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横结肠脂肪瘤致反复肠套叠一例
2020-11-14王宁
王宁
肠道脂肪瘤属于消化道良性肿瘤,常见于结肠,其次为小肠。中老年比较多发,儿童发病率极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大多数无临床症状多偶然发现,仅有1/3 患者会出现肠梗阻、腹痛、肠套叠等症状。本例患儿以肠套叠反复发作就诊,腹部B 超、腹部CT 于左下腹部发现一肿物,术后经病理证实结肠脂肪瘤,临床上较少见且易忽视。
病例资料患儿,女,7 岁,3 年前曾发作间断腹痛,B超检查未见异常,未予特殊处理。现患儿主因阵发性腹痛入院,以左下腹为著,不伴恶心,呕吐,不伴腹泻,血便,体温不高。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7.25×10-9/L,CRP 正常。查体:腹稍胀,未见肠型及蠕动波,左下腹可及硬质包块,压痛阳性,肝脾未触及,肠鸣音稍弱。B 超提示肠套叠;左下腹实性肿块(横结肠近脾区可探及范围约4.1 cm×2.1 cm×3.41 cm 的肿物,动态下肿物隐约位于肠壁内(黏膜下层),向肠腔突入,肿物表面可见黏膜层及黏膜肌层回声(图1a、1b)。入院后急诊行空气灌肠术,患儿自肛管注气后,左下腹部可见“杯口征”(图1c)。继续灌入气体,可见“杯口”前移、消失,小肠充气。左中腹部可见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成功,予患儿禁食水,抗感染及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
图1 a)、b)腹部超声横结肠近脾曲可见均匀中等回声肿物,局部向肠腔内突入;c)腹部造影空气灌肠示左下腹部“杯口征”(箭),左中腹部软组织密度肿物影 图2 a)轴位CT 图像示左中上腹部横结肠曲脂肪密度包块(箭),CT 值约-107 HU,边界较清,局部向肠腔内突入;b)、c)CT 增强扫描轴位及冠状位图像,包块未见明显强化(箭),边缘轻度强化 图3 a)镜下病理标本(HE ×100),可见少量脂肪组织;b)术后肿物标本
两天后患儿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腹部B 超示左上腹腔实性肿物,同日行服盆腔CT 平扫及增强检查(肠道准备不够充分),CT 示左中上腹部可见脂肪密度包块影(图2),边界尚清,密度较均匀,大小约3.2 cm×2.1 cm×3.9 cm,CT值约-107 HU。
予患儿完善各项术前准备,一周内在全麻下行结肠肿物切除术,手术探查腹腔,横结肠脾区系膜缘浆膜下脂肪样肿物,向肠腔内延伸,并见肿物周围大网膜部分脂肪肿胀,打开肿物边缘结肠浆膜,分离肿物与周围肠壁,完整切除肿物并吻合肠壁。术后患儿病情平稳,病理回报镜下为少许脂肪组织,诊断为(结肠)脂肪瘤(图3),免疫组化:CD31(+),S-100(+),Desmin(-),LCA 淋巴细胞(+)。
讨论临床及病理特点:脂肪瘤是结肠最常见的非上皮性良性肿瘤,占消化道良性肿瘤的4%,儿童罕见,女性多见[1-3]。30%~70%发生于大肠[4],发病部位依次为盲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及乙状结肠[5]。患者发病早期多无明显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当肿瘤直径大于3 cm 时,称巨大脂肪瘤,此时症状明显,以排便异常为主,可伴腹痛或肠梗阻,少数合并肠套叠、肠穿孔或肠坏死[6]。多数学者根据脂肪瘤的生长方式及病理分为四型[7]:(1)腔内型(黏膜下型),脂肪瘤在黏膜下生长,突入腔内,为最常见的类型;(2)腔外型(浆膜下型)脂肪瘤在浆膜下生长,向腔外突出,也被认为其来源于肠脂垂;(3)壁间型(肌间型),瘤体位于肌间,少见;(4)混合型,一般向腔内外突出,多见于多发性脂肪瘤。本例患儿术后病理回报为黏膜下型,且肠套叠为此型最常见的并发症。
本例特点:患儿以肠套叠为首发症状,且有复发征象,入院前出现阵发性左下腹痛,于术中横结肠脾区浆膜下见脂肪瘤且直径大于3 cm,为巨大脂肪瘤,病理分型为腔外型。儿童结肠脂肪瘤发病率低,较为罕见,临床症状依肿瘤大小及位置不同,多以肠套叠为首发症状,临床上多结合临床特点及影像相关检查作出诊断。本例即以肠套叠为首发症状,且有复发,一般继发性肠套叠分为两种[8],一种为暂时性,另一种为不可复性,本例即为暂时性。腹部超声无创伤,方便快捷多为首选,本例患儿于超声检查时发现结肠脾区一肿物,于是行腹部CT 检查,腹部CT 可明确肿块位置,同时行密度及大小测量,并能明确血供情况及其与周围组织血管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