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乡村振兴研究现状与趋势展望*

2020-11-16钱贵霞谷红阳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20年5期
关键词:发文文献精准

钱贵霞,谷红阳

(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呼和浩特 010021)

一、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出台大量农业相关政策以振兴乡村经济,促进农业农村发展,随着农业农村经济形势的变化,农业农村工作重点部署也不断调整。在新时代历史方位,一方面,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农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更丰富,城市居民对农村需求转变;另一方面,农业农村当前不仅面临尚未解决的旧问题,还出现了农村老龄化、空心化、乡村衰落等新的现实问题(叶兴庆,2017),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随着乡村振兴研究不断深入,文献数量迅速增长且成果丰富,但对乡村振兴梳理归纳类文章较少,且现有综述多基于相对较少的文献作定性述评。本文试图运用文献计量法,以2015~2019 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的14 086 篇乡村振兴相关论文为样本,运用UCINET 及NETDRAW软件,分析样本时间序列分布、文献作者分布、期刊和机构来源,基于关键词作词频分析、共现分析、凝聚子群分析、可视化构建知识图谱等方法分析热点问题,把握研究动态,在探索梳理乡村振兴领域的演进路径和逻辑基础上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以期对推进乡村振兴的研究提供参考。

综合考虑文章收录的全面性,数据库的更新速度和检索的便捷性三方面因素考虑,文章检索数据库选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检索文献发表时间设置为[2015-1-1]—[2019-12-31],在2020年1月3日检索操作,对篇名中包含“乡村振兴”的文章精确检索到18 943篇,过滤会议通知、会议综述、刊首语等非学术类文献,得到14 086篇样本文献,文献类型为期刊论文。

二、乡村振兴总体研究概况

(一)文献时间序列分布

乡村振兴研究可分为两个时间段(见表1):第一阶段是改革开放初期到十九大正式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近四十年时间(以主题形式检索,结果显示我国乡村振兴相关的最早文章发表年份为1984年)。此期间虽有涉及乡村振兴的研究,但研究文献很少尚未形成研究体系。大多数研究文章并未以乡村振兴命名,文中乡村振兴的概念也多用其他语言表述,路光等(1984)采用 “振兴乡村经济” 的说法,此外还有“振兴山区经济”“振兴县域经济”“振兴农业经济”等提法,但文章相对较少。第二阶段是乡村振兴战略正式提出之后。国家政策引领乡村振兴领域成为前沿焦点,学术界对乡村振兴的研究热度迅速提高,研究文献急剧增加且多角度展开研究,从宏观探讨逐渐到具体分析,乡村振兴研究不断推进,理论体系不断完善。

表1 乡村振兴领域各年度发文量

乡村振兴研究文献的年度变化趋势图反映乡村振兴研究产出随时间变化情况及学界重视程度的变化。由图1可知,2015~2016年发文量处于不足十篇的低产出水平;2017年10月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成为重要转折点,发文量快速上升,当年突破300 篇;2018~2019 年发文量增长更为迅猛,2018年发文量突破6 000篇,达到最高增长率;2019年增长率有所下降,但当年发文量仍维持在近8 000篇的高水平。

图1 乡村振兴研究文献年度分布

(二)文献作者分布

十九大后,乡村振兴领域研究成果大量增加。分析乡村振兴领域的作者发文数和发文被引数,有利于识别当前核心作者,并根据其成果把握乡村振兴的研究热点和研究方向(韩国明等,2016)。乡村振兴研究领域发文量为10 篇及以上的作者共13 人(见表2)。截至2019 年12 月31 日,郭晓鸣、郑凤田和王巍作为第一作者和合作作者在乡村振兴领域发文量居前三,分别为18篇、17篇和16篇。其中,郭晓鸣主要关注乡村振兴的短板制约、突破重点及实践路径相关问题;郑凤田对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的关系,乡村振兴带来的机遇及相关政策建议等方面开展研究;王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振兴视野下的农村产业发展、农村基层治理、农村社区教育几个方面。从发文占比看,乡村振兴领域发文量十篇以上的作者发文总数为165篇,仅占该领域总发文量1.2%,表明该领域研究人员较多,发文相对分散。

