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影·挑战·生存
——当下艺术电影的生态扫描
2020-11-14吴晓钟
吴晓钟
(福建师范大学 传播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
在媒介生态的理解中,生态是媒介内的各种要素,媒介间、媒介与环境间的相互制衡而形成的结构。按生态学的整体性原则,每种样态都应获得同等的“生存资本”。多样性、平衡性、进化性、可持续性亦是电影生态的应有之义。在种种权力关系的纠葛所导致的电影生态的偏移变异下,艺术电影生态的拓大、显影与不平衡现象此起彼伏。然而生态的变异,恰恰是媒介生态的一种正常态。艺术电影作为电影生态系统中层次多元化、生物多样化的生态元素,对其生态状况给予扫描,是维护电影生态自我调节的必要手段。
伴随着电影市场观众人群的壮大,不同审美取向的观众提出了不同的需求。自艺术电影放映联盟成立以来,施展的舞台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与拓展。约10年前,彼时的艺术电影票房仅于千万元的量级徘徊。近几年已接连出现多部票房在亿元量级或更甚的影片,有如:刁亦男的《白日焰火》实现首次破亿;吴天明的《百鸟朝凤》收获8000万元票房;郭柯的《二十二》获1.7亿元票房,创纪录电影的新高;毕赣的《地球最后的夜晚》再创2.82亿元的新高。虽然艺术电影的市场空间有一定的穹顶,但“亿元俱乐部”的队伍无疑在壮大之中。
市场的回暖绝非偶然,这与行业的整体高速发展及观众审美的提高不无关系。这几年,中国电影资料馆的艺术影院一度成为京城迷影人群的一处文化地标,每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以及北京国际电影节也俨然成为亮丽的文化风景。伴随着呼声,2016年10月由中国电影资料馆牵头,联合国内主要电影院线、网上售票平台等多方力量,发起的长期放映艺术电影的组织——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简称“艺联”)挂牌成立。几年来艺联先后策划、发行了众多优质的艺术电影,并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截至2019年4月,艺联已有3222家加盟影院、3795块银幕加盟,势头渐好。
一、显影:多元的创作生态
电影生态本身是隐性的,电影创作则是电影生态的显性显现。统观当下艺术电影的创作生态,在市场状况、艺术探索与文化表达方面都是纷繁多元的,充分显影出富有活力的创作态势。
(一)市场状况
从创作的市场状况来看,亿元票房量级之上下已成为新的收益标杆。《地久天长》票房为4471万元,是有口皆碑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的6432万元,是娄烨导演的个人新高;贾樟柯的首部院线电影《山河故人》收入3010万元,《江湖儿女》则收入9000万元;艺联专线引进的《三块广告牌》为6498万元,《波西米亚狂想曲》的9801万元已逼近一亿;《地球最后的夜晚》的2.82亿元再创了票房新高,资本的介入给艺术电影的发行铺就了新路……但仍然存在诸如高开低走、断崖式下跌、叫好不叫座等现象。如艺联专线放映万玛才旦的《撞死了一只羊》,只收获1000万元票房,《平原上的夏洛克》则不足千万,《冥王星时刻》更不到百万。短时间内期待艺术电影的票房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不切实际的。于是,多元化的市场开拓,是已然出现的一种应对策略。现已出现网络院线、虚拟院线,作为规避商业风险的办法。国内最早涉及此域的是爱奇艺,如2017年的《北方一片苍茫》就与艺联采取了线上线下同步发行的办法。其他类似的还有《狗十三》《四个春天》《八月》《春江水暖》《春潮》等,都取得较好的效益而开辟出新的市场空间。还出现另一种分众发行的观影组织模式,如大象点映的《摇摇晃晃的人间》《天梯:蔡国强的艺术》等,这种基于网络思维的C2B(Customer to Business)模式,平均上座率可以确保在80%以上,亦为多元化的尝试。
(二)艺术探索
