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血管平滑肌瘤四例MR 分析
2020-11-14王晓艳张焱程敬亮胡瑛王岸飞孟芳芳
王晓艳 张焱 程敬亮 胡瑛 王岸飞 孟芳芳
血管平滑肌瘤(angioleiomyoma,ALM)是一种良性软组织肿瘤,由成熟的平滑肌细胞和血管组成,原发性颅内病变非常罕见[1]。笔者回顾性分析4 例头部血管平滑肌瘤临床及MRI 表现,以提高对血管平滑肌瘤的认识,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病例资料病例1,女,35 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肢跛行1 年余,无感觉异常,口角向右侧稍偏斜。体检及实验室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MRI 表现:双侧侧脑室体部水平中线旁见团块状T1WI 呈低信号、T2WI 呈高信号影,DWI高b 值扩散受限呈高信号,病变以中线右旁为著,双侧侧脑室、第三脑室呈受压改变。增强后,病变可见明显强化,边界清(图1a~1c)。MR 诊断为脑膜瘤。
术中所见:肿瘤组织灰红色,质地坚韧,边界尚清,镜下分块切除肿瘤,切除过程可见其血供丰富,出血凶猛,边止血边进一步切除直至全切,术毕肿瘤切除满意。术中诊断为脑膜瘤。病理检查:大体观:灰红组织,切开切面灰白质软,切面呈海绵状。免疫组织化学: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 actin,SMA) 和钙结合蛋白 (calponin)阳性,结蛋白(desmin)为阴性,血管内皮细胞(CD34)阳性,S-100 阴性,Ki-67(1%+)。病理诊断为脑室血管平滑肌瘤(图1d)。
病例2,女,59 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上肢远端麻木1 年余,右手为重,加重1 个月余,程度较轻。体检及实验室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MRI 表现:右侧小脑半球、小脑蚓部见团块状T1WI 呈低信号、T2WI 呈高信号影,DWI 高b值未见扩散受限。第四脑室受压轻度变形。增强后病变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图2a~2c)。诊断为实性血管网状细胞瘤或血管瘤。
术中所见:肿瘤位于小脑蚓部,灰红色,质软,血供丰富,边界清,肿瘤基底位于后颅窝枕窦硬脑膜,分离肿瘤基底后分离与周边脑组织及血管的粘连后完整切除肿瘤,术毕肿瘤切除满意。术中诊断为血管网状细胞瘤。病理检查:大体观:灰白灰红组织,切面灰白灰红质软,外似有包膜,光滑完整。免疫组化:上皮膜抗原(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EMA)(-),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促生长 素抑制 蛋白受 体2(somatostatin receptor 2,SSTR2)(-),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platelet 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1,PECAM-1/CD31) (+),角蛋白(cytokeratin,CK)(-),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Ki-67(约1%),SMA(+),Desmin(-)。病理诊断小脑血管平滑肌瘤(图2d)。
病例3,女,48 岁。劳累后或休息不好后出现头痛5年,头痛呈间断性发作,左侧胀痛,严重时出现恶心呕吐。体检及实验室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MRI 表现:左侧鞍旁呈团块状T1WI 呈低/高信号、T2WI 呈高/低信号影,DWI 扩散受限不明显。增强后,病变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图3a~3c)。诊断为左侧鞍旁肿物。
