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听觉元素的叙事建构分析
——以印度电影《调音师》为例
2020-11-14
印度电影《调音师》改编自法国同名短片,基于原影片悬疑性和创意性的前提,通过叙事手段演绎反转与精彩片段,制造矛盾冲突和悬念,增加了观众的心理期待值。同时,该影片中音乐、语言等优秀听觉元素提升了观众沉浸式的体验感,因此有必要深入挖掘《调音师》中的听觉因素,探究影片的叙事建构。
听视感知机制
电影环境中视觉并非单一、静止的图片,是在固定画框范围内的动态视觉效果,而听觉也并非单调的叙述语言,而是在音响、耳机内播放的复合三维声音。因此,在营造电影沉浸感时,可以借助视听感知机制围绕心理和生理两个层面进行研究。其中,心理机制能够利用听、视积极因素,使观众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填补电影听觉中的空白,加强其对于影片的思考。在受众思维器官、视觉器官之间构建神经连接,使受众通过视听引发想象,加强沉浸感;生理机制方面分析,人们观看电影时听觉会出现“鸡尾酒效应”(即双耳差异性)。由于电影播放环境不同,人们对于声音的感知具有差异性,使人耳可以有选择地完成听音过程。因此,《调音师》借助听觉技术类美学元素,围绕生理和心理多个角度充分应用自身技术特点,进而为人们营造沉浸式电影观看环境。
《调音师》中听觉元素叙事建构
音乐元素。一、与影片情节叙述相结合。(一)身份要素。在电影制作中,音乐可以被设置为身份符号融入叙事建构中。电影《调音师》的主角是钢琴家,而观众通过倾听电影中第3分20秒至4分40秒的音乐特写进而了解到钢琴家角色。当音乐声响起后镜头拉近,将钢琴演奏与电影故事情节相结合,展示主人公身份。同时,通过在电影内55个情节反转点内加入了压抑、急促、轻快、低音、高潮、沉闷等不同风格和节奏的钢琴曲,将主人公所演奏的钢琴曲融入影片中,借助音乐传达人物身份以及故事情节。
(二)情感要素。音乐可以被当作情感要素引入叙事建构内。在《调音师》电影中,《Nania Da Kya Kasoor》十分受到大众青睐,该插曲通过主人公演奏的方式贯穿全剧,和剧情紧密相连。同时,在影片中当主人公心理状态出现变化时,会在交接点设置契合变化情境的插曲,使观众更好地感受角色的内心变化和故事思想,该模式体现出音乐已经成为电影角色完成情感宣泄的大门。例如,在影片中甜蜜的恋爱能利用快节奏音乐表达,也可以隐喻主人公面对杀人犯时的无助与恐惧,因此音乐能够当作情感要素与电影叙事相结合。
(三)民族要素。在《调音师》内8分20秒到8分50秒是印度歌舞,主要借助影片内的电视进行展示,该艺术手法被称为“第二画面”“第二屏幕”,可以对歌舞完成间接表现。当电影镜头由年轻演员转移至中年演员时,电视声音调小、评论区解说声音调高,进而借助音量控制实现时空、身份转变。同时,该位置的印度歌舞并非流行音乐,而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古典音乐,将印度多元的民族元素科学穿插至电影片段内,使受众打破对印度电影的刻板印象,体会其民族文化,丰富电影内涵和叙事框架结构,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二、辅助叙事表达。若在电影制作和拍摄中将叙事节奏、影片画面、剧情内容与对应音乐科学搭配,可以发挥电影良好的传播效果。电影音乐在表达阶段的意义十分丰富和多元,能够淡化或强化内容表达、直抒胸臆、深化主题、渲染气氛。同时还可以引导影片叙事的节奏,突出音乐在其中的主体地位,起到辅助叙事的作用,具体内容如下:
首先,音乐表情辅助。《调音师》导演对于音乐具有独特的认知与理解,其将音乐与画面充分结合,实现二者的相互衬托,为观众带来听觉盛宴。比如,当主人公在泡咖啡时,镜头转向西米“鬼脸式”试探,该部分通过音乐重音、晃动的镜头抓住受众心理,借助音乐的突然变换发挥表情辅助功能。其次,在《调音师》1小时18分50秒的位置,当眼盲后的男主人公摸索证件要出门时,搭配低沉音乐加细密震动音。当主人公转身后,电影画面右侧晃到悬挂的虚焦床单,下一秒男主身后出现警察且床单变为实焦后,音乐震动音更加密集、音调升高,此时音乐处于高潮状态。因此,可以借助音乐元素的变化完成表意,使受众感受到镜头房间内的危机。最后,音乐表真辅助功能。在电影第18分40秒至19分39秒的位置属于音乐特写,此时男主人公正在苏菲餐厅内演奏钢琴,此时将口型、旋律、音乐特写、现场演奏、歌词等相互精准对应,可以使受众真实的体会到主角的演奏环境,突出表真作用。
