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导入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探析

2020-11-13王柳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

王柳

摘要:小学数学的课堂导入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以真实的课堂教学案例说明了导入环节的重要性。本文用到了导入教学中常用的五个方法来说明“以导入境,因导生情”的导入方法,希望能够全面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关键词:情境导入法;小学数学;以情入境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5-0051

一节课如果能设计一个非常精彩的开头,就如同一场演出有好的序幕,一篇文章有好的导语,一部乐章有好序曲一样重要,导入环节做得好,就能先声夺人,形成学生对知识渴求的心理期待,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其思考,鼓励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一、单刀直入,开门见山

这种导入方式针对特定的教学内容而定,一般用在新课伊始,且没有任何前后知识关联的知识体系。这种方法简单明了,能够极大地缩短学生走进课堂热身准备的时间,为课堂后半程中用于突破重难点和练习部分增加了时间。导入案例——《打折问题》。师:“同学们,我有个水果店的朋友,每天都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到了晚上总会有些水果没卖出去,昨天他和我说了他的烦恼,所以今天我想让大家帮他想想办法,怎样才能把水果在当天都卖出去。”大家认真地听完后,你一言我一语积极献策,最终决定晚上降价销售(在不赔本的前提下),引出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销售方式,即打折促销。这样开门见山的导入,直接击中“焦点”,快速地进入本节课的学习研究中,既让学生明晰了学习内容是什么,又直接打开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提升了学习的自信。这种导入方式的优点显而易见,但在新授课的时候不宜多用,因为会失去学生对课堂的期待和积极性。

二、抛砖引玉,投石激浪

这种课堂导入方式要设计一个与本节课知识密切相关的点,即抛出与本节课紧密相连的一块“砖”,以便引出“学习新知识”这块“玉”,一般为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要遵循学生学习的特点,过程自然而且流畅。导入案例——《角的初步认识》。师:“同学们,请在你的学习任务单上任意地方画一个点,并从这个点出发画射线,可以画多少条射线?”这样抛出的“砖”是角的形成过程,学生找到的“玉”即是本节课要学的关于角的认识,由此进入关于“角”——这一新概念的学习当中。这样的导入法使新课的学习变得水到渠成,也使整个课堂的教学流程变得更为紧凑、逻辑性更强。

三、触景生情,以情入境

这种情境导入,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设置的所有与新知学习相关的真情实景、存在的人物和事物,启发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通过创设一些吸引学生眼球并且有趣的课堂小互动,或者是模拟真实的学习生活情境、讲解相关数学知识的一个小故事、做一个与知识点相关的小实验,或是在情境中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等方式导入新课。当学生置身于教师为他们创设的情境中时,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迫切希望了解未知的愿望,活跃他们的思维,引导其积极思考问题,同时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于本堂课学习的注意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增强有效记忆以及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导入案例——《比的认识》。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请大家品尝一种最新果珍饮料。”一个学生说果汁味有点太浓、太甜了,另一个学生说果汁味道太淡了。生:“水和果珍粉配比不对吧?”师抓住了学生说出一个词——“配比”,从而引出了“比的认识”一课。这样的导入既充满乐趣,又自然生动,让学生在一种自主探究的氛围中开始了新知识的学习,这种导入方式深受广大学生和教师的喜爱。

四、设置悬念,满腹疑团

这种课堂导入主要是使学生发现困惑,引出悬念,产生认知矛盾。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的思维活动开始于惊奇和疑问”。学生的有效思维活动源于疑问。很多教师在设计导入环节时,通过深挖教材中及教材外所蕴含的知识内容,紧紧抓住小学生对新事物好奇心强的心理特征,精心地设置“疑问”,制造出种种和学习知识点相关的悬念,刻意地把本节课的数学内容罩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使学生处于一种模糊的初步认知状态下,引起他们对新知识进一步研究的欲望,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新知中来,并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探究本节课的数学奥秘。导入案例——《体积与容积》。师:“你们认为乌鸦聪明吗?为什么这个瓶子里的水没有增加,乌鸦叼了一块石头放入后水面却上升了呢?”学生已有的关于几何中所有的认知概念全部被激活,他们各抒己见,而究竟和什么有关,学生仍然处于一种困惑的状态中,此时及时导入今天新的概念——体积,并鼓励学生最后看谁能用今天学习的新概念正确解释乌鸦喝到水的原因。

五、游戏互动,自然进入

这要在上课伊始就为学生创造提供亲身实践的机会,并以游戏的形式进行互动,变“听数学”为“做数学”。导入案例——《摸球游戏》。师:“同学们,你们都玩过抢红包的游戏吧。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抽红包的游戏,大家都来试试你们的手气吧!”全班45个学生,每个人到黑板前面抽一个红包,红包里的奖励不一样。用这样的一个形式,让学生体验数学中的随机性,将他们带入一个最佳的学习状态中。无论哪种教学导入都要围绕一个目标——“为了学生的发展”,因而在备课环节要仔细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想尽一切办法为学生营造愉快而又和谐的学习氛围,同时设计出一个好的导入,这也是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一种体现。

总之,小学数学的课堂导入是一门神奇的教学艺术,巧妙的导入既能使学生很快地掌握新知识,又能巩固旧知识,还能让人回味无穷。实际教学中的导入方式很多,虽然不同的方式在课堂导入环节都有其优缺点,但只要教师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学校条件及本班学生的特点,正确选择合适的导入方式,发挥数学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新民.浅谈如何培养小学学生的数感[N].巴中日报,2019(4).

[2]孙丽娟.以导入境因导生情——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方法例谈[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9(7):76-78.

[3]王春辉.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27):86.

(作者单位:陕西省渭南市臨渭区桥南镇烟村小学714012)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优化例题呈现方式夯实数学教学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