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生命观念的初中生物实验群策略

2020-11-13李玲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生命观念初中生物

李玲

摘要:生物实验教学强调在课堂教学之上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而要想实现这一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上需要及时将个体的、零散的实验聚焦于系统化设计,以实验群策略有效推进初中生物教学,让学生在获得生物知识的同时逐渐形成良好的生命观念。基于此,本文就培养生命观念的初中生物实验群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生命观念;初中生物;实验群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5-0135

生物实验教学与单纯的概念教学不同,其更加强调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所以教师在教学期间自然需要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在生物课堂教学上将零散的、个体化的实验聚焦于系统化的设计,以实验群策略有效实现整体推进,这样学生自然能够在生物课堂之上得到提升与发展。培养学生生命观念同样也是初中生物教学较为重要的部分,而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这一点,本文就培养生命观念的初中生物实验群策略如何有效开展提出了如下建议,希望有效促进学生的提升与进步。

一、概念实验群理解策略,提高学生生物概念理解

培养生命观念的初中生物实验群策略要想有效开展,教师在进行生物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先意识到生物概念基础的重要性,在教学期间应从以下两点着手。

1.引导学生观察细胞结构的实验

细胞结构实验教学活动实施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细胞概念知识,这一实验最为常规的要求就是让学生学会做临时装片,同时学会如何观察细胞结构。在实验教学课堂之上,教师需要先让学生复习一些显微镜的使用方式,提示学生究竟要如何获取洋葱表皮以及如何获得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要求学生按照步骤开展临时装片的制作,这样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要精力自然是集中于如何提高自身实验操作技能之上,可是在细胞概念上的理解会存在一些不足。为了改善这一现象,教师可以在实验期间积极引导学生观察细胞结构实验,让学生在掌握如何有效应用显微镜的同时能够更好地把握细胞概念知识。

2.促进学生理解食物消化吸收过程的实验

教师在初中生物实验群策略实施过程中,可以借助于食物消化吸收过程实验进一步促进学生对于消化与吸收知识的理解,这样学生就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与发展。在传统生物课堂教学上,教师大多是围绕着消化吸收示意图着重强调食物被消化之后能够溶于水的营养物质,而且还需要进入血液之中被吸收,亦或者是围绕着消化系统结构对学生进行讲解,所以学生对于相关概念知识理解不够深入,尤其是在理解蛋白质、淀粉、脂肪等消化方面更是十分困难。为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消化与吸收概念知识讲解的时候,可以借助于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瘦肉、粥、菜油,借助于这些物质观察让学生知道蛋白质、淀粉、脂肪都是不溶于水的,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对于基础概念性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二、问题实验群策略,有效延伸实验时间与空间

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教师还可以借助于问题实验策略有效延伸实验时间与空间,借由此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进步与提升。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两个实验开展教学。

1.水份对植物生存影响的实验

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上,植物教学可谓是其中较为重要的构成,传统的植物教学活动大多是用一节课来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学生对于植物相关内容的理解明显不够深刻。为了改善这一现象,教师可以借助于生物实验群策略展开教学,让学生在生物实验教学课堂上形成良好的生命观念,这样学生自然能够一边做实验一边解决遇到的问题。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生物实验教学课堂之上学会挑选大小相同、种类相同的植株;也可以让学生挖掘植株根,懂得其需要多带一点泥土才能减少根部受到的损伤等,这样学生对于植物相关知识的理解自然会变得更加深刻。

2.蚯蚓适应土壤生活的特征实验

在初中生物实验群策略有效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积极引导学生探究蚯蚓适应土壤生活的特征实验,借由此帮助学生有效了解动物习性,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物观念。在实验群教学课堂之上,教师可以按照教材要求让学生及时观察记录蚯蚓外部形态特征、不同条件下蚯蚓运动情况等,之后学生就蚯蚓趋向于干湿环境以及对于光线感应情况的把握,这样学生自然能够在课堂上得到提升与发展。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回到家中进行探究,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在课堂上有所提升,课堂之外也能有所获得与感悟,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生命观念。

三、规律实验群小组合作教学,有效展开多样化探究

探究实验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上是一種较为有效的手段,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借助于这一点让学生探究生命活动规律,这样学生就能在多样化探究活动中形成良好的生命观念,进而有效提高初中生物实验群应用效果。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上积极开展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更好地了解生命活动规律。以“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特征”为例,教师可以在教学时以小组合作做为单位让学生对鱼类如何有效适应水中生活进行探究,先让学生从鱼身体中各个部分形态特征进行分析,之后再从鱼在水中生活的相适应特征着手进行探究,这样学生就能学有所获。此外,教师在小组实验探究期间还可以让各个小组探究出各自的实验结论,并且在小组合作交流期间总结与分析,这样学生就能在合作探究实验中获得生命活动规律认知。

综上所述,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期间可以积极借助于形式多样的实验探究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实验学习兴趣,真正让学生动手动脑、懂得如何有效探究生命活动规律。为此,教师在初中生物教学期间可以基于培养生命观念来对学生进行初中生物实验群教学,这样学生才能有效提升自己,懂得学会探究生命活动规律。

参考文献:

[1]李炎,张隆博.初中生物学科生命观念的内涵及教学策略[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6(4).

[2]陈丹.基于“生命观念”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11):31.

[3]吴文清.生命观念视角下初中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问题与策略[J].中学生物学,2019(1):63-65.

(作者单位: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教育体育局教学研究室472000)

猜你喜欢

生命观念初中生物
基于学科教室建设下的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基于发展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创新实验室建设
渗透“生命观念”,感悟社会责任
对比中美高中生物教材,初探生命观念
在生物学教学中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探讨
浅析表观遗传学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
浅谈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