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中小学数学课程衔接研究

2020-11-13曹彬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课程衔接核心素养

曹彬

摘要:在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环节中,课程衔接的问题是其中重要的议题。中小学的数学教学中,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学生发展都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在中小学数学教育中,课程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基于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缺乏整体规划和对新课标的要求落实力度不够等。本文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中小学数学课程衔接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中小学数学课程;课程衔接;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5-0155

一、中小学数学课程衔接的研究价值

1.顺应了课程改革的趋势

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使学科教学从传统的强调学生知识掌握的教学方式转变到关注学科素养的课程设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和价值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学科衔接中树立以生为本,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是课程衔接的重要观点。从教学内容上分析,数学教学内容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编排结构,侧重于在新课标要求、教材以及教学三个方面的衔接;从形式上来讲,课程内容体系应呈现出科学的、螺旋式上升的特点;从教学实践中来讲,教学中要加强三维目标的衔接,注重中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联系以及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要关注学生学习方法、思维、习惯以及个性发展等方面的衔接。

2.符合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中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是立足于学生未来发展的教育,教材内容也是综合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利用逐层拓展,螺旋上升的结构形式。因此,丰富中小学数学课程结构内涵,能更好地促进数学《新课程标准》与教科书的完善。在中小学课程衔接实践中,教师应深入研究当前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及时采取有利策略,进而为中小学数学教学过渡的平稳性提供保障。

二、当前中小学课程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顶层设计

课程整体顶层设计的不足为落实素质教育带来了难度,同时也为教师实际教学带来难度。在当前教育中显著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课程建设和实施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将教学目的与核心素养提升融合一起。另外是在落实课程目标时,如何应用有效的方式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2.缺乏教材的整体规划

现行的一些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内容在初中教材中也有出现,教材编写人员的不同使得中小学数学知识衔接出现了障碍。另外,同一地区不同学段使用不同版本的教材,也容易造成知识内容上的重复性。也有一些内容小学阶段铺垫少,而中学学习跨度显得太大等问题,都显示出教材整体性规划方面的不足。

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中小学数学课程衔接的有效途径

1.突出课程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数学与人类文明生活息息相关,其素养是每一位公民都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立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梳理数学内容的整体结构,明确数学课程每个环节内容中的核心价值,根据学科的特点,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去设计教学内容、目标以及实施方式等,同时还应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有整体性的规划,只有这样,才能将数学核心素養与学科素养融合在一起,进而形成中小学课程的整体框架。

2.突出知识的连贯性与系统性

要突出中小学数学课程的连贯性和系统性,需要教师依据教材分析不同阶段数学内容在整体知识结构中的作用,同时构建出相关的知识系统,按照新课标对中小学每个学段的不同要求,去丰富课程结构的内容。通过对中小学数学中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以及综合与应用四个领域的综合分析,明确各个阶段衔接的要求,找出不同领域中反映出来的系统性,以及适合学生发展的关键点,使其形成发展梯度。

3.遵循教育教学规律

要促进中小数学课程教学的衔接问题,需要教师在遵循中小学生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培养并形成一套体系。首先要通过对知识体系研究让教师明确不同学段的不同教学目标要求,以及教学梯度要求等,通过教学方式的创新,逐步形成从浅到深,由简到难的螺旋式上升的教学方式,通过对学生思维、习惯、方式等方面的研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形成终身有益的学习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将知识核心内容、数学思想等充分显示出来,落实新课标的要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比如,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单元式教学”中,可以将不同章节的内容进行重组和迁移,将其构成符合教学实际的新知识系统,也可以在实际教学中制定以生为本的导学案、学科整合等教学方式。

4.完善核心素养评价体系

建立完善的、恰当的评价体系,采用合理的评价方式和标准,去评估学生素养和学习成果,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首先要从数学认知、数学思想、个人发展等不同的环节,明确不同阶段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其次是建立数学评测题库和检测标准,立足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根据其内涵和特点,设置不同水平的检测题。最后要注重形成性的评价,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作业完成情况、笔试测试以及实践等各个方面,发挥出评价的导向作用,根据评测结果为学生提出更有利的建议。

总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对其未来成长有着重要的积极影响。在中小学数学课程衔接问题上,教师应注重数学知识的连贯性,保证学生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逐步形成完整的思维训练体系,同时还需要注重核心素养评价体系的建设,利用科学恰当的评价标准对学生学习效果以及核心素养进行评估,进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国萌.新课程下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与问题表征的研究[J].学周刊,2018(18):37-38.

[2]阮征,沈南山.从核心素养到学科素养的中小学数学课程衔接研究[J].中学数学杂志,2017(10):1-3.

(作者单位:湖南省永州市蘋洲小学425100)

猜你喜欢

课程衔接核心素养
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课程衔接的研究
中高职衔接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中高职综合英语课程衔接相关问题探究
专本协同育人课程衔接探讨
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研究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