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2020-11-13潘培志
潘培志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共识,逐渐在不同的专业课中挖掘思政教育的内容与素材,全面实施思政教育,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实际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有待解决。本文就将从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新要求与新特点、必要性与可行性、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四个方面进行相关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问题;对策
由于近年来注重发展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很多高职院校在课程思政方面并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不同专业课的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的认知也存在混淆的地方,这样就无法在不同的专业课中融合思政教学的内容,学生的思政教育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缺失。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高职院校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的趋势,在不同学科中融入与挖掘思政教学的内容,加强专业课教师的思政素养教育,提高教师的思政教学技巧,才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进而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一、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新要求与新特点
(一)课程要求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当前高职院校对于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以及整体思政课程的要求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首先,课程思政更加强调思政教育的
多元化,其提倡的思政教学方法是全方位的教学,希望能够结合课堂、课外以及不同学科的力量开展渗透性的思政教学,这样才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修养,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其次,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其原本的思政课程已经被定位为学生的必修课,同时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课程内容特点。最后,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中也更加提倡信息化创新教学的方法,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不断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坚持以人为本,这样才能够充分挖掘不同学科中的德育教育内容,进而创建具有个性化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二)课程特点
目前提倡的课程思政概念核心就在于将思政教育的内容巧妙地融合在不同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营造一种全方面的思政教育氛围,明确不同课程的政治路线,培养学生的远大理想,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进而为社会培养具有职业道德感以及优秀品德的人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一)必要性分析
对于高职教育来说,其主要的教育目标就在于就业能力的培养与引导,进而为社会培养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性人才,同时也是大学生从学生身份到社会人身份的转变时期,在这个过渡阶段中,学生的品德对于其之后的学习发展具有与专业课程同样重要的作用。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要想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就必须提高自己的自律能力,同时树立伟大的理想,因此,教师不应该仅仅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专业课上,更加应该重视对学生思想方面的引导。课程思政的概念强调的就是不同专业学科中的思政教育素材,这样一来,教师就能够随时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指引,引导其形成正确的政治理念与道德看法,进而帮助学生进行目标明确且组织完备的学习活动,同时教师还应该提高自己的思想建设,为学生做出好榜样,并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不断践行家国意识与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够落实思政教育,将高职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发展型人才,促进国家的发展[1]。
(二)可行性分析
与传统的思政课程相比,课程思政能够实现全面的思政教育,强调专业课知识点与思政教育内容的结合,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的思政学习热情,同时还能够在专业课教学的过程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转变学生被动的知识学习状态,不断提升学生思政教育的效果。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确立的目标往往都是服务于企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这样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以及课程的设置方面可见一斑,其中总是专业课所占的学分比例较大,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基本上占了高职教学的大部分时间。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教师更加应该利用和开发好专业课堂与思政教育之间的关系,不断挖掘专业课中的思政教育素材,开展思政教学。
三、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认知不足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高职院校很多专业课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的认知还是不够,他们对于思政教学的概念还是停留在思政专项课程的概念上,而要实现课程思政建设,其关键就是专业教师。高职院校的专业课课堂是否能够践行课程思政教学的理念,充分发挥专业课的思政教育工作功能,最终都是取决于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理念的认知以及教育的技巧。然而当前很多专业课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的概念认知不够准确,认为思政教育只需要思政课堂中进行就可以,认为思政教育与自己的专业课教学没有太大的关系,在专业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并没有深入挖掘专业课中的德育以及思政教育内容。这样一来,专业课教师就放弃了很多思政教學的内容与机会,无法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同时对于学生德育品质的培养没有发挥出学科应有的作用[2]。
(二)学生对思政建设不够重视
众所周知,思政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于高职院校招生的批次不同生源结构复杂,在一定程度上高职院校的学生综合素质低于本科院校的学生,再加上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的专业性较强有一部分学生受到功利化思维的影响,注重考虑实际,轻视思政建设。还有就是在对学生进行思政建设时压力不大,没有让学生引起重视,所以导致了在一部分学生的认知里思政建设可有可无,没有将其放在心上甚至有的学生认为是在浪费时间[2]。为此产生了有学生在教师进行思政理论知识讲解时看其他学科的书籍、不专心听讲、情况时有发生。学生没有认识到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另外,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趋势下,使得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改变。例如在人才的选拔上都存在着重视技能的轻视精神素养的现象。这一价值取向的产生使得思政建设在学生心中无足轻重,给思政建设教学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3]。
四、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对策分析
(一)提升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
受到传统职业教育的影响,我国高职院校在长期以来都更加强调对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更加看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与专业性,导致很多高校对于职业教育以及社会培训之间的区分不够明显,同时也忽略了对学生品德以及思政方面的教育。因此,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应该抓住课程思政教育发展的机会,提升自己对课程思政的认知,明确课程思政的建设方法与技巧,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综合型人才方面。除此之外,各科教师还应该分别从民族复兴以及就业发展的角度理解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提升自己对于课程思政的认知,明确课程思政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意识到高职院校是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进而从社会国家建设的角度巩固思政教育的内容,提升自己的政治自觉与责任感。
(二)增强专业课教师的思政素养教育
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对学生日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学校还应该不断增强专业课教师的思政素养教育,首先,我们要对经验不足的教师进行相应的技能培训,对这批教师开展基本的思政理论课让教师进行理论知识的加深巩固。对刚毕业的教师进行心理培训;其次,学校应定期对教师进行教育论、职业道德规范的培训,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感;最后,在培训中可以引进外界思政专家对教师进行思政培训,让教师了解最新的思政教育发展趋势。总的来说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是必须要进行加强的,因为高职学生是属于我国高等教育范畴类的学生其思想觉悟必须要得到保证。这样一来,教师才能够具备挖掘专业课德育以及思政教育内容的能力,并且能够在专业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为学生营造一个德育思政教育的氛围,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理想观[4]。
(三)提升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技巧
每一门专业课程内容中都包含了一定的德育以及思政教育内容,有的会涉及到职业伦理,有的会涉及到职业活动中的技术规范以及冲突解决,面对这些教学内容,专业教师更加应该提升自己的课程思政建设技巧,不仅在课堂中将技术规范进行讲解,更要重视对学生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育。这样才能够培养出专业技术过硬且具有牢固职业道德底线的人才,才能够将专业教育与社会责任教育进行统一,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其次,专业教师在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也应该充分结合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与专业特点进行课程的设计,尽量使用贴近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优势。最后,专业课教师还应该充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高等教育思政教师提出的要求,加强自己的政治素养,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将理工思维与人文社科思维相结合,能够在专业课教育过程中做到循序渐进的思政教学,不仅要完成“做事”教育,还应该完成“做人”教育[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发展趋势下,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教育面临的问题比较严峻。但是,只要指定了明确的目标以及有效的措施,面临的问题就可以得到缓解。学校应该通过提升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增强专业教师的思政素养以及提升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教师技巧等方法促进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胡丽娟.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現状与路径优化[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0,37(03):110-113.
[2]吕东春.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辽宁高职学报,2020,22(06):47-51.
[3]蒋昕芸.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现状及对策探究——以衡阳高职院校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12):270-271.
[4]赵昌林.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困境与途径探究[J].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1):1-3.
[5]王海军.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J].南方农机,2020,51(07):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