表2 乡村振兴研究领域发文量为10篇及以上的作者

从文献被引情况看,刘彦随,廖彩英和叶兴庆的单篇被引次数排在前三位(见表3),刘彦随2018年发表的《中国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被引次数最高,达356次,该文探讨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的基础理论,剖析乡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问题导向的中国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科学途径及研究前沿领域,在乡村振兴领域产生较大影响力(刘彦随,2018)。刘合光在单篇被引频次排名前二十的乡村振兴研究文献中有多篇具有一定影响力;郭晓鸣、贺雪峰、陈锡文、黄祖辉在发文量方面超过10篇,且发表的单篇文献中有被引频次排名进入乡村振兴领域的前二十位,属领域内高产高质兼备作者。综上分析,可知乡村振兴领域的核心作者群已初步形成。

表3 2015~2019年乡村振兴领域单篇被引频次排前20位文献的第一作者 (年、次)

(三)载文期刊分布

分析乡村振兴的主要发文期刊可更好显示该领域文献的空间分布情况,增加对该领域认识。截至2019 年末,载文量位居前三的期刊分别是:《乡村科技》载文量361 篇,约占检索文献总量2.6%;《农村经济与科技》载文量332 篇,约占2.4%;《农村工作通讯》载文量219 篇,约占1.6%。载文量排名前十的期刊发文量合计为1 839篇,占乡村振兴领域总发文量13.1%,表明乡村振兴领域文献分布广泛,集中度有待增加。载文量排名前十的期刊知网所属专辑以农业科技、经济与管理科学、社会科学I 辑为主,反映研究期刊的学科分布特点。SCI、EI、CSSCI、CSCD 及核心期刊来源期刊发表的乡村振兴文章共计1 794篇,仅占总发文量12.7%;在载文量排名前十的期刊里期刊层次和影响因子普遍较低,综合两方面情况,表明乡村振兴领域研究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四)研究机构分析

乡村振兴领域发文量排名前三的研究机构分别为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安徽财经大学。其中,中国农业大学在乡村振兴领域发文最活跃,发文量近百篇,位居第一位。发文量排名前二十的机构里包括高校、科研院所、农业农村部和新华通讯社,其中高校和科研院所占比92.8%,构成乡村振兴的主要研究力量。另外,从机构所在地域看,发文量排名靠前的研究机构多数分布在北京、河北、湖北、浙江等东中部地区。此方面契合东中部科研机构密度较大,科研水平较高情况,所以乡村振兴发文量较多;另一方面反映东中部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关注程度更高,实践情况较西部地区更深刻。因此,今后西部地区高校及科研机构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分析乡村振兴在西部地区的实施情况及优化策略,有助于为西部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参考与借鉴。

三、乡村振兴研究热点分析

(一)关键词词频分析

词频分析法是利用关键词在某一领域出现的频次高低确定该领域研究热点和发展动向的一种文献计量学方法(陈泳成等,2015)。乡村振兴研究领域相关文献中高频关键词排名前两位的是乡村振兴和乡村振兴战略,出现频次分别为6 135次和3 194次,属于该领域的基础关键词。位列三到十位的关键词分别为“‘三农’工作”(462),“路径”(374),“乡村旅游”(370),“精准扶贫”(295),“乡村治理”(294),“对策”(281),“农村”(276),“城乡融合”(261)。根据这些关键词可看出,学界对乡村振兴的实施路径、发展路径和对策建议方面研究较多,“三农”工作、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乡村治理等关键词很突出,属于乡村振兴领域相关的主要研究内容,代表当前的研究热点。乡村振兴领域研究较广泛,一些词频过百但不居前十的关键词中很多为乡村振兴领域最近崛起的新热点。其或是随着乡村振兴战略近些年才出现,如“乡风文明”“农村人居环境”“美丽乡村”“新型职业农民”,或是早有研究但与乡村振兴研究结合不久,如“合作社”“产业融合”“乡村文化”“农村金融”等。这些关键词频次虽不到前十,但出现频次较多,代表乡村振兴领域的小热点,发展潜力较大。

