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期刊视野下小说与电影的形式融通
——以《当代》为例
2020-11-14张海燕
张海燕
(山西大同大学 文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小说与影视作品之间所存在的深刻关联实际上是伴随着文学与电影这两种艺术形式共同存在以来的发展历史而存在的。这两种艺术形式之间由于各自的发展问题而互相融合、借鉴,最终形成了内涵丰富、形式多元的艺术景观。从小说向电影艺术借鉴的角度上来看,在文本内部通过文字语言所构建的文学空间与场景,出现了独属于镜头语言的窥看式的效果,在叙事者和叙事过程中都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文学创作思路;另一方面,从电影与小说之间的关系来看,许多电影创作都来自小说文本的创作,通过对文本的进一步加工,实现将文字符号转译成影像符号,进而在叙事上帮助电影构建起含义深广的艺术内容。
实际上从消费主义的角度上来看,小说的发展在其自身的历史发展中不可回避地与消费市场之间有着深刻的关联。这是因为小说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文学体裁,天然地具有一种干涉社会现实生活的创作目的,因此从目的论的角度上来说,小说的创作与电影创作之间存在着天然的一致性。除此以外,从文本创作的内容上来看,电影艺术本身通过影像语言建构起了一种观看式的结构,电影文本中的叙事者与这种观看之间的关系甚至也可以被看作是电影艺术结构最突出的特征。但是小说中作者通过一些比较特殊的创作手段也可以实现这种观看式的艺术表达。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虽然不能直接断言某些小说的创作是受到电影文本创作的艺术规律的影响,但是可以确定的是,电影与小说由于共同的艺术理论来源,确实存在着某些非常相似的艺术创作观念和规律。因此,这两种文本形式之间天然地存在着深刻的联系。
一、《当代》杂志小说刊载与影视化倾向
从《当代》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出现的小说文本创作被改编成电影作品的案例并不少见,这种改变的风潮仅仅就《当代》杂志刊载的小说来看,主要可以在宏观上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这一阶段内有一些重要的小说作品被改编成电影作品,获得了社会的极大反响,与导演合作的作家们也一跃成为社会当中备受关注的公众人物。后来,这种改编的风潮逐渐渗透到了众多的文学期刊和作家群体中,并且在90年代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另一个阶段则是在90年代末期到新世纪初期,这一时期承袭既有的改编现状,许多小说创作开始面向“被改编”而创作,甚至有许多作家所创作的小说文本,天然地就具有一种影像语言的结构倾向,文学期刊当中也出现了一些已经搬上银幕或者屏幕的作品。这种形式上的最终渗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当下小说当中一种普遍的潜藏的艺术语言。
从第一阶段的具体表现上来看,具体的实例不胜枚举。比如曾获茅盾文学奖的小说《芙蓉镇》被改编为同名电影,由姜文和刘晓庆主演。这一时期的小说改编不仅在叙事艺术等方面为当时的电影艺术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支撑,甚至在社会层面实现了连小说作者也没有意料到的巨大成功。正如学者武兆雨所论述的:“小说作为一个成熟的艺术门类在影视媒介发展的最初阶段为其提供了积淀已久的成熟的叙述经验和表达方式,从而带动影视艺术的发展。”实际上,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电影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以叙事文本的眼光向同时期的小说创作进行了充分的借鉴。虽然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这一时期的电影艺术还没有真正地在这门艺术内部构建起充分的艺术探索路径,但是仅从叙事文本的角度上看,通过对经典小说的改编,这一时期的电影艺术切实地实现了一种跨越式的进步。当然,紧随这种风潮而来的,不仅有电影艺术通过小说文本改编取得的成功,小说创作同样通过对电影再创作,实现了面向市场的跨越。这实际上与80年代末期小说创作逐渐在市场经济面前日渐遇冷的背景有关,曾经被改编成影视作品的小说文本这一时期在市场经济中如鱼得水。为了实现自身在市场经济中的生存,不少作家都开始以能够被改编成影视作品作为自己创作的努力方向。比如著名的小说作家王刚在这一时期就已经开始进行广泛的影视化改编的涉猎,并且在90年代成为与冯小刚合作的作者之一。相似的作家诸如刘震云、王朔的情况也不胜枚举。可以说,小说从为电影提供创作的艺术经验到电影作为一种市场化的艺术创作反哺小说创作,是这一时期两者互动的主要过程。
第二个阶段的展开则与这种情况略显不同。《当代》杂志虽然在市场经济到来时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和尝试,但是从这份文学杂志与同时期的文学思潮之间的互动关系上来看,实际上《当代》还是依旧与大众之间保持着一种微妙的距离,从第一阶段来看,20世纪90年代《当代》上小说被改编成电影作品的数量相对较少。这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对于《当代》而言第二阶段的到来与市场经济之间实际上关联性较小。实际上90年代末到新世纪的小说,从表面上看,在影视化改编的面前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相对明显的分化,比如王海鸰的《中国式离婚》和《新结婚时代》就不是20世纪的改编模式,实际上是在剧本成型之后,重新改编成的小说。这两篇小说从文学艺术的角度上来看,并不能像同时期的《当代》上刊载的《白豆》或者《那儿》一样取得较高的文学审美评价,但是从在大众文化中的影响来看,这两篇小说实际上可以反映出一种全新的小说创作思路,那就是影视化艺术语言对于小说的渗透,并且成为小说创作的一种具体思路。
