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地方小戏为引领,拓展文旅融合新路径

2020-11-14

剧影月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文旅融合旅游

常州是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有着“小戏之乡”的美誉,曾多次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戏剧)”。常州是锡剧的发源地之一,清道光年间锡剧就流行于常州、无锡农村,由山歌小调演变而成,是我省重要的戏曲剧种,在江、浙、沪一带有着广泛的影响。锡剧植根于江南城乡深厚的土壤,显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强大的生命力,涌现了《珍珠塔》、《红花曲》、《二泉映月》等一大批优秀剧目。居安思危,我们肩负着锡剧传承发展的重大使命,承担着为锡剧艺术传承振兴“鼓与呼”、为锡剧事业的发展繁荣“争”与“闯”的历史责任。我们必须转换视角,理清思路,思考锡剧的改革与振兴,谋划锡剧的传承与发展。

当前,我国旅游业正步入全新发展阶段,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文旅融合的目标就是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如何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将文化与旅游有高度、有广度、有深度的全面融合;如何进一步发展旅游演艺业,提供丰富的文化产品;如何提升广大人民群众文化消费和在旅游服务中的参与度、满意度,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进景区,如何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景区,如何把地方小戏融入文旅搭建新平台等课题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一、确立文旅融合发展新理念

文化是旅游的资源基础,也是旅游的独特气质。加快文化和旅游高水平融合、高质量发展,要以创新发展的思路去寻求公共文化服务的新途径、新方法、新内容,不断提升服务层次、提高服务品质。

(一)文旅融合要在创意上求突破

将文化创意融入旅游业,有助于激发全新的文旅产品和服务形式,有助于促进旅游消费升级,提升景区吸引力。一是文化创意能为旅游注入鲜活内容,是旅游业的动力之源,把文化元素转化为创意因子,培育出具有独特个性和风采的旅游产品,构建一套文旅互通、文旅互融、文旅互动的市场主体运行体系;二是鼓励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进入旅游业,建立文化旅游商品展销中心,完善集创意设计、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文化旅游产品体系;三是整合地方的特色文化资源,围绕文化主线,做精做优创意性旅游项目,把历史、人文、生态资源变成可感受、可体验、可消费的旅游产品,让市场有感,让游客满意;四是鼓励文化创意企业创作旅游内容的动漫游戏产品、数字虚拟旅游景点、景观,提升旅游产品、旅游项目、旅游线路的科技含量,扩大旅游产品的影响力、渗透力、感染力和亲和力。

(二)文旅融合要在产业上求做强

文化与旅游融合的着力点是文化产业,要让文化“美起来”、产业“强起来”,绽放出文化旅游产业的多彩魅力。一是加强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提炼文化旅游产品主题,丰富表现形式,将文化植入旅游项目建设中,打造文化旅游精品;二是提升影视、歌厅、酒吧等休闲娱乐业的文化内涵,逐步形成休闲娱乐品牌,使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感受文化、体验风情、追求健康、享受休闲;三是加快博物馆、展览馆、文化主题园等文化资源与旅游市场的对接,完善文化场馆园区的旅游服务功能,使游客直观地触摸到文化的精髓;四是营造整个旅游目的地文化环境氛围,挖掘地方餐饮文化,建设文化主题酒店,提供特色交通服务,推出文娱演艺活动,销售文化旅游商品,让文化通过旅游更好地走向市场。

(三)文旅融合要在深度上求发展

每个城市的布局与建筑都承载着文脉,每个景点都有其生动的人文故事,这正是文旅融合的基础。一是以“旅游即城市,城市即旅游”为理念,围绕城区特点,注入文化符号、文化记忆和文化元素,打造历史文化街区,让游客漫步在古老街道感悟其面貌人情、历史人文、沧桑变化;二是城市景观是城市文化的基因库,用独特的文化品格和文化魅力诠释旅游,凸显地方个性特色,形成文化旅游的鲜明特征,使整个旅游环境处处有创意,景景显文化;三是建设一批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重点村镇,培育文化旅游风情小镇,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山水田园风光的文化旅游品牌,充分发挥特色小镇的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四是依托充满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将文化元素“巧融”到游、购、娱、吃、住、行等旅游产业各个环节,实现旅游形式和文化内容的统一,提升文化旅游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二、拓展文旅融合发展新内容

旅游是文化实现教化功能与娱乐功能的重要载体,是弘扬、丰富文化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公共文化在旅游业中的作用,必须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和形式。