(二)关键词共现分析

1. 共词矩阵构造

共词分析是共现分析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文献计量法,通过对一组词两两统计其在同一篇文献中出现次数,可反映关键词之间关系,分析其所代表的学科或研究主题的内部结构与联系(邱均平等,2014),以明晰热点研究领域。本文选择45个高频关键词,构建45*45 的高频关键词共现矩阵作共词分析。如表4所示,“乡村振兴”与“路径”共同出现次数最高,有239次,即239篇文献同时出现过两个关键词,学界对乡村振兴相关的发展路径,实施路径和路径选择作重点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与“‘三农’工作”共同出现228次,可看出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学界对“三农”问题关注程度提高,体现学术界对政策的积极反馈;“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共同出现207次,结合乡村旅游出现频次排名居前的情况,可看出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乡村旅游的研究热度大大提高,且多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此外,“乡村振兴”“精准扶贫”“乡村治理”共现频率也较高,说明其联系紧密。

2.相异矩阵构造

通过构造相异矩阵可将多值矩阵转化为[0,1]取值的矩阵,从而消除词频差距导致的统计结果不准确。在相异矩阵中,数值越大表明词与词之间距离越远,相关度越低;反之,表明词与词之间距离越近,各高频关键词间相关程度越高(丁绪辉等,2018)。表5 为对高频关键词矩阵作转换得到的高频关键词相异矩阵。其中较小的几个数值为0.8123、0.8422、0.8626、0.8766、0.8838,即“乡村振兴战略”与“‘三农’工作”,“乡村振兴”与“路径”,“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乡村振兴” 与“精准扶贫”及“乡村振兴”与“乡村治理”,表明这五对关键词相关程度较高,与以上共词分析结果相符。

表4 部分高频关键词共现词频统计矩阵

表5 部分高频关键词相异矩阵

(三)关键词凝聚子群分析

凝聚子群分析是社会网络分析中的重要方法,优点是可简化复杂的整体社会网络结构,找到蕴含在网络中的各子结构及相互关系。通过45*45相似矩阵导入UCINET软件作凝聚子群分析(见图2)。乡村振兴研究大致分为四大类主题,每类主题又包括两小类主题:(1)乡村振兴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包括“乡村振兴”“困境”“问题”“对策”“农业”5 个关键词。(2)乡村振兴理论相关及实现途径,包括“美丽乡村”“脱贫攻坚”“精准扶贫”“产业融合”“乡村旅游”“农村金融”等20 个关键词。(3)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导向及总要求,包括“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发展”“乡村建设”“产业兴旺”“乡风文明”“城乡融合”等14个关键词。(4)乡村振兴实现主体及农业制度,包括“合作社”“农产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代农业”“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贫困户”6个关键词。其中乡村振兴理论相关及实现途径、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导向及总要求两个主题包含较多的高频关键词,体现学界对这两方面关注更多,研究更广泛且深刻。

图2 2015~2019年乡村振兴领域高频关键词的凝聚子群图谱

(四)可视化和知识图谱分析

数据可视化可借助图形化手段,使数据表达内容更清晰,更容易被理解。通过可视化分析,形成关键词网络知识图谱有利于清晰掌握某一领域的研究结构及研究热点。将高频关键词共现矩阵导入UCINET软件后,保存为适当格式文件,再把文件导进NETDRAW中作可视化分析,得到乡村振兴领域高频关键词的共现网络知识图谱(见图3)。

