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和统

2020-11-16杨娜崔燕

文教资料 2020年22期
关键词:自我成长

杨娜 崔燕

摘   要: 《小小小小的火》是美國华裔女作家伍琦诗的第二部长篇著作,一经发表便引发无数关注。本文分析了小说的多重、复杂又多样的创作手法,探索了小说的主题。四个家庭的故事构成了小说复杂的多线索框架,多主角的设定让小说跳出了唯一主角的传统人物塑造手法;跳跃、时空倒错的倒叙和插叙手法的频繁使用进一步增添了小说的复杂度,多领域的话题涉及又增加了小说的层次感。这种多元复杂的创作手法凸显了小说的主题,通过主要人物多个时空中的故事呈现,展现了女性的自我成长和对自我的坚守。

关键词: 《小小小小的火》   多线索叙事   多主角设定   自我成长   自我坚守

《小小小小的火》是美国华裔女作家伍琦诗于2017年发表的第二部长篇著作,同她的第一部作品《无声告白》一样,一经出版,便迅速俘获大批读者的心。此书获得2017美国亚马逊年度小说殊荣,随后一路拿下27项年度图书大奖。

《小小小小的火》这部作品采取多线索叙事的方法及多主角设定的叙事手段,同时涉及多领域的问题探讨,并且采用频繁时空跳跃的非线性叙事手法,使整部作品成为多元的组合体,增加了读者侦探式阅读的观感,激发了读者更大的好奇心。有着丰富元素的整部作品全部以女性为主角,不论是第一代主角米娅和理查德森太太,还是第二代主角珀尔和伊奇。每一位主人公的故事汇总成了统一的主题:女性的成长和对自我的坚守。正是这种多元和统一赋予了这部作品不一样的魅力,吸引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剖析这部作品。

1.多元的创作手法

1.1多线索叙事

《小小小小的火》围绕四个家庭展开故事,每一个家庭都是一条故事线。第一条线索中的米娅是一位现代艺术摄影师,但是经济经常陷入窘迫,需要不断辗转各地以获取灵感和生活来源。她和女儿珀尔过着吉卜赛人式的生活,频繁地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最终落脚于西克尔高地,租住在理查德森太太的出租房中。理查德森太太一家是故事的第二条线索,她有两个女儿——莱克西和伊奇,两个儿子——崔普和穆迪。理查德森一家是西克尔高地的上层人士,过着看似完美又优渥的生活。米娅因为租住理查德森太太的房子又在她家兼职当钟点工,米娅聪慧又独特的女儿珀尔便渐渐融入理查德森一家并赢得了所有孩子的喜爱。看似很和谐的两家却因为第三条线索理查德森太太的闺蜜麦卡洛太太和第四条线索贝比·周而陷入误解和冲突。麦卡洛太太一直无法生育,当无意间捡到被遗弃的小婴儿美玲的时候欣喜万分。美玲的母亲贝比因为无力抚养孩子,在生完美玲之后只好忍痛将其遗弃,但是之后异常悔恨,一直在寻找美玲。贝比恰好以前和米娅一起工作过,米娅深深地同情贝比,便告知了贝比孩子的下落,并且全力支持贝比争取自己孩子的抚养权。但是理查德森太太支持好友麦卡洛太太,并且理查德森先生亲自出面帮助麦卡洛太太打官司以获得曾经被遗弃的小婴儿美玲的抚养权。愤怒于米娅的告密,理查德森太太说出了米娅秘密的过往:珀尔并不是米娅的孩子,是米娅帮一对夫妇代孕所生。

至此,四条线索交织在一起,一边是争夺婴儿美玲的官司在人们的关注下进行,一边是理查德森太太秘密地调查米娅的过往。这种多线索的叙事手法推动故事情节紧锣密鼓地推进,将故事不断地推往高潮。

1.2多主角设定

在四条故事线索的复杂构造下,读者发现《小小小小的火》中很难找出唯一的主角。四个家庭中的母女在各自的出身环境下有着不同的性格,又因为自身的性格推动着故事的进展。该小说彻底背离了亚里士多德式的开头、中间、结尾的古典小说范式,否定了读者的习惯视界,伍琦诗构建出了一组个性鲜明的人物角色[1](29)。

米娅是小说中贯穿始终的人物,虽然一直经济窘迫,但从未放弃对梦想的追逐,始终坚持自我,她鼓励贝比·周勇敢索要曾经被她遗弃的孩子小美玲。贝比作为关键人物虽然在小说的第十章才出场,却决定了整部小说的走向。整部小说一共二十章,前面十章米娅一家和理查德森太太一家相安无事,相处还算融洽,但是从第十章贝比出场之后,整部小说的后半部分围绕谁应该赢得小婴儿美玲的抚养权开始走向冲突,到最后冲突全面爆发,引燃理查德森太太的怒火,对米娅下逐客令,让其搬离所租住的理查德森太太的房子。所以,贝比的出场是整部小说的转折。