术中所见:肿瘤组织呈灰黑色,质地较硬韧,有包膜,血供极丰富,沿包膜仔细分离全切肿瘤,术毕肿瘤切除满意。术中诊断为脑膜瘤。病理检查:大体观:灰黄灰红组织,切面灰黄灰红质中。免疫组化:CK(-),GFAP(+),S-100(-),EMA(-),CD31(+),CD34(+),Ki-67(约1%),SMA(+)。病理诊断左侧鞍旁血管平滑肌瘤(图3d)。
病例4,女,55 岁。右侧口角麻木不适半个月余,视物模糊,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后范围逐渐扩展至右下颌部。体检及实验室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MRI 表现:右侧鞍旁见片状T1WI 低信号,右侧颈内动脉C4 段及以远受推移。增强后病变不均匀明显强化(图4a~4c)。诊断为三叉神经鞘瘤。
术中所见:肿瘤完全位于右侧海绵窦内,切开右侧海绵窦上外侧壁见肿瘤呈红色、实性、质脆、边界清、包膜完整、血供丰富、不规则状,三叉神经一分支、动眼神经、外展神经被肿瘤包裹。予以分块切除右侧海绵窦内肿瘤,切除后见颈内动脉被推向海绵窦内侧壁并保留完整。术毕肿瘤大部分切除,仅残留向对侧海绵窦内生长的少量肿瘤,上述血管、神经完整保留。诊断为神经源性肿瘤。病理检查:大体观:灰白灰红碎组织。免疫组化:CK(-),CD34(+),SMA(+),Desmin(-),S-100(-),转录因 子(SRY-related HMG-box 10 protein SOX-10)(-),Ki-67(2%+)。病理诊断右侧鞍旁血管平滑肌瘤(图4d)。
图1 病例1,脑室血管平滑肌瘤。a)轴位T2WI 及b)DWI 高b 值,双侧侧脑室体部水平中线旁见团块状T2WI 呈高信号影,DWI 高b值稍受限,呈稍高信号,病变以中线右旁为著,双侧侧脑室、三脑室呈受压改变;c)增强轴位示病变底部明显强化,肿瘤的远端强化信号相对弱,呈“增强后火焰”表现,边界清;d)病理示血管较丰富,管腔通常呈圆形、并呈扁缩或扩张改变,平滑肌束分割血管腔道,平滑肌细胞杆状核,胞浆红,无异型性(HE×10) 图2 病例2,小脑血管平滑肌瘤。a)轴位T2WI、b)DWI 高b 值,右侧小脑半球呈团块状T2WI 呈高信号影,DWI 扩散不受限;c)增强轴位示病变呈明显不均匀强化;d)病理示血管周围或血管之间被成熟的平滑肌束分割,平滑肌细胞为杆状核,胞浆红,无异型性,可有少量成熟脂肪细胞(HE×10)
图3 病例3,左侧鞍旁血管平滑肌瘤。a)轴位T2WI;b)DWI 高b 值,左侧鞍旁团块状T2WI 呈高/低信号影,DWI 扩散不受限;c)增强轴位示病变呈明显不均匀强化;d)病理示平滑肌细胞杆状核,胞浆红,无异型性,可有少量的成熟脂肪细胞,成熟平滑肌束分布于血管周围或穿插在血管之间(HE×10) 图4 病例4,右侧鞍旁血管平滑肌瘤。a)轴位T1WI;b)DWI 高b 值,右侧鞍旁团块状等信号,DWI 扩散稍受限;c)增强轴位示病变呈不均匀强化,邻近右侧颞部脑膜可见强化,呈“尾征”;d)病理示平滑肌束分割丰富的血管,血管丰富,管腔通常呈圆形,平滑肌细胞杆状核,胞浆红,无异型性(HE×10)
上述4 例术后随访至今,均未见不适症状。
讨论1.概述和发病原因
血管平滑肌瘤(ALM)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软组织肿瘤,是发生四肢的良性软组织肿瘤,中年人好发,女性相对多见,常发生在四肢末端,多见于踝及腕部的真皮深层及皮下,其次是头颈部和躯干。较少发生在颅内较少见,Lach等[2]于1994 年报告了第一例,随后文献共报道12 例。发生颅内的病变,通常位于前神经轴、蝶鞍、后颅窝或颅骨。
ALM 发病的原因尚不明确,推测可能与轻度外伤、静脉淤滞、性激素水平改变等有关。通常认为其属于平滑肌瘤的一类,许多学者认为主要来源于静脉。肿瘤中偶尔肿瘤中出现小动脉及成熟脂肪成分,因而也有学者认为其属于错构瘤性质[3],但近来发现血管平滑肌瘤存在细胞遗传学改变[4]。