图3 2015~2019年乡村振兴领域高频关键词的社会网络分析图谱

在可视化图谱中,处于中心位置的节点为该领域热门关键词,节点越大则中心度越大,节点间连线表示关键词之间关联程度,节点周围连线越密集,关键词间关联程度越高(丁绪辉等,2018)。图3中“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战略”“‘三农’工作”“精准扶贫”处于网络中心位置,构成乡村振兴领域的研究热点;“乡村旅游”“城乡融合”“乡村治理”“路径”几个关键词围绕在中心附近也是重点研究内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传统村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基层党建”处于图谱的边缘位置,表现学界当前对此关注程度较低,研究成果较少;“农业”“农民”“休闲农业”“城镇化”“脱贫攻坚”“贫困户”“新乡贤”这些关键词也处于相对边缘位置,但不能完全解释为关注不够导致的研究成果少,可能是这些关键词与网络内部一些词(如“‘三农’工作”“城乡融合”“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乡村治理”)在内容上交叉重叠较多。从网络图谱中可知,乡村振兴研究自战略提出以来发展迅速,目前该领域研究既有基础理论分析,也包括具体相关问题挖掘,研究的实践性与广泛性不断增强。未来的目标应是保持该研究趋势,且在不断增加研究数量与范围的基础上,提升乡村振兴领域的研究质量,使研究不断向深层次发展。

另外,网络密度可反映网络内部关系密切程度,其值介于[0, 1]之间,密度越接近于1,表明网络节点之间关系越密切。将多值矩阵转为二值矩阵导入Ucinet中作整体密度分析,得到整体密度为0.9841。说明乡村振兴领域关键词之间联系紧密,研究内部关联度较高。

(五)综合视角下的热点问题深入探讨

综合以上关键词的词频分析、共现分析、凝聚子群分析及可视化分析所得结果,可归纳乡村振兴领域当前研究热点问题主要有:“三农”工作、精准扶贫、乡村旅游、乡村治理、城乡融合。为展现每个热点问题的具体研究情况,通过查找分析该主题相关的重要文献(以被引频次高的文章为主),深入探讨乡村振兴领域的研究热点。

1.“三农”工作

“三农”工作相关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九十年代,2000年以来研究成果逐步增加,十八大后许多学者对习近平总书记的“三农”思想加以解读思考,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学界对“三农”工作的研究热度进一步提升,并逐步发展成为当前乡村振兴领域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对“三农”工作的研究主要围绕在如何积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以抓好“三农”工作和“三农”工作队伍建设的研究。彭万勇等(2018)指出乡村振兴战略是破解中国“三农”发展困境的突破口,未来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应是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主线、以牢牢端稳饭碗为底线、以农业全要素改革为抓手和以人才队伍建设为驱动。凌经球(2017)认为推进战略实施,破解三农难题,必须抓紧抓实村级党的组织力建设,才能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贯彻落实到基层。此外,许多学者关注“三农”工作队伍建设的问题,普遍强调农村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2. 精准扶贫

自2013年习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理念,2014年国务院出台文件,党和国家明确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精准扶贫成为当前我国扶贫的主要方式,学界对精准扶贫相关问题展开积极研究。当前对于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二者之间关系及协同发展的研究、战略背景下各种扶贫模式的探讨构成相关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乡村振兴战略与精准扶贫之间关系,普遍认同农村精准扶贫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内容(陆益龙,2018),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阶段性工作任务(王超等,2018)。多数学者认为提升贫困地区发展质量的关键是形成精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良性互动格局(郑瑞强等,2018),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推动脱贫攻坚结合起来,注重扶贫与发展联动,以实现互促共进、长效发展(单士兵,2018)。许多学者关注乡村振兴视角下的各种扶贫模式研究,旅游扶贫,电商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及产业扶贫均是较热门研究主题,李创等(2018)结合金融扶贫现状,探讨农村金融扶贫思路;杜永红(2019)提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是促进精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的重要手段,并对电商扶贫的优化路径展开分析;王伟(2019)强调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振兴对精准扶贫的重要作用,研究农村精准扶贫的产业路径创新。