(一)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进景区,开展文化演艺活动

从公共文化的供给来看,要从更广的休闲旅游入手,进一步拓宽公共文化服务对象,立足于满足人民群众(包含居民和游客)对文化旅游多层次的需求。一是围绕景区特色,用文化创意和科技手段设计舞台背景和绚丽多彩的灯光音效,打造市场前景好的大型实景演艺项目,为游客奉上具有地方特点和文化特色的视觉盛宴;二是策划编排丰富多彩的旅游文艺演出,创作一批雅俗共赏、为游客所喜闻乐见的节目,举办特色鲜明、构思新颖、制作精良的主题文化旅游晚会;三是定期举行特色文化节庆活动,将其打造成新型旅游项目,让游客在享受节日庆典的同时,也了解当地的风俗和文化;四是着力打造文旅演艺精品,鼓励专业艺术院团与重点旅游景点合作,引导社会资本和民营院团进入旅游演出市场;五是结合文化惠民公益活动,推动文艺演出走进旅游景区。

(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景区,开展互动体验活动

注重文化创意和策划,将传统文化传承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得到精神和心灵的体验。一是策划组织符合现代人需求的民俗文化活动,通过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让游客在传统民俗节庆中体验中华民族节日文化的习俗;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道“流动”的文化风景线,把文化遗产转化为当代人可体验、乐欣赏、会感动的文化旅游形态,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入驻景区开展非遗活态展演,使旅游者获得富有文化内涵的深度体验,还可以带上融汇匠人心血和智慧的文创商品;三是积极推进茶文化进旅游景点的活动。我国的茶文化艺术作品五彩缤纷,茶艺、茶道、茶礼多姿多彩。根据本地茶文化习俗的特点,编创风格各异的茶艺表演节目,让游客在茶事氛围中感受心境归一,自得一片天地的静美。

(三)发挥博物馆的独特文化优势,开展文博系列活动

博物馆既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也是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一是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数字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科技手段,让文物展示从静态转为动态,让古老文物焕发新的活力,打造有创意感的现代化博物馆;二是策划组织世界博物馆日、文博旅游节等宣传纪念活动,使群众能够享文化、拓视野;三是引入市场机制,创意设计开发各类有文化内涵且实用性较强的文创产品,让游客乘兴而来,满载而归。

三、健全文旅融合发展新机制

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来看,机制还不够健全、资源整合力度还不大、模式创新还不足、融合领域还不宽、融合的支撑体系尚不完善、文化旅游配套不到位、金融政策支撑不够、专业人才相对缺乏。推动文化与旅游的真正融合,形成融合发展新格局,需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企业运作、部门协作,需要新的机制、新的举措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加强文化旅游服务功能建设

提高公共服务效能,是文旅融合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一是大力发展“互联网+文化旅游”,推进文化和旅游大数据共享平台的融合,研发智慧旅游服务系统,拓展服务功能;二是建立稳定的文化旅游公共服务投入机制,将旅游公共服务和文化公共服务一起纳入整个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三是搭建文化与旅游部门、文化演艺机构和旅游景区之间的交流对接平台;四是充分利用新媒体,加强文化旅游产品的宣传推广,为群众参与文化旅游提供便利条件,提升文化旅游服务水平;五是增强人才供给,重点引进紧缺型、高端型、复合型人才。同时,根据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需求,定期组织文化旅游从业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建立一批文化旅游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二)建立文旅融合发展长效机制

高效的工作机制是文旅融合的动力,是实现文旅资源充分对接、文旅平台充分互动、文旅要素充分融合的制度保障。一是定期召开专题会议,举办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论坛,开展文化旅游融合专题调研,破解文化旅游融合中的瓶颈和难题;二是因地制宜进行文旅融合项目规划,坚持以“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原则,制定相关实施计划;三是加强对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引领,激发文旅市场主体活力;四是扶持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企业,推进组建跨界、跨域融合的创意产业集团和产业联盟;五是重大旅游项目联合推进,打造一批旅游精品。

(三)加大对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扶持力度

文化旅游全面融合发展已成为大趋势,财政金融政策的支持将推动文化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一是建立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专项基金,各类相关文化专项资金和旅游专项资金,要向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项目倾斜;二是拓宽文旅项目融资渠道,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文化旅游项目建设,鼓励社会资本以投资、参股、控股、并购等方式进入文化旅游演出市场;三是创新文化旅游重点项目投融资机制,促进金融机构加大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

猜你喜欢

文旅融合旅游
云南出台13条措施支持文旅行业
冰雪文旅乘风起
刚柔并济
我心归处是淮安——淮安市文旅集团奋力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旅地产或将逆风飞扬
破次元
融椅
我和这个世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了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