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高考生物选择题的解题策略及备考建议

2020-11-16福建

教学考试(高考生物) 2020年3期
关键词:题干选择题图表

福建

高考生物试题中的题型具有命题灵活性大,知识覆盖面广,阅卷评分客观性强、速度快、准确率高等特点,因此选择题是历年高考生物试题的必考题型。近年高考全国卷生物选择题的题量和分值稳定不变,即6 道题,每小题6 分,共计36 分。对考生来说,选择题每小题所占分值较高,切实提高选择题答题的正确率是决定高考生物总分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笔者以2015—2019 年高考全国卷14 套生物试题的部分选择题为例,从选择题的常见类型、解题策略及备考建议等方面深度分析,帮助考生做好在临考冲刺阶段针对选择题题型的备考复习,期待有效提高考生生物成绩。

一、生物选择题的常见类型及解题策略

现行全国卷高考生物选择题是单项选择题,一般由情境材料、问题和备选答案组成。情境材料有文字、图表、符号等形式,必须含有作答所需的相关信息;问题即题干,它可以是一个直接问题,也可以是一个不完整的陈述,题干表述应准确清晰、科学严谨;备选选项可以是文字、数字或符号等形式,每题具有一个正确答案,其他选项为干扰项,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优质的选择题要有真实的情境材料,并呈现出与已学知识相关联的问题;问题必须围绕材料、测量目标和全部选项,三者之间合乎逻辑、匹配严谨、无歧义。纵观近几年高考生物选择题,虽然形式多样,年年有创新,但是从题干的特点等方面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几种常见类型。

1.判断型选择题

判断型选择题是高考生物选择题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这类题型的题干中常出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错误的是、合理的是、不合理的是”等判断性语句,情境材料主要来自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事实性知识。解答这种类型的选择题,最重要的是正确理解生物学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正确辨析各种生命现象的本质和过程,运用排除法、推理法等进行综合分析,做出正确的推断,得出正确结论。

【例1】(2019 年,全国卷Ⅰ,第1 题)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类型。下列关于人体中细胞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中不会发生细胞凋亡

B.小肠上皮细胞的自然更新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C.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中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D.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死亡过程,属于细胞坏死

【答案】B

【解题策略】该题是一道典型的判断型选择题,考查生物学重要概念之一——细胞凋亡的相关知识。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严格由遗传机制决定的,又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属于细胞正常的死亡现象。胎儿手的发育、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小肠上皮细胞的自然更新过程中都存在细胞凋亡。

2.计算型选择题

计算型选择题也是一类较常见的选择题题型,这类型选择题的特点是利用生物学中的数学模型来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等。题干常涉及的知识点有蛋白质、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细胞分裂、DNA 复制、基因表达、遗传的基本规律、遗传病的发病率、基因频率、能量流动、种群密度等等。解答这类型的选择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熟悉教材中出现的各种数学模型,如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基因频率的遗传平衡定律、蛋白质脱水缩合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律等等;②学会从物质和能量观分析题目,如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化学反应式的计算等;③运用数学统计学原理解答概率问题,如遗传概率计算中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的运用。

【例2】(2017 年,全国卷Ⅱ,第6 题)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3 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 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 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 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 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 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 的数量比,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 ( )

A.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B.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C.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D.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答案】D

【解题策略】解答本题首先考生要熟悉自由组合定律的数学模型:完全显性情况下,2 对等位基因控制F1产生雌雄配子各22=4 种,F2基因型有32=9 种,表现型有22=4 种;3 对等位基因控制F1产生雌雄配子各23=8 种,F2基因型有33=27 种,表现型有23=8 种;由此归纳出n对等位基因控制F1产生雌雄配子各2n种,F2基因型有3n种,表现型有2n种。方法1——由题干可知: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 的数量比,F2为52+3+9=64 份,可以推出F1产生雌雄配子各23=8 种,即F1的基因型为三对基因杂合,为AaBbDd,只有D 选项符合;方法2 ——由题干可知: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_B_dd,占3/4×3/4×1/4=9/64,可推出F1的基因组成为AaBbDd;或者由褐色个体的基因组成为A_bbdd,占3/4×1/4×1/4=3/64,也可推出F1基因组成为AaBbDd,进而推出杂交亲本组合。

3.图表型选择题

图表型选择题常借助图形、表格、曲线等信息载体创设新情境,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考查理解能力、实验探究能力、获取和整合图表信息的能力以及高阶思维,对考生要求较高,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有弱化这类选择题的趋势。该类型试题信息呈现形式主要包括表格、曲线图、柱状图、实验装置图、生理功能示意图、遗传系谱图等等。解答这类型的选择题,应认真审读图表,找出图表中所给的各种有效信息,并确定各要素在图表中的含义;另外还要分析图表中各要素的关系,进行图表信息的转换,最终通过剖析图表、运用图表特征和规律来解决具体问题。