3.乡村旅游

我国对乡村旅游的研究最早始于1989 年,90 年代初到20 世纪末的十年间研究增长缓慢,2000~2014年研究成果增长较平稳,2015年开始研究成果迅速增长,且至今一直维持着很高的研究热度。究其原因可能是实践的发展推动理论的完善,而消费意愿、政策支持及乡村旅游作为农村产业融合的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模式也促进了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也有学者认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正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机遇(程兴亚,2019)。当前许多学者认同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战略两者之间存在耦合互动关系,一方面,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旅游发展带来重大机遇(王庆生等,2018);另一方面,发展乡村旅游对乡村发展具有多方面积极影响,有力地契合了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是实现乡村振兴重要途径(蔡克信等,2018;陆林等,2019)。一些学者基于此从多个方面阐述了乡村旅游对乡村振兴的作用机理,或就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加以探讨(银元等,2018;刘朝文等,2018)。此外,较多学者以具体地区为例,结合当地现状的分析,探究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4.乡村治理

20世纪90年代以来,乡村如何实现有效治理一直是学界探讨的重要问题。在新时期,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许多学者肯定了乡村治理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提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方法论(何阳等,2018),应转变传统乡村管理模式,通过乡村治理转型推动乡村振兴(张新文等,2018)。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治理面临的问题及破解路径研究受到许多学者关注,张会萍等(2019)认为阻碍乡村治理进程的问题有:乡村治理机制不完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到位、乡村文化教育问题突出等方面,并针对性提出建构乡村社会治理多重机制、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视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等措施;李民梁(2019)提出目前基层治理面临着村级会议村民召集难度大、村干部选举把关难度大、村干部与村民纠纷化解难度大的三大难题。还有一个研究比较多的主题是关于乡村振兴视角下的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多数学者认为新乡贤的具体功能表现在:引领乡村道德水平建设、为乡村经济建设提供智力资金支持、缓解官民直接冲突起到沟通纽带作用、促进基层自治组织发展(杨琴等,2017;王文峰,2016)。但在发挥其作用的同时,也需注意当前新乡贤参与机制存在一些问题,如立场不正、蜕变腐化、滥竽充数等自身问题(彭瑞康等,2019),监管制度不健全导致滥用权利等制度问题(吴立衡等,2019)。

5. 城乡融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者始终关注城乡关系研究,并形成较多研究成果。当前,城乡融合发展成为新时代城乡关系的重要抓手(翟昕,2020),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相关研究进一步增加。对于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关系和内涵,何仁伟(2018)认为二者互为支撑、相互作用,城乡融合可畅通城乡资源双向流动渠道,发挥城市向乡村的涓滴效应, 推动乡村振兴的实现;乡村振兴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系统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陈丹等(2019)也提出实现城乡融合的关键要坚持乡村振兴与城镇化双轮驱动、农村农业发展的“优先性”及精准扶贫,从而塑造新型城乡关系。关于城乡融合促进乡村发展,一些学者也注意到当前存在的问题,付翠莲(2018)以温州市为例,分析城乡融合过程中面临着城乡一体规划缺乏、户籍人口城镇化滞后、基础设施发展不均衡、城乡就业压力增大、生态环境污染等困境。此外,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城乡融合相关研究中,学者还较多关注城乡发展水平测度和特色小镇建设方面研究。