二、《当代》杂志小说刊载与影视化的关系
《当代》杂志自1979年创刊,业已走过了40年的历程。纵观其在主流文学尤其是小说领域的深耕历史,不可回避地会发现这份中国当代重要的文学期刊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与电影艺术之间的紧密互动现象。
首先,从消费市场对小说创作出现电影化这一现象的影响上来看,无疑是一种人为的现象。按照20世纪末的社会发展来看,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转化物质能力较慢的文学来说确实是一种冲击,主流的文学杂志在这一时期频频遇冷,甚至在80年代中期一度繁盛的文学浪潮,在随后到来的90年代中开始逐渐退去,以刊载具有一定审美意义的小说为主要目标的期刊杂志在这一时期很难重现往日的辉煌。不仅如此,对于小说创作者而言,自身的生存需要也要求他们不能止步于文学艺术本身所构建起的象牙塔中,而是必须走到市场化的大潮中。这两种切实的需要使这一时期的文学景观较之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本文研究的《当代》为例,这一时期的《当代》杂志中有众多刊载的小说文本被改编成了电影作品,并在社会中取得了巨大的反响。在此之后,虽然进行影像语言改编的目的不同,但是《当代》杂志中为数众多的小说作品还是最终出现进行电影文本改编的现象,并且受到广泛的关注。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还包括电视剧改编的情况。需要专门说明的是,本文虽然强调的是电影改编,但是从可视化的角度上来说,不论是改编成电影还是电视剧,其背后都是将文字符号转换成影像符号,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影像语言本身对小说的创作产生影响,故在具体结合小说文本的改变情况时,将这两种情况归为一类。
其次,从这一时期小说文本与电影文本之间的深刻关联上来看,中国当代的电影创作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受到新的社会观念的影响,真正意义上出现了审美意义多元的艺术生态。尤其是市场经济基本形成之后,消费社会带来的是更加广泛的电影消费市场,再加上传播媒介的进一步拓展,以影像语言为主要艺术表现符号的创作形式在民间获得了广泛的关注,中国当代的电影创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才真正走向繁荣。当然在这一宏观的描述中,还存在电影艺术遇冷的时期,但是对于同样以影像语言进行叙事表现的电视剧创作来说,八九十年代的小说电影改编,实际上为之后的影视化改变提供了重要的艺术视野和艺术尝试。但是这种广泛的关注,并不最终指向电影作为一种艺术本身的形式发展上,而是指向作为一种叙事的文本的影像语言艺术,也就是说,电影本身的价值同样也在于使用的“剧本”本身的价值。因此,以这一时期电影创作的需要来看,实际上也对小说文本的改变存在着迫切的需要。
三、形式融通:小说与电影之间的内在关联
小说与电影之间的关联,实际上在现代文学历史当中就已经开始表现出了端倪,比如在对鲁迅小说进行研究时,常常可以发现小说中到处存在的明暗色调的使用,虽然这种文本中色调使用的背后因素不可避免地与鲁迅的美术背景有所关联,但是依旧不能掩饰鲁迅长期观看电影并同时进行小说和杂文写作的这一事实。
虽然从形式批评的角度上来说,电影与小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艺术表现形式,但是存在于叙事文本背后的共同目的,确实地将这两种艺术形式勾连在了一起。
需要注意的是,这两者之间的一个重要差别在于,虽然在叙事上两者都属于艺术创作,但是就具体的表现来看,小说的虚拟性更加明显。这是因为文字符号在表达意义时需要通过想象来真正完成表达的建构,但是通过影像语言进行表达的影视化作品则完全不同,它几乎不依赖于人脑的想象力,而是需要准确地通过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来建构起叙事展开的全部环境,而且这一环境中的物质实体是同时存在的,它们可以摆脱文字符号所必须遵从的线性的表达形式。因此相比小说创作,包括电影在内的影视化叙事文本更加具有真实性和客观性。如《太阳照常升起》这部充满象征意义的电影,其中的叙事环境依旧是立足于现实客观存在的。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电影文本对于小说的改编更加倾向于选择具有现实表现能力的现实主义作品,而《当代》恰恰在新时期之后的现实主义小说创作中独树一帜,因此对于这本杂志而言,与影视作品在形式上达成融合具有天然的审美优势。
具体来说,这种融合实际上就是影视化创作的基本影像语言逻辑同小说之间紧密地贴合。虽然从小说创作的角度上来看,这种贴合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消费主义的要素,但是从电影的角度上来理解,则是在艺术层面上使影像语言的组织和重构不仅具有文学意义,更具有一种文学性的意义。这种文学性也恰恰是在文学发展受到消费主义等社会意识形态的冲击之后所形成的一种文学疆界的模糊。对于电影来说,虽然从视觉技术、配乐表达甚至是歌舞场景的建构等多方面可以实现叙事文本的建构,但是这种形式上的安排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都需要最终指向叙事和叙事所产生的意义。因此与文学的融通,在叙事层面为电影所提供的独特意义是这两种艺术形式之间互动最值得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