自《白日焰火》打破艺术片无法卖座的魔咒以来,越来越多艺术电影登陆主流院线,以种种有意味的形式与风格建立起针对现实与艺术的独特抵达。毕赣的《路边野餐》从颇具匠心的42分钟长镜头里的贵州,步入《地球最后的夜晚》构建起的新颖叙事结构;万玛才旦的《撞死了一只羊》则醉心于梦与镜像的营构;刁亦男的《南方车站的聚会》将黑色电影“接地气”地施以类型化;李睿珺从“土地三部曲”中独辟蹊径的影像,延伸至《路过未来》中现代都市的诗意镜语;张杨的《冈仁波齐》则纪录式地表现了藏人的转山经历;更有大量的佳作求索于诗意传统的接续与革新,如《长江图》《清水里的刀子》《罗曼蒂克消亡史》《不成问题的问题》《八月》《大象席地而坐》……这些艺术的实验与摸索也许利弊相生,却共同构成了艺术电影奋发前进的审美新景观。
(三)文化表达
当下的艺术电影不再执拗于个人的自我言说,着重揭示于人与社会的复杂关系。鹏飞的《米花之味》,以留守儿童的小故事透视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变革;郭柯的《二十二》中的老人在平实生活段落中获得了独立的身份和尊严;邢健的《冬》缘起于空巢老人的新闻报道;张大磊的《八月》与董越的《暴雪将至》聚焦于转轨改制时期的文化记忆;文晏的《嘉年华》与滕丛丛的《送我上青云》着力于性别图景的文化批判;王学博的《清水里的刀子》再现了西海贫困地区穆斯林的生存状态;忻钰坤的《心迷宫》以繁复的叙事轨迹对乡村文化重新编码……不难看出,当下的艺术电影试图与观众达成更深入的文化共情,从带自传性的人物扩展到更普通也更边缘的弱势人群和亚文化的层面,对被遮蔽的社会现实有更广而深的触及。
二、挑战:电影生态的新要求
因着电影生态整体的空间拓展,艺术电影与电影生态之间原有的关系被打破。艺术电影需要进一步提升自身在电影生态中的位置与高度,不能囿于小格局的言说,需要肩负起大生态成员的共同责任,迎接更严苛的要求。新的挑战至少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走出去”的失利
放眼中国电影生态,除了在经济、产业方面的辉煌业绩,是否形成了能与经济成就相匹配的艺术电影的浪潮呢?是否足够以国家民族的名义建构一种开宗立派的美学风范而屹立于电影历史的世界版图呢?必须承认,资本的裹挟导致艺术电影一定程度的萎缩,进而导致国际电影节上中国电影的身影渐渐缺席。看近年的欧洲三大电影节重要奖项的错失,看海外市场不温不火的票房,看韩国电影《寄生虫》在奥斯卡的突围,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曾经的第五代、第六代均借重了国际电影节的舞台,虽然国际电影节也有条条框框,诸如关乎电影话题、电影语言的一些国际规则,但种种迹象显示,“走出去”的问题尚未解决,艺术电影为大生态开疆拓土的任务依然严峻。
(二)优质片源的阙如
艺术电影的市场占比依然极低,优质片源的供应短缺是内容制作层面的又一大挑战。目前艺术电影院线的片源构成,主要由国产新片、复映片及海外引进片组成。每年在影院放映的严格意义上的中国艺术电影几乎不超过10部,宽泛意义上的也不超过七八十部,供应跟不上放映的需求,导致勉强以引进片为放映的主流。而引进片由于进口配额的限制也并不多,急需更多的独立片源来建立更好的专线放映。复映片目前只有中国电影资料馆能操作,这背后是国家片库作为支撑,很难在全国复制,除非形成胶片转数字的系统性工程。因此,这样供不应求的现状,对艺术电影创作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工业化的矛盾
当下艺术电影的另一转变在于艺术表达与商业价值间的权衡,不仅执迷于边缘化的题材、陌生化的形式,也开始观照电影生态、市场、审查与观众,走上工业化的道路。为了形成良好的市场定位,艺术电影走向类型、风格、内容的细分化,包括观众细分的策略。比如明星策略的引入,井柏然、桂纶镁、王源等明星符号的加持,李佳琦和胡歌的“直播带货”等。种种类型化的包装、操作与赋能,强化了影院观影的必要性,加强了影院经理的排片信心,而非囿于获奖与否的单一印象。但是,艺术气息与审美的淡化又构成了工业化的内在矛盾。如刘杰的《宝贝儿》便是处理不当的例子;类似“毕赣现象”,这种投资艺术电影导演的行为,更像一种试图“艺术变现”的商业操作,因而最热烈的争议也出在资本与艺术的角力之上。故而,“体制内的作者”如何把握好生存的两翼——美学与产业——亦为一种挑战。
