思路,掌握必要的解题技巧,才能提高复习效率和适应考试的能力。
关键词: 新高考 诗歌鉴赏 文本解读 思路 技巧
清代诗歌评论家厉志说:“诗到极胜,非第不求人解,亦并不求己解。岂己真不解耶?非解所能解耳。”[1]意思是说最精妙的诗歌,不仅不企求他人能够理解,而且不企求自己能够理解。并不是说自己确实不能理解,而是说信笔写来,灵感泉涌,作者的情感已经不受自己控制,发乎情,成于诗;诗歌创作的这一特点正是解读古典诗歌的钥匙。厉志先生的这一论断,既指出了古典诗歌解读之难点又点明了古典诗歌解读的路径。
江苏高考一直重视诗歌鉴赏的考查,多年来形成了自己的选材特点和命题风格。江苏的老师和考生早已熟悉了江苏高考诗歌解读的思路和技巧,教学和复习驾轻就熟。但是,随着2017年新课程标准的实施,2020年秋季新教材的全面使用,以及国家考试院的统一命题,古典诗歌文本解读的思路将发生相应的变化。
一、命题指导思想的变化
江苏高考命题,在古典诗歌的选择上追求至臻品质,文本非唐诗宋词不选。所选诗词多为时代典范作品或诗人代表作品,时代特征鲜明,诗人风格突出。只要掌握了重点诗人、代表作品,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为考生解读诗歌文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全国高考卷在选材上更灵活,从《诗经》到汉魏六朝的乐府民歌、文人诗,从唐诗宋词再到明清诗歌及近现代作品都有覆盖,体裁、题材、风格纷繁芜杂,各具特色;表现手法更是变化丰富、异彩纷呈,考生解读文本需要的知识储备大大增加。在命题立意上,江苏卷命题者特别关注的是人文情怀。在诗歌解读上注重以人为中心,更关注“人”“人”的生活境遇,“人”的内心感受,“人”的精神体验。在命题者看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2]“大抵可以概括中国文化中‘启蒙的方式和目标,即先以诗来感发人的情感,再使经过升华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情感表现于外,由情感人变为行为举止‘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社会人,最终成为拥有音乐精神——得天地人神之大和的‘尽善尽美的道德人”[3]。因此,江苏卷的命题者更愿意在命题中突出语文的“人文性”,探究诗歌背后“人”的情感、性格和人文价值,借助高考命题实现自己的人文理想。全国卷的命题更加忠实于《考试大纲》。《2019年普遇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将“文化素质的要求”变化为“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更加突出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强调高考对平时语文教学的引导作用,突出语文在弘扬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意义。随着江苏高考融入全国高考,命题理念的变化,必然带来选材、设问角度的变化,因此诗歌文本解读的思路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二、命题设问方式的变化
诗歌鉴赏,江苏高考的命题和全国统一命题,首先在题型上是不尽相同的。同一首诗歌,江苏卷和全国卷的设题方式是有区别的。下面我们以王安石的《愁台》为例。
愁 台
王安石
颓垣断堑有平沙,老木荒榛八九家。
河势东南吹地坼,天形西北倚城斜。
倾壶语罢还登眺,岸帻诗成却叹嗟。
万事因循今白发,一年容易即黄花。
江苏卷设题方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1.本诗前两联写景有何特色?请简要分析。(6分)
2.诗歌题为“愁台”,诗中抒写了诗人那些愁情?请简要概括。(5分)
全国卷设题方式: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题为“愁台”,无论是写景还是叙事,处处笼罩着浓浓的愁苦之情。
B.首联写景运用的白描的手法,简笔勾勒,构造了一幅苍凉衰败的山居图。
C.颔联运用对比和侧面描写的手法,突出了黄河的深广和愁台地势之高峻。
D.“岸帻”是推起头巾,露出前额的意思。形容态度洒脱,衣着简率不拘。
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寄托了诗人的那些情感?