音响元素。一、隐喻表达。音响同样属于听觉语言,可以为观影者创设真实的沉浸式、立体化视听环境,音响经过艺术处理能够有效发挥电影表意作用。例如,在《调音师》内,通过将音响进行艺术化处理,将其放置在特殊的情境内可以发挥表意价值,对电影画面完成隐喻表达。导演通过借助拍摄技术、相关创意,利用音响暗示、预示技术,含蓄地表达人物思想、人物性格、剧情内涵,进而在电影中放大动作音响、自然音响、机械音响。
例如,在电影开始阶段的第2分2秒至3分18秒的位置,放大了兔子吃草声、鸟叫声等自然音响;调高稻草人撞击头部、猎人举枪时的动作音响;加大玻璃破碎、汽车急刹、枪响等机械音响。这些音乐要素的设置不仅发挥了配音功能、提升真实感,还可以暗示电影基调的紧张感。同时,借助兔子和猎人之间的关系暗喻“猎人—猎物”联系,为后续剧情奠定基础。利用黑屏尖叫声、刹车声、枪响为观众留置悬念和想象空间。此外,在影片中曾多次出现音画错位形式,当主人公行走在大街上时,背景音乐是服务员与其讨价还价声,借助该模式打破规则,激发观众听觉情绪认知。
二、互文表达。噪音在日常生活中会令人们不舒服,但是该元素在电影制作中可以作为艺术手法进行适当添加。当前噪音元素被普遍应用于电影拍摄中,例如贾樟柯导演经常借助自行车、汽车、轮船、货车、榔头、电钻、搬运设备等噪音与电影情节充分结合。在《调音师》中应用噪音元素可以突出影片的文献性,具有两方面的优势:第一,噪音元素放大了影片中的悬疑特点。第二,噪音通过和画面充分结合,实现彼此互文,使视觉文本、听觉文本相辅相成、相互参照、相互关联,从而形成宏观、开放、完整的电影文本。借助噪音元素使观众可以借助噪音互文优势,围绕听觉、视觉等多个角度体会到影片中心思想。
比如,在《调音师》第1小时22分25秒和1小时22分40秒中,男主人公对于即将被割肾的情况完全不知,当听到注射“破伤风”疫苗时并未怀疑,而镜头直接切换至医生用针管抽血的一幕。此时,场景窗外响起刺耳的鸣笛音、火车开过的轰隆隆噪音,进而借助噪音引发观众的想象:第一,主人公并未脱身被人连续设置的“陷阱”,仍身处复杂的危险环境内。第二,渲染紧张的情境,借助平静日常的画面隐喻故事情节的复杂激烈。第三,为观众赋予“上帝视角”,向其传达角色不知但观众了解的信息,增加人们为主人公担忧的紧张感,并调动其想象力推断后续故事情节的走向以及电影的真实用意。
语言元素。电影中语言元素是指对白,属于影视类作品表达情感和立意的途径,具有输出关键信息、补全画面语言、递进叙事节奏的功能。同时,语言可以表达电影主旨,具有隐喻现实、彰显价值、暗示情节的作用,具体内容如下:一、想象表达。《调音师》中多个位置的人物对白彰显导演优秀的表达力,可以发挥观众的想象力。比如,在影片开始部分的对白:“What is life?It depends on the liver”。此处人们对于“liver”的理解存在差异性,部分观众认为其翻译为肝脏,与电影结尾肝脏形状的大树相互呼应,同时与剧情故事向契合。还有受众认为“liver”是生活者,将其翻译为:生活是什么?这取决于生活者自身。在影片中主人公假扮盲人找寻音乐灵感,却成了真正的“道德盲”。因此,将这句话放置在影片开始部分可以充分调动观众想象兴趣,进而引导其发出疑问:为何生命与肝脏相关?肝脏是否为电影主题?使大众带着疑问观看电影,充分调动自身感官体会故事情节,理解影片内涵。
二、现实表达。当观众观看影片后,会回想最初的问题:What is life?会发现影片内大多数人物形象并不乐观积极,其中包含杀人下毒者西米;假公济私、只手遮天的警察局长;迷信胆小、自私自利的出租车夫妻;由眼盲至心盲的主人公等角色。这些人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某些现象,隐喻社会现实。借助悬疑细节回答What is life?的问题,同时利用“It depends on the liver”做出回应,进而使观众体会到彼此尊重、和谐生活的价值,借助听觉因素实现叙事建构。
综上所述,印度电影《调音师》丰富了人物角色和故事情节,综合应用音响、音乐、语言听觉元素,升华影片主题、彰显电影的价值和立意,使观众通过沉浸式观看加强视听感知。加深人们对于影片的思考,使电影形成完整而独特的叙事建构,借助视听元素围绕空间和时间两方面为观众创设双重沉浸观看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