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明清时期印钮的特征

2020-11-14谢麟贤

天工 2020年5期
关键词:雕刻师鬃毛雕刻

文 谢麟贤

晚明时期审美趣味高古奇崛,对古意极端推崇,如美术批评家漆澜所言,这个时期“浑厚雄壮的北方风格流传到南方,转而变为了轻巧玲珑的南方风格。而到清初,南方秀美的审美趣味又影响了北方宫廷印钮,这刚好是一个‘对流’的过程。清代宫廷印钮,在一定程度上,正是这种秀美、华丽的南方风格向北方的‘倒流’”。明代印钮偏浑厚雄壮,清代的雕刻则是一个由阳刚转为阴柔、浑朴转为华美的过程。

明代狮钮章

“明、清时代的印钮制作,是中国古代印钮雕刻的一个缩影。”为何明清印钮能够达到这样的高度?明清印钮有何特征呢?以下分享笔者对明清印钮特征的刍议。

一、明清印钮的线条特征

雍正时期的印钮作品,整体十分华美,螺旋形曲线纹大量出现,相较于明代的印钮作品,清代的印钮曲线增加了,并且增加了扭动感。明代印钮雕刻有一种岿然不动的静穆,而清代的印钮则为鲜花怒放,动感强烈,是一种盛世气象。从明代北方工的古朴、圆厚转为华美、流畅,极尽雕琢之能事。

由于寿山石材质柔而易攻,清代在制钮上运用了玉石、竹木牙角雕的一些技法,使得清代寿山石印钮在宫廷印藏中的形制更多样化,地位更独特。

经过认真研究中国古代印钮造型特点发现,汉唐时期古兽类印钮相对较少,常见的钮头以龟、瓦当等作为装饰,明代开始逐渐出现兽钮。

明代印钮形态、线条很奔放,但在工艺上还属较为粗犷的阶段。此时期的印钮,古兽动态极具韵味,线条的细节也许没有当今这么精致和流畅,但是整体气势和精气神十足,到了清代,古兽印钮达到了华美的高峰,这与康熙、乾隆等帝王喜欢印钮息息相关。据悉,“雍正在位严格来说只有13年时间,算上康熙末年,在位14年,5000多天,而雍正朝有明确文献记载的印章大概有8000件,也就是说,每天大约有一件半产生,雍正真的是狂热喜欢图章。后代皇帝乾隆、嘉庆、道光甚至清末,都在不断地取用、续用雍正朝的图章,或磨掉重用,或重新启用。”

因为帝王对印钮的狂热喜欢,制钮工匠因此花心思精心打造,明清时期出现了许多雕刻巨擘,耳熟能详的有杨玉璇、周尚均、董沧门。

清代印钮细节上很生动,在原有基础上,精工印钮出现了很多值得学习的作品,如“寿山石故宫回乡展”中的诸多印钮作品,线条值得玩味。在细细观察某个局部时会发现,那些线条总是恰到好处。明清印钮的线条服务于所要表现的局部,每一个线条都与要表现的部位相呼应,不同部位线条深浅不一样,整体或许不是那么流畅和连贯,但是每一个角度看又是合乎情理。明清印钮都是纯手工雕凿,因此有浓郁的手工味道,粗朴之间透露出古拙的美感,如古兽脊骨的凸起,不那么完美的线条,却组成了极有味道的形态。每一个转折,每一个弯曲,每一个停顿都耐人寻味,值得细细玩赏。当今的雕刻师技艺精湛、工具先进,所创作的古兽印钮线条极尽流畅,讲究线条行云流水,古兽转身有流畅的S形,但有时华美有余,韵味不足。那些流畅的线条背后只有一览无遗地枯燥,没有让人惊喜的停顿,深入研究就会发现手工古拙的味道难以复制。

二、明清印钮中古兽的特点

动物题材是明清印钮的重要主题。各种所谓“神兽”的人文动物不断衍生,这些神兽由不同动物的特征组合、变形而成,有的是战国以来的传统类型,早期神秘、威严的形象已经虚化,而转向祈祝吉祥的寓意,或者完全是以其艺术造型引起视觉愉悦。此时期的神话动物题材有麒麟、狮子、天禄、辟邪、獬豸、螭、龙、凤等,造型则竭尽巧变之能事。