2.临床表现分析
ALM 临床表现常为非特异性症状,通常在肿瘤发生部位出现相应的症状。本组临床表现:脑室内肿瘤出现无明显诱因左下肢跛行口角向右侧稍偏斜;小脑肿瘤,出现双侧上肢远端麻木;鞍旁肿瘤,出现头痛、视力模糊、口角麻木、恶心呕吐。
3.分类及组织学特征
包括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5,6]。Morimoto[7]将肿瘤分类如下:(1)实体型,由致密平滑肌和丰富血管组成,体积较小,呈裂隙状,平滑肌束环绕血管与血管交错;(2)静脉型,缺乏致密平滑肌束,血管有不同大小厚肌壁;(3)海绵状型,由大量扩张血管通道和少量平滑肌束组成,不易与血管通道肌壁区分开。
组织病理学类似与发生于外周皮下软组织的ALM 类似:平滑肌束分割丰富血管腔道[8]。较为丰富的血管,管腔呈圆形,且呈扁缩或扩张。成熟平滑肌束多位于血管周围或穿插分布在血管间,平滑肌细胞呈杆状核,胞浆红,无异型性。可有数量不等的胶原成分,可见玻璃样变性、黏液变性、少量成熟的脂肪细胞。免疫组化平滑肌细胞表达SMA、Desmin 等肌源性抗体;Calponin 阳性。血管内皮细胞CD31、CD34 阳性。Ki-67 低表达。不表达上皮、胶质等抗体如CK、EMA、GFAP、S-100、紧密连接蛋白1 抗 体(anticlaudin 1)和抗黑素瘤特异性单抗(human melanoma black-45,HMB-45)。大多数ALM 经常规HE 染色可诊断,免疫酶标检测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9,10]。
4.高场MRI 表现分析
肿瘤在T2WI 和T2-FLAIR 上呈高信号,T1WI 上呈等信号,DWI 上呈混杂稍高信号。注射钆剂后增强扫描呈火焰样局部增强。“增强后火焰”似乎从肿瘤底部升起,但并没有到达肿瘤的远端。MRI 可见硬脑膜“尾征”[11]。结合本组脑室及小脑半球病例MRI 平扫表现为T1WI 呈低/高信号,T2WI 呈高/低信号影,内可见点状及条状短信号;DWI 呈等/稍高信号;有占位效应,邻近组织受压,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不均匀强化。
3.0T MRI 设备相比较常规1.5 T MRI 设备而言,在科学研究及临床检查应用等方面均具有较多优势[12]。因其具有高磁场强度,优势是图像具有高信噪比和高分辨率,图像信噪比呈明显增加。在临床的中枢神经系统和骨关节系统疾病诊断应用中,其优势较为突出,显著提高临床疾病的诊断符合率,较清晰显示解剖细节结构,对疾病的诊断有较为重要临床意义[13]。
5.诊断体会
ALM 的鉴别诊断包括颅内其他实性病变,如:(1)多发性胶质母细胞瘤,是浸润性高级别胶质瘤,常伴有坏死、囊病,具有高增殖能力及高代谢,病变内无血管结构,GFAP阳性。(2)动静脉畸形,由动脉、静脉和异常连接的通道构成的病变。(3)血管纤维瘤多见于青少年,多发生于十几岁男孩,发生于鼻咽部。其血管成分丰富,但无平滑肌(CD34阳性,SMA 阴性)。(4)原发性颅内肌周细胞瘤,更少见。有纺锤形细胞,明显的同心血管周围生长的趋势[14]。Desmin抗体为阴性。可能与ALM 有相似的组织学特征,都有扩散的血管结构、肌样细胞。(5)血管瘤型脑膜瘤,发生部位是脑膜内的蛛网膜颗粒分布区,瘤内大小不一血管、管径小至中等、管壁厚薄不均。瘤细胞为多边形,在血管周围分布,漩涡状排列偶见,有时可见脑膜瘤特异性的核内假包涵 体[15]。
颅内ALM 的生物学行为是良性的。目前该肿瘤MRI主要表现为:大小不等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团块状肿块信号,呈T1WI 等或低信号,T2WI 明显高信号,瘤周水肿少见;增强扫描一般为火焰状,部分呈不均匀强化。但由于颅内ALM 病变含有丰富的血管组织,尤其当肿瘤病变邻近血管如大动脉及静脉窦时,手术切除的困难程度增大、风险也增加。通过加深对本病的认识,做到早期明确诊断,充分做好术前准备以减少术中风险,取得更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