理查德森太太因支持闺蜜麦卡洛太太取得抚养权而迁怒于米娅,认为米娅打破了西克尔高地的规约,即“经过规划的才是最好的”[2](13),继而打算调查米娅的过往。米娅几乎所有的过去集中在小说第十三章和十四章,随着理查德森太太的调查而一点一点展示给读者,所以理查德森太太的性格和行为一边推动着故事的进展,一边让读者更透彻地了解米娅及她的性格和内心,她在小说中同样占据重要的位置。

作为理查德森家的二女儿伊奇在小说的前六章一直存在于别人的口中,是叛逆甚至疯癫的形象,一直到第七章才真正现身,和米娅面对面相遇。伊奇叛逆的性格契合了米娅独树一帜的行为方式,米娅遵循内心、忠于自我的性格进一步点燃了伊奇内心打破束缚、追寻自我的火苗,最后伊奇愤怒于母亲的错误做法,一把火烧了自己的家,追随米娅母女而去。正是伊奇的这束小火苗契合了小说的标题,再现了小说的主题——追寻自我。

多主角的设定使作者描绘出不同阶层、不同种族的众多人物,她们有的浓墨重彩,有的着墨不多,但都对小说情节的推进和主题的烘托有着重要的作用。

1.3多时空跳跃

《小小小小的火》整本小说的叙述都采用的是非线性的叙事手法,插叙、倒叙频繁使用,使读者把不同时空的故事再次拼凑起来,这种侦探式、拼图式的阅读体验成就了这部作品的特色。

小说一开始就是理查德森太太家的一场大火,到底是谁放的火却并未给出确切答案,但是第二章采用了倒叙手法,直接从六个月前米娅一家搬来西克尔高地开始重新展开故事,大火的事情暂且搁置不提。一直到倒数第二章也就是十九章,伊奇愤怒放火的谜团才最终揭开。整部小说的结构其实是对称的,小说一共二十章,第一章是大家惊讶于大火的突发,第十九章揭示出真正的纵火人,最后一章呈现了大火过后众人的思考,最终和第一章形成呼应。中间的十七章以线性方式描述了六个月前一直到大火时候的故事,但是在这线性描述的十七章中专门有独立的两章——十三章和十四章——被完全拿出来进一步将时间线往前推来叙述米娅的过去,成为倒叙当中的倒叙。插叙更是随时会出现在各个章节里。理查德森太太和理查德森先生的相遇以回忆的形式出现在第七章,理查德森太太的梦想同样以回忆的方式出现在第八章,珀尔对于上一次租住过的地方的回忆和怀念出现在第二章。这种看似时不时出现的回忆式插叙有时占据大量的篇幅,有时几句话带过,却让主人公的性格和内心逐渐明朗。

这种插叙和倒叙频繁结合使用的写作手法将读者的阅读一次次打断,读者惯常的线性故事发展的阅读习惯被全部打破和否定,这种时间线的打破和重组是小说又一个突出的鲜明特点,也是吸引读者继续探索的有力法宝。

1.4多领域涉及

《小小小小的火》之所以能够引起轰动,斩获各大奖项,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涉及了多个领域的话题,包括阶级、种族、女权问题等。

作为理查德森太太的邻居和朋友的麦卡洛太太和移民美国四处打工的贝比明显是上层人士和底层人民的对比。对曾经被贝比遗弃的婴儿美玲的争夺战最后以麦卡洛太太的胜诉为结尾,作为亲生母亲的贝比却输掉了抚养权,引发了对于阶级不平等问题的思考。作为第二代移民的伍琦诗注意到了种族的问题,小说中有两位华裔皆是以底层人物的形象出现,一位是租住理查德森太太家房子的杨先生,一位是贝比。他们皆是移民,说着蹩脚的英语,四处打工。还有一位是替贝比打官司的律师,以美玲的文化身份为立场帮贝比争夺抚养权,被认为咄咄逼人,最终还是以失败而收场。总体来说华裔在小说中依然是格格不入的一种形象。另外,小说中米娅的大学老师波琳总是和梅尔共同出现,两位女性似乎是一个整体。“米娅每次登门拜访,波琳和梅尔都坚持留她吃晚餐。……她们还会留米娅过夜,甚至希望她搬到客房长住”[2](243)。波琳和梅尔成长的时代背景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正是美国民权运动、女权运动、嬉皮士运动如火如荼的年代,她们之间一起温暖、互爱、互撑的状态是当时女性之间关系的常态,极有可能是对传统关系的反叛[3](153)。通过米娅的视角,二人长期一起生活的细节印证了这种状态,因此,作者虽没有明说二人的关系,但是读者可以通过米娅的视角探寻到二人非传统、不寻常的关系状态。