由以上对比可以看出,江苏高考诗歌鉴赏的命题虽历经多次变化,但考查一直坚持以主观题的形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賞析能力的同时,注重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全国卷第一道题为客观题,四个选项可以从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诗歌内容的理解、诗歌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的解读等角度设置,考查角度多变,涉及知识点广泛,考生必须根据选项的内容进行综合判断,虽然减少了文字表达的分量,但考查的覆盖面广,思维的含量大,需要的知识储备多,难度大大增加;第二题为主观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及表现手法赏析,考查的能力要求更广泛、更全面。不是停留在表现手法的认知和情感的体验,更注重结合诗歌内容作具体的阐释和对作者情感的追本溯源,考查更具体和丰富。总之,全国卷的考查突出一个“全”,而江苏卷则专注于一个“透”。因此,相对于江苏卷,全国卷必须对文本进行全方位的解读。我们在解读诗歌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命题方式的变化。
三、诗歌解读思路的变化
诗歌鉴赏命题指导思想的变化和命题方式的变化,必然带来诗歌解读思路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诗歌体裁的分类及不同体裁的形式特点、不同的时代特征和表现手法的特点。
全国卷诗歌的选材不受时代限制,从《诗经》到清诗乃至近现代诗歌都在考查之列,考生首先要快速辨认时代、体裁及特点,准确定位,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中国诗歌的长河更是源流浩繁。要准确地解读不同时代、不同体裁、不同诗人的作品,离不开平时的学习和积累。因此,平时教学既要重视点的突破,又要善于连点成线,由线而面,聚沙成塔。丰厚的知识积累是解读诗歌文本的基础,离开了知识的储备,谈解读能力的提高都是海市蜃楼。其次要总结规律,触类旁通。尽管中国古典诗歌的体裁、内容和表现手法变化纷繁,但一以贯之的文化传统,循序渐进的文化流变,时代精神的滥觞和勃发,自有规律。注重规律的发现和归结,学习和复习就能事半功倍。正如清代学者李兆洛所言:“夫气有厚薄,天为之也;学有纯驳,人为之也;体格有变迁,人与天参焉者也;义理无殊途,天与人合焉者也。得其厚薄纯杂之故,则于其体格之变,可以知世焉;于其义理之无殊,可以知文焉。”[4]读文如此,读诗亦如此。
融入诗人时代,体察诗人境遇,感悟诗人情怀,走进诗人的灵魂是解读诗歌的钥匙。写诗是戴着镣铐的舞蹈,诗歌既是诗人精神的产物又是时代的产物,没有一个诗人能挣脱自己的时代。所有的诗作总会烙上时代的印记。时代和风格是一对孪生姐妹。“‘诗关气运,此语诚然。固不特周召+、郑卫,皎然可辨也。汉世浑厚高古,魏国雄俊秀发,两晋平典风丽,六代富艳绮靡。汉称东都,魏首建安。太康、永嘉,体分二轴。宋、齐、梁、陈,气出一机。精鉴详评,自然可别”[5]。诗歌既有个人的风格,又烙上了时代的烙印,不同的体裁有着不同的写作规范和审美追求,体裁的特点是鉴赏诗歌不可逾越的门槛。辨体裁、辨时代、辨风格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
2.关注客观题的解题技巧及对理解诗歌的作用。
全国卷诗歌鉴赏第一道题为客观题,选项是对文本的转换表达,答题过程中一定要回到文本,注重选项与文本的比较,转换的角度、表述的范围、语言的准确都要认真推敲,方能准确判断。我们以《愁台》第一题为例。C项为错误选项。如何辨别呢?颔联写景,上联写“河势”,下联写“天形”,一个突出其深,一个突出其广,共同表现河天的广阔雄浑的气势,为工整的正对,修辞上应属夸张,当然不是对比。所以选C。我们判断出C项的错误,改正后,四个选项都成为诗歌的最好注解,这样除了诗歌文本以外,四个选项都可以为我们读懂诗歌,完成第二题提供帮助。