(四)文化认知的模糊
虽有市场的回暖,但文化的“春天”却并未莅临。一方面,艺术电影容身的空间拓展了。另一方面,相对于类型电影及主旋律电影的大幅度跃进,艺术电影无论在票房还是社会认知方面,反而愈加拉开差距。“电影的文化生态,是指电影作为被生产、营销、观赏及评论的影像符号系统,总要受制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或语境的综合制约……”电影作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一种,业已纳入“一带一路”的战略方针。艺术电影在商业、艺术院线公映后,将与市场、审查制度、消费文化、文化传播等捆绑在一起,意味着作品开始与公共的文化生态互相对话,去建构自己的话语,去同观众沟通、交流、反馈。所以,艺术电影对于电影文化生态的维护,对社会的深刻思索所带来的文化价值,都是不可或缺的,这种不被大众普遍认知的模糊状态亟须打破。
三、生存:新生态中的求生
当下的艺术电影要在电影生态中更好地生存并发展,必须在艺术电影与电影生态的新关系中展开更具体而精细的思考,重视目标观众、发行策略、院线与影院经营及政策扶持方面的生态规划,以重新锚定其在电影生态中的主体位置。
(一)寻找目标观众
找到目标观众至关重要,口碑的“自来水”已然跃升为艺术电影之市场生存的命脉。随着网络媒介对文化生态的影响,“网生代”对电影生态也产生巨大的影响。艺术电影在影院、网络与电影节这样的公共空间和观众对话,接受身处同样文化生态的观众对影片的读解与交流,并归入新的评论生态中。因此,必须整合新媒体的多方资源来“出圈”,提升目标受众的覆盖率。充分利用猫眼、淘票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针对性营销,争取信息传递的有效性与对称性。充分利用大数据的引导功能,针对观众的性别、年龄、消费取向、区域特征等,建立观影人群画像。进一步预判观众的偏好,包括口碑、影片介绍、获奖情况、票房情况都是观众选择的重要依据,从而明晰营销、宣传、试映、排片等宣发的流程。
此外,还须建立线上至线下的圈层社群,增加有覆盖率与到达率的跨圈层传播。电影节作为重要平台,需要更聚焦于推广艺术电影,实现作品与目标市场的接合。艺术电影、艺术影院可以进一步加强与电影节的合作,如中国电影资料馆的艺术影院,就长期和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有着互利共赢的良性合作。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上座率也一直很高,还专设有经典电影、大师电影环节。还有各类高校的公益放映,如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上海大学等都有过不少尝试。
(二)完善发行策略
新生态下的发行策略也必须突破传统模式,谋求更合理的发行空间。这方面,国外发行模式的许多经验值得参考。美国的艺术电影主要采取“平台发行”的模式,亦即先点映,邀请业界人士树立口碑,形成一定的影响力之后,根据口碑的情况循序渐进地扩大放映。这种灵活的模式有效避免了影院的排片风险,也确保了上座率,如《三块广告牌》《水型物语》均是如此。长线放映加口碑效应必须成为艺术电影发行的共识,这种“平台发行”已得到国内一些有识之士的借鉴。比如类似的内部观影试映,为提前收集意见与营销的参考;或点映的部分开放模式,为营造口碑;还有采用超前点映,成功的案例如《二十二》。
排片方面,需要政策的支持以确保平衡的排片空间,减少类似《撞死了一只羊》正面对抗《复仇者联盟》的恶性竞争。法国就推行一种“文化例外”的政策,是出于文化保护的一种办法。法国的院线明确规定单片排片率不超35%,有效保证了市场的多样性。加拿大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建立的“TIFF电影院线”,同样致力于让本国的观众都能看到艺术电影,保证了很高的上座率。从整体的发行生态来看,欧洲模式把艺术电影视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美国模式则把艺术电影看作市场中的一类可操作的商品。我们无须东施效颦,但值得借鉴二者之长。