【例3】(2018 年,全国卷Ⅰ,第4 题)已知药物X 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 可抑制药物X 的作用。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

A.乙组加入了药物X 后再进行培养

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

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

D.若药物X 为蛋白质,则药物D 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

【答案】C

【解题策略】根据题干及坐标曲线可判断题图为验证性实验的实验结果,实验目的是验证药物X 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 可抑制药物X 的作用,由实验结果分析推导出实验操作过程。可以将上述曲线信息转换成如表1 所示的形式。

表1 信息转换的对照实验

相同时间内,乙和丙两组中的细胞数目都大于甲组,由于甲组未加药物,且药物X 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所以甲组为对照组,乙组和丙组为加入药物X 组,丙组后半段的细胞数目低于乙组,药物D 可抑制药物X 的作用,说明丙组培养一段时间后又加入了药物D,因此乙组处理为加入药物X;丙组处理为先加入药物X,后加入药物D。

4.组合型选择题

组合型选择题是由多项选择题演变而来的单项选择题,备选答案是给了一定条件范围的组合形式。备选答案中的组合形式一般有异同组合、排序组合和综合比较等。这种题型考查的知识范围较广,而且常常设置一些模糊概念、因果倒置、以偏概全等干扰组合,难度较大,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解答这类型的选择题常用方法是排除法,首先是审题要认真,明确题干的要求;其次是辨析组合小项,要对组合小项表述的正确性进行分析,推断是否与已学知识相符;最后是辨析题干和组合小项的关系,分析组合小项是否符合题干的要求。

【例4】(2019 年,全国卷Ⅰ,第2 题)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链。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若要在体外合成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所需的材料组合是 ( )

①同位素标记的tRNA

②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

③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

④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

⑤除去了 DNA 和 mRNA 的细胞裂解液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答案】C

【解题策略】分析题干信息可知,这是一个无细胞体系的体外合成多肽链实验。多肽链的合成即翻译过程,需要以mRNA 为模板,氨基酸为原料,蛋白质合成酶的参与,场所是核糖体。欲让产物——多肽链带上放射性,应该用同位素标记原料——氨基酸,①错误、③正确,排除备选答案A、D;蛋白质合成的过程需要酶的催化,故要合成蛋白质需要加入相关的酶,②正确;合成苯丙氨酸多肽链可以用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作模板,④正确;除去了DNA 和mRNA 的细胞裂解液中含有核糖体和tRNA、蛋白质合成酶以及水溶液环境,⑤正确,⑤成分包含了②的成分。综上所述,③④⑤符合题意。

二、生物选择题的解题方法及技巧

上述高考生物选择题的类型划分并非绝对的,在近年高考生物选择题中还出现过判断、图表结合实验等综合型。尽管选择题的形式多样,但其解题方法及技巧都可归纳为以下情况。

1.生物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1)认真审题,找出关键词语

建议读题两遍,找出题干中重要名词、语句等关键词语。这些关键词语往往就是题目考查的重点所在,找准了关键词语就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便可为接下来厘清解题思路做铺垫。例如,2019 年全国卷Ⅰ第5 题“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 XY 型。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 X 染色体上,含有基因 b 的花粉不育”,关键词语是“基因 b 的花粉不育”,从而推断出雄株中只有两种类型花粉:XB和Y,进而正确解题。

(2)挖掘隐含信息,完善题干信息

隐含信息是指题干未直接说明的信息,隐含于题干材料的相关语句、概念及图形中。隐含信息往往是选择题的解题的关键之处。因此,考生要从多角度、多方面挖掘隐含信息,完善题干有效信息,找到正确答案。例如,2017 年全国卷Ⅰ第4 题“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 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题干中关键词语为“第二次”,其隐含信息是过敏反应的概念(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通过第一组注射前后的自身对照,排除呼吸抑制剂的可能;以及后面两组对照实验,排除生理盐水的可能,从而得出结论:注射的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

(3)排除干扰,吃透命题意图

干扰信息是指命题者有目的地在题干、备选项中附加一些迷惑信息,它们会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干扰信息可以出现在题干中,也可以出现在备选项中,因此考生应该有娴熟的基础知识和敏锐的观察力,才能在解题过程中排除干扰信息,准确把握命题意图,选择出正确答案。例如,2019 年全国卷Ⅰ第2 题(题略)中②就是干扰信息,受干扰信息影响的考生认为蛋白质合成需要酶,选择了干扰选项B,忽略了蛋白质合成除了原料、酶、模板,还需要能量、tRNA、水溶液环境等。

2.生物选择题的常用技巧

(1)排除法:去伪存真

是指先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缩小备选范围,最后确定正确答案。一般来说,错误选项中的错误典型包括了知识错误、表述绝对、因果颠倒、观点片面、前后矛盾、与题干无关等,答题时如果能多排除错误备选项,就可以提高答题的准确率。组合型选择题常用这种解题技巧。