四、结论与趋势展望

(一)结论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法,以CNKI数据库收录的2015~2019年乡村振兴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选取UCINET,NETDRAW为主要研究工具,从时间序列分布、文献作者分布,期刊来源和研究机构情况、关键词共现分析及可视化分析等方面梳理和分析乡村振兴领域的研究现状,结论如下。2015~2019 年的五年间,2015~2016 年论文数量增速十分缓慢,2017 年10 月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学术界对乡村振兴的研究热度迅速提高,乡村振兴领域研究文献急剧增加。郭晓鸣、郑凤田、王巍研究成果较多,刘彦随、廖彩英、叶兴庆、刘合光文章被引用次数较高,郭晓鸣、贺雪峰、陈锡文、黄祖辉发文数及文章引用数排名均靠前。以上作者构成乡村振兴领域的核心作者群。载文量排名前十的期刊知网所属专辑以农业科技、经济与管理科学、社会科学I辑为主,反映研究期刊的学科分布特点;乡村振兴领域文献分布广泛,集中度有待增加;载文量靠前的期刊层次和影响因子普遍较低,研究质量有待提升。高校和科研院所是乡村振兴领域的主要研究机构,且主要分布在东中部地区。分析词频显示,乡村振兴、“三农”工作、路径及对策、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乡村治理、农村、城乡融合出现较多,构成主要研究热点;利用凝聚子群对高频关键词分类得到当前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四方面:乡村振兴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乡村振兴理论相关及实现途径,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导向及总要求,乡村振兴实现主体及农业制度;高频关键词共线网络知识图谱显示,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战略、“三农”工作、精准扶贫处于网络中心位置,是学界研究重心,乡村旅游、城乡融合、乡村治理、路径围绕在中心周围,也属于较重要研究内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传统村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基层党建是领域内较边缘的研究主题。

(二)趋势展望

1. 发展趋势

(1)研究方法更丰富。在研究初期文献采用的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较少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数据更丰富,构建数理模型开展实证分析的研究增长迅速,定性与定量结合法广泛用于领域排前的研究中。(2)研究内容更具体。相比于研究初期较多文章围绕乡村振兴的总体战略解读,当前学者研究侧重点逐渐转向乡村振兴具体方面的分析,如产业兴旺,美丽乡村建设等相关概念及乡村振兴视角下的精准扶贫、乡村旅游等热点;(3)研究涉及的学科交融更强。当前学者对乡村振兴的研究视角呈现多元化趋势,除农业经济学科外,还涉及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

2. 未来研究方向

(1)乡村振兴新兴概念的深入探讨。未来的研究热点包括乡风文明、农村人居环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一些伴随乡村振兴提出的新兴概念,这些概念研究体系尚不完善且成果较少,但研究热度持续增加,深入研究具有很大价值。乡风文明建设中的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如何切实推进及实用的乡村规划研究,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体系完善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是未来一段时间乡村振兴领域的研究热点也是难点。

(2)传统研究与乡村振兴的结合与创新。我国对产业融合的研究始于20世纪八十年代,对农村金融的研究最早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合作社的研究更是自民国至今已超过百年历史。这几方面的研究比乡村振兴要早很多,体系也相对更成熟,但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使这些研究再次迸发出强大生命力。学者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找到研究创新点,如乡村振兴视角下的合作社规范治理与利益联结机制研究、农村金融改革与制度创新对乡村振兴的助力等也是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

(3)乡村振兴在各地区发展模式的探索。近几年,许多学者梳理国外乡村振兴的研究成果,积极借鉴国外乡村发展的经验教训,这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及实施提供重要启示,具有一定借鉴价值(苗薇薇等,2018)。但各国农村发展差异性较大,我国东西部跨度较大,国内各地区乡村的自然条件、文化历史、乡村发展水平等方面也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因此,乡村振兴的具体实施应避免走入同质化、生搬硬套的误区,继续探索适应地区特色的乡村振兴区域发展模式很必要。

(4)“互联网+乡村振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互联网为农业农村发展带来众多机遇,“互联网+乡村振兴”是未来必然要受到重视的研究方向。“互联网+农村电商”推动传统农业发展模式转变,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陆峰,2018)。“互联网+教育扶贫”借助现代化教育平台解决传统支教空间与时间的限制,提高教学效率和丰富性(龙玲等,2018)。“互联网金融” 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方式,对破解农村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加强金融有效供给(刘刚,2019),支持“三农”发展意义重大。但目前互联网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今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完善互联网功能,更快地助力乡村振兴,加强互联网和乡村振兴的深度有效融合,是未来重要研究方向。

猜你喜欢

发文文献精准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精准扶贫二首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