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引领下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模式研究

2020-11-13黄瑾

速读·上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拓展性阅读教学核心素养

黄瑾

摘要:随着我国语文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已逐渐成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由此,教师应该采用丰富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活动当中渗透核心素养教育内容,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对广大教师的要求也有所改变,以往是需要教师能够教好“教材”,如今则需要教师“用教材教”,教师也不仅仅停留在教材层面上授课。因此,需在核心素养引领下利用多种资源拓展阅读教学内容,开设语文拓展性课程。由此,本文以核心素养引领下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模式研究为题目展开讨论。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不是搬书工,不能认为教材所呈现的内容就是学生学习的全部,在以往的语文阅读教学情境中,每次教师手持一本进入课堂,将书本上的语文阅读知识教完就结束。新课改提出,教师在教育教学时要科学的教学,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只依靠教材,教材只能作为教师教学的凭借和依托,教师可基于教材,开拓语文阅读教学空间,开设语文阅读拓展性课程。现如今,教师的研究内容逐渐由教学层面转向课程层面。但研究者发现,大部分教师都表示:“对语文阅读拓展性教学概念不理解”、“认为开设课程太过繁杂”。这正是说明大部分教师还是缺乏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由此,下文从以下及个层面来帮助广大教育工作者有效地依托教材开设拓展性语文阅读课程。

1     梳理教材结构,明确语文阅读拓展性课程目标

鉴于部分教师欠缺课程知识,对课程开发也不是很熟知,而优秀的课程需要教师拥有相应的理论知识和能力。因此,教师未对教材结构进行合理的梳理,他们就没有可以开发课程的框架。其实教师最拿手的构架就是教授每日使用的教材,教师若能将教材的编排结构加以理解,教材就会成为教师习得理论知识、培养开发能力最好的工具。再者,对于课程开发而言,课程目标是基础,这是任何一门课程设计的必备品。基于核心素养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在课程开发的初期,教师就需要对课程目标如何设置有大致的定位。比如部编版教材中一般一个单元为一个整体,因此教师在教学阅读时就可以基于整单元内容进行拓展性阅读。例如,教师在引领学生初步完成了对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中的《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等神话故事后,一般情况下,有部分教师会创设“神话故事交流会”。在教学之中教师就会引领学生,谈论自己了解过的一些神话故事,于是大部分学生交流的都是关于我国的一些神话故事,比如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等,而无一人知道除《普罗米修斯》之外的国外神话故事。基于此,教师就可以为学生举办“对比阅读交流会”,让学生谈谈自己所阅读的文章中能够形成对比的文章。可能一时之间学生并不能想到自己所读文章有对比关系,于是教师可以为学生举例子,“在学习完单元的《盘古开天辟地》时,我们可以比较阅读《希腊神话》,在学习《滥竽充数》后可以比较阅读《韩非子》”,以此引领学生思考,使学生对古今中外的文章都有阅读的兴趣。

2     基于教材实践拓展性阅读教学

基于核心素养下,教师在课程开发之初,能够基于教材内容,进行学科拓展课程的开发,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培养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如果教师能够将课程编制内容进行实践,无疑提高了教师的运用能力,也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教师在教学部编版教材“大自然的声音”时,此篇文章通过小男孩坐在树下听风、听水、听动物歌唱,以此展现大自然神奇的色彩。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有效地抓住此部分内容,引领学生实现拓展性阅读的实践化。对于文章上半部分标题下的文字而言,教师就可以引领学生观察此部分内容呈现的信息,这时学生会想到一个小男孩在大自然的森林当中去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谈一谈自己走进大自然的一些感悟,由此促进拓展性阅读,使文本阅读的生活化,进而能够提升学生的兴趣。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会想到大自然有虫、有鸟、有动物、有植物,并且通常会听到叽叽喳喳的声音,但不知所云。在学生回顾生活经历后,教师要有效地把学生拉回课堂,让学生看小男孩坐在草坪上,他的神态四肢是怎样的?他的身边都有什么?以此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图的好习惯。基于学生回忆下的拓展性文本阅读,更能够唤起学生的共鸣性,让学生看到小男孩就想到自己在大自然的所见所闻,如此,能够实现拓展性文本阅读的有效化,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

3     基于教学进度评价拓展性课程

当教师完善课程内容并形成了编制此类课程的一般流程,教师也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以便不断生成新的内容。如若在不断生成中,语文教师意识到此类课程的实施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师就需要从语文阅读课中走出来,探索新的课程开发。所以教师在对课程内容进行实践时要创设“评价机制”。基于核心素养下,教师对课程的评价不能仅仅依靠传统教学评价中的分数,而应设置更加全面的评价机制,如通过质性评价。评价形式也要多种多样,以保证评价的有效性。从“学生的表现、学生对拓展知识的兴趣、学生投入课堂的程度”等方面来给每位学生个性化的评价,以达到对课程效果的有效评价。

4     结语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语文阅读拓展性课程的开发,能够极大提高教师的能力,如帮助教师理解了课程编制的理论知识,推动了课程在教学情境中实施,尤其是帮助教师积累了课程开发的经验,为学校以后深化课程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不仅如此,拓展性课程有效地开发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水平,并引领学生将研究内容回归生活实际,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玉槐.小學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研究[J].学周刊,2020(18):69-70.

[2]   王顺伟.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探析[J].才智,2020(10):192.

猜你喜欢

拓展性阅读教学核心素养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例谈初中英语拓展性教学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初中英语拓展性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