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在融媒体时代的创新发展研究

2020-11-14

声屏世界 2020年17期
关键词:时效性电视新闻受众

在融媒体时代,新媒体得到空前发展,新媒体的新闻专题节目更是一跃成为受众的新宠,这对传统的电视新闻专题节目造成了极大的冲击。面对不断提升的受众需求和媒体融合的深入发展,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必须加强创新和改革,坚定不移地提升内容和价值,优化节目制作和编辑,强化核心竞争力,才能增强融合传播效力,促进电视媒体获得长足发展。

我国电视新闻专题节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电视新闻专题节目是综合利用各种表现手法,周期性播出的节目类型。它是对某一重大的新闻事件或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或具有独特新闻价值的典型事件、典型人物、社会风貌、现象等进行深入探索和深度剖析的新闻节目。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可以分为典型报道、事件现场报道、重大事件深度调查等几种报道形式。过去,电视新闻专题节目普遍受到公众的欢迎,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电视媒体的融合改革,融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专题节目遭遇发展瓶颈,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

节目制作效率低下,时效性差。时效性是新闻的重要属性之一,尤其是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壮大,时效性越来越成为媒体间进行竞争的有力武器。但是,当前我国的电视新闻专题节目时效性远远达不到融媒体的要求,这一方面是因为专题节目多是立足于深度报道,而深度报道对新闻内容的深入挖掘采访需要一定的过程,这就导致事件发生后不能同步进行报道,时效性必然低;另一方面因为专题节目需要经过后期的文字、声音、图像的综合处理,这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无法像新媒体一样用简单的文字配合几张图片就可以发布。正是由于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制作较为复杂,时效性差,导致了收视率偏低。当受众已经在新媒体平台上了解到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后,新闻事件热度明显降低,受众必然再无兴致去等待收看电视新闻专题节目。

节目选题庸俗片面,导向性差。融媒体环境下,媒介平台越来越发达,受众接收信息的渠道明显增多,他们不再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被赋予了主动选择的权利。为了能够让多数受众选择自己,电视媒体往往要迎合受众喜好,专题节目在选题策划时为了抓住受众眼球多选择猎奇的、庸俗的、过度娱乐化的新闻题材,这些题材不仅对于受众用处不大,而且容易对受众的价值观产生不良影响,不利于主流舆论的引导。

节目内容雷同严重,新颖性差。在融媒体时代,移动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网络上信息发布门槛越来越低,新闻一发生就会迅速传播,尤其是重大新闻,更是诸多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这就使各电视台的新闻专题节目报道的内容几乎是一样的,缺乏区别,雷同严重。不仅内容重复度极高,甚至在栏目名称的处理上也是如出一辙,比如安徽台的《第一时间》和温州台的《第一时间》,缺少鲜明的品牌个性。

节目技术手段落后,互动性差。目前,我国大多数电视新闻专题节目仍然沿用传统的节目制作方式、思维模式和技术手段,首先描述新闻事件,再由当事人进行讲述,最后让主持人或者专家进行评论。这种平铺直叙的表现形式缺乏新意和变化,给人感觉高高在上,不接地气,与受众的互动几乎为零。长此以往,会让受众感觉到枯燥乏味,影响传播效果。而且制作手段的原始落后,没有新媒体元素,也会使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在与其他媒体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创新发展策略

融媒体时代,各媒体平台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受众对于新闻专题节目的诉求越来越多,对节目的质量评价标准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环境下,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必须针对自身弊端,探索新的发展路径,与新媒体优势互补,深度融合,使单一的媒体竞争变为多媒体的共同竞争力,才能给受众带来更好的新闻体验。

精选报道题材,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电视新闻专题节目要么是对重大新闻事件的追踪报道,要么是对重大成就的分析整合,要么是对重要问题的剖析综合,要么是对观念见解的论述,目的都是通过新闻事实引发社会思考,帮助公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各种社会矛盾逐渐增多,社会思想空前活跃,公众获知信息的渠道也十分广泛,在这种形势下,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的难度越来越大。新闻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必须在关键时刻积极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在题材选择上避免选择低俗、庸俗、离奇的内容,要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一方面配合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着眼新时代新发展,多选择正面、向上、感人的事件和人物进行报道;另一方面关心百姓需求,联系实际,多做促进公众具体问题解决的报道。