(2)比较法:排同存异

一般是指备选项对题干信息有两种不同的推断,通过比较不同推断的选项所涉及的生物学知识,摒弃似是而非的选项,从而作出正确判断。应用此方法解题时,首先通过横向或纵向比较,找出各个选项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其次结合已学过的生物学知识,运用对比、综合分析等确认正确选项。

(3)换元法:信息转换

是指题干中情景材料新颖、表述复杂,应用此方法解题时,可以将题干信息载体转换成便于理解的形式,从而快速作答。常用的换元法有图表转换为文字、文字转换为图表、图与表之间的转换等等。

(4)逆推法:追根溯源

是指获取题干信息,逆向思考,合情推理,最终找到解题思路。即执果索因,使思维顺序倒逆,选择出这一结果或结论的原因或条件。常见的形式有逆用知识、逆向推理、反证法等。应用此方法解题时,首先通过审题明确“因”或“果”,其次假设某选项正确,代入题干中检验,从而正确作答。

【例5】(2019 年,全国卷Ⅱ,第3 题)某种H+-ATPase是一种位于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ATP 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ATP 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①将某植物气孔的保卫细胞悬浮在一定pH 的溶液中(假设细胞内的pH 高于细胞外),置于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 不变。②再将含有保卫细胞的该溶液分成两组,一组照射蓝光后溶液的pH 明显降低;另一组先在溶液中加入H+-ATPase 的抑制剂(抑制ATP 水解),再用蓝光照射,溶液的pH 不变。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

A.H+-ATPase 位于保卫细胞质膜上,蓝光能够引起细胞内的H+转运到细胞外

B.蓝光通过保卫细胞质膜上的H+-ATPase 发挥作用导致H+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

C.H+-ATPase 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所需的能量可由蓝光直接提供

D.溶液中的H+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质膜进入保卫细胞

【答案】C

【解题方法及技巧】①认真审题,找出关键词语。读题获取关键词语“ATP 水解酶”“假设细胞内的pH 高于细胞外”“暗处溶液pH 不变”。利用换元法,将复杂实验过程文字叙述转换成表2,更容易理解。

表2 信息转换的对照实验

②挖掘隐含信息,完善题干信息。题干中隐含信息有“最初细胞内pH 高于细胞外”说明细胞内H+浓度低于细胞外,H+为逆浓度梯度转运到细胞外;“暗处溶液pH 不变”说明保卫细胞呼吸作用不影响H+转运,还说明溶液中的H+不能通过自由扩散透过细胞膜进入保卫细胞等等。

③排除干扰,吃透命题意图。本题的实验情境实质是两个对照实验,一个是甲、乙组对照,另一个是乙、丙组对照。甲乙两组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用蓝光处理,乙丙两组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有H+-ATPase 的抑制剂;对照实验的结论是蓝光照射可以使气孔的保卫细胞将H+转运到细胞外;H+转运到细胞外需要H+-ATPase。排除法:合理推测A、B、D 项——照射蓝光后溶液的pH 明显下降,即H+含量增加,蓝光能够引起细胞内的H+逆浓度梯度转运到细胞外,主动运输所需能量来自H+-ATPase。

三、生物选择题的备考建议

临考冲刺阶段提高课堂复习备考效率应该是重中之重。高考生物选择题题量少,但所占分值大,因此在临考冲刺阶段进行选择题的专项复习训练显得尤为重要。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选择题专题的复习:①研究真题,找规律。近五年高考试题是备考选择题专题的最佳资料。高考真题不但权威、有导向性,而且研究近年高考选择题的知识内容、设问方式等,可以发现规律,对高考选择题的命题趋势有深入的预判。②限时训练,收错题。选择题覆盖知识点多,主要考查陈述性知识,因此可以采用选择题进行限时训练,课堂及时反馈,并让学生及时收集错题,弥补缺漏的知识内容。限时训练从容易题组到较难题组;从较单一知识内容到多个知识内容的考查;从充裕时间到压缩时间完成。③说题解析,善归类。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解题,并鼓励参与说题解析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给学生限定说题的角度,如试题情境分析、设问角度、知识内容等。同时,针对课堂上限时训练的选择题多总结知识内容、多归纳方法技巧。④变换题型,悟道理。多数选择题容易改编自判断题,题型由选择题变换为判断题可以给学生新鲜感。教师在选择题限时训练中容易发现学生的知识缺漏点,可以采用选择题改编成判断题的方式,适时考查学生,巩固这些易错易混的知识点。

猜你喜欢

题干选择题图表
数字算式
数列选择题精选精练
例说速解选择题的几种有效方法
提纲挈领 拨云见日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十种妙招握在手 破解选择题无忧
图表
掌握方法 有效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