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电影传播研究
——以《北洋画报》电影专刊为中心
2020-11-14
1926 年7 月7 日-1937 年7 月29 日,《北洋画报》(以下简称“北画”)创刊于天津,终刊于抗战爆发,经营长达11 年,出刊总共1587期。“北画”作为民国时期经营时间最长、出刊数量最多的画报,它“取时事、艺术、科学,六字以为口号,实欲竟图画世界未竟之志也”,对于当时社会风情的历史描摹、评论解读具有一定的历史文献作用。为了满足电影爱好者的需求,“北画”增出“电影专刊”,“影印精美新颖之影片,选载趣味浓厚之文字,影片批评,约有专家撰稿。银坛消息,尤为翔实迅速”,并于1933 年8 月15 日发行第一期“电影专刊”。可见,“北画”欲以专业水准传播电影,它对电影的重视程度远超一般报纸刊物。《北洋画报》中的媒介景观可被视为早期中国摩登潮流中的浮世绘,是早期中国电影在社会传播的重要载体,它颇具历史研究价值。本文欲从20世纪30年代《北洋画报》“电影专刊”登载的文章入手,考察“北画”中的电影传播景观,分析当时影人的电影实践,这对当下电影界有历史借鉴意义。
一、信源:作为专栏作者的市民文人
当时的报刊杂志等媒介是电影传播中尤为重要的一个载体,这对中国人的“电影”观念起到积极的“建构”作用。谈到报刊杂志对电影的传播,就不得不提到“市民文人”这一群体。所谓市民文人,即拥有现代观念又坚守传统文人价值观的创作群体,是居住在城市里的市民,他们一般没有明确的政治观念,崇尚实利;他们忠诚善良,注重实际,讲究实效。这一群体与追求强烈的家国观念,闲情雅致的生活情趣,坚守道德本位的传统文人形成巨大的差异。“北画”的核心人物(创办人和编辑)恰好都属于市民文人群体,创刊者冯武越认为“本报素以宣扬意识为职志,一部分贡献吾国旧有之艺术作品,一部分输入东西洋美术之创造物”。此外,“北画”历任编辑之一的王小隐作为北平平民大学新闻系教授提到加入“北画”的原因:“人类于饿食渴饮之外,所以异于其他之动物,以其能有精神之享乐,换言之即有‘美育的通融’,与‘美的鉴赏之本能’而已”。由此可见,“北画”的市场定位是将“北画”打造成较高艺术品位的刊物,欲使得“读北洋画报者,其赏鉴图画之力,必且超过爱好文字之美,若仅仅能看图者,必非其能赏鉴图画之力”。
美国学者麦考姆斯和肖提出“议程设置理论”,他们认为在公众议程和媒介议程中,议题的排序有很强的相关性,即媒介通过对新闻进行筛选、排版和强调影响受众对议题重要性的认知和排序,《北洋画报》电影专刊的编辑对内容的选择决定了当时市民的对电影认知程度的大小。电影专刊共出版107期,连续出版48个月,共出版335篇文字报道,笔者将对发文量最多的二位作者的文章进行文本分析(其中,际麟19篇、大白15篇),管窥他们是如何影响普罗大众对电影的认知。
(一)作者际麟的国际视野
在电影观察中,作者际麟的关注焦点颇具国际视野,而且涉及相当广泛:外国电影业发展状况;国外电影明星、编剧、导演、制片家轶事;国外电影资讯、评介;中国电影产业等。下面就三个方面举例说明:
首先,在外国电影业发展方面。际麟认为,作为好莱坞最后一家成立的电影公司,雷电华毫不示弱,它用三年时间迅速进入好莱坞电影公司的头部阵营,在竞争激烈电影市场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在1933 年7 月至1934 年6 月之间,雷电华出品68 部电影,短片80 部,新闻片每周一片共104 部。相比之下,环球公司出台新政:为加大出品数量和提升制片质量,公司预计在下一年度(1934 年7 月至1935年6月为一个年度)生产42部正片,6部西方剧,4部连续长片,100 多部短片。此外,在机械设备的改良上,环球公司的投入相当惊人,投资额比上一年度增长22%。此外,1935 年是历史片盛行的一年,美国如此,英国亦然。英国电影想要跻身世界一流电影市场,那么必须通过挖走好莱坞的电影制作人才和明星的方式打败好莱坞,这些举措旁证了好莱坞电影市场的激烈竞争。