优化制作流程,提高节目制作效率。在新媒体以“快”取胜的时代背景下,时效性对于电视新闻专题节目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能够在第一时间报道有深度的新闻是专题节目提高收视率的重要途径。但时效性是电视新闻专题节目与生俱来的劣势,为了克服这一问题,必须从根本上优化节目制作流程,提高节目制作效率。首先,要改变过去各自为政的工作模式,建立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化发布的工作格局,资源共享,保障工作高效运行。其次,要根据不同专题节目的特点进行分类规划设计。对于时效性不强的专题新闻,如人物类新闻,可以充分策划制作,提高节目质量。对于时效性较强的专题新闻,如调查类、评论类,可以一方面利用新媒体平台抢时效,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节目预告或新闻事实,另一方面记者、编辑抓紧对新闻事件进行调查、核实、深入挖掘,后期加快对声画、文字的处理,把握时间形成完整报道,使新旧媒体间形成差异化互补。最后,专题节目在电视媒体播出的同时,可以根据新媒体平台特点分割、剪辑成独立的碎片化内容在新媒体渠道进行播放,做到优势互补。

注重选题策划,增强节目报道深度。现阶段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已经成为各电视台制作的常态性节目,若想在众多的节目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创新选题策划,增加报道的深度。电视新闻专题节目是媒介之间竞争的产物,它既有一般新闻“新”的特点,又有自己“专”的特点,它不是新闻事实的简单罗列,而是要有深度,具有丰富的思辨色彩,不仅要让受众了解新闻事件“是什么”“怎么样”,还要让受众明确“为什么”,内容详尽完整,能透过新闻表象看到本质,给受众以思考和启迪。因此,在创新发展电视新闻专题节目时,一要视角够“新”,要选取独特的切入点,在大众观点中另辟蹊径,增强节目特色。比如山东卫视的《调查》栏目,它以出镜记者调查采访的形式,探寻事件真相,关注社会热点,反映百姓生活,从不同视角对哈尔滨大火等进行报道,收视率多日稳居csm50城市同时段排名第一。二要视野够“大”。与消息类新闻节目相比,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时间容量较大,这就需要专题节目拓宽视野,在单一的主题内多角度、多层次地挖掘信息资源。三要典型够“精”。专题节目应该将深度报道的立足点放在典型上,选取典型事件、典型人物,给受众带来启迪,引发强烈共鸣。四要内容够“深”。在节目制作过程中通过整体策划,深入采访、调查,获取大量第一手资料,对新闻事件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价。比如央视的《共同战“疫”》专题节目,深入疫情现场,聚焦疫情防控,15小时不间断播出,引导广大受众增强抗击疫情的的信心和决心。

创新制作手段,提高节目互动性。融媒体时代,单一的表达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必须融入新兴的技术手段,对内容产品进行多元化呈现,才能吸引更多受众。一是综合运用新媒体技术,如虚拟现实、动漫、图解等技术,以增强节目效果。例如广东卫视的《财经郎眼》节目,经常运用虚拟现实技术,直观再现经济数据效果图,让枯燥乏味的数据变得形象生动。二要充分利用短视频。随着5G时代的到来,短视频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主要传播内容。将专题节目进行短视频形式的二次制作,能够使其更符合网络传播要求,符合互联网上碎片化的阅读方式。比如安徽广播电视台的《新闻第一线》节目,就是将交警部门或者网友提供的事故监控视频进行剪辑制作,违章行为和冲击力强的画面相结合,将四到五个短视频编辑成为一期内容,通过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和新闻客户端进行发布,不仅增加了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融媒体属性,也拓展了节目的传播空间。三要充分提高节目的互动性。一方面,引导受众在新媒体平台上与节目工作人员进行交流互动、点评,提出看法意见,提升受众对于节目的忠诚度;另一方面,节目组应该从受众的反馈意见中汲取营养,调整节目的策划和方向。

结语

综上所述,融媒体时代,面对全新的行业融合发展态势,电视新闻专题节目不能裹足不前,而要审视、反省自身存在的问题,创新优化思维理念和制作手段,提升产品内容的核心竞争力,在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中凸显传播优势,获得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时效性电视新闻受众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试析如何确保新闻采访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荷载预压加固吹填土时效性研究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浅谈如何提高兽医防控的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