江苏卷的情感题往往注重概括,需要考生在逐联理解的基础上逐联概括,整合作答。全国卷为降低难度,往往把问题分解,由浅入深,提供解决问题的津梁。还以《愁台》为例。尾联“万事因循今白发,一年容易即黄花”是说“所有的事情还是老样子,可是如今我的头发已经白了;时间过得真快,一年不知不觉又到了重阳”。意思明白了,作者的情感就出来了:王安石胸怀大志,矢志改革,但遭既得利益者反对,无奈失败。今年事已高,夙愿未成,心有不甘,怎能不心怀凄怆。因此,考生在解题时只要顺着命题者的思路由表及里、深入挖掘,答案就水到渠成了。
3.主观题解答由程式化到个性化的转变。
江苏高考诗歌鉴赏的命题角度比较宏大,注重对诗歌的整体理解和全面解读。题干设置往往较为笼统,指向比较丰富。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所选诗歌文本境界开阔,内涵丰富,底蕴深厚;二是文本艺术高妙,手法繁富,变化多姿;三是为降低难度,给考生多角度思考和答题的机会,同时让真正有才华的考生脱颖而出。从答题技巧的角度就形成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探究情感主旨和揭示手法,具体阐释,明确效果的答题程式,题型相对稳定,答题也缺少变化,很多考生已经逐渐习惯这种答题模式。全国高考由于选材的多样化,决定了考查角度的多样化,因此答题很难有所谓的规律可循,个性化的特征较为明显。诗歌鉴赏的复习和考试必须明白这些变化,有的放矢,全面覆盖,才能提高效率,减少疏漏。
全国卷诗歌鉴赏的命题更注重应知应会的常识考查和对具体内容的分析。诗歌鉴赏的设问切口较小,有时就是一个简单的作家作品或文学文化常识,有时就是一个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的辨识。表达特色的赏析常常明确方法技巧,要求结合诗歌作具体的分析,难度不大,但要求具体,考生往往失之于笼统。
全国卷命题示例2:
和刘道原咏史
苏轼
仲尼忧世接舆狂,臧谷虽殊竟两亡。
吴客漫陈豪士赋,桓侯初笑越人方。
名高不朽终安用,日饮无何计亦良。
独掩陈编吊兴废,窗前山雨夜浪浪。
2.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中大量运用典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其作用。
细读全诗,大意是:孔仲尼总是担忧世道,接舆却是狂放不羁的心态,臧和谷两人虽然离开放羊的地点的理由不同最后都失去羊。吴国人陆机狂放下笔写下了豪士赋,齐桓公刚开始不相信扁鹊的医术。奋力立功建言博得名声不朽最终又有什么用,还不如每日在家饮酒苟且安居来得好。自己阖上史书凭吊古往今来的兴起和灭亡,才听见窗外传来的浪浪滔滔的山雨声。
苏轼挑灯夜读,从仲尼、接舆、臧谷等人各种不同的处世态度上,得出了“名高不朽终安用,日饮无何计亦良”的结论。当他掩上史书,才注意到窗外传来的浪浪滔滔的山雨声。最后“独掩陈编吊兴废,窗前山雨夜浪浪”一句,既写出了由读史回到現实的感受,又是读者联想、深思的中介,还表现了超然物外的心境。
由于学生平时缺少积累,对文中典故所知寥寥,又怎能读懂其中的内涵呢?纵使了解相关的典故,如果忽略语境,不能和苏轼的人生际遇和处世哲学相融合,那么同样无法品味其中的要义。积累与融通是正确解读的基础。
清代学者魏际瑞在《伯子论文》中把诗文的大意大势比着雾中之山,惝愰迷离。用它比喻全国高考诗歌鉴赏题同样不失为精妙的比喻。然而,在诗歌教学和考试中,只要我们顺应变化,改换思路,找准入口,掌握方法,自然就会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参考文献:
[1]厉志.白华山人诗说[M].浙江:厉学潮,1883.
[2]孔子.论语·泰伯[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7.
[3]骆冬青.形而放学——美学新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李兆洛.骈体文钞(自序)[M].上海:合河唐氏,1878.
[5]田艺蘅.香宇诗谈[M].杭州:宛委山堂,1646.
[6]教育部考试中心.2019年普遇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