其次,在国外电影资讯和评介方面。他详尽地对影片《此时此日》《海底奇观》《猴王(King Kong)》《歌舞片的归来》进行阐释,发表自己的论点。其中,际麟从拍摄技法上解析《海底奇观》,“把用钢条加固过的玻璃桶沉入海里,内部装有摄影师,如此拍摄虎鲨与大章鱼的恶斗”,这是摄影机第一次探索“异域”,给受众到来迥异的视觉奇观;同样地,他关注电影《猴王(King Kong)》复杂的制作手法,有的镜头采用7张底片合成一张底片才完成“金刚”形象的制作。在展现巨兽与人的搏斗场面中,导演恰到好处地控制着电影的节奏和紧张程度,张弛有度之间尽情呈现异域电影空间。后世读者从这些评论中可以管窥彼时美国好莱坞电影制作水平之创新。
最后,在中国电影产业方面。际麟认为“中国的事业范围稍大一点的就容易发生内部分裂,电影公司不幸亦然”,比如:联华公司内部暗潮涌动、明星公司区分新旧两派、天一员工联名上书邵醉翁改革,否则退出天一公司。诸如此类,他提出自己观点,讲述《良友》杂编辑志陈炳洪游历游历好莱坞的例子:一部影片杀青后,片中饰演老妇的演员挨个对片场工作人员的合作表示感谢。言简意赅地对比之后,际麟一针见血地提出当时中国影业界存在“合作难”的弊端。
(二)作者大白的心系国片
与际麟倾向于电影的国际化讨论,大白则是“本土性”批评较强的作者,是一位醉心于关注国产电影的作者。大白的文章致力于“电影本体论”的探讨,擅长“谈”电影,诸如《谈教育片》《谈<都市风光>》《谈声片之歌语》等。业界和学界普遍认为,从有声电影诞生之日起,人们遂开始了对有声片的探讨。大白在《谈<都市风光>》《谈声片之歌语》中谈到声音对电影画面的关系:《都市风光》是一部讽刺型的都市喜剧,片中对一般都市没落市民进行讽刺性的描绘,并用音乐刻画电影细节。电影音乐的制作者贺绿汀先生高瞻远瞩,认为国产影片还没有用音乐来描写剧中人物的动作、心理变化以及剧的场景转换的创作习惯。这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中国影业界人士应共同面对的,电影音乐与画面的地位是一致的,应该同样受到重视。与此同时,电影音乐和画面也存在着一些运用的弊端,诸如“在不需要说话,或说出的话与说话的人身份不合,这种疵谬,则多发现于国产片里”,对于路边小摊贩张闭口就是“时代的召唤”、“人生的信念”、“压迫”等台词更是言不副实。虽然国外电影因情节所致演员随时直着嗓子唱几句是自然的,但不符合中国国情,所以大白呼吁电影创作者不能盲目照搬国外经验,应该立足中国的电影实践。
二、讯息:多元散点的电影评论与推介
《北洋画报》办报观念之先进,对于特办“电影专刊”,“北画”不仅仅是看到了电影这一新生事物的光明前景,还察觉到西方报业先行者早已实践,而且商业空间较大。同样地,他们对于电影批评的认知也有超前的趋势:“欧西各国之报纸,特开一栏,作为评影者批评电影之园地。凡各公司出品之新片,一经问世,其取材之优劣,技术之巧拙,表情之灵钝,光线之美恶,下至一言之细,一景之微;评影者秉其大公之精神,作严格之批评。其善也,揄扬之,奖励之,使知自奋;其劣质也,指摘之,诰诫之,使之改正”。“北画”对于电影批评的定位颇具自觉品质,把电影批评看作是推动电影事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然而,何为电影批评?电影批评是“应用人文社会科学原理和方法论以及电影理论,分析电影作品和电影现象,指导电影创作的学术性实践活动”。在电影批评领域又有传统和现代之分,“北画”中的电影批评仍属于传统电影批评范畴,它的电影批评主要从这几点展开论述: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作者的创作意图,作品反映的现实,作品对读者的影响。然而从事电影批评的人并非止于浅层文本,还必须“明了电影技术,熟知美学原则,并能运用科学之方法,以估其有无价值”,对中外文学有一定的修养,电影中涉及的历史、政治、宗教等元素也要求从事电影批评的人要有综合的素养。由此可见,做好电影批评需要多维立体的知识体系和丰富的生活阅历,才能使得电影批评富有深度。