正是多领域多话题的涉及和探讨,使小说不可能被一个词涵盖也不可能被一个词语定义,这种复杂性使更多的学者愿意不断挖掘小说中的内涵和魅力。

2.统一的主题

《小小小小的火》中的主要人物几乎是清一色的女性,故事的发展全靠女性的性格和行为来推动,多元的创作手法只为凸显女性不断成长和坚守自我这一主题。

2.1米娅对自我的坚守

小说中着墨最多的米娅是这一主题的主要体现者。千辛万苦求學的米娅一直都知道自己的摄影梦,也一直坚守着自己的梦想。但是苦于经济困难,同时打多份工的米娅实在无力支付学费,最后实在走投无路接受了一对夫妇代孕的请求。但是在孕育新生命的过程中,米娅越来越觉得自己应该担负起作为母亲的责任,而不是生下来就把她舍弃,最后米娅偷偷离开,选择自己生下珀尔,自己将珀尔抚养长大。一边是自己的梦想,一边是深爱的孩子,维持两者的平衡,米娅需要付出几倍于常人的努力,但是米娅从未放弃过,也从没有动摇过,她像一束熊熊燃烧的火苗,保持着持续燃烧的活力,启发身边的很多人。

2.2理查德森太太自我的成长

理查德森太太是和米娅完全相反的人,她虔诚地信奉出生地西克尔高地的信念——规则是秩序之母,是营造和谐的关键[2](27)。对于米娅介入她的好友麦卡洛太太争取婴儿美玲的抚养权一事,理查德森太太愤怒异常。她觉得米娅“是个伪君子,嘴上要求别人尊重她的隐私,背地里却插手别人家的闲事。一个以打乱正常秩序为乐(把正常照片乱剪一气再拼接起来)的女人,还能是什么好人?”[2](164)于是,理查德森太太私下调查米娅,继而揭开了米娅的过去和秘密。但是在这探秘的过程中,在和追求迥异生活的米娅接触的过程中,理查德森太太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记起年少时的记者梦,承认米娅身上的某些东西她自己也有。伊奇放火烧家一走了之之后,理查德森太太终于意识到她的女儿伊奇只是继承了自己“很久以前便压抑在内心深处的反抗火苗”[2](390)。小说的最后,理查德森太太意识到了自身的问题和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完成了自我的成长。

2.3伊奇对自我的坚守

叛逆和疯癫是身边的人对伊奇的评价,连伊奇的兄弟姐妹都认为伊奇是“害群之马,理查德森家的异数”[2](6),因为伊奇总是挑战“循规蹈矩”这一西克尔高地的理念。伊奇冲撞老师是因为她看不惯学校的老师竟公然轻视和刁难黑人学生德雅,于是走上前去夺过老师的琴弓,掰成两截再扔到老师脸上;她无视规则是因为本不爱舞蹈的伊奇被父母硬拉着去学习舞蹈,在整个舞蹈表演过程中伊奇全程木然不动以示反抗;敢于和所有人作对是因为她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才会在她喜爱的米娅被逼走之后出于愤怒,一把火烧了自己的家。伊奇从头到尾都“对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深信不疑”[2](390),是个正义又冲动的孩子。伊奇从故事开头到结尾都没有迷失过,始终坚守自我。

3.结语

伍琦诗的《小小小小的火》是个多元体,四条线索或平行或交错,构筑出繁复的故事线,同时建构出一组个性鲜明的角色,这些角色在故事中不分主角和配角,每一个角色都既为自己服务又服务于整个故事的进展。此外,小说别具匠心的跳跃、时空倒错的结构使人物形象充满了空白和不确定性,读者原有的思维被一次次地否定,探索、再创造的激情越发高涨,增强了文本的文学和艺术性[1](30)。作者这种复杂多样的创作手法只为凸显小说一以贯之的主题,即女性的成长和对自我的坚守。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全部是清一色的女性,她们在故事中或者始终坚守梦想,或者坚持是非价值观,又或者不断成长认清自身的问题和内心,呼应了小说封面上的文字——永远记得你呼吸着的每一个瞬间,都应该去过你真正想要的生活。正是多元的创作手法和统一的主题使这部小说成为读者喜爱的经典之作,为学者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参考文献:

[1]张玉婷,马瑜.《小小小小的火》中人物形象的召唤结构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5).

[2]伍琦诗.小小小小的火[M].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8.

[3]李雪松.《小小小小的火》的“症候”解读[J].海外英语,2019(1).

[4]李雪松.生命之火——《小小小小的火》中意象“火”的解读[J].海外英语,2018(10).

[5]Ng, Celeste. Little Fires Everywhere[M]. New York:Penguin Press,2017.

猜你喜欢

自我成长
珊珊的选择
搭建心理剧舞台,探寻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
自我成长及职业行为分析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做自己的咨询师:意象画推动内心成长
教育,请不要剥夺学生自我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