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走向关乎国家命运
2020-11-15本刊编辑部
站在历史的任何一个时间点上,文化发展都可能面临两方面的选择。一方面的选择是,从历史经典中寻找现实的合法性,目的是通过重组文化的秩序,来构建现实的政治秩序。这种情形下,文化往往具有排外性和伐异性。另一方面的选择是摧枯拉朽,抛弃一切传统,拥抱外来的一切。实际上,这两方面的选择都会使文化走向极端,都是不可取的。
西汉董仲舒“独尊儒术”目的是,以自己的方式诠释儒家经典,建立儒家正统,最终为大汉帝国构建了政治意识形态。然而,此举把其他百家思想作为“异端”而清除,这显然是对文化的极大伤害。在安史之乱以后,为了恢复大唐政治秩序,韩愈建构了一个所谓的儒家正统,即自尧、舜、禹至汤、武、周公而至孔、孟,孟子之后无人承继。如果说韩愈是构建一个“正统”的儒家思想脉络的话,朱熹则是以“我注六经”的方式诠释了儒家经典,从而构建了官方意识形态的合法性。这是第一方面选择的情形。
第二方面选择的情形则需要考察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文化命运问题。鸦片战争使中国的民族意识觉醒,同时也推动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省。此前,中国传统士大夫文化自负感非常强。鸦片战争失败后,林则徐、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后来的洋务运动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表明“中”“西”对等的“世界观”开始形成。甲午战争以后,维新变法运动第一次对两千年来的君主专制政体进行了制度反思,提出了制度再造。虽然失败了,但向西方学习制度的思想被资产阶级革命派所传承,最终导致了君主专制体制解体。然而,中国并没有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随之而来的是北洋军阀混战,由此触发了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陈独秀等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落后性进行了更加彻底的反思和批判。
不过,中国文化的发展在后一种选择过程中,变得更加迷茫了。西方文化疾风骤雨,传统文化也从未退场。中国文化到底走向何处?如何理性看待传统文化?如何处理和西方文化的关系?这些关乎中国命运的文化选择的争论,从新文化运动以来至今,始终没有平息。
回到今天,经济发展越是迅速,越是需要人们思考文化到底走向何处的问题。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我们发现,中国越是发达的时候就越开放,文化也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因此,在现代化进程快速推进的当今中国,在文化发展上可能依然要坚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因为,这揭示了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