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中的中式课堂改进策略
2020-11-13刘琛僖
刘琛僖
摘要: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明镜,只有将教育始终放在发展的前位,国家才能不断向前迈进。高等教育作为中流砥柱,应该更为重视其现状以及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但起步缓慢,中式课堂在高等教育中略显短板,如何推进多样高效的教学法研究体系,以达到推动高等教育不断改革和创新的目的,是值得探讨的。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学法研究,教学改革创新。
梁启超曾在《少年中国说》里谈到“惟进取也,故日新”,中国高等教育也在世界浪潮总占领一席之地,并且始终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始终践行着“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崇高使命。同时,教育作为一个国家重要的软实力,教育领域的反思与创新关乎文化,经济等领域的发展方向,不仅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并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现代中式教育充分运用东方文化教育优势,深入中华文化最深处,继承民族文化基因,传授学生真正需要的内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自信地应对未来可能遇到的各种挑战,让孩子成为未来社会的顶尖人才。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法教育,现代中式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教育应该与时俱进,在探索中进步,在进步中革新。因此,有必要深入探究高等教育教学法上的改进策略,从而探索出中式教学变革的可能性以及策略。
探索高等教育中的中式课堂改进策略
一. 充分利用线上资源
在中式课堂中,教授们倾向于纸质性学习,学生们有固定的教材和书本,教授根据书本的进度来进行教学,若学生有疑问需要课后找到教授面对面解惑。在各学科考试后,学生只能通过校园网查询到具体的成绩,却无法看到老师的点评。如果每一位学生在校园网上能查阅每门课教授下发的阅读资料和课上使用的PPT,上传专业课程作业以及查阅老师评语与学科成绩,从而形成教学闭环,有利于将线上资源变为更利于学生获取知识的工具,学生将拥有更多的途径获取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学生也能在该平台上自由表达对课程的建议以及各项疑问,课后教授能在线上一一解答,实现教学的线上线下互动并联。
二. 树立“以学生为主”的观念
在大部分的本科中式课堂中,教授作为课堂主角传授专业知識和分享专业实践经验,课堂互动鲜见,因此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的主体,相比进行课题深入思考,学生更容易倾向于背诵和记忆知识点,缺乏对学生开放性思维的培养意识。“小组讨论式”课堂是一个科学有效促进学生成为主角的活动之一。可以根据教授交给每个学生小组的资料,每一组需要分工来进行知识点的分析,理解以及总结。学生各司其职,最终选择一名学生进行总结阐述,而后他组提问,最后教授点评。在此过程中,学生们负责讲解知识点,教授与学生相互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方式。通过讨论式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享受课堂的互动,也能以最高的效率获取专业知识。
三.拓展教学的空间
中式课堂中,教学主要围绕着课堂内进行,教授则负责进行抽象式讲述专业知识,学生有固定的教室,甚至座位。由于空间的局限性,也会造成学生思维的局限性。教授可以根据专业知识点来判断是否需要户外空间,比如:在讲解“文学之路”时,为了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文学之路以及为何建立文学之路,可以分配给每一个学生任务要点,并让学生在某一条路线上集合并一起讨论该条文学之路的内容和意义。实地获真知对学生来说尤其重要,适时需要课堂的空间灵活处理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深入探索专业知识,增强对书本知识掌握的实践能力。
最后,高等教育作为一个国家重要的软实力,引领教育领域的反思与创新,经济等领域的发展方向。与中小学教育不同的是,专业性领域的学习更应该加强理解和实践,因此高等教育的教学法中应该强调专业知识的实践性和现实性。重视教学法的探索与改革,以及推动中式课堂的革新作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主要方式之一,开放性的思维,讨论式的学习,研讨性的项目应该是高等教育中教学法必不可少的组成因素,实现激励学生主动思考的同时增强学生各方面的协调能力。
[1]吴愈晓,杜思佳,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中国高等教育发展[J],社会发展研究所,2018
[2]张贯一,西班牙高等教育的实践及其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以巴塞罗那自治大学为例[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3]黄福涛,20世纪西方高等教育发展的特征与趋势[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