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江西省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0-11-14张静
张 静
(南昌师范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32)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江西省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作为内陆省份,开放型经济一直是江西省经济发展的一块短板。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国务院《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跨境电商在国内飞速发展。对此,江西抓住“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机遇,专门印发《江西省促进跨境电商健康快速发展工作方案》,提出“从战略高度推动出口升级,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随后,陆续在南昌、赣州、九江等地成立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产业园、物流产业集群等,完善跨境贸易基础配套设施,切实推进跨境电商在省内的发展。2017年,江西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已达422亿元。仅南昌市就有5000多家企业开展了跨境电商业务,从业人员达3万余人,交易额达103.18亿元。未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江西省跨境电商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江西省跨境电商人才需求分析
跨境贸易的飞速发展引发了人才的极度匮乏。《2019中国进口发展报告》显示,中国跨境电商人才缺口已达450万,并以每年30%的增速扩大。尽管国内高校每年都向跨境电商市场输送大批商贸类人才,可真正能够精准匹配企业需求的人才数量极少。《中国跨境电商人才研究报告》指出,17.6%的跨境电商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而剩下82.4%的企业虽然招到了人,但这些“人才”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这是因为跨境电商是一门交叉学科,兼具外语,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的特点,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跨学科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沟通和平台实操能力,对人才的要求极高。据调研,65%的跨境电商企业表示急需高技能复合型人才,而目前高校培养的人才知识面单一、实践能力薄弱,无法完全胜任岗位的要求。
江西省跨境电商企业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截至2017年年底,江西省共有电商企业9万余家,外贸企业3966家。未来,随着江西省对外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全省电商企业都将有机会“出海”。按一家企业需要2-3名跨境电商职员,那也需要18-28万名人才。根据江西省统计局数据,当前江西省拥有普通高等院校103所,在校学生105万余人,其中,商贸类在校生约10.17万人,外语类在校生约3.12万人,与省内跨境电商发展所需的人才数量存在较大差距。在人才质量方面,大多数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都非常单一,无法满足企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要求。比如,外语专业的人才虽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却缺乏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专业知识;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虽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但外语沟通能力不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虽同时具备外语沟通能力和国际贸易专业知识,但又缺乏系统的专业实训,实践能力不足。虽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都开设了跨境电商课程,培养行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但由于江西地处内陆,相比较沿海城市而言,跨境电商起步晚,人才培养相对滞后。省内103所高校中,目前仅10余所高校开设了跨境电商课程,而开设了跨境电商课程的高校又面临着缺乏科学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体系、师资力量薄弱、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不足等问题,导致省内跨境电商人才在数量和质量方面均达不到行业发展的需求,以高校为核心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迫在眉睫。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江西省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如今,江西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已基本实现全覆盖。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省内多所高校,如南昌师范学院、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等已开设了跨境电商专业方向,并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为省内跨境电商企业输送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如南昌师范学院与武汉他拍挡网络科技公司合作开展的“Shopee跨境电商订单班”,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与eBay平台合作开办的“eBay跨境电商冠名班”等都已培养出一批优秀的跨境电商人才,在江西各地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然而,仅靠各类订单班培养的人才数量极为有限,且质量不等,难以满足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要培养大批优秀的复合型人才,需要江西省政府、跨境电商企业、高校通力合作,构建一套面向区域经济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为导向,推进跨境电商专业建设
1.设立跨境电商专业
2019年,教育部正式将跨境电商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专业目录,意味着跨境电商将能以独立的专业身份进行招生。而此前,跨境电商只能作为商务英语、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等专业下的一个特色方向而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如今跨境电商已然独立,江西省高校要积极申报跨境电商专业,并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确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目标,设置多维度课程体系,培养知识结构完整、实践技能丰富的跨境电商人才。
2.构建多维度课程体系
调查显示,61%的企业急需业务型人才,23%的企业急需技术型人才,16%的企业急需管理型人才;82%的企业表示希望大学增设实践类课程。因而,高校课程体系建设应以人才综合能力培养为导向,重点强化业务实操技能。江西省跨境电商发展有其独特的地域特征,要满足省内企业对人才的要求,高校要依据江西省经济发展特点,构建多维度的课程体系。具体可分为四大模块:通识教育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实践拓展模块,如表1。
(二)坚持“内培外引”相结合,优化跨境电商师资队伍结构
1.以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培育“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
目前,江西高校的跨境电商课程主要由商务英语和国际贸易专业方向的教师承担。教师普遍偏年轻化,对跨境电商的理解多停留于理论层面,缺少行业工作经验。因此,高校要加强对青年教师实践技能的培养,组建一支既能开展理论教学,又能进行实践教学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各类跨境电商师资培训、学术研讨会,学习最前沿的行业动态和资讯;安排青年骨干教师分批下企业挂职锻炼,积累工作经验。等青年骨干教师队伍稳定后,鼓励教师组队创业,并积极吸纳学生到创业队伍中来,带动学生一起创业,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此外,高校还应跟省内各级跨境电商协会合作,通过协会的推荐,聘请其它高校跨境电商研究专家和企业技术骨干共同担任“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导师,指导教师进行跨境电商研究和创业活动。
2.聘请行业精英担任兼职教师,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
除了对内部教师进行培养外,高校还应与省内优秀的跨境电商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从企业聘请一批理论功底深厚,行业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和管理精英入校担任兼职指导教师,以真实的店铺为载体,带领学生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实训,为学生提供创业资讯与培训,创业竞赛辅导等,切实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业务素质。
(三)校企合作,构建“理论教学+校内实训+校外实习+自主创业”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1.对大一新生开展认知教育
新生入校之初,跨境电商专业负责人要为他们解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学习目标及未来的就业方向。学校还应邀请企业专家来校进行商务讲座,分享最新的跨境电商行业资讯,并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参观考察,了解商品产出环节和跨境进出口流程,增强对工作岗位的感性认识,尽早做好职业规划。
2.对大二学生开展专业实训
高校应建设校内跨境电商实训基地,积极引入各类跨境电商仿真实战平台,由校内“双师双能型”教师和校外行业精英共同带领学生开展平台实训。实训内容应涉及跨境电商交易全流程,包括寻找货源、装修店铺、上架商品、出单收款、包装发货、售后服务等。通过专业实训,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提高业务技能,积累实战经验,为今后的就业和创业奠定基础。
3.鼓励大三学生自主创业
高校应建立跨境电商双创基地,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必要的场地及设备。学校应为基地内的创业团队安排专门的创新创业课程,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团队指导老师,为学生提供技术支持和创业指导。此外,高校还应积极引企入校,将经营亚马逊、速卖通等主流跨境电商平台的企业引入校内双创基地,由企业导师带领学生进行“真实账号,真实货源,真实运营,真实出单,真实发货”全流程技能培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增强创业的信心。
4.组织大四学生进企业实习
江西省高校应在省内或周边地区发展一批稳定的、有资质的合作企业,安排大四学生进入企业实习,让学生体验真实的职场生活,全面提升业务能力,顺利实现毕业即就业的目标。
四、结语
本土培育是江西省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途径。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江西省政府、跨境电商行业协会、跨境电商企业等应积极支持江西省高校从专业建设、师资培养、实践教学等方面,构建具有江西特色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面向区域经济的复合型跨境电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