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的初心与教育的歧路

2020-11-15刘显刚

民主与法制 2020年30期
关键词:钟芳蓉功利化名校

刘显刚

一年一度的高考季刚刚落下帷幕,虽说疫情的阴影还在头顶盘桓,却依然无法浇灭考生、家长乃至全社会的热情。同往年一样,从考试到放榜再到录取,一幕幕人间悲喜剧次第上演,令人唏嘘,更令人深思。

考得好的,有甜蜜的烦恼。湖南耒阳留守女孩儿钟芳蓉,在今年高考中取得了676分、湖南省文科第四名的优异成绩,从学校到家乡都一片欢腾,很多人一脸羡慕,一致认定钟芳蓉从此将“携手百年名校,走上人生巅峰”。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到了填报志愿之时,钟芳蓉虽然填报了北大这一百年名校,却选择了考古学这一相当冷门的专业。一时间,各种失望、不解甚至冷嘲热讽纷至沓来,有人甚至以颇为恶毒的口吻指责:“小地方的留守儿童,啥也不知道……乱填志愿。”

分数不那么理想的,同样面临着社会的压力。南京一中是当地推行素质教育改革的名校,但因为今年高考的高分段考生数量不多,遭到愤怒的家长围攻。家长们指责“高分进校,低分高考”,认为都是现任校长搞素质教育、不狠抓学习酿下的“苦果”,并点名要求校长下课。为了平息家长们的怒火,南京一中校方无奈低头“认错”,并发布了大幅度偏向应试教育的整改措施。

上举事例,不过是今年高考季的两朵小浪花。然而,折射出高考制度乃至教育本身的异化与困境、巅峰与疯癫,凡此种种,都值得教育部门和全社会加以认真对待和理性审视。

钟芳蓉的选择,让不少人大呼意外。然而,正是这些大惊小怪的人,也许忘记了高考的本质意义。高考的“初心”,是让学子有机会选择心仪的高校、专业,实现人生的理想,而不是过上别人眼中富贵加身的“理想人生”。而南京一中的困境,所折射的也不仅仅是素质教育在“高考分数”这个硬指标面前的苍白无力,更是应试教育强势不减、教育改革阻力重重的最新例证。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历史气候”。诸如钟芳蓉、南京一中所遭遇的风波,事实上暴露了我们身处时代的某种病态。而这种病态,一言以蔽之,正是转型期中国社会在整体意义上所面临的“功利化倾向”挑战。

也是从这个意义而言,教育的功利化病症不过是全社会功利化氛围的一个缩影。正是在“功利”这一指挥棒下,许多人遗忘了高考的“初心”,也不再关心教育的原本目的应当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养成。许多人所念兹在兹的,是“变身高富帅,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是“一朝鲤鱼跳龙门,从此快活加逍遥”。在这种实用主义的功利观念驱动下,高考也好,教育也好,都难免遭到异化、走上歧路,蜕变成为单纯追逐“成功”的敲门砖。

令人欣慰的是,尽管钟芳蓉、南京一中等陷入了争议风波,但争议本身就足以证明,我们的社会并没有臣服于功利化的压力。应当庆幸,面对各种浮躁的侵袭,仍然有钟芳蓉这样的考生敢于坚持无关功利的梦想,而她的这份坚持,也得到了考古学界的“团宠”,得到了社会舆论的普遍声援;同样,诸如南京一中这样的名校也没有忘记教育的初衷,没有放弃素质教育的努力,尽管举步维艰甚至被迫道歉,但社会上也不乏支持、力挺的清明声音,认为分数并非绝对正确,影响单一考试成绩的因素很多,素质教育与高考分数之间既非此消彼长,也完全有可能和谐共生。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今年高考季围绕钟芳蓉、南京一中所引发的热点争议,足以警示全社会,无论是教育制度的设计者、教育的主管部门,还是社会大众,都应该对遭遇功利主义侵蚀的教育现状保持足够的警惕,进行必要的反思,并时时谨记高考乃至教育制度的初心。唯其如此,才能呵护坚持人生梦想的钟芳蓉们,才能善待践行教育初衷的南京一中们,也才能孕育出更多“仰望星空”、追逐“诗和远方”的受教育者。而这样的教育果实,也正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不是吗?

猜你喜欢

钟芳蓉功利化名校
名校介绍
钟芳蓉:被全国考古圈宠的女孩
我选择考古,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钟芳蓉放弃“钱途”选择考古引热议
解决大学生入党动机功利化的创新机制研究
追求一流大学建设不能功利化
当代中国大学教育功利化及其主体性失落
对“无功利化阅读”的思考
赶集挑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