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地理“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落实路径

2020-11-13周萍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区域认知高中地理核心素养

周萍

摘要:在本文之中,首先对高中地理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概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然后结合当前教学情况和具体要求,提出了多种高中地理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落实对策,希望能对我国高中地理教师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关键词:高中地理;区域认知;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4-0166

一、區域认知核心素养概要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之中,区域认知包括了学生综合思维的培养、人地协调观念的落实等,高中地理教师应该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方案的深入优化,因为区域认知素养往往考察的是一个学生的内在素养,不能从直观的角度加以衡量。区域认知素养强调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对地域性的认知,而高中地理的教学内容不仅关注概念和原理、规律与人地关系,同时也关注空间的差异性。因此,想要使区域认知素养培养得到全面的贯彻和落实,教师必须改善自身教学观念,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从而使区域认知素养能够得到全面落实。

二、高中地理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落实对策

1.重构教学内容,完善学生的区域地理结构认知。从目前我国地理课程的教学结构来看,初中地理教学课程往往涉及到世界地理与中国地理的笼统性内容,确保更加细致和深入的探究,而高中地理的课程体系往往是以落实区域认知素养为主要内容,一般是以某个区域的地理特点、环境特性为主要内容,并根据其中存在的逻辑关系进行教学体系的建立,这就导致了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与学生过去所学知识出现断层的情况,导致学生出现学习困难、对知识内容不够明确等多种问题。这就要求高中地理教师能够打破原有的教学内容体系和逻辑,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从而使学生的教学体系得到全面完善,使学生能够根据过去所学内容,对高中地理知识有着更加清晰和直观的认识,进而为区域地理认知的完善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将学生放在高中课堂的主体地位上,引导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区域地理往往体现的是学生自己的地理知识结构,而如果学生的地理知识结构过于单一,科学性与合理性不足,也会导致区域地理的学习出现阻碍。教师要能够对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和学习状态进行深入的调研和分析,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开展更具针对性的知识训练,从而使学生的地理结构认知得到全面完善。另外,教师也要能够对教学过程之中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设计,使问题更具开放性和探究性,让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得到全面激发,进而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分析和讨论,确保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对自身知识体系加以优化。教师也要能够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设一个合理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在精美的教学文本以及丰富的教学图片资料中进行知识的学习,从而为学生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条件。

2.对学生区域定位能力加以全面的培养。区域地理位置是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基础所在,而不同的区域所处的位置往往有着一定的差异性,最终会导致气候差异的产生,不同区域之中的土壤差异、植被差异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差异都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会呈现出相互作用的情况。因此,明确的区域地理位置是养成学生区域认知的必要前提。而从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的情况来看,往往都是从区域位置的角度来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如果学生缺乏应用的空间概念,或者知识体系较为零碎,就会导致学生在区域定位过程之中存在着一定的误差。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开展之中,应对学生的区域定位能力加以全面的培养。比如,在学到《经度与纬度》这一课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区域定位能力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可以采用地理坐标定位法或者典型区域地理特征定位的方法,使学生对区域定位有着更加深入的理解与认知,从而使学生能够主动探索特定区域的特点,推动学生高中地理区域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

3.提升地理知识学习的系统性。高中地理教学之中,区域特征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要求学生有着较强的地理综合素养,并不断认识到多个地理知识点之前存在的紧密联系,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地理区域认知素养得到全面提升。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抓住教学的主导因素以及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的联系,并以问题链条的设计引导学生了解区域内的每一种要素,掌握多种自然要素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联系,然后在掌握区域地理的基础上,为学生构建系统性的地理知识体系。比如,在学到《气候形成与降水分布影响》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系统性、综合性较强的问题,让学生探究不同地区的气候特性以及这种气候特性产生的原因,从而达到提升地理知识学习系统性的目标。另外,教师也可以采用可视化教学模式为学生构建地理空间模型,将地域之中存在的隐性要素进行直观的体现,进而使学生能够对相应的区域有着更加深入的理解。

4.引导学生对不同区域进行对比和分析。高中地理研究的是地理空间分布的规律和空间结构组成,要求学生能够对地理空间运动和变化规律有着更加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因此,在高中地理区域认知核心素养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比不同区域差异性的方式,提升学生对区域的评价能力和探索能力。比如,在学到《干旱自然特征》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当前西北地区的干旱情况,引导学生对不同区域干旱问题产生的实际原因加以分析,使学生针对不同区域进行对比和分析,从而使学生明确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的差异。教师也可以采用空间联系法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明确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的联系性和互补性。也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对不同区域的差异进行评价和分析,概括和总结不同区域的发展规律,使学生能够了解不同区域差异性产生的根本原因,从而深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提升学生应用知识的灵活性与全面性,使学生能够更加灵活的应用所学知识去处理多种问题,进而满足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的具体要求。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教师必须明确区域认知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不断改善教学观念和教学思维,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究区域特性以及不同区域之中存在的异同点,使高中地理区域认知核心素养能够得到全面的落实,推动我国高中地理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作者单位: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第二中学236400)

猜你喜欢

区域认知高中地理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与其他核心素养的联系
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区域认知”的学习策略
区域认知及其培养重点解析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