(一)电影评论
在具体的电影批评中,“北画”电影专刊的批评言论多以“电影本体论”为立足点,辐射中外电影产业、电影人物等多个方面。综合而论,虽然中国早期的电影实践要落后于欧美,但是在理论批评上显示出中国文人独有的“不为五斗米折腰”般的宝贵品质。在新片《亡命者》上映后,批评界对于片中情节的颇有感触,引起关于“文明”的思考:当兵者退役无甚安抚优待,迫于生计而犯罪,最终被绳之以法。作者“树吾”从法理与人情的探讨,渐渐深入到现代文明对人“异化”的反思:文明是光鲜亮丽的一面是钞票、美女和高大的建筑,但它的底色却由被压迫者的血肉染成。1934年,“画报”对疯狂的革命电影热潮进行批评:推动革命电影剧情发展的不是情节冲突因素,而是满腔热血,这些作品普遍缺乏坚实的逻辑基础,因此遭到影评者的诟病。这种“革命电影之标榜,多空泛而近于夸大”,陷于“空谈误国”之泥淖。另外,对于声音的探讨不止于上文提到的“音画互文”。有文章认为,录音技术的诞生完全是对电影的艺术加持,“影片是国家文化推进的利器”,在影片中穿插适合剧情的歌曲能够增加电影文本的多义性,这种“陌生化”的艺术手法给电影本身带来了新的生命。在《生之哀歌》中应用歌曲强化主题,这打破了受众对于默片或者萌芽阶段有声片的想象,同时该片的制作又迥异于歌舞片的形态。既熟悉又陌生的视听语言使《生之哀歌》对社会严重问题和青年失业问题的呈现更为深刻。
(二)电影资讯
除了电影评论之外,“北画”电影专刊中报道数量最多的就属电影资讯。这些影讯热衷于对中外电影相关热点事件的追踪,具有一定的时效性、重要性、相关性。
从国内影讯来看,受众可以管窥电影专刊资讯的时效性。“张福康组织之东方公司,附设在锡潘公司内,即将开拍流荡的孩子们”,电影专刊通过东方电影公司,讲述该公司最近开拍电影的近况。另外,“联华新片<归来>有朱石麟导演,主角为阮玲玉,高占非,并有以西人戴安娜女士。写人间两种灵性之冲突与了解,极为深刻”,这也让电影爱好者了解到联华公司最新制作影片,曝光的演员名单有助于激起观众观看的欲望。对于明星公司演员加薪事宜,电影专刊也有报道,“严月娴与明星公司之合同已于日前满期,严曾向公司要求加薪,现公司已与严加薪五十元,月共二百元,续订合同三年。”
在国外影讯中,电影专刊关注电影从业人员相关资讯和电影拍摄情况,其资讯具有时效性和重要性。资讯多次聚焦狄更斯作品的改编:首先,“英国小说家狄更斯小说<贼史>摄成声片:小狄克摩尔(演过<金发爱神>和<红天血泪>)主演”;其次,“福克斯决在今秋拍摄狄更斯名著《双城记》,华纳巴士达为片中主角,其余各角尚未定”。从上述的史实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学作品对早期电影的涵养作用。此外,电影专刊提供诸多外国影讯以飨观众,由于篇幅有限,这里不一一例举。
“北画”对电影的评析与推介并不限于此,其视野之开阔与如今的大众电影类刊物不相上下。对于当下的电影从业者来时,《北洋画报》“电影专刊”的“电影史”具有借鉴意义,尤其在大量资本涌入电影行业的,电影制片良莠不齐的情况下。
三、结语
中国早期的电影传播实践是建立在影人的实践和报人的媒介解读之上的,脱离实践则媒介景观一片荒芜,没有媒介景观对电影实践的描摹,即使在精神层面拥有审美意趣的电影实践亦不能“广而告知”。早期报人对电影的批判,所表现出来的独立自律意识,以及严厉的姿态,这些都加快电影成为一门艺术,而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回顾早期电影的发展碎片,本文以“接近电影原生形态的电影史结构方式”,用历史碎片完成早期电影传播史的拼图,关照当下业界和学界,以期国产电影能够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