此时期印章艺术进入辉煌时代,各流派不乏继承者,反映在具体的刀法上,都有其各自的鲜明特征。这时期的雕刻师很讲究刀法,强调“稳、准、狠”。认真观察明清印钮中古兽的鬃毛,会发现和现如今常见的古兽鬃毛有诸多不同之处。例如,常见的狮钮鬃毛,狮子鬃毛较多,卷舒处理差别很大。狮子毛发一般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卷发,另一种是顺发。鬃毛多以浅浮雕刻画,以圆刀为主,少用尖刀,阳面光滑顺手,珠圆玉润,灵巧可人。如今很多雕刻师所刻画的古狮毛发没有讲究,随意在背部开丝,明清时期的狮子鬃毛从鬓角处开始延伸出来。狮子在印钮中是喜闻乐见的题材,古人认为狮子不但可以辟邪,而且可以带来祥瑞之气,它是现实中存在的瑞兽,但是在艺术创作时,雕刻师往往加入了自己的理解进行艺术加工,并对狮子的细节加以提炼。

其他古兽头比较长和尖,而明清印钮中古狮的头部较扁平,眼睛、鼻子比较聚拢,挨得近,看起来没那么散,狮子的头部占身体的比例较小,眼睛则炯炯有神。明清的印钮讲究古兽的筋骨刻画,骨架上下刀更深。此时期古兽印钮重点在于突出古兽的气质,也就是精气神,古兽的一个回眸,足以震慑人心。

三、明清印钮中人物的服饰特征

明清时期流行另一类动物题材是围绕吉祥寓意,利用谐音来设计创作。如“童子洗象”,谐音“吉祥”,此时期,产生了诸多类似“童子洗象”和“番人驭象”的印钮作品,后来又有了“罗汉戏象”这一题材,戏象寓意万象更新。“象”多与祥瑞、平安等意思挂钩,又与“吉祥(象)”谐音,所以使用广泛,是妇孺皆知的题材,象鼻能吸水,水为财,因此象在民俗中与“财富”有紧密的联系。

在仿古雕刻过程中发现,明清印钮中的人物有着特定时期、特定地区的特征,如“番人驭象”中番人穿的是靴子而不是草鞋。那时期,南方小国进贡的“贡象”,都有与之随行的象奴,这些象奴既然来自异域,也就都是番人,皆是高鼻深目的形象,而不是一般的圆脸扁鼻形象,其与大象朝夕相处、片刻不离的情形使人印象深刻,故而不少雕刻中,有“象”就有“胡貌”的番人在侧。今天寿山石雕印钮上常常见到“番人驭象”这一题材,但是很多雕刻师没有注意到番人的脸部、服饰、鞋子等细节的特点。又如“童子洗象”中童子的服饰,也需结合明清时期服饰特征而进行创作。此外,“番人驭象”“罗汉戏象”等题材中,大象的眼睛、嘴巴、鼻子以及转身的瞬间动态都需与现实结合,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这些题材中的大象不是完全写实,而是经过艺术化的处理,尽量显示象的憨态可掬,因为象是美好的象征、美丽的生灵,不能雕刻成一般古兽那样怒目圆睁,而是凸显其单纯憨态的形象,创作时要突出故事感、情节感、呼应感。

明清印钮是中国五千年石雕艺术的一个缩影,它不仅充分运用石雕造型艺术中的表现手法,如圆雕、浮雕、透雕、阴线刻、凹面刻、减地平面阴刻等,而且还在 “方寸之地”,集雕刻、书法、绘画于一体,千姿百态,精巧之至,形成了一个非常独特的艺术世界。明清时期的印钮雕刻特点:线条直爽有韵味,古兽传神,眼睛、鬃毛等细节刻画虚实相间,并能把自然界的山水、花鸟丝丝入扣地融入印钮之中。现在一些仿旧的印章由于工具、材质、工艺的不同,往往造型呆板,雕刻流滑、破碎、繁乱,古朴典雅的艺术气息荡然无存。

猜你喜欢

雕刻师鬃毛雕刻
每一根鬃毛都有生命
每根鬃毛都有生命
每根鬃毛都是一种生命
鬼斧神工!日本雕刻师化果蔬为艺术品
秀发
On art
雕刻树叶
雕刻时光
高明雕刻师
捕捉独角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