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珐琅艺术品文化发展沿革

2020-11-14张玉安

天工 2020年5期
关键词:釉料景泰蓝珐琅

文 张玉安

《福泽天下》

当代日本建筑师筱原一男说:“传统是出发点,而非回归点。”另一位建筑设计大师安藤忠雄说:“拥抱历史,我们需要分析;拥抱未来,我们需要创意。”对于传统工艺来说,在保持其“核心技艺特征”的基础上,坚持手工制作技艺,产品设计随着时代审美的变化而进行纹样装饰的创新设计,材料工艺等同样也可以进行创新应用,以顺应当今世界艺术潮流,创作出更高的艺术精品。

一、“珐琅”一词的由来

珐琅又叫“发蓝”“佛郎”,其实又叫景泰蓝,是由中国隋唐时期古西域地名佛菻音译而来。在中国古文献典籍中,东罗马帝国又称佛菻。由于当时东罗马帝国和西亚地中海沿岸诸多制造的搪瓷嵌釉工艺品称为拂郎嵌、拂菻嵌或佛郎机,简化为拂菻、发蓝,后来又称为珐琅。1918—1956年,搪瓷和珐琅在含义上是共用期,之后两者的特指含义有了区分,搪瓷多是指家用器皿,珐琅是指带有艺术品性质的作品。简单地讲,搪瓷的工艺粗糙、卖相平庸,珐琅是精美的、具有艺术性,看了后让人赏心悦目。珐琅工艺所用的釉料是由石英、长石、硝石以及碳酸钠等硅酸盐类原料加上金、银、铅的氧化物经过熔炼、研磨而成,将其涂在金、银、铜质器物上,经过烧制形成不同颜色的釉质表面,不仅起到防锈的作用,而且还能达到装饰的效果。

二、珐琅(景泰蓝)制品的历史渊源

从出土文物看,商代已经有了类似珐琅质的铜镶嵌制品。出土的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越王勾践的箭柄上就有蓝色的琉璃装饰,在河南伸辉县发掘出土的文物中,有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的青铜器,其中有银嵌金、银丝纹的车辕饰物和银嵌玉琉璃的带钩。1968年,在河北省满城县出土的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3年)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发掘出的錾金银嵌铜壶,通体饰满蓝色琉璃,与后来的景泰蓝十分相似。其实,琉璃、瓷器上的釉料在化学成分上同珐琅釉料均属于硅酸盐一类。日本正仓院藏有中国唐代(公元618—907年)铜镜,大材西崖著《中国美术史》述及此镜时说:“彩釉背者,于铸凿花纹之介。填彩釉于其间,而窑化之。”这种制作过程,与后来的雕錾铜胎珐琅大致相同。

关于珐琅工艺,普遍认为由阿拉伯地区直接或间接传入中国。阿拉伯地区的珐琅制品传入中国分为两个阶段:唐代、宋代时期由阿拉伯地区制作珐琅器,通过丝绸之路,随货传入中国;而后由于蒙古人统治欧亚大陆,人口的迁徙与文化技艺频繁的交流,珐琅的制作技巧随着西方艺人传入中国。

明末清初孙承泽的《天府广记》中记载:“至内造如宣德之铜器、成化之窑器,永乐果园厂之髹器,景泰御前作坊之珐琅,精巧远迈前古,四方好事者,亦于市内重价购之。”据史料记载,乾隆四十四年(1779)除夕年夜饭,只有乾隆皇帝的餐具是珐琅,大臣及妃嫔全部用瓷器,可见当时珐琅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同时,珐琅是紫禁城皇家宝库中最神秘的珍品。铜胎掐丝珐琅器的制作在景泰年间得到了巨大发展,尤其是蓝色釉料有了新的突破,当时有红、浅绿、深绿、白、葡萄紫、翠蓝等釉料颜色,而淡白微绿的天蓝、琉璃般凝重的钴蓝、蓝宝石般浓郁的宝蓝及多层次的蓝色都被用来作底色,产品烧成后宛如孔雀羽毛般清新雅丽、高贵华美,明朝这种孔雀蓝底色也由此变成了珐琅这种工艺的标志,形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珐琅制品。

景泰蓝的叫法非常晚,在《造办处活计档》中景泰蓝最早的文字记录并不是自景泰年间开始。明朝一朝都不称为景泰蓝,清朝的初年到了雍正年间有这样的记载:“雍正六年《造办处活计档》五月初五日,其仿景泰蓝珐琅瓶花不好,钦此。”至此国际称之为珐琅的工艺品,有了中国的名字景泰蓝并且传至今天。

国际上称为珐琅(Cloisonné),俄国叫恰克图,日本叫七宝烧,在国内叫“景泰蓝”,其实是同样一种工艺品。

(一)珐琅(景泰蓝)制品胎体种类

金属类:金胎、银胎、铜胎、黄铜胎、合金胎等。

非金属类:瓷胎、紫砂胎、玻璃胎、铝塑胎、石胎、木胎、脱胎等。

(二)珐琅(景泰蓝)制作方法

1.金属胎珐琅制作过程中可根据胎体不同,采用具体加工工艺,可分为以下几种制作方法:

(1)金或银胎掐丝珐琅;

(2)东欧和俄罗斯的金或银胎“恰克图”(一种镶嵌珠宝加画珐琅工艺);

(3)日本银胎七宝烧;

(4)铜胎掐丝珐琅;

(5)錾刻铸铜胎填釉珐琅;

(6)脱胎透明掐丝珐琅;

(7)铜胎花丝珐琅;

(8)铜胎画珐琅;

(9)铜胎机制珐琅;

(10)合金为基础胎的免烧掐丝珐琅。

2.非金属珐琅制作方法可分为以下两种:

(1)以瓷胎、紫砂胎、玻璃胎为基础胎体,采用绘画技法,低温烧制的画珐琅。

(2)以木板、石板、铝塑板、玻璃钢、水泥板等为基础胎的免烧掐丝珐琅。

三、珐琅(景泰蓝)制品应用范围

国际上珐琅工艺品主要有皇家、高级定制摆件、饰品、钟表、烛台、器皿等形式。

中国珐琅工艺品主要有皇家摆件、器皿、宗教用品、家具、钟表、银胎镶嵌珠宝加画珐琅恰克图、饰品、旅游纪念品、圣诞礼品、装饰装潢、私人订制艺术品等形式。

四、珐琅(景泰蓝)的发展

从古至今,珐琅在国际上都是权贵与上层社会的专属。珐琅制品制作人员少,多使用金银原料为基础胎,精工细作,品质精良。近几年,奢侈品品牌都热衷于珐琅元素,包括卡地亚、梵克雅宝和伯爵在内的众多著名品牌更是将珐琅产品的技艺和做工推向了极致。珐琅制品也在这个过程中重新得到了重视,因此珐琅制品正在向小而精的方向发展。

珐琅在中国明清时是皇家专属,随着皇朝的衰败,逐步走向民间,20世纪初至20世纪90年代以出口创汇为主。20世纪90年代以后,珐琅工艺从制作工艺、材料、质量、色彩以及图案上都有了极大的提高,在应用领域上从饰品、摆件、钟表、旅游纪念品、宗教用品,再到室内外装饰装潢、时尚文创、私人订制,乃至国家礼品等都有了极大的发展和创新。“艺术从来不是学出来的,艺术是活出来的,是从生命里成长出来的,随着生命的纬度向不同方向生长延展时,最终形成纷繁不同的艺术形态。”对于传统工艺来说,其依然还是传统工艺,还是非遗项目。借用网络流行语:“海底捞卖的不是火锅,是服务”,“江小白卖的不是酒,是故事”。珐琅要做的不是传说,是传承与创新。

现代中国珐琅(景泰蓝)想再次走入巅峰,真正进入当代世界艺术品殿堂,还要在继承传统艺术与技艺的同时,不断提高制作水平,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拓展更加广阔的运用领域,以博大胸怀吸收世界文化的精华,顺应当今世界艺术潮流,创作出更高的艺术精品、更精致的珐琅制品,才能够在世界珐琅艺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猜你喜欢

釉料景泰蓝珐琅
La eterna belleza del cloisonné chino
烧成工艺对Fe2O3-Al2O3-SiO2系多彩釉料呈色及显微结构的影响
珐琅工艺在珠宝首饰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雍正款珐琅彩蓝料山水图碗
乾隆款景泰蓝花开富贵 加座兽足天球瓶
一种抗菌陶瓷釉料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高透强化白陶瓷釉料及制备、使用方法
钟连盛:让景泰蓝薪火相传
珐琅器之画珐琅
景泰蓝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