(三)院线与影院经营
由于市场需求还未达到,真正的“艺术院线”难以落户院线市场,但不意味着没有发展的空间。目前的形态,以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首都之星艺术电影放映联盟、上海艺术电影放映联盟与南京“后窗看电影”等组织形式存在,采取影院的个别影厅加盟的方式。这些联盟、组织的优势在于优质的品牌形象与美誉度,因而加盟影院的增速比较理想。中国电影资料馆馆长孙向辉提到:“艺术电影最终一定会集中到一个影院放映,会在一个城市形成一家旗舰店……”首先,从宏观空间来布局,要确保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南京等核心城市的影响力。其次,其他城市的艺术影院仍寥寥无几,需要向全国延伸下探、辐射周边,逐步实现旗舰的布局。
艺术影院的经营也存在很大的挖掘空间。一种身份认同是其最大的文化潜质,“艺术影院的艺术性并不是来自艺术电影本身,而是其作为社会文化空间的开放性、包容性与多元性”。美国的艺术影院基本选址于大学城或富人区,配套有艺术商店、咖啡馆、酒吧等,甚至有“家居式”的小型影院。我国也有很多可利用的新式放映空间,如美术馆、博物馆、老电影院、电影档案馆、书店等公共艺术空间,都值得加以利用而创造新的迷影空间和文化消费模式。此外,艺术电影的观众身份认同更需要一种文化氛围,需要策展人来盘活放映的文化活动,建立影迷的互动社群。包括放映的主体,再融合艺术沙龙、主创面谈、新书分享等综合性的电影文化活动,促进影迷在有身份归属的前提下进行维护性的消费。如中国电影资料馆、百老汇电影中心、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都设有相应的策展人。目前的问题是,大量加盟的普通影院缺少这类“导赏”人才,应成为未来影院经营中值得重视的一种生存手段。
(四)细化政策扶持
当前,亟须改变一种挫败创作者积极性的行业状态,“当实验失败时,尝试实验的创作者就要承担所有的成本。但当实验成功时,创造者却无法阻止他人免费地使用他创作出的新技术”。艺术电影已然得到有关政策的关注,但更有效的扶持还须进一步地明确化。政策上明确扶持的对象,界定补助的范畴,甚或界定什么是艺术电影。进而针对性地给予补贴、扶持,从筹备、制作到宣发,包括相关人才培养、创作孵化等环节。另外,需要加大补贴艺术影院的力度,建立专项基金,针对发行、放映的具体项目给予资助。这方面,不妨参考国外一些比较成熟的政策。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如艺术电影的制作、发行与院线运营的具体扶持办法。法国出台了《电影资助法》与相应的电影产业发展资助基金,并设立“艺术影片推荐评审会”来提供放映片目,各方面的办法保证了基金落实的精准到位。另外,需要政策的支持以规范电影市场的发行生态,防止资本的垄断。在现有基础上,建立更科学、客观的电影推介体系,以有效引导观影的选择。借由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方式助推差异化的市场体系的形成,引导影院的多样化经营。
结 语
追本溯源,电影生态下的生产、运营与消费都要顺应生态规律,要求有多元的文化物种,生成自主的调节机制,以维持相对的平衡态结构。艺术电影的体量虽小,却是电影生态中不可忽视的一员,为商业电影、主流电影的发展与大生态的持续健康发展都提供了坚实的“艺术保证”。随着艺术电影的舞台拓展与创作生态的多元显影,我们有必要将目光投向整体的文化生态。在当下的文化生态、电影生态与创作生态中,艺术电影都面临着新的转身的压力,这种转身恰恰是中国电影的大生态所需要的部分,对艺术电影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了真正的挑战。因此,需要创作者、业界、观众一同维护与促进活力迸发、多元共舞、良性循环的